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3张PPT。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20SHIJICHUDESHIJIEGEJU一、对外扩张与瓜分世界讨 论1.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对外扩张、瓜分殖民地?2.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能对外扩张、瓜分殖民地?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赶上或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没有或少有殖民地。3.具体表现①美西战争②日俄战争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德国英国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比重殖民地面积16%12.3%290万平方千米3350万平方千米③二、军备竞赛图1-4 1890年和1914年部分欧洲国家陆海军人数讨 论Q:资本主义国家疯狂扩充军备的目的什么?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3.影响:①英国—②法国—③俄国—德国奥匈帝国德国争夺殖民霸权、海上霸权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巴尔干地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德意奥,核心是德国)(英法俄,核心是英国)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造成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第一次世界大战DIYICISHIJIEDAZHAN一、矛盾重重的巴尔干半岛——奥 匈 帝 国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希望实现南斯拉夫民族的统一德国俄国???????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企图进一步吞并塞尔维亚?波黑两地人民要求“脱奥入塞”,令奥匈帝国恼火和敌视?德国支持奥匈帝国的扩张?俄国支持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一、矛盾重重的巴尔干半岛——“火药桶”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1.战争过程1914.6.28—1914.7.28—1914年9月—1916年年初—1917年——1918年——?苏俄退出战争?奥匈帝国投降?德国投降(1918.11.11)美国、中国、巴西等国对德宣战凡尔登战役(德国—法国)马恩河战役(德国—英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萨拉热窝事件二、第一次世界大战22.战争的①导火线:②爆发原因:③主要战场及战线④重要战役⑤战争性质:萨拉热窝事件抢占殖民地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欧洲战场西线东线南线奥匈帝国—塞尔维亚俄国—德奥德国—英法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挑起的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二、第一次世界大战3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特点:历时长范围广规模大损失重武器新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FANERSAITIXIXIADEHEPING一、巴黎和会11.背景和目的①“一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②各国人民都热切盼望签署一项真正的和平协定。2.时间:1919年1月3.地点: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4.与会国:美、英、法、意、日、中等①都是战胜国②德、奥被排斥在外③苏俄被排斥在外5.特点①是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会议(欧洲、美洲、亚洲)②与会各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会议实际上由美英法三国操纵?美英法意日五国因享有“整体利益” 而有权出席一切会议?享有“局部利益”的大多数国家只能参加 讨论与其有关问题的会议一、巴黎和会26.各国诉求及策略:主宰战后世界利用德国制衡英法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要求严惩德国要求确认它在山东的权益(德)合法化让法德两国互相牵制,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称霸欧洲乃至世界7.焦点及重点问题:?焦点:如何处理德国?重点:如何处理中国山东问题一、巴黎和会38.结果:1919年6月28日,与会各国代表在凡尔赛宫签署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徳和约》,即《凡尔赛和约》。9.性质:是一次列强分配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二、《凡尔赛和约》1.时间:1919年6月28日2.内容:(共15部分,440条,以下为部分)以制裁德国为主,制裁过分严厉以至于带有带有掠夺和强制的色彩。3.特点:4.影响:点燃战败国的复仇情绪,同时,也使战胜国产生了一些担忧。三、凡尔赛体系1.概念:由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构成的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被称为凡尔赛体系。2.影响:TL2.结合资料,说明你对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的理解。①这种和平是短暂的稳定,主要变现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这种和平是一种表象,列强的矛盾并未消除, 和平之下隐藏着更深的危机。①暂时在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②欧洲获得了暂时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③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等国家的独立。讨 论TL1.比较上述两幅地图,说说战争前后欧洲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①奥匈帝国完全解体,建立了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②德部分领土被并入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东普鲁士成为一块飞地③苏俄放弃部分领土,形成了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凡尔赛体系TL3.如何理解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 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虽然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但其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其一,对于战败国而言:和约的掠夺性和强制性必然加深战败国对战胜国的仇恨,以至于激化两者之间的矛盾。其二,对于战胜国而言: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消除,反而会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激化。其三,对于被殖民国家而言:列强重新瓜分世界,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解放运动日益兴起。 所以说,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是暂时的和平,和平之下隐藏着更深的危机!!!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0SHIJICHUDEZHONGGUOJUSHI一、列强的经济侵略1.方式:投资铁路等行业(利润优厚且便于掠夺资源)2.目的①掠夺资源以获取高额利润②把中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③使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完全控制中国3.