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5.2预防犯罪(课件28张PPT+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公开课)5.2预防犯罪(课件28张PPT+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第二课时
预防犯罪
班级:
小组:
姓名:__________
【教师寄语】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能说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各个特征的地位(重点);
2.通过案例学生能说出刑罚的种类及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重点);
3.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难点)。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体验法、活动探究法等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视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片”
问:视频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二、释疑探究
探究一:了解罪与罚
活动一:小法官知识水平检测。请回忆“法不可违”,完成表格。(小组合作)
活动二:小法官断案能力检测。
第一关
小法官断案能力检测——案情回顾
判案提示:违反了什么法律?属于什么类型的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你会如何判?(小组合作)
第二关
小法官断案能力检测——法庭宣判
1.结合判决书说出犯罪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2.李某某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法院的判决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活动三:小法官法律常识教育。
问:刑法的作用?犯罪的含义?犯罪的基本特征?
活动四:小法官法治精神宣讲。
【整理提炼】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各自的地位?
探究二:加强自我防范
活动:视频“李伟民的独白”。
问:李伟民的哪些行为导致他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结合他的行为,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犯罪?
【整理提炼】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三、盘点提升
四、达标检测
1.下列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①上七年级的小丽认为抽烟很潇洒,于是开始抽烟 
②小恒放学后经常堵住低年级的同学索要钱物 
③小聪经常到迪厅去K歌,为了唱歌跳舞时更带劲,就吃“摇头丸”
④小新放学后经常到牌桌上赌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2018年1月36日,谢某正在邵阳县环境监测站力公室上班,谢某的两名同事在办公室玩枪,未料,枪支走火击中谢某,谢某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两名同事的行为(

①触犯了刑法
②扰乱了社会秩序
③应受刑罚处罚
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
2017年12月14日,江苏省穿城中学九年级(2)班学生李某用本班同学宋某某的喝水杯焐手,宋某某发现后与李某发生争执,回到宿舍后,李某动手打了宋某某一耳光。李某的行为(

①是一种不良行为
②是严重不良行为
③体现了犯罪的法律标志
④具有社会危害性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4.
2017年7月9日,男子陈某在合肥市包公园站候车时,用随身携带的雨伞无故戳击站台上行线尾端紧急制动按钮,造成列车无法进站晚点1分6秒。陈某因扰乱公共交通秩序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陈某的行为(

