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知识回顾:此图片是什么会议的场景?它召开于什么战争期间?这一时期美苏是什么关系?从二战时的盟友到冷战时的对手,西方国家与苏联的关系为什么会发生这180゜的大转弯呢?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工业生产量2/3外贸出口额1/3黄金储备3/4 冷战政策: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局部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 冷战中伴随着局部热战,达到美苏双方“互相遏制,却不诉诸武力” 。 冷战的特点1、军事包围2、经济封锁3、政治颠覆英国的铁腕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美苏冷战的信号“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冷战的表现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3.杜鲁门“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4.5.杜鲁门马歇尔计划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120亿美元 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马歇尔计划? 推行马歇尔计划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冷战政策军事上的表现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称霸全球北约合作互助华约对峙—争霸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苏联人对美国人说“你最好别惹我!”*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说: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 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 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 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即苏联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讨论平起平坐第 1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探究赫鲁晓夫要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凭什么?国家实力(经济、军事)增强*美苏争霸争霸形成阶段特征结束赫鲁晓夫上台后,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挑起美苏争霸。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冷战结束九下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苏攻: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守:尼克松访华; 美从越南撤军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处于劣势 肯尼迪 赫鲁晓夫美攻苏守苏攻美守双方实现有限缓和50-60年 代70年代高 潮80年代时 间 特 征 表 现(事 件) 美 苏 总 统 尼克松 勃列特涅夫 苏联:从阿撤军; 战略收缩。美国:最大债务国; 遇日西欧竞争 里根戈尔巴乔夫第一阶段:古巴导弹危机(1962) —— 一场惊心动魄的核对抗对这副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要维护世界人民利益,抵制美国的扩张政策B、赫鲁晓夫满头大汗,可见战略优势在美国一边C、两人都试图按下手中的核按钮,摧毁对方D、两人较量难分胜负,于是都放弃了敌对立场图中两人分别是谁?肯尼迪赫鲁晓夫扳手腕的态势反映出优势在哪一方?*恐怖的平衡核战争危害: 首先,核武器直接攻击的地区,方圆几公里内的人员死亡。 其次,造成长时间大范围核污染。 最后,大规模核战争会引起“核冬天”,如果情况严重,人类会就此灭亡。*第二阶段苏美—苏攻美守出兵阿富汗从越南撤军尼克松访华* 第三阶段美国苏联——美苏实现有限缓和 缓和方面的突出事件: 苏联与联邦德国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 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戴维营会谈,美国承认美苏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 紧张方面,突出的事实有: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由重重的围墙、隔离网、岗楼 、巡逻带组成的柏林墙美苏争霸的特点:互有攻守、各有得失美苏争霸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带来动荡不安和局 部战争;客观上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对自身的影响:美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苏联解体。 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和中国有关的历史事件:朝鲜战争中中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苏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变得怎样呢???三、现实与未来——如何面对国与国 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苏争霸美苏冷战出台“杜鲁门主义”(美)推行“马歇尔计划”(美)成立“北约”50-60年代: 美攻苏守 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 苏攻美守 苏出兵阿; 美撤军越;尼访华80年代:双方实现有限缓和成立“华约” 政: 军: 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结果发 展两极格局结束(1)图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剑拔弩张的气氛?(2)图二反映了哪一反动势力的猖獗?这一势力 的猖獗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3)图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这种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三幅图反映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以下三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图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势力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大国结盟、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等(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推出了遏止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这套“全球战略”后来被称为什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的教科书将它称为什么?杜鲁门主义; 冷战材料题(2)为了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组建了军事政治集团,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也组建了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请写出这两个集团的名称。北约; 华约(3)1991年12月,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戈尔巴乔夫交出了象征总统权力的核按纽,一个大国分崩离析,二战以来的国际政治格局也宣告瓦解。这一瓦解的政治格局指的是什么?标志其瓦解的重大事件又是什么?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 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