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曹 操
关 羽
孙 权
你知道他们共同生活在哪一时期吗?
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的社会形势是怎样的?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曹 操
袁 绍
乌巢
三、四万人
十万人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公元200年
以少胜多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许攸 )
重视贤才 (如出迎许攸)
以诚待人、能宽容人
袁绍:
自恃兵多粮足
骄傲轻敌,刚愎自用
不听别人意见(如许攸)
指挥失当
看图说成语



孙、刘联军




赤壁
之战
曹军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五万
二十万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公元208年
赤 壁 之 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孙、刘
曹 操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议一议: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 巩固江南
刘备—— 攻占四川夺得汉中
赤壁之战后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pī)
三国鼎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
三国生产的发展
曹魏重视农耕
修水利 广屯田
诸葛亮治蜀
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
孙吴开发江南
造船业先进发达,通夷洲 (今台湾)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三国鼎立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请结合P76观点)
从统一和分裂的角度看, 是历史的倒退。
从大规模分裂和局部统一的角度看,是历史的进步。
(合作探究)
阅读书本76页最后两个自然段,在下列年代尺上归纳整理主要事件。
西晋的建立与兴亡
西晋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1、西晋统治者昏庸、无能
2、皇族内部暴乱
3、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司马昭出兵灭蜀
司马炎废魏帝,建西晋。
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灭亡
东汉崩溃 军阀割据
袁 绍
曹 操
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曹操)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西晋
国家分裂
局部统一
全国统一
要史论结合,实事求是
要一分为二,辩证看待
要顺应潮流,立足发展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臣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
A.220年 B.208年 C.221年 D.222年

4.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东汉结束 ②刘备称帝 ③赤壁之战 ④孙权割据江东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A
B
C
A的建立者是:
B的都城在:
C的国号是:
曹丕
成都

D
4.读下图,回答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