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2.4.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课件(4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2.4.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课件(40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40张PPT。作业订正:特训P27 ---2.3.3 中共诞生
CAADD
6(1)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共成立)
(2)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共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7(1)浙江嘉兴南湖(2)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共成立)
(2)焕然一新,新在:①新的领导核心共产党,②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③新的目标,实现共产主义。2.4.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924--1927请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
1、袁世凯死后,中国面临哪些问题?
2、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是什么?①一战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②北洋政府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
③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④人民渴望和平统一,“打倒列强除军阀”。阅读课本P43的1-3段,概述新生的共产党和孙中山的国民党为了救国,分别做了哪些举措?共产党:力量还比较弱小,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举措?结果如何?
对共产党有什么启发?材料2: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不断领导反对军阀的斗争 材料1: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共)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共)为师。 ——孙文请结合上述2则材料,思考:当时中国第一政党国民党为什么愿意同弱小的共产党合作?共产党方面:国民党方面:领导工人运动被军阀镇压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屡遭挫折。打倒列强
消灭军阀在共产国际促成下国共
第一次合作小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原因:
一战结束后的中国
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军阀割据混战。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寻求新的力量支持目标
共同认识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43-45,梳理知识点:
1、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合作完成了哪几件大事?
2、概括北伐战争的时间、目标、领导人、根据地、敌人、经过、结果。①时间、地点:1924年1月,广州②主要内容: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定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拉开了国民大革命的序幕。孙中山与李大钊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执行委员名单1924年
创办黄埔军校
1925年
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
组建国民革命军
1926年
北伐战争孙中山先生遗训: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黄埔军校的建立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革命者来黄埔军校叶剑英1924任军校教官聂荣臻罗瑞卿陈赓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陈毅林彪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赵一曼1927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臧克家1927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北伐战争2.开始时间:4.对象:1.目的:5.进军路线及战况:打倒列强,推翻军阀,
统一全国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6.成果:3.总司令:蒋介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0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北伐时,国民革命军仅8个军,兵力10万人左。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上海短短十个月内,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国共合作,在全国造就了大革命的形势; ②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③正义之战,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④苏联在军事、物质上的帮助。
⑤军阀间相互猜忌,陷于严重分裂的极端脆弱局面;
⑥北伐军将士英勇作战,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三天时间,共产党员工人领袖,革命群众被杀300多人,被捕1000多人,失踪5000多人。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 遭到血腥镇压。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不久,国民政府举行继续“北伐”,占领北京,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到关外后被日军炸死。1928年12月,东北保安司令张学良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结局是如此的两败俱伤——共产党人从五万被屠杀成不到一万;至少20万无辜左倾爱国青年命丧黄泉;国民党则几乎丧失了在青年中的号召力,号称代表全民利益的国民党,再也没有能够从这浓厚的血污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人民……白崇禧是“清党”的积极执行者,但他是如此感叹清党的恶果的:“此次清党后……故民众对本党已渐失信仰,这是非常痛心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召开两党合作正式形成黄埔军校成立北伐战争开展南京国民政府形式“统一”全国反革命政变、合作破裂共同目标促成国共合作


1924年1月1924年5月1926年1927年请将下列相应内容进行正确连线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借人之力量以干革命事业,并且终不可靠。”
成立“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革命者来陈毅(6期)林彪(4期)材料一:黄埔军校毕业的名将徐向前(1期)陈赓(1期)罗瑞卿(6期)左权(1期)1.国民革命运动的目的?任务一:阅读教材P56,最后两段,思考北伐战争讨伐了哪些国内军阀?蒋介石任总司令,率军北伐叶 挺由_______为主的叶挺____团作为北伐先锋挺进湖南,二个月内攻占湖南后又占领武昌。他们浴血奋战、屡建战功,为其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_____”称号,这称号应该说是烈士用鲜血筑成的荣誉。 共产党员独立铁军蒋介石的野心膨胀四、国民革命结果国民党反动派在砍杀共产党员(1927)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四一二”政变
(1927.4.12/上海)“七一五”政变
(1927.7.15/武汉)五、南京国民政府奉天易帜黑龙江易帜吉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自我小结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打到列强,除军阀”成为人们普遍愿望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需要寻求新的力量的支持,需要将国民党建设成为一个有力的政党五、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12月南 京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张学良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板书第










争1.背景(1)国际(2)国内(3)共产党(4)国民党2.成果(1)黄埔军校(2)北伐战争时间:1926-1927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结果: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3.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4.意义、教训集体备课教案
时 间
月 日
执教人
集体研讨
二次备课
辅备人
八年级 社会法治 备课组全体老师
课 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与方式,知道蒋介石通过政变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的史实;掌握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黄埔军校的创办、北伐战争的进程与结果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阅读、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分析史料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原因分析,理解北伐胜利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及展示,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利用图片、影视资料再现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北伐战争中革命人士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战斗中不惜流血牺牲的史实,学习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明白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北伐战争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利用歌曲、对联、自学、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教材57页有一首《国民革命歌》,曾在军内外广泛传唱,是家喻户晓的革命歌曲,1926年7月1日被广州“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启用为代国歌。出示作业本第32页《国民革命歌》相关资料,猜一猜它的旋律与哪一首著名儿歌相同?
──出示《两只老虎》歌词
提问:歌曲中列强、军阀指的是谁?为什么要打倒他们?怎样才能打倒他们?
导入课题: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预计学生能顺利地回忆旧知识,并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说出20世纪中国的时局,进而理解国共两党合作的背景──要打败共同而强大的敌人北洋军阀需要联合其他革命党派
歌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国民革命歌》导入新课,便于学生理解国共合作的原因以及北伐的目的、主要对象和成果等内容
新课教学
整体感知:
(1)什么是第一次国共合作?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标志、成果、破裂
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回答相应的历史事件
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形成体系,对本节课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
(二)出示图片:《握手──纪念第一次国共合作90周年图片展》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提问:
(1)共产党国民党的阶级属性相同吗?
(2)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3)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为什么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召开时间、主要内容、重要意义
讲解:合作不等于合并,中国共产党只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并不是两个政党的合并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
出示:黄埔军校图片及其介绍资料以及门上的对联
提问:
(1)为了完成革命,孙中山采取了哪些措施?
(2)你能从哪些方面看出这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3)对联体现了军校的什么样的创办宗旨?
(4)与旧式军校相比,黄埔军校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三)北伐战争
播放“北伐战争的开始”视频,学生自学课文,回答北伐的目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进军路线及战况、成果等
出示《北伐战争示意图》
提问:
(1)说一说三大军阀主要的势力范围?
(2)北伐军为什么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
(3)结合当时中国形势,分析北伐胜利进军原因
强调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的史实。补充材料:曹渊的战报,其中写道:“职全营已牺牲殆尽,仅存十余人。但革命军人有进无退,如何处置,请指示。”下面署名曹渊,渊字最后划得很长,因为当他写这一笔时,头部中弹牺牲了
过渡: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同时,南方革命阵营的分裂趋势也在不断增加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1927年蒋介石等人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久,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占领北京,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到关外后被日军炸死。1928年12月,东北保安司令张学良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联系旧知识
(共产党代表劳苦大众的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国民党代表的是地主官僚资本少数人的利益。)
(五) 补充材料:结局是如此的两败俱伤──共产党人从五万被屠杀成不到一万;至少20万无辜“左倾”爱国青年命丧黄泉;国民党则几乎丧失了在青年中的号召力,号称代表全民利益的国民党,再也没有能够从这浓厚的血污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人民
出示图片“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补充材料:我们期待: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期盼:国共两党真诚地携起手来,我们祝愿:我们的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