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善用法律课件(39张幻灯片)+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善用法律课件(39张幻灯片)+2视频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5.3 善用法律

1.思考: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中学生小华到商场购物,因报警器鸣叫被保安强制搜身,没有找到东西之后才放行。
事后才知道是妈妈买的旅游鞋因超市原因没有消磁,导致鸣叫。
侵犯人身自由与名誉权
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
案例分析
超市保安搜身是侵犯小华人身自由与名誉权的违法行为,非经法定程序批准,非由执法人员执行,任何人不得对他人进行搜身。超市无搜身权利,若怀疑顾客,可以报警,由民警依法搜查,而不得对顾客搜身。
告诉小华,可以选择当场报警或者事后由小华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要求经营者对其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且赔偿损失。

(1)两个案例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你赞成哪成做法?为什么?
(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形,怎么办?
案例一
案例二

以暴制暴,并且将自己变为施害者,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依照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利。
(2)劝说弟弟报告老师,通过学校处理或者通过报警的方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讨论
×

讨论
仔细观察,上述两幅漫画,分析其中人物的错误之处。有何启示。
医闹者没有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缺乏法律意识;
医生通过金钱了事的做法没有做到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缺乏维权意识与法律意识。
服务员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与人身自由权,缺乏法律意识;
消费者 没有明确的维权意识,没有明确拒绝服务员的不合理要求,缺乏法律意识。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求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分析
秦奶奶年事已高,有二儿一女,没有收入来源,对于她的赡养问题,几个儿女也总是推脱......
秦奶奶应该怎么办?
秦奶奶如果将子女告上法庭,属于什么诉讼?
与儿女进行协商或者寻求相关部门进行调解,提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寻求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法律援助中心),如果实在不行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权。
民事诉讼。

方式 适用范围 依据 特点 参与人
协商 消费、劳动争议以及交通事故纠纷 事实、法律、道理 快速、简便 当事人
调解 广泛适用 事实、法律、法规、政策、公德 有效的解决纠纷的方式 当事人、
调解人
仲裁 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民事纠纷) 仲裁协议、法律 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 当事人、仲裁机关
诉讼 人身财产争议,行政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事实、法律法规 最权威、最正规,维权的最后手段 当事人、代理人、法院
维权方式(补充)
公证处
法律援助中心
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法律服务站
律师事务所
讨论:下列服务机构有何作用?
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解决涉及的法律的事务
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处理涉及的法律的事务等
依据法律与事实证实合同、遗嘱等的真实性、合法性等
为经济困难的需要打官司讨回公道的人提供法律援助等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思考:如果你遇到非法侵害该怎么办?
举报是指向有关部门或组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通过写举报信、电话举报、网络举报等方式。
控告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司法机关揭露违法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要求依法予以惩处的行为。
控告一般是由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出,主要是基于维护自身权益而要求追究被控告人刑事责任。
拓展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求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如何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结: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中学生小峰自创歌词获奖但未收到获奖通知书。因为李某做了手脚,因此小峰将他们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告到法院,最终获赔1.7万元。
诉讼
思考: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含义: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俗称“打官司”。
作用(特点、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使用情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案例分析
①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承担民事责任。

诉讼的分类
隔代探望权案
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
民事诉讼法、婚姻法、民法通则、物权法、继承法、收养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法律。
拓展
②行政诉讼
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承担行政责任
诉讼的分类
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行政诉讼法等行政法律。
行政机关违法或者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
③刑事诉讼(刑事自诉)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承担刑事责任
诉讼的分类

刑事诉讼法、刑法等刑事法律。
对于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提起刑事自诉。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你在放学的路上发现不远处有人持刀拦路抢劫,你该怎么做?为什么?
(1)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他人的帮助、记住抢劫人员的体貌特征等等。
(2)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情境分析

方法与技能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1
2
3
4
5
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保护好作案现场

(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1、青少年为什么要敢于且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V世界
谈谈男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原因及其行为值得学习吗?
符合正当防卫的要件。
见义勇为是高尚的品质受到褒扬与敬佩,值得学习。
只有弘扬高尚品质的行为,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社会正能量。
 第二十条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链接:
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必须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限度要件
要件
时间要件
对象要件

晚上,王某回家途中经过偏僻的胡同时,被孙某持刀抢劫,用刀逼向对方,要求王某交出钱与手表,慌乱中孙某拿起墙角的木棒,向孙某挥去,致其轻伤,之后立即向派出所投案。
王某的行为是否违法,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孙某的行为属于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是遇到抢劫时的正当防卫行为,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正当防卫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思考