影响观点1—观点2—列强控制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呢,极大压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近代技术和创业精神,培养中国本土人才。评价:这两个观点都是中国正确的,即列强既给中国带来了“野蛮”,也给带来了“文明”。但我们必须明确,列强在中国活动并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而是为了侵略中国。二、民族工业的发展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1.民族工业的发展2.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①收回铁路权②张謇请愿方式:?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如,川汉铁路公司如,如川汉铁路股票三、知识分子的成长与革命思想的宣传1.知识分子的成长2.革命思想的宣传?中心:?宣传方式:?代表:上海北京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邹容《革命军》四、孙中山与及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及活动1.孙中山弃医从文,思想转变2.革命团体的成立及活动①成立②活动?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民报》黄花岗起义时间:1911年4月地点:广州人物:黄兴结果:失败1894年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孙中山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口号:振兴中华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和众政府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五、清末新政和立宪林觉民《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晚清立宪《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1911年11月3日第一条 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第二条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第三条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任何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改良道路都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革命建立新的政体,才有可能挽救民族危机!!!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WUCHANGQIYIYUZHONGHUAMINGUODECHUANGJIAN一、武昌起义1.导火线:保路运动①清政府将铁路收归国有②清政府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列强2.革命组织:文学社、共进会3.领导人:孙中山4.时间:1911年10月10日5.经过:①10月9日,革命党人决定提前起义②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③占领武昌,后占领汉口、汉阳,武汉光复6.结果:①武昌起义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十几个省 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②革命军成立湖北军政府,与清政府南北对立1911年是农历的辛亥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二、中华民国的创建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临时大总统:孙中山4.政体:共和制5.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倾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孙中山救人临时大总统誓词二、中华民国的创建TL1:根据誓词,说一说当时中国的政局是怎样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清政府并立)TL2:孙中山认为成立中华民国的目的是什么?(倾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TL3:根据誓词,推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孙中山会辞职?(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讨 论三、南北议和1.2.3.4.结果:1912年2月12日——1912年2月13日——1912年2月15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辞职咨文在孙中山的推荐下,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清政府起用袁世凯与南京临时政府议和南京临时政府表示,如果袁世凯能逼使清帝退位并赞成共和,就保举他做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向清政府施压四、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既是一场成功(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成功:1.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中华民国。3.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失败:1.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封建思想还根深蒂固。2.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BEIYANGZHENGFUYUJUNFAHUNZHAN一、北洋政府11.简介(书P17)2.袁世凯独揽大权的措施①迁都(南京——北京)②改组内阁③削弱革命派的力量④为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⑤胁迫过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全面控制国会⑥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和责任内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目的:巩固势力,继续专制并试图复辟帝制!!!3.袁世凯复辟帝制①签订“二十一条”?背景:?欧洲列强全力投入到一战中,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提出侵占山东等地的“二十一条”?原因:为获得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②复辟帝制?时间:?国号:?年号:1916年1月1日中华帝国洪宪③护国运动?发动地点:?领导者:?目的:云南—昆明蔡锷反对洪宪帝制,维护中华民国一、北洋政府2⑤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分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称帝等行为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护国运动的开展?欧美列强的不满……一、北洋政府3④结果:被迫撤销帝制?1916年3月22日—?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中死去内困:外困:众叛:亲离:蔡锷等人发动“护国运动”列强不满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不支持袁世彤(弟)、袁书贞(妹)登报脱离兄弟、兄妹关系二、军阀混战1.分裂2.影响①这一时期的中国,出现了长达十多年的军阀 割据混战局面,整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②各派系轮流控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安。③长年的战争造成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