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40张PPT。成语故事:洛阳纸贵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当时的书籍和我们现在的书籍有什么区别?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一、科技领先——雕版印刷术 大约在7世纪,中国人受古代印章和拓石的启发,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1、发明时间: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雕版印刷术的三个步骤优点:一旦制成模子后,可以无数次重复印刷,省时省力,样式一致,不会出错。2、发明意义:对于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3、代表:《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金纲经》雕印于868年。卷首是图册,接着是经文,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墨色均匀清晰,印刷技术已很纯熟。《金纲经》发现于敦煌石窟,近代被外国殖民者掠走。现藏于伦敦不列颠博物馆。《金刚经》(局部)雕版印刷术的杰作雕版印刷的雕版不足: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人们如何改进的?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昇(约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炼丹引爆图1、发明:火药由古代炼丹家偶然发明。一、科技领先——火药的发明和应用什么时期开始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朝中期“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即硫磺、雄黄和雌黄)等烧,立见祸事” 。 ——中唐 ·《真元妙道要略》注:硫磺、雄黄和雌黄都是含硫的化合物木炭块2、成分火药是由硝石、木炭和硫磺三种成分配成,因颜色较黑,最初的火药又叫黑火药,可产生巨大威力。火药的最初使用并非在军事上,而是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收神奇迷离之效。 什么时期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唐末哀帝时,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宋代路振《九国志》 3、应用唐朝末年,我国已经正式使用火药武器飞火,即用弓箭或抛石机,将火团射到敌人城楼上,这种兵器将远射与燃烧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远距离的杀伤力.二、文学成就——诗歌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2000多位诗人——近5万首诗 李白 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1、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严诩《沧浪诗话·诗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lǐn)俱丰实。 ——杜甫 《忆昔》科举考试重视诗赋唐代社会经济繁荣2、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诗句抒写豪情与壮志浪漫主义作品特点: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美称:人们称他为“ ”诗仙李白生活盛唐时期、经济的繁荣达到了顶点,士大夫满怀希望,情绪乐观,现实生活的无限丰富与广阔,开阔了诗人们的眼界和胸怀。 历史背景 描写盛唐气象的诗句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盛唐大气磅礴,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诗句这两首诗在风格上有何不同?前一首气魄雄浑;后一首沉郁悲沧历史背景: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安史之乱前后)作品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被称为“诗圣”。杜甫的诗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对受迫害者寄予了深挚同情,被后人称为“诗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盛唐盛唐转衰3、代表人物《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春望》 “三吏”“三别”等既豪迈又奔放,既清新又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思考: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迥异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推敲的来历唐朝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想着他的诗句。突然,他想到了俩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一想,觉得“推”字改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的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驴,带到韩愈面前。原来,他碰见了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的随从,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还是敲字好。”于是“推”字改为“敲”字。后来,“推敲”便成为人们反复考虑的意思。 “敲”字比“推”字好在哪里?说明了什么?从礼仪的教育应用敲,从意境的角度看,用敲字更能衬托出静中有动的意境。说明唐朝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钻研精神唐朝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1、 政治、经济基础:国家统一强盛,经济发达,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最主要原因)2.政策:唐朝的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3.国内外交往: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 中外交流频繁,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4.前代基础:唐朝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拓展寄胡饼与杨万州 【唐】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予饥谗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小品情境 时间:唐朝; 地点:唐朝一家饺子店; 人物:小唐;外国友人;少数民族朋友 小唐走进一家饺子铺,看到几位外国友人正在吃饺子,于是上前寒暄了几句;小唐点了一盘饺子、两个胡饼,刚坐下,又来了几位少数民族朋友,手里拿着几张马球票,向小唐打听地址。正说着,邻座一位女子热心地告知球场位置,原来她是一名马球运动员,唐朝有专门的女子马球队……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的频繁,使唐朝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风气自由开放.三、唐代的时代风尚长安街头女子骑马西域舞蹈1、唐朝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外国使节、商人、留学生、僧侣等陶俑中西互通、 多民族交融大食金币东罗马帝国金币胡服帷帽胡靴从西域引进的以胡桃仁、芝麻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在长安有专门经营这些食品的店铺,民间有互赠胡饼的习俗中西互通、多民族交融戴帷帽女佣 帷帽本是胡羌民族的服式,因西北多风沙,故用幕离来遮蔽风沙侵袭.传到内地,变成当时女子的一种喜好。唐代女子打马球图女子穿胡装、穿男装社会风气开放,女子地位较高胡汉相融的最大表现就是作为游牧民族的胡文化将一股豪强侠爽之气注入作为农业民族的汉文化系统内,唐人不仅气质上“大有胡气”,唐代妇女在这种“胡风”文化的氛围中,豪爽刚健,绝不类南朝娇羞柔媚和两汉的温贞娴雅。 戴胡帽的女人我们从唐代的服装.饮食和娱乐等社会生活的中,能感受到唐代的习俗风尚有怎样的特点?中西互通,多民族交融,容纳百川,社会风气自由开放,女子地位较高,充满创新活力2、唐代习俗风尚(1)特点:唐代习俗风尚:中西互通,多民族交融唐朝社会特征:繁荣开放中西互通:如唐代流行打马球的游戏,这种游戏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的; 吐蕃随处可见唐代文化的遗迹。多民族交融:如唐人爱穿少数民族的服饰,连妇女 也常穿胡服; 长安有专门经营少数民族的胡饼的店铺,民间流行互赠胡饼的习俗。(2)表现: 唐朝以自信的心态向外传播文化的同时,也以宽广的胸襟虚心学习外来文化。这对于今天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何启示? 科技领先文化繁荣开放交流民族融合科教兴国民族团结对外开放唐朝民族复兴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诗回答1-2题1、上面两句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 A、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2、上面两句反映的内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精神。B.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C.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体现了忧国忧民思想。D.第一句为做学问的真实写照,第二句为黑暗社会的写照。BA3、“环境造就人”如果此话正确,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造就了李白?以下不正确是( )A. 盛唐帝国那种大一统的局面,以及多元与开放的社会B. 自由与解放社会环境。C. 超凡创造力,博大雄伟气魄的时代精神D. 专制黑暗、沉闷的社会环境。D 4、值得注意的是,盛唐气象本来是歌诗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来,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根基是( ) A、专制与跋扈 B .颓废与反抗 C. 开明与开放 D .任性与狂妄C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两位声名煊赫、风格迥异的人物相遇于大唐首都长安宫苑。一个是权重四海的冠军大将军渤海郡开国公内侍监首领高力士(690-762),一个是落笔摇五岳、啸傲凌王侯,独领风骚的天才诗人李白(701-762)。他们相聚在唐明皇李隆基身边,周旋于沉香亭上和白莲池畔的清歌曼舞、美酒香花中。这其中该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和巧妙的过招吸引人的目光、引发人的遐想,事实也果然如此。公元742年,李白酒醉应唐皇召集前去皇宫为杨玉环作诗。因衣着破烂,唐皇赐李白衣物。李白因醉酒无法更换,便唤高力士为其脱靴。高力士自视尊贵但因唐皇在前,遂应之。此后怀恨在心,导致李白的贬谪。力士脱靴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