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0张PPT。旧课复习:4.3.1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请结合课本98-99页,回顾梳理。1、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史称宋太祖。之后,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但仍处于政权并立时期。2、宋太祖为了防范武将,巩固统治,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军事上:杯酒释兵权,组建禁军,轮流驻防京城,加强了皇帝的军权,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3、地方行政上:削弱了节度使权力,派遣官员管理地方财政。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重用文官。4、后果: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权都收归中央。但是造成了积贫和积弱。5、变法:为了富国强兵,北宋时期,王安石发动了变法,但最后失败了。 北宋统治者既然要防范武将,为什么还要组建禁军,大量养兵?外有强敌,不得不如此4.3.2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学习目标:1、了解宋、辽、西夏等政权的建立情况及其疆域。【重点】2、通过汉族与契丹、党项等民族之间交往及相互影响的若干事例,体会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历史意义。【次要点】自学反馈: 有没有同学看过课文,有哪些疑问的地方?北宋与辽、西夏并立为什么宋朝不是结束乱世的大一统王朝?观察地图,有哪些政权?他们的分布和疆域范围分别是哪里?辽西夏北 宋汉族政权名称建立民族建立者建立时间 都 城 赵匡胤北宋 辽西夏960年 东京(汴京)契丹耶律阿保机10世纪初上京党项元昊兴庆11世纪前期北宋时期,在中国境内还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是有两个:辽、西夏。阅读101、102页第一段,完成这个表格。课堂小结:1、宋、辽、西夏的建立: 汉族赵匡胤北宋 辽西夏契丹耶律阿保机党项元昊黄河长江流域河北以北西北:陕西甘肃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可见这两个少数民族国家实力很强,足以与北宋相抗衡。 那为什么这些胡人国家会这么强呢?(请集合课文101-102的内容进行思考)设孔庙辽王朝新气象创制契丹文字科举选官 成文法 学习汉制汉文化 减轻赋税,奖励垦荒 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置南、北面官。南面官设三省、六部、台、院、寺、监。 治国有方 广建学校 西夏文字 西夏钱币 科举选官西夏发展课堂小结:1、宋、辽、西夏的建立:2、辽、西夏的发展: 游牧民族武力强盛 向汉族学习:制度、农业、手工业、文化 汉族赵匡胤北宋 辽西夏契丹耶律阿保机党项元昊黄河长江流域河北以北西北:陕西甘肃 北宋和辽、西夏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吗?1.宋辽和战北伐失利北伐失利守内虚外澶渊之战 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2.宋夏和战 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送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 你是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的?角色A:辽的契丹人角色B:北宋的汉人角色C:中国人(整个中华民族的角度)说一说时间: 年内容:双方 ,宋 .影响: 消极——加重 , 开战争赔款先河 积极——保持 , 不绝北宋人民负担百余年和平互市1005撤军送岁币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宋辽澶渊之盟契丹文化对汉族的影响宋仁宗曾下令禁止效仿契丹人穿衣。宋徽宗再次下诏: “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宋史》卷153)但都阻挡不了民族文化的融合。西夏(党项)辽(契丹)北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汴京时间:1038年建立者:元昊都城:兴庆时间:916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都城:上京碰撞中的融合1044年订立和议1005年澶渊之盟课堂小结:1、宋、辽、西夏的建立:2、辽、西夏的发展: 游牧民族武力强盛 向汉族学习:制度、农业、手工业、文化3、北宋和辽、西夏的关系 战(互损)——议和(互利、岁币) (宋辽:澶渊之盟)(民族文化的交融) 汉族赵匡胤北宋 辽西夏契丹耶律阿保机党项元昊黄河长江流域河北以北西北:陕西甘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