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0张PPT。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资料二:1907年,中国84%的水上运输业在列强的控制下,英国所占份额最高,为52.5%。中国34%的棉纺业及100%的钢铁生产,也是由列强控制。1911年,列强控制了中国铁路的93%。探究学习资料一:资料三:1903年春,陈天华留学日本,同年秋,写成《猛回头》和《警世钟》,阐明中国必须进行民主革命的道理。资料四:1903年,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康有为论革命书》,揭露清王朝的罪恶,充分肯定革命流血的必要性。政治: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深重;经济:列强争夺路权,掠夺自然资源,倾销商品;思想文化: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概括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控制筑路大权夺取在铁路沿线开发土地,开采矿藏等特权。 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铁路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探究学习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掠夺资源→高额利润→中国变成殖民地→控制中国探究学习思考: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各个阶级做出了怎样的反应?(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革命派、清政府)民族资产阶级代表: 张謇有识之士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提出“收回利权”“振兴实业”。掀起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的热潮,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阶级基础面对列强的掠夺,民族资产阶级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探究学习 张謇[jiǎn](1853年~1926年)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知识分子代表: 邹容 知识分子学习和接受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以上海和日本东京为中心,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与共和国思想。面对列强的掠夺,知识分子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探究学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孙中山1.弃医从政2.创建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1894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创建全国性的统一革命组织—同盟会从“医人”到“医国”: 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面对列强的掠夺,资产阶级革命派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探究学习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在众多革命者中,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孙中山,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1、建立时间、地点:2、性 质:3、口号:4、影响:兴中会1894年11月,夏威夷的檀香山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振兴中华”此后,各地的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华兴会光复会共进会日知会文学会兴中会总会中国同盟会(重点)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报》一方面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另一方面频频发动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内 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使国民摆脱贫困,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推翻清政府,解除民族压迫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 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没有提出反帝要求。 还因为孙中山当时成立的国民政府得到了帝国主义(美国 英国等国家)的支持,正是他们的支持才使国民政府在初期站住了脚 。 =另外 ,孙中山还承认了清政府当时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所以可见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帝国主义的妥协性 。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纪念碑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在黄兴领导下,向广州两广总督衙门发起攻击。经过激烈战斗,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后来,烈士的遗骸72具被收殓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这次起义被称为黄花岗起义。过程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内容: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清政府预备立宪缺陷: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面对列强的掠夺,清政府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清政府的新政探究学习结果:人们对清政府的失望、不满与愤怒越来越强烈。启示:说明任何维护清政府的改良道路都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才有可能挽救民族危机。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 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 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1)结合材料,说说孙中山提出的民族革命的含义是什么?他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2)结合材料,说说“民权革命”的内容是什么。主张这些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学以致用推翻满族政权的封建专制统治。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汉族目的在于“为中国谋幸福”。课堂小结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经济上的掠夺20世纪处中国的中国局势中国人民反抗①民族工业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成长阶级基础②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基础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组织基础辛亥革命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孙中山 集体备课教案时 间月 日执教人集体研讨二次备课辅备人九 年级 社政 备课组全体老师课 题《1.2.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概况有个初步地了解和认知。并培养学生从有关资料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材料,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时期的情况能有个直观清楚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互动,加深学生的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国奋斗和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1、20世纪初中国的概况;2、兴中会的创建;3、同盟会的成立及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同盟会的成立及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一战也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召开,如何处理德国成为列强讨论的焦点,而中国山东问题也被列为重点问题。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凡尔赛合约》却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权益转给日本。当时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署合约。中国战胜了却无法享受战胜国的待遇,还受尽掠夺,那20世纪初的中国的发展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二、讲授新课1、(1)20世纪初的中国阅读课文,请从课文中归纳出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掠夺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举例说明。(2)指出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条件是什么?清政府的支持;列强忙于一战无法顾及;有识之士的爱国心。2、(1)兴中会的创建指出兴中会创建的时间、地点以及领导人分别是什么?答:创建的时间:1894年;地点:夏威夷的檀香山;领导人:孙中山。(2)走进孙中山孙中山早期是做什么的?是什么促使他走向了革命的道路?3、同盟会的成立(1)指出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同盟会的性质、革命纲领以及机关刊物是什么?答: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性质: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机关刊物:《民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4、黄花岗起义对黄花岗起义有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即可。 三、主题探究,思考讨论从这一小结的学习中,我们对20世纪初的中国的局势有个大致的了解了,请同学们从整体上对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和发展进行归纳总结下。分组进行讨论和总结,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21教育网(思路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总结)。四、教师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1 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ppt 教学设计 《1.2.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