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课件)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课件)24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24张PPT。三国演义是否真实地再现历史?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三国鼎立资料1:光和末,黄巾起。拜(曹操)骑都尉,讨颍川(地名)贼。 ——《三国志·魏书》资料2: 读图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怎样的社会现状?1.三国鼎立的背景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涣散。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操、袁绍实力最强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曹操生活的朝代是什么时期?曹操是东汉后期,三国鼎立的局面在他死后才形成。(2)官渡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3.战争特点4.战争结果200年曹操和刘备以少胜多曹操胜利1.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曹操重视贤才,从善如流,精于谋略。2.曹操以诚待人、能宽容人。3.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袁绍所没有的政治优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注:《龟虽寿》作于公元208年初,曹操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龟虽寿》体现出曹操怎样的政治抱负?(3)赤壁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3.战争特点4.战争结果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资料2: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周瑜传》资料3:曹操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北伐乌桓获得大胜之后,骄傲情绪很重……一把火,把他统一中国的迷梦彻底摧毁。
——张作耀《曹操评传》资料1:亮(诸葛亮)曰:“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三国志·诸葛亮传》请结合当时的形势及相关资料分析,为什么曹操会失败?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③孙刘联军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扬水军之长,巧用火攻②曹军指挥失误④曹操自负轻敌舞台上的曹操材料一:“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毛泽东(1954年夏)材料二:“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东汉名士评曹操结合所学知识,你眼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1.全面性2.主流性3.历史性4.史论结合5.阶段性(3)赤壁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3.战争特点4.战争结果5.影响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B.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A.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后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曹操惨败——无力南下,转而平定北方孙权——占据岭南,巩固东南统治刘备——派兵入蜀攻占益州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9年,孙权称帝。1.三国鼎立的确立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生产得到了明显恢复和发展。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
造船业发达,通夷洲 (今台湾)
结合课本中的相关史实分析: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统一分裂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三国鼎立时期:局部统一西晋:全国统一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实现了魏、蜀、吴三地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以后的统一奠定基础。
西晋统一晋武帝魏灭蜀
263年,司马昭出兵灭蜀司马炎建晋
265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立为帝,
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晋灭吴,实现统一280年,统一全国想一想: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1、西晋统治者昏庸、无能
2、皇族内部暴乱
3、周边少数民族入侵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袁 绍曹 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
(曹操)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吴魏蜀西晋国家分裂局部统一全国统一奠定
基础课堂小结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