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唐的盛衰 课件(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2 唐的盛衰 课件(34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34张PPT。唐的盛衰唐的建立隋末农民起义勃兴之际,617年,贵族李渊于太原起兵,攻下长安;
618年,李渊称帝,即唐高祖,国号唐,定都长安。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发动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位,为唐太宗,年号贞观。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
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卷二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①,流散
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三十九
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②粮,取
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注:①稔[rěn]:丰收;②赍[jī]:携带。经济萧条,国家贫穷自学课本88—89页,思考: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发展经济、巩固统治? 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的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是怎样开创盛世局面的?资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旧唐书·魏征传》政治上1. 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 公元626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命人征兵。当时的唐制规定,年满二十一岁才能入选,但大臣封德彝却说十八岁以上高大健壮的也可以征兵,并得到唐太宗的同意。魏征却驳回了诏令三四次,不肯签发。唐太宗大怒,召见他质问。魏征说:“您常说要以诚信治天下,但即位以来,仅几个月就几次失信于民,这怎么能说是以诚信治天下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过去我总以为你很固执,不懂政事,今天听你分析国家大事,都很切中要害,我确实是错了。”太宗不但改正了错误,还赏赐给魏征一只金瓮。 “房谋杜断”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集·自鉴录》经济上
2.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促进唐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执行诏令主审核草拟诏令土木工程审判刑罚 军事警备 祭祀教育 户籍教育 选择官员比较两种体制,说说三省六部制有何进步性?1.三省共同商议,提高了行政效率;
2.分工合作,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上3. 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众爱卿,黄河发大水啦!草拟诏令主审核执行诏令土木工程隋朝首创2.如果你是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你希望实行怎样的选拔制度,为什么?3.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实行怎样的选拔制度,为什么?1.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分别以什么标准选拔官吏?小组探究:资料一:隋唐以前,朝中大官多由公卿子弟担任;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也难以称职。
资料二:“贞观初放榜日,上①私幸②端门③,见进士于榜下缀行④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⑤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政治上4. 发展并完善科举制注:①上:皇上;②幸:指帝王到达某地;③端门:皇宫正门;④缀行:连接成行,形容人多;⑤彀[gòu]:圈套;隋朝首创 如何看待当时的科举制度?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科举制度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对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他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施展自身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社会地位。
对统治者来说,科举制度可以网罗大量的人才,为他们的统治服务。 唐代科举制影响到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一景以史为鉴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办法沿用至今,有其合理性,但弊端却也不断暴露,应试教育带来的许多问题,也许同学们并不陌生。
有没有更加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人才选拔办法?完善三省六部制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经济:政治: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 国力增强随堂练习1、以敢于直言著称,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2、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3、比较隋文帝和唐太宗,其相似之处有 ( )
①都是开国皇帝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③提倡节俭
④都比较有作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完善三省六部制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经济:政治: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 国力增强盛世唐朝唐太宗
“贞观之治”武则天
“贞观遗风”唐玄宗
“开元盛世”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原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高宗去世后,她自己做了皇帝。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豪门大族,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社会生产继续发展。贞观遗风武则天与“贞观遗风”无字碑唐的发展1.武则天称帝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于690年称帝(690-705),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武则天的政绩
①武则天的政绩主要表现在: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
C.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如名相狄仁杰、姚崇等。
②武则天当权半个世纪(649-705),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虽有很多弊政(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修建寺庙,晚年奢侈腐化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但她当政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能破格用人; 创立“自荐”求官制度,注重发展科举制度; 她在位期间,国家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为唐朝的鼎盛奠定了基础。她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君王之一,功大于过。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一分为二、全面评价
2、以历史人物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在历史上的作用为依据客观评价唐的繁盛①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②这是我国历史上继汉武帝之后出现的第二个鼎盛局面。盛唐气象表现:1.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2.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什么关系密切?1、农业生产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1.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2.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什么关系密切?1、农业生产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1、农业生产(2)手工业兴盛①丝织业发达:丝织品花色品种丰富,丝织技术高超②制瓷业发达:以唐三彩为代表。(3)商业的繁荣①都市众多;
②商人众多;
③城市规划整齐划一繁华的长安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逐渐混乱,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取政权,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中国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唐的衰亡唐朝历史发展历程渐趋衰落恢复并走向强盛小结:
历史上定都长安的重要政权:西周(镐京)、西汉、隋、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