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3张PPT。作业校对:特训P30 2.5.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BDBCB6、错误一:反围剿——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统一。错误二:张作霖——吴佩孚错误三:南京——武汉。7、(1)梦想: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民主。探索:1924年,开始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2)合则两利:国共第一次合作,使得北伐顺利进军,消灭了军阀。分则两伤:国共分裂后,中国陷入内战,日本趁机侵略中国。复习巩固: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四个基础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时间、地点。3、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哪次会议?时间、地点、主张)2、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3、北伐战争的目的、时间、总司令、根据地、敌人、结果。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果如何?什么原因?1927年,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资料1:国民党一大: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资料2:北伐军共有8个军,总司令蒋介石,参谋长李济深,各军军长均为国民党人。资料3:北伐战争中,中共开展的主要工作是领导工农运动,支持北伐。掌握革命领导权开展武装斗争思考:①3则材料反映了共产党哪些弱点? ②大革命失败,可以给共产党哪些启示? 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毛泽东贺龙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一、八一南昌起义阅读课本P46,梳理南昌起义的线索时间: 1927-08-01地点: 江西南昌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结果: 胜利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革 命的开始B.八七会议D.秋收起义A.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任务2:阅读教材P58-59全文,对以下共产党重要事件进行归纳概括,并进行排序。C.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E.工农革命军井冈山会师1. 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共产党为什么放弃城市转战农村? 井冈山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小路。这里离中心城市远,交通不便,贫穷落后。山上有水田和村庄,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共产党在农村如何获得人民的支持?(以江西兴国为例) 共产党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把土地分给农民。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分了土地的农民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子弟送上战场。据统计,江西兴国县共21万人,参军作战人数达5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瑞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城市中心论农村包围城市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提出者内容实践武装斗争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板书小结建军方针城市道路失败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进步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材料一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先进中国人为寻求救国道路,不断向西方学习。材料二 只有走(俄国) 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②材料二中共为走俄国道路,进攻中心城市,发动哪些武装起义?(举两例)最终结果如何?材料三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指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李鸿章(洋务派) 康有为(维新派)孙中山(革命派)①材料一中的三位人物分别与哪一近代化探索事件有关?被打断被扼杀被窃取走西方的路失败走俄国的路失败走中国特色的路阅读课本P51的课文,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是什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简称“工农武装割据”课件29张PPT。【作业反馈:】7班 ·笔记大部分同学认真完成,部分同学用双色笔记录,小标签也很可爱。·曹亚强只有3-4张,刘卓雄1张。·夏宇豪、潘蓉蓉、王伟行、彭浩翔、王星宇、叶逢春没有。( 奇怪)#个别写在 书上,请周末写到本子上。8班黄炜翔未交,金诚轩未及时订正。陈忠策作业质量提高空间很大。(建议:不会可以问老师和同学,争取作业90分以上)作业校对:特训P31 2.5.2 工农武装割据ACBBB【6不做。(1)实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第5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3)新中国建立。】7(1)俄国:城市工人起义。(攻占城市)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原因:中国国情决定的。共产党吸取了革命失利的经验教训。(3)说明了:革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 复习巩固:说出下面图画代表的事件和历史意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瑞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如果你是蒋介石,你会如何应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工农红军应对蒋介石的 “围剿”阅读课本第48页,第1-2段,分析共产党和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的过程 阅读书本P48-49,结合书本p49的地图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能够简单描述长征的过程。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005瑞金湘江战役 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观察路线,哪一阶段红军血战突围,激进莽撞?哪一阶段游记运动,足智多谋?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向西突围的漫漫征途。(1)长征开始: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是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2)突破湘江: 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红军通往湘西的道路上,布置新的防线。若红军继续西进,无异虎口投食。 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弃湘西、取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人赞同。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3)强渡乌江:1935年时的贵州遵义城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战役是遵义战役。1935年2月26日至28日,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地区击溃、歼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占领的最大城市。(4)遵义战役: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1935年1月贵州遵义1.