案例分析
请回答下列问题:

火车司机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请说明理由。







紧急避险行为;
理由:符合该行为的要件:
危险的紧迫性:火车遭遇山洪;
避险措施的必要性:如果不采取措施将要危及800多名乘客的生命;
避险行为的合理性: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火车秩序,但是拯救800多名乘客的生命,符合必要限度的条件。

  第二十一条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法律链接:
避险行为需适当并不得超过必要限度。必要限度要求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应当小于所面临可能造成的损害。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紧迫性是指合法权益正在遭受来自人为原因与自然原因引起的危险。
必要性是指避险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避险措施,若不采取避险措施就不能使合法权益避免正在遭受的现实危险,不能保全较大的合法权益。
避险措施的必要性
避险行为的合理性
危险的紧迫性

郑某作为海轮船长,在载货回国时,受到台风紧急预报。因船远离陆地,不可以进港避风,且在原地抛锚与继续前进均不能避免台风的袭击。为免船毁人亡,下令船员将近10%的货物抛入大海,最后顺利回国。
郑某的行为是否违法,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郑某的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符合紧急避险的相关要件,因为他抛投货物的行为是为了避免船毁人亡的紧急的危险之际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思考
(1)原因: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
(2)做法: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为什么要做到见义智为,有应该怎么做?

情境分析
判断右图行为正确吗?为什么?
(1)右图哄抢的行为错误。

(2)哄抢行为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侵犯了货车主的财产所有权,扰乱了社会秩序,违反了相关法律,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上述哄抢行为有何启示?
(1)做社会主义的守法公民,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2)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能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总结:如何做守法公民?

阅读教材62页,回答下列问题:
小倩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

小倩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寻求法律援助?
拓展空间
继承权;
可以先与叔叔进行协商;
请求相关部门进行调解;
寻求法律服务机构的救助;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善用法律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1)及时寻求法律求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3)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敢于善于斗争



(3)做守法的公民

1、我们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处于被动地位而容易受到伤害。这要求我们( )
①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面对不法侵害,要忍气吞声任其所为
③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善于斗争
④勇于斗争,同违法犯罪分子展开殊死搏斗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小孟买到假冒名牌手表,因商家拒绝退换,于是向法院 起诉。这种维权手段是 ( )
?A. 民事诉讼??? B. 行政诉讼
?C. 刑事诉讼??? D. 非诉讼手段

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 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 ( )
?A. 通过调解的方式 ? B. 诉讼
?C. 申请法律援助 ? ? D. 寻求法律咨询、帮助




4、在交通事故中小米的父亲意外受伤,肇事司机拒绝支付赔偿款,其家境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用,小米应该( )。
A、法律服务所
B、采用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C、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D、通过法律援助途径维权


5、不满10岁的孩子遭遇劫持,在歹徒吃饭的时机巧用肢体语言向饭店老板求助,回来其被民警解救。
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作为未成年人应如何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仅要勇气,更要运用智慧,敢于且善于斗争。
拨打110报警电话;
求助他人;
冷静沉着的与其进行周旋;
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与离去方向。
6、某工人用跳楼的方式相逼讨薪,情况十分危急,周围群众报警后,不久民警到场后,耐心相劝,之后工人同意下列,但是其因为跳楼讨薪行为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他讨薪不成反被拘留的事例有何启示。
维权要依法,采用合法的维权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受法律制裁。

王某在送货期间,被边上的另外一位驾驶员黄某冤枉,对他说了好多的难听话。王某辩解时,被黄某在额头与眼眶上打了几下,因在开车,害怕出意外,当时就没有还手。下车后,王某发现眼部受伤,非常生气,就打了黄某,致其骨折。
根据正当防卫的要件,王某的行为是否违法,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王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行为,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正当防卫行为必须要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并且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要承担法律责任。
7、案例分析1

孙某驾驶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以25千米的时速由东向西行驶,当行驶至某大街时,迎面驶来一辆高速行驶的失控轿车,为避免与轿车相撞造成人员伤亡,将车开向人行道,造成一人轻伤。
请判断孙某的行为是否符合紧急避险,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
符合紧急避险条件,不应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孙某若不采取躲避行为,将造成两车相撞的严重后果。虽然将车开进人行道是违法行为,并且造成一人轻伤,但是有效避免了更多的人员伤亡时间的发生。
8、案例分析2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