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垂直的生计 课件(4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1垂直的生计 课件(44张PPT)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
是什么使这两地气候不同?


高度,
海拔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6度。
与山为邻
——垂直的生计









































1.安第斯山脉
在哪里?
2.呈什么走向?
南美洲西部
南北走向
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长
南美洲脊梁

3.半球位置?
西半球 南半球
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观察: 秘鲁安第斯山区从山脚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寒带:终年积雪


寒温带:草原


暖温带:灌木和林地


热带:热带雨林
垂直变化的气温
垂直变化的植被

思考: 为什么安第斯山区会有这种自然景观的变化?

人们的主要活动区
27℃
18℃
9℃
0℃
安第斯山区地势起伏大,海拔越高越寒冷,空气越稀薄,对人类的活动造成许多限制。但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很早就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
山区的生产
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山下不同的景观
低海拔(山谷和山坡)处
高海拔处



种植业
畜牧业


羊驼
骆马
安第斯山区人民的因地制宜
走进安第斯
小组合作探究:
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这样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

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
羊驼——“安第斯山脉上走动的黄金”
2011年秘鲁羊驼毛出口额超过4000万美元。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野生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被当地印第安人培育。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
玉米: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适合旱地种植,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

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秘鲁人培育出抗寒的马铃薯品种,还利用昼夜温差大发明了常年保存马铃薯营养价值的方法。
秘鲁的“国菜”。5月30日是秘鲁一年一度的“全国马铃薯日”。每逢这一天,在秘鲁各大城市和主要土豆产区,人们都会自发地组织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感谢马铃薯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各地纷纷举办马铃薯展销会、马铃薯美食节等庆祝活动,以推动马铃薯及其制品的内销和出口。

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也是食物来源。

秘鲁的道路
崎岖不平,交通不易

骆马是当地人们的主要运输工具
骆马能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秘鲁的国徽上有什么呢?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左上方是一只南美骆马,为该国国兽,代表国家的动物资源,也是秘鲁民族的象征之一;右上方是一棵金鸡纳树,代表该国的植物资源;下半部为一只象征丰饶的羊角,代表该国的自然资源和矿藏。盾徽上端为一个绿枝叶环;两侧各有两面秘鲁国旗。
垂直的生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思考:印第安人为什么要这样发展生产?体现了什么科学道理?

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
体现了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与自然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