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隋朝大运河一条古运河,千年流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隋的兴亡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魏西晋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蜀西魏北周吴东晋宋齐梁陈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夏商周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周汉秦汉时期隋“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赵翼(清)利用自己特殊地位身份,逼迫年幼皇帝退位,轻而易举夺取政权。一、南北重归统一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长安2、隋文帝的改革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打败突厥。(1)措施:(2)作用:稳固了后方,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新制度:三省六部制3、隋的统一结束了近4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1)时间:(2)意义:589年,灭陈4、隋初社会经济的繁荣(1)表现: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2)原因:国家统一的局面得到维护,人民负担较轻,人口大幅度增加,国家储存的粮食、布匹可供政府五六十年的开销。开皇之治“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性,君子咸乐其生,小人个安其业,强无凌弱”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2、隋文帝的统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打败突厥。稳固了后方,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3、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4、隋初的繁荣开皇之治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原因一、南北重归统一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南方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十分繁华。——《隋书·地理志》北方关中和洛阳地区,人口激增,粮食供应感到严重不足。从以上资料,你能得出什么信息?需要把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哪种方式更适合大量的南粮北运呢?当时的主要运输方式:为了方便南北之间的货物往来,从春秋时期开始,人们就利用天然河道或在天然河流之间开凿人工运河,进行水路运输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隋朝大运河610年通航全长2700多千米1869年通航全长190多千米1915年通航全长约82千米京杭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二、隋朝大运河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2、读图4-18隋大运河示意图,找出: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四段名称、沟通的五大水系。3、大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4、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自主学习:隋朝大运河1、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人物:3、时间:隋炀帝从605年起,历时六年4、概况:6、评价:5、地位:二、隋朝大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一心:一个中心二点:二个端点三市:三个城市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四段: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长安概况: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六省区:京津冀鲁苏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材料五: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材料六: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合作探究:大运河的作用及评价认为利大于弊肯定交通作用弊端,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认为有弊无利,隋亡皆由于此认为利大于弊1、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人物:3、时间:隋炀帝从605年起,历时六年4、概况:但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6、评价: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至今,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水路运输的作用。5、地位:二、隋朝大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列举隋炀帝暴政的表现?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千百年来,隋炀帝都是作为暴君、昏君的典型代表受到人们人口诛笔伐,这样的评判对他来说是否公平?真实的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人?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洛阳宫”,“役使促迫,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隋书·食货志》)。进攻高丽。612、613、614年,隋炀帝先后三次发动了进攻高丽的战争(《隋书·炀帝纪》),使“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隋书》卷七○《杨玄感传》)。“罪无轻重,不待奏闻,皆斩”——(《隋书·刑法志》)。隋炀帝罪状: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多次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导致田地荒芜。滥用酷刑、屠杀人民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资料一大业元年(605),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每月服劳役的人数约200万。资料二大业元年,先后役使约三百万人修建运河,男丁不够,就以妇女充数。资料三大业三年,征丁百万修筑长城。无休止的徭役和劳役,使人民不堪忍受。百姓为了躲避徭役、劳役,甚至自断手足。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瓦岗军讨伐隋炀帝檄文纵情享乐,奢侈无度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民谣: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三、隋朝的灭亡1、原因:2、标志:隋炀帝的暴政(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炀帝骄奢淫逸不恤民力,大肆兴役无节制巡游接连发动战争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滥用酷刑、屠杀人民隋文帝隋炀帝发展生产繁荣开凿运河好大喜功暴虐无道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亡国隋朝的盛衰建立隋朝完成统一581年589年618年秦朝1、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2、都创立了一些对后世有深刻影响的重要制度。3、都有伟大的建设工程。4、都是短命的王朝,之后都有强盛的王朝。5、都因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合作探究比较隋朝与秦朝的相同点1.两朝由分裂走向统一:(1)秦在战国七雄斗争后统一。(2)隋在南北朝对峙后统一。2.两朝加强中央集权:(1)秦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2)隋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三省六部、科举制。3.两朝修建历史上伟大工程:(1)秦修万里长城。(2)隋修大运河。4.两朝都实行暴政:(1)秦暴政:租税多,徭役多,刑法苛。(2)隋暴政:滥用民力,三次进攻高丽。1、隋朝实现南北统一的是()A.公元前581年B.公元581年C.公元前589年D.公元589年2、对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分析不正确的是()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发展C.江南经济发展,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3、隋朝有一商人通过大运河由南向北运输货物,他从余杭出发坐船去洛阳,那么他依次经历了哪几段运河()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B.永济渠、邗沟、江南河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CBA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为博哉。”(1)材料一中的“此河”指什么?(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4)“此河”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其历史地位如何?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炀帝)长安2、隋文帝的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创三省六部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打败突厥作用----稳固了后方,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3、隋的统一(1)时间: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2)意义:结束了近4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4、隋初社会经济的繁荣(1)表现:国家统一的局面得到维护,人民负担较轻,人口大幅度增加,国家储存的粮食、布匹可供政府五六十年的开销--“开皇之治”(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二、隋朝大运河1、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人物、时间:隋炀帝从605年起,历时六年3、概况:三点--洛阳、涿郡、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六省区--京津冀鲁苏浙4、地位: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5、评价:①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至今,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水路运输的作用。②但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①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卓绝成就,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显示了当时中国经济与科技的发达。②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深远。如漕运;四大徽班沿运河进京,为京剧形成奠定了基础。③京杭大运河还是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证者。如十里红妆。三、隋朝的灭亡:隋炀帝实施暴政(大兴土木,发动战争,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引发隋末农民起义,瓦解了隋朝统治。1、原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直接原因:农民起义2、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朝和秦朝的相同点1、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2、都创立了一些对后世有深刻影响的重要制度。(秦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隋朝:隋文帝开创了“三省六部制”;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3、都有伟大的建设工程。(秦修万里长城,隋修大运河。)4、都是短命的王朝,之后都有强盛的王朝。5、都因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隋朝的兴亡.pptx 隋的兴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