集中解决并纠正了党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3.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2.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3.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第一代领导集体4.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阅读课文,找出遵义会议的相关信息(5)四渡赤水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在这次作战中,毛泽东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指挥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6)巧渡金沙江 中央红军最早渡过金沙江的部队是红军干部团。1935年5月3晚上,在刘伯承率领下赶到皎平渡口,乘一条木船巧渡金沙江。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7)飞夺泸定桥 中央红军最早抢渡泸定桥的部队是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第二连。22名突击队员于1935年5月29日胜利占领泸定桥。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彝海结盟红军在彝族区的标语“红军不杀番人”中国工农红军在彝族区颁发的布告(8)爬雪山、过草地红军过草地吃过的皮带和穿过的蓑衣 爬雪山 过草地 最早跨越松潘草地的是红军右路军先头部队第三十军的二六三团、二六五团和二六八团。1935年8月18日在右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第三十军军长程世才率领下,从毛儿盖出发,进入松潘草地,为右路军穿越草地北上开路。 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接壤,纵横几百公里,海拔3000以上。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1)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2)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9)胜利会师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毛泽东 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毛泽东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长征途中,一个寒冷的冬天,队伍在冰天雪地中行进,红军的军需处长把棉衣全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云中山冻逝。——收录于小学语文课本 《丰碑》长征精神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同甘共苦,团结奋进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团队协作,艰苦创业乐观豁达,积极上进长征精神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新中国成立(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转折点幼稚小结:红军长征:一、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二、经过: 瑞金——遵义——大渡河、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陕北——会宁会师三、转折点: 遵义会议:时间:1935内容:纠错、肯定、选举意义:确立毛的领导地位;确立毛路线的领导地位;形成第一代中央领导;挽救了;生死攸关转折点。国民党一大1924作业:阅读教材P52,绘年代尺,标注重要历史事件名称、时间、意义(影响)。【注:共产党绘于上方,国民党于下方,双方共同事件上下都绘】作业:阅读教材P55-63,绘年代尺,标注重要历史事件名称、时间、意义(影响)。【注:共产党绘于上方,国民党于下方,双方共同事件上下都绘】历史事件参考: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军成立;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 ; 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全国 ; 国民党围剿共产党 ;红军长征 ; 遵义会议;1927.8.1南昌起义1924国民党一大1925国民革命军建立1926北伐战争1927.8.7八七会议1927.9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4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928.12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全国1930国民党围剿共产党19371934.10红军长征1935.101935遵义会议南昌起义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军建立北伐战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全国国民党围剿共产党红军长征遵义会议1927.8.1192419251927.8.71927.91928.41928.12193019371934.101935.1019351926集体备课教案时 间月 日执教人集体研讨二次备课辅备人八年级 社会法治 备课组全体老师课 题工农武装割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革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等知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掌握基本知识要点的基础上,适时地提高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讨论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共产党的斗争历程中学习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失败;要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使学生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教学重点南昌起义为代表的城市武装斗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教学难点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任务驱动法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一)导入(用血雨腥风 拨云见日两个成语导入)师:有人用“血雨腥风”、“拨云见日”两个短语形容1927年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那么首先老师先来考考大家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2·1·c·n·j·y血雨腥风从字面上,是指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而拨云见日是指拨开乌云见到青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师:请问,为什么有人会用这两个词来形容1927年的中国呢?这一年,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工农武装割据。一、血雨腥风——直面严峻革命形势师:我们先来看两则材料。这两则材料可以用哪个短语来形容。为什么?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的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全国陷入一片黑暗 之中。那么如果你是当时中共的领导人,面对生死存亡,你会如何选择?是继续任人宰割还是用武力决然反抗?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彻底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从1927年秋到1928年底,中共先后发动和领导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使得中国的革命能够拨云见日。21cnjy.com二、揭开序幕——城市武装起义 (自主学习完成三个表格内容,课前完成能完成的部分,时间、地点、主要任务等信息让学生站起来讲,其他内容教师讲解。)(一)南昌起义面对国民党的大肆屠杀,在中共先后领导的一百多次武装起义中,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等。【版权所有:21教育】讲解过程: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攻下南昌城。