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30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30张PPT。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 故事,请补上后半句:周瑜打黄盖,关公面前耍大刀 ,刘备借荆州,班门弄斧有借无还三国三国鼎立西晋的统一导致外戚专权或者宦官当政,
导致政权的腐败,国家的衰弱。东汉后期各帝即位年龄表 公元184年,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揭杆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中央无力征讨起义军,便放任各地募兵镇压。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州郡长官和地方豪强乘机扩充武装,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军阀。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
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军阀混战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涣散。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东汉末年董卓入京:废少帝、立献帝,专擅朝政。
关东军的成立:以袁绍为盟主,“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三国志·文帝纪》注引《典论·自叙》)
消灭董卓以后,各诸侯相互发动兼并战争,连年混战。东汉名存实亡。三国鼎立(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操、袁绍实力最强1、三国鼎立的背景曹 操袁 绍 乌巢 三、四万人十万人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以少胜多以少胜多(2)官渡之战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资料1说明什么?1、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资料2说明什么?袁绍强而曹操弱,以少胜多资料3说明什么?3、曹操以诚待人,能宽容人2、曹操精于谋略,从善如流4、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材料一:当时东汉的皇帝是汉献帝,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知道只要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他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材料二: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参考P75资料1与资料3内容)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建议,招募流民屯田。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挟天子而令诸侯”人才:唯才是举,招纳贤士,笼络人心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请根据三则材料和相关信息,分别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的原因? 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吞并河北诸州,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影响: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曹操率兵与袁绍大军在官渡激战,曹操派兵偷袭袁绍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大败。 曹操胜利官渡之战VS袁绍曹操袁 绍曹 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统一全国三顾茅庐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隆中对》隆中对策
三分天下阅读P75阅读卡内容念奴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角色体验若你是当时的军事家,你能对交战双方的前途命运作一个预测吗?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军退回北方。(3)赤壁之战公元208年 赤壁 曹操败曹刘孙、刘联军孙赤壁
大战曹 操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分组讨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孙、刘: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赤壁之战VS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孙刘联军获胜 公元208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战争初期进展顺利,曹军兵不血刃占领荆州,寄居荆州的刘备与江东孙权结盟,共同抵抗曹操,曹操率军沿江南下,与孙刘联军相遇赤壁。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只得将战船首尾相连,联军采用火攻的办法,一举击溃曹军。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 巩固江南刘备—— 攻占四川夺得汉中 赤壁之战后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pī)2、三国鼎立的确立 吴国 造船业发达,通夷洲 (今台湾)魏国修水利 促生产 蜀国 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三国发展生产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鼎立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请结合P76观点)从统一和分裂的角度看, 是历史的倒退。从大规模分裂和局部统一的角度看,是历史的进步。悟三国(合作探究)二、西晋的统一司马懿晋武帝魏灭蜀
263年,司马昭出兵灭蜀司马炎建晋
265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立为帝,
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晋灭吴,实现统一280年,统一全国想一想: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1、西晋统治者昏庸、无能
2、皇族内部暴乱
3、周边少数民族入侵东汉崩溃 军阀割据袁 绍曹 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
(曹操)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吴魏蜀西晋国家分裂局部统一全国统一课堂小结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
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
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
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
这个案要翻……”
——毛泽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