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123456789中国的环境问题①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②人口数量大,人口总数增长一、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③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二、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④人们环保意识普遍薄弱思品白皮 P6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表现 与环境的关系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资源能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 (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污染 二、中国环境问题的表现荒漠化废气废水西北地区据图说说我国的荒漠化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自然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沙丘移动等人为因素:人口和牲畜的持续增长、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开垦耕地等。造成我国(西北)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西北黄土高原Back导致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滥砍滥伐开垦荒地过度放牧等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等产生烟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由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导致:人为因素: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秸杆焚烧等。(主要)据调查,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和PM10分别比2016年下降了6.5%和5.1%,但仍有70.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标。三、我国环境问题的危害 危害人们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国家角度:(1)制定《环境保护法》,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立法保护环境的目的、作用、意义: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权威办法:法律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国家角度:(2)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3)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典范:塞罕坝荒漠化治理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3)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典范:塞罕坝荒漠化治理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今日“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塞罕坝1、植树造林,加强植被保护2、在非宜耕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牧;3、在绿洲边缘地建设防护林带;4、在荒漠化地区建立人工草场;5、在生态环境恶劣的牧区实行禁止放牧。6、在流动沙丘地区建设沙障;7、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网。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具体措施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3)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典范:滇池水污染治理从滇池的治理,我们可以看出,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2、运用科学技术1、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4、需要全员参与和努力,从我做起等。3、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五、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国家角度:(4)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能力;五、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国家角度:(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五、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国家角度:(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五、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国家角度:(7)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应怎么做?1、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国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 应怎么做?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参与和努力。2、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3、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关注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参加环保实践、参与监督举报、共建美丽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