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 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课件(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2 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课件(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1
2
3
4
5
6
7
8
9
中国的环境问题
①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②人口数量大,人口总数增长
一、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二、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④人们环保意识普遍薄弱
思品白皮 P6
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表现 与环境的关系
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资源能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
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 (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生态
环境
问题
环境
污染
问题
水土流失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二、中国环境问题的表现
荒漠化
废气
废水
西北地区
据图说说我国的荒漠化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
自然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沙丘移动等
人为因素:人口和牲畜的持续增长、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开垦耕地等。
造成我国(西北)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西北黄土高原
Back
导致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滥砍滥伐
开垦荒地
过度放牧等
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等产生烟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大气污染由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导致:
人为因素: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秸杆焚烧等。(主要)
据调查,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和PM10分别比2016年下降了6.5%和5.1%,但仍有70.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三、我国环境问题的危害
危害人们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国家角度:
(1)制定《环境保护法》,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立法保护环境的目的、作用、意义: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权威办法:
法律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国家角度:
(2)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3)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典范:
塞罕坝荒漠化治理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3)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典范:
塞罕坝荒漠化治理
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
今日“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塞罕坝
1、植树造林,加强植被保护
2、在非宜耕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3、在绿洲边缘地建设防护林带;
4、在荒漠化地区建立人工草场;
5、在生态环境恶劣的牧区实行禁止放牧。
6、在流动沙丘地区建设沙障;
7、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网。
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具体措施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3)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典范:
滇池水污染治理
从滇池的治理,我们可以看出,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
2、运用科学技术
1、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4、需要全员参与和努力,从我做起等。
3、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五、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国家角度:
(4)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能力;
五、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国家角度: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五、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国家角度:
(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五、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国家角度:
(7)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应怎么做?
1、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
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国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 应怎么做?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参与和努力。
2、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
3、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
关注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参加环保实践、参与监督举报、共建美丽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