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指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政治格局,它是二战结束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峙;
其主要方式是:冷战。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1943年德黑兰会议)
丘吉尔的话反映出二战
后国际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谈风云变化
控制操纵联合国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政治:
经济:
军事:
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美国独占鳌头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
国际威望和政治影响空前提高
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和政治大国
政治:
军事、科技:
苏联空前壮大
谈风云变化
局部扩张
全球扩张
对外关系
对外政策
“冷战”的含义及原因(Cold war)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一切对抗形式。
(1)战后美苏关系及对外政策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等原因发生明显变化(根本原因)
(2)战后美国经济、军事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苏联的国际威望有了很大提高,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和政治大国(重要基础)
(3)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逐渐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重要原因)
请和同桌一起概括“冷战”政策出台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谈风云变化
在图上圈一圈二战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
战后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世界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析“冷战”表现
结合教材P3“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的相关内容
1.在图5-1中描绘出“铁幕”的大致位置。
2.教材中“极权主义”和“自由民族”分别指什么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3.美国对“受到共产主义威胁需要援助的国家”进行帮助的目的是什么?
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联合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4.丘吉尔和杜鲁门的言论表达了什么共同思想?
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即“冷战”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1.马歇尔提到的“援助”是什么?美国出台该“援助”的背景有哪些?
2.美国为“彻底治疗”作了哪些努力?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析“冷战”表现
1.读图说出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有哪些成员国?其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结合教材中北约和华约的有关规定,概括这两个组织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成立的目的有哪些?分别针对的是哪些国家和地区?
特点:集体防御。北约:美国和加拿大联和西欧一些国家对抗苏联;华约: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抗衡北约。
目的:美苏相互制约抗衡的同时,分别控制一部分国家和地区。
两极格局的形成
北约(1949年)与华约(1955年)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两极格局”是指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除战争以外的全面对抗的局面。
析“冷战”表现
结合教材P4-5图文资料,同桌一起概括“冷战”还有哪些表现?并将其归类。
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
北约与华约的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柏林墙事件(分裂德国)……
给需要援助的欧洲国家以金钱、原料、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如马歇尔计划;美苏经济等领域彼此对抗隔绝…
军备竞赛;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太空竞赛
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对抗,双方都没有参加在对方国家举行的奥运会;
类别 例 举 表 现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P23
1991年,苏联解体,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终结,也宣告了两极格局下的冷战落下帷幕。P1
①美苏对峙;
②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并存,双方没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
论“冷战”影响
采取分组辩论的形式。
论题:“冷战”对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利与弊。
正方:“冷战”对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弊大于利。
反方:“冷战”对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利大于弊。
准备3分钟,交叉自由辩论5分钟。
要求有理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建议例举所学“冷战”的表现,分析运用其影响去论证观点。
积极影响:
1.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科技如航天科技、军事科技的进步,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2.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都不敢轻易动武,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消极影响:
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为两部分
2.激烈的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世界动荡不安
3.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相交织,国际局势紧张,破坏世界和平
论“冷战”影响
两极格局
美(资本主义阵营)
苏(社会主义阵营)
“冷战”
含义: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
表现
政治
经济
军事
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课堂小结
启示: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1. 下列对冷战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冷战是美对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
B.冷战是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
C.冷战期间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不采取军事进攻
D.冷战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为起点,目的是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2. 发生在1962年10月的 是美苏两国接近战争边缘的一次重大对抗
A.柏林墙的修建 B.朝鲜战争
C.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C
D
课堂巩固
3.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
A.干涉世界各国内政     
B.帮助受援国抵制社会主义
C.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征服 
D.稳定希腊、土耳其的社会秩序

4.下列关于北约和华约共同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 )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经济区域化集团
D.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和平共处
B
A

5.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
B
6.右图是古巴导弹危机漫画,漫画不能表现的是 A.美苏之间的争霸是世界长期动荡不安的根源( )
B.美苏两国军事实力相当,谁也不敢轻易动武
C.美苏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威慑
D.经历了两次大战的磨难,世界各国人民
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7.“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的进攻”。其中缔约国指的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反法西斯同盟 ( )
C.华沙条约组织   D.七十七国集团
A
D
8. 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9. 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④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B
C
10.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公投,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关系跌入低谷,美俄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图的两个大国。【解读材料 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1)根据材料中“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友”,用史实说明美俄(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盟者”的标志。(2分)

(2)根据材料中“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2分)“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请问最终的“结局”是什么?(2分)
直击中考(2014广西中考题)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分) 1991年底苏联解体(2分)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2分)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来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1947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标志着美苏两国展示同盟关系正是破裂,冷战开始
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之都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极权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主义威胁需要援助的国家给以金钱、原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马歇尔计划”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你如何理解美国的 “慷慨”?
透过现象看本质
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马歇尔计划
根本目的:通过经济援助,控制西欧,遏制苏联,以称霸全球。
冷战时期美苏首先争夺的焦点
根据什么协定二战以后被四国分区占领?
根据前面所说的只是回答,为什么1949年德国没有统一反而被一分为二?
美英法和苏联在建立什么制度的德国方面出现严重的分歧,美英苏坚持自由的资本主义德国,苏联要建立社会主义德国,互不相让,所以德国被一分为二.
德国的分裂
1961年,柏林墙的建筑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冷战”背景下军备竞赛
在冷战的40多年里,美苏的军备竞赛分为三个阶段。?
1945~1957年使第一阶段,美苏双方主要进行了研制核武器竞赛。1945~1985年,全世界共进行了1570次核爆炸试验,美苏分别占80次和562次;?
第二阶段为1957~1983年,双方以研制核弹头的运载工具以及新型核弹头的竞赛。从1957~1984年,在全世界发射的3000多颗人造卫星中,美苏两国占90%以上,且70%是军用卫星。核弹拥有量,美国为1.3万余枚,苏联为9640枚。?
第三阶段,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以研制和建立战略防御系统为主要内容。美国在航天飞机方面领先苏联,但苏联在反卫星武器系统和建立航天站方面则领导美国。?美苏两国的飞机、舰船、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等更新于3—5代,而且性能不断提高。
阿波罗登月计划(美国)
1957年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苏)
“星球大战计划”被称为冷战期间拖垮苏联的主要功臣。
1961年尤?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苏)
1986年和平号空间站在轨组装完成(苏)
【关注现实 展望未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美国副总统拜登周二指责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是‘霸占土地’,并称美国和欧洲将对莫斯科实施进一步的制裁。”──2014年3月18日,美联社华沙电
(3)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态度强硬,美国、欧盟积极干涉,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特征是什么?(2分)从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1分)


(4)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1分)
直击中考(2014广西中考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友好。因为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世界经济格局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宜解决全球性问题。彼此力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1分)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任意一点,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