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 课件(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代印度 课件(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古中国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师徒四人到何处取经吗?
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北回归线横穿印度北部)
地理位置
古印度的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得名于印度河,始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书中称印度河流域及其以东广大地域为印度。
自然环境
气候
河流
土壤
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印度河、恒河(定期泛滥)
肥沃
文明历程
古印度早期文明
哈拉巴文明(前2500年—前1750年),一般认为由达罗毗荼人创造,属于青铜时代文明。已经有自身的文字,农业水平较高,城市建筑规划已十分完善。主要遗址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哈拉巴文明于20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据现在估算,这两处城市的总人口数均为3.5万人左右。
哈拉帕
摩享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城(电脑复原图)
出土的石刻人像
谷仓
大浴场
垃圾箱
哈拉巴文明的消亡
雅利安人入侵说:雅利安人入侵使城市遭到破坏,居民大批被杀,余者逃散,城市荒废。不同意入侵说的学者认为,印度河文明中心城市的衰亡比雅利安人的入侵要早250年,而且雅利安人入侵活动起初主要在印度河上游,而摩亨佐·达罗却在其下游,因此对入侵说持否定态度。
天灾说:由于地震或特大洪水而致使印度河流域文明毁灭。反对者认为,范围如此广大的文化区域,不可能由于突然的天灾而毁灭。
环境说:由于生态环境遭破坏,不利于居民生存,迫使居民向周边及恒河流域迁徙,造成哈拉巴文明衰亡。这种说法当然也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因为雅利安人入侵后曾在创造哈拉巴文明的地区长期生活。
文明历程
雅利安人入侵
雅利安人是操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
公元前15世纪左右,雅利安人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
文明历程
再次分裂

出现城市国家
BC
2500年
入侵,建立小国
BC
15世纪前后
半岛逐渐统一
BC
6世纪
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BC
3世纪
雅利安人
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合作探究:
1、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
2、种姓制度有几个等级,分别是什么?
3、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4、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文明贡献
婆罗门




刹帝利


首陀罗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雅利安人在统治过程中,逐渐产生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
“贱民”
种姓制度
等级名称
代表的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首陀罗
刹帝利
祭司
国王、武士、官吏
农民、牧民、商人
被征服居民
掌管祭祀
把持军事、行政大权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甲:我是一个理发师的儿子,我爱上了美丽的公主。
乙:我虽是国王的女儿,但我的婚姻不能由自己做主。
丙:我是这个国家的大祭司,万能的造物主创造了不同等级的人们,决不允许他们做出任何越级的行为。
丁:我是大祭司家的奴隶,我的孩子只能世代为奴。
首陀罗
婆罗门
首陀罗
刹帝利




如果要演绎一部关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剧,剧本中涉及到下列几个人物,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猜猜他是那个等级?
1、理发师的儿子能够娶到美丽的公主吗?为什么?
2、大祭司为什么要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
3、这些人物的自述反映了古代印度怎样的社会问题?有何影响?
目的:
实质:
影响: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
激化了社会矛盾。
佛教产生背景
1.佛教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创始人是谁?
3.佛教在什么时候被弘扬
2.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2、佛教
佛教的创立
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地点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3、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主要表现为“业报轮回”的平等。认为不管高级种姓还是低级种姓,修了善业的来世将生于富贵人家
,修了恶业的来世将生于低贱的人家。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读一读
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吗?如何理解佛教所宣扬的这种平等?
许给人们的只是虚幻的信佛得救的平等,实际起了麻痹大众从事积极斗争的作用。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
在阿育王在位的40多年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
佛教的创始当然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的传播,则要归功于阿育王。
莫高窟
云岗石窟
龙门石窟
仰光寺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日本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
佛教的传播:袁浦中学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导学案
编号03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3)
——古代印度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古代印度的的种姓制度
佛教的创立及传播
【学习重点】古代印度的的种姓制度
【学习难点】古代印度的的种姓制度
【使用说明】
1、翻阅课本P7-9,圈画重点。
2、完成导学案。
【自主学习】
翻开书看看,这里的知识好精彩呀!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完成以下任务。
1、在南亚次大陆上,有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
,一条是
。肥沃的土壤和丰沛的河水使得这里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约公元前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城市国家,后来,来自中亚的
侵入南亚次大陆。他们进入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
”。
3、
世纪,佛教诞生,佛教的创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叫
,后来被人们称为
。佛教宣扬“
”,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
”。
4、公元前3世纪,国王
大力弘
( http: / / www.21cnjy.com )扬佛教,在古代印度兴建了许多佛寺和佛塔。自此,佛教兴盛一时,并向外传播。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其中一个是向北经中亚传入
内地,然后通过此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这支佛教称为
。21cnjy.com
【合作探究】
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请根据书本知识,以年代尺的形式演示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
古代印度的文明贡献:
种姓制度
如果要演绎一部关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剧,剧本中涉及到下列几个人物,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猜猜他是那个等级?
甲:我是一个理发师的儿子,我爱上了美丽的公主。
乙:我虽是国王的女儿,但我的婚姻不能由自己做主。
丙:我是这个国家的大祭司,万能的造物主创造了不同等级的人们,决不允许他们做出任何越级的行为。
丁:我是大祭司家的奴隶,我的孩子只能世代为奴。
思考:
1、理发师的儿子能够娶到美丽的公主吗?为什么?
2、大祭司为什么要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
3、这些人物的自述反映了古代印度怎样的社会问题?有何影响?
佛教
【课外链接】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
在阿育王在位的40多年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
佛教的创始当然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的传播,则要归功于阿育王。
我们探究的结果:
我们探究的结果:
背景——
时间——
人物——
教义——
弘扬——
传播——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3
古代印度
【学习要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到以下内容:
·古代印度的的种姓制度
·佛教的创立及传播
【自学链接】
翻开书看看,这里的知识好精彩呀!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完成以下任务。
1、在南亚次大陆上,有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
,一条是
。肥沃的土壤和丰沛的河水使得这里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城市国家,后来,来自中亚的
侵入南亚次大陆。他们进入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
”。
社会成员被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
,他们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是
,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第三等级是
,由广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第四等级是
,主要是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人。21教育网
3、
世纪,佛教诞生,佛教的创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叫
,后来被人们称为释迦摩尼。佛教宣扬“
”,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
”。
4、公元前3世纪,国王
大力弘
( http: / / www.21cnjy.com )扬佛教,在古代印度兴建了许多佛寺和佛塔。自此,佛教兴盛一时,并向外传播。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其中一个是向北经中亚传入
内地,然后通过此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这支佛教称为北传佛教。21cnjy.com
【探究启思】
阅读下列古代印度的法律条文
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150-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眼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了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的净一次身就行了。
请回答:
(1)这些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它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2)制定上述条文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探究的结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