根据规定,起义后的部队立即南下占领广东,取得海口,以取得国际援助,再举行第二次北伐。但是在南下的过程起义军遭受巨大的损失,人数从原来的两万多人下降到最后的800多人。从结果来看这次起义是失败的,但是作为当时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同志却评价这是一次成功的起义。如何理解?因为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八月一号这一天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学法指导)学习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可围绕六要素展开: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过程、影响(意义)(二)八七会议南昌起义爆发后不久,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一年的八月七号共产党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我们把这次会议称为“八七会议”。了解一个会议我们也可以围绕六要素展开,只要把过程变成内容就可以了。21(三)湘赣边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共产党在各地发动秋收起义。其中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是最重要的一次。完成表格内容,讲解过程,文家市讲话 (我们看以下资料)通过这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次起义一开始的目标是进攻湖南的大城市长沙的,但是长沙久攻不下,起义军损失较大。起义军只能退回到文家市,在文家市毛泽东发表者这一次讲话。(结合地图)毛泽东分析了这次起义失败的原因。问题:1他把起义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什么?归结为攻打城市。 2毛泽东认为像长沙这样的大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我们该去哪?去乡下,去农村。毛泽东最后把目的地选择在了井冈山,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1· 三、拨云见日——新的革命道路的探索(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在这里老师就有一个疑问了,我们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应该领导工人在城市发动工人运动,夺取中心城市,最后才能解放全国。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也是在攻下首都彼得格勒之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我们有先进的指导思想,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些都让我们在城市举行武装起义。www-2-1-cnjy-com为什么我们不继续在城市进行武装起义?为什么我们要去农村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城市:我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以小农经济为主,在城市里工人阶级力量相对较弱,不足以成功的发动武装起义。由此可见在城市发动武装起义有他的弱势。 为什么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小组讨论,前后桌一小组) 1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2在农村敌人的力量薄弱 井冈山区是个穷人聚居地,敌人是不愿意进来的。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根据主要在城市【来源:21·世纪·教育·网】3革命基础好 在边远山区,由于农民的生活状况很糟糕,(许多人都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他们认为参加革命还可能分到土地)就很容易接受革命的思想,革命热情高,革命动力更充足,可以建立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2-1-c-n-j-y4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综合以上的各条因素,我们应该去农村,应该去井冈山建立根据地。(二)井冈山会师和创建红军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是一次奇迹般的胜利。用斯大林的话说是史诗般的神话。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几百人的队伍在井冈山奇迹的坚持下来,并且发展壮大拥有了一块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在1928年春,由朱德、陈毅率领的参加过南昌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师,我们把这次事件称为井冈山会师(结合图片讲解。)随后两支队合编,把这支队伍起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这是为了表示继承和发扬北伐战争时期由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铁军”的光荣传统。进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不断壮大。 (三)土地革命毛泽东还总结怎样才能使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第一,在这一地区肯定要跟国民党继续进行武装斗争,而要生存下来就要有军队,拥有财力 。但是共产党没有钱,没有钱就不能给士兵发工资,所以红军士兵几乎都是免费当兵的。那么你怎样才能动员群众参军呢?我们首先要考虑在农村我们哦动员的对象主要是谁?是农民 那怎样才能动员农民呢?肯定是要解决他们目前的困难。那么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张表格。(学法指导)看表格首先我们要看标题,看一下这个表格讲的是什么内容,这行标题的关键词是什么?土地 第二步就要横看竖看了,纵向主要是阶级成分,横向是各阶级人口、土地所占的比例。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表格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ww.(四)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而与此同时,许多其他地方的红军大都遭到失败这时毛泽东的经验就显得特别珍贵。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过程中,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呢?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是漫长而曲折的,不可能像苏联一样一触而就,中国反革命势力太强大了,革命力量弱小,所以他认识到我们不可能几下就能把城市打下来,夺取全国胜利。我们现在不要想着夺取全国胜利,应该想着先让自己的政权生存下来,所以现在谋求的不是统一全国,而是能够割据。那么什么是割据,割据也就是说能够占领一小块地方,立足脚就可以了。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割据,到农村,到农村去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让自己生存下来。再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路。因此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农民为主力军,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在这里毛泽东就大胆的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了一次理论的突破。【来源:21cnj*y.co*m】斯大林就把毛泽东在井冈山的革命经验在当时共产国际的媒体电报上廓发表,把毛泽东作为新时代革命理论探索的奇迹。有了斯大林的这一次宣传之后,毛泽东在井冈山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很快星星之后可以燎原,建立了很多块革命根据地,红军迅速发展。(分析:结合图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最后小结,教师先举例围绕六要素展开,让学生模仿围绕六要素介绍各个历史事件,介绍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2 工农武装割据.ppt 2.4.3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ppt 34s红军长征开始.mp4 工农武装割据.doc 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