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生命可以永恒吗(课件18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生命可以永恒吗(课件18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年级 8.1生命可以永恒吗 教学设计

课题 生命可以永恒吗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7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使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懂得生命的接续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文明成果。2.能力目标:学会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热爱生命。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追求生命的美好。
重点 为什么要热爱生命、如何面对死亡。
难点 生命接续有哪些意义、生命的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人的一生容貌变化视频 观看视频
讲授新课 生命的特征1.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约有15%~20%的胎儿出现白内障和心脏畸形,还可出现唇腭裂、小头、小眼、先天性耳聋等畸形,凡使母体缺氧造成的胎儿供氧不足的疾病,如贫血、心脏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均可造成胎儿生长迟缓,严重者可致流产,甚至死亡。 生命来之不易。2.播放《人生命特征的唯一性:面部识别》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都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做出了不俗的成就,被人誉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
  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三子梁思忠,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三女梁思懿,从事社会活动。
  四女梁思宁,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五子梁思礼,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科学院院士。 3.猜测明星年龄总结:生命是不可逆的。 中国传统上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即使以现代的医疗和生活条件,能活80~90岁的人也不是太多。如果折算为天,人生也就大约3万余天。计算一下,若以3万天(82.4岁)计,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下多少天? 师生共同总结:生命也是短暂的。 你的生命也过去了近五分之一,老师的更少了,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 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三名研究人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论文,认为人类的寿命极限可能是115岁左右。研究人员说,只有极个别的人可能活得更长,但这种人非常稀有,在任何一年有人的年龄突破125岁的概率是万分之一。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百岁老人的数据,发现至少在过去20年长寿老人最高的寿命极限开始稳定,不再出现高峰。如何面对死亡? ?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生命的接续活动一:思考: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师总结:爷爷可能会说:“我们家后继有人啦!”爸爸可能会说:“我又当爸爸啦!”姐姐可能会说:“我升级了,有人接替我洗碗啦!”这说明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持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活动二: 甲:我叫李子旭,我的家乡在大西北,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将来我想当个懂科技的新农民。 乙:虽然我现在定居海外,但我和周围许多华人都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人。 丙:我爸爸是蒙古族,妈妈是汉族。 思考:除了身体生命的传承,你还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师总结:生命的接续,使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活动三:从甲骨文到竹简,再到印刷纸,再到电子书,人类精神文明不断积累和丰富,而这一过程,与人类生命发展过程相一致。也就是说,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你生命仅仅是身体生命或肉体生命吗?自然生命:肉体生命是人存在的基本依托和载体。生命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宝贵性,要爱护身体,学会自救自护,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社会生命: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一定的角色,拥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要有社会角色意识和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精神生命:人具有情绪和高级情感表征自己的精神性生命。要通过生命间的心灵相互敞开、交互作用的过程来满足人的情感需要。总结:所以,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探究活动 小组活动思考回答 阅读材料 交流讨论5分钟 小组学生代表回 教师讲解 交流讨论5分钟 小组学生代表回

课堂小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0张PPT)
1分钟看完人的一生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探问生命》第1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
新知讲解
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约有15%~20%的胎儿出现白内障和心脏畸形,还可出现唇腭裂、小头、小眼、先天性耳聋等畸形,凡使母体缺氧造成的胎儿供氧不足的疾病,如贫血、心脏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均可造成胎儿生长迟缓,严重者可致流产,甚至死亡。
  1.生命的特性
生命是需要条件的
  (1)生命来之不易。
  外部环境等客观条件经常会破坏生命进程
  个体生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或避免困难
生命得以延续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生命的成长具有无数的偶然性
生命是属于我们的幸运
人生命特征的唯一性:面部识别
  1.生命的特性
  (2)生命是独特的。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都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做出了不俗的成就,被人誉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
  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三子梁思忠,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三女梁思懿,从事社会活动。
  四女梁思宁,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五子梁思礼,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科学院院士。
猜猜TA们多少岁?
林志颖 44岁
赵雅芝 64岁
林志玲 44岁
(3)生命不可逆
  1.生命的特性

生命有时尽


















起点






终点
O
·
(4) 生命也是短暂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
·
  1.生命的特性
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三名研究人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论文,认为人类的寿命极限可能是115岁左右。研究人员说,只有极个别的人可能活得更长,但这种人非常稀有,在任何一年有人的年龄突破125岁的概率是万分之一。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百岁老人的数据,发现至少在过去20年长寿老人最高的寿命极限开始稳定,不再出现高峰。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墓地
加利福尼亚巨杉
加利福尼亚巨杉最高可超过100米,寿命可能超过3000岁。“真正意义上的千年老妖”,可是最终死亡还是会不可抗拒地降临。
巨龟
巨龟能活到300岁
死亡总是会在生命的尽头等待着它,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一切生命不可逃避的终结。
生命终究要走向死亡
  2.生命发展的规律
  (1)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2)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生命的长度有限,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让生命更加精彩、有意义。

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父辈、祖辈的身体特征、相貌、血脉。
刘亦菲妈妈
刘亦菲
  1.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物质生命或身体生命)的接续
 二、生命有接续
    2.人类生命的接续包括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与延续
技术
文化
民族
   从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
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在不断积累和丰富。
  2017年10月10日,“中国天眼”FAST发现2颗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的新脉冲星,而在此25天前,“天眼”之父南仁东去世, FAST这一首秀或成对他的最好告慰。
  3.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
  二、生命有接续
  从生命传承的角度,谈谈南仁东的话说明了什么?
  (1)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2)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3)我们要把自己的生命与家庭、祖国、整个人类融为一体,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
  二、生命有接续








我的身份?
我的使命?

















在家里
在学校
在社会
在国家

板书设计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我要有尊严地离开,爸爸和妈妈,你们要坚强的、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请遵循我的意愿,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尽可以捐给他人使用。”
  这段感人的文字,是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患上“渐冻症”后,清醒时留下的遗嘱。
  结合北大女博士娄滔的遗嘱,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
  (1)生命有时尽。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它变得丰富、充实和有意义。
  (2)生命有接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要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为自己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