A.受到了最严厉的法律制裁
B.受到了审判机关作出的惩罚
C.没有触犯刑法,不是犯罪行为
D.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行政制裁
答案:B
C
A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课题
预防犯罪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能说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各个特征的地位(重点);2.通过案例学生能说出刑罚的种类及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重点);3.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难点)。
重点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各个特征的地位、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法不可违,其中主要学习了三种违法行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课,首先来看一个视频。师:播放视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片”并提问。问:视频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追问:为此我们要怎么做呢?师:到底什么是犯罪,犯罪具有哪几个基本特征,我们又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预防犯罪”。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回答】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很高,犯罪年龄呈现低龄化【回答】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多学习法律知识,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出“预防犯罪”,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
【第一篇章
了解罪与罚】师:伴随今天的新课,我们也将诞生优秀的小法官,7个人为一个小组,一共四轮挑战任务,当你完成所有的任务,即可获得“我是小法官”徽章一枚,表现优秀的小组,还有机会被授予“最佳小法官”荣誉,赢得终极大奖!你准备好了吗?师:准备好了就请各位小法官迎接你们的第一个任务。活动一:小法官知识水平检测。请回忆“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小组合作)问:三种违法行为的类别、危害程度、违反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违法实例等。师:展示小组讨论完成的结果。师(过渡):按照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我们又可分为哪两种违法行为呢?追问:到底什么是犯罪呢 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二关。活动二:小法官断案能力检测。第一关
小法官断案能力检测——案情回顾师:出示案例,进行案情回顾。判案提示:违反了什么法律?属于什么类型的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你会如何判?(小组合作)师;展示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和抢劫罪的相关法律条文。师:展示判决结果并提问。问:1.结合判决书说出犯罪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追问:那同学们觉得三个基本特征中哪个是最本质的特征呢?为什么?师:严重社会危害性是决定他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刑事违法性是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是前两个特征的必然结果。2.李某某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法院的判决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整理提炼】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师(过渡):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除了有期徒刑还有哪些呢?附加刑除了罚金还有哪些呢?追问:管制和拘役有什么区别呢?过渡:学习了刑罚的种类,现在请各位小法官迎接你们的第三个任务。活动三:小法官法律常识教育。问:刑法的作用?犯罪的含义?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师:教师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概念的相关规定。过渡:学习完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那是不是未成年人享受国家法律提供的特色保护,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呢?请各位小法官迎接第四个任务。活动四:小法官法治精神宣讲。温馨提示:国家出于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钻法律的空子,相反我们应该珍惜法律对我们的保护。
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表格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分点作答。【回答】准备好了。【回答】类别: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法律: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危害程度:较轻、严重。………【回答】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又称之为犯罪。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相关法律规定讨论,回答问题,作出小组判决书。【回答】违反了刑法,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根据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和抢劫罪的相关规定,我们决定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3年,并判处罚金10000元。【回答】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处罚:刑罚处罚主刑:有期徒刑附加刑:罚金【回答】主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拘役。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回答】管制属于限制其人生自由,拘役属于不仅要限制人生自由还要强迫劳动。刑法的作用: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回答】我们应该珍惜法律对我们的保护。这是对自己及家人和国家负责的表现。
通过小法官的活动让学生能说出犯罪的含义、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刑法的作用及犯罪三个基本特征各自的地位,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尊法守法、预防犯罪,突破重点。通过小法官的活动让学生能说出犯罪的含义、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刑法的作用及犯罪三个基本特征各自的地位,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尊法守法、预防犯罪,突破重点。通过小法官判案的活动让学生能说出刑罚的种类,了解管制和拘役的不同,了解主刑和附加刑,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尊法守法、预防犯罪,加强对国家提供的法律特殊保护的珍惜,突破重点。
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
【第二篇章
加强自我防范】师:李某某的现状是怎样的呢?他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相对我们说的话。师:播放视频并提问。活动:视频“李伟民的独白”。问:李伟民的哪些行为导致他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结合他的行为,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犯罪?师:其实这就涉及到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具体又哪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呢?追问:如何区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呢?不良行为一般危害较轻,而且频率不是很高,当不良行为经常犯,屡教不改时,就会发展成为严重不良行为,进而可能发展成为犯罪。追问:我们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呢?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避免沾染不良习惯,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学生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分点作答。【回答】夜不归宿、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不良场所、携带管制刀具。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严重危害社会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等。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避免沾染不良习惯,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通过视频让学生能说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同时学会区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敲响警钟,自觉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突破难点,攻克难点。
课堂小结
知识点总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欣赏视频
——
——
——
——
——
——
视频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5.2预防犯罪
单枪匹马,不如抱团作战,7个人一个小组,一共四轮挑战任务,当你完成所有的任务,即可获得“我是小法官”徽章一枚,表现优秀的小组,还有机会被授予“最佳小法官”荣誉,赢得终极大奖!
你,准备好了吗?
小法官的诞生
小法官的诞生
各位同学,请迎接你的第一个任务。
回忆“法不可违”,完成小法官知识水平检测。
01
一、了解罪与罚
第一关
小法官知识水平检测
违法类别
违反法律
危害程度
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实例
致人重伤或死亡…
较轻
民事责任
欠钱不还、违反合同…
行政制裁
谎报险情、殴打他人…
较轻
严重
刑罚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规范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律规范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法律规范
按照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将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称为犯罪。
一、了解罪与罚
小法官的诞生
各位同学,请迎接你的第二个任务。
依据相关法律条文,完成小法官断案能力检测。
02
一、了解罪与罚
第二关
小法官断案能力检测——案情回顾
一、了解罪与罚
判案提示:违反了什么法律?属于什么类型的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你会如何判?(小组合作)
案件:15岁的李某某在学校附近预谋实施抢钱,采取殴打、搜身等方式致人重伤,抢得一部手机、10元钱和一包香烟。李某某还逼迫其中一名受害学生说出支付密码,用抢得的手机在一超市微信消费套现99元。之后,手机被销赃。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二关
小法官断案能力检测——法律在线
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关
小法官断案能力检测——法律在线
判决: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被告人的行为严重扰乱学校周边秩序,侵犯他人身体健康权、财产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均已构成抢劫罪,但鉴于被告人犯罪时均未成年,归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当庭自愿认罪认罚,且已取得受害人谅解,法院认为依法应对被告人减轻处罚。最终,李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万元。
一、了解罪与罚
第二关
小法官断案能力检测——法庭宣判
(1)结合判决书说出犯罪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2)李某某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法院的判决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犯罪的基本特征
各自地位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
最本质特征
法律标志
必然法律结果
整理提炼:犯罪的基本特征
刑罚
主刑
拘役
附加刑
管制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种类
整理提炼:刑罚的种类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1)刑期短于有期徒刑,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2)服刑期间,被处拘役者每月可回家1~2天,参加劳动者还可酌量发给报酬。(3)拘役期满后再犯罪,不构成累犯。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小法官的诞生
各位同学,请迎接你的第三个任务。
依据相关法律条文,完成小法官法律常识教育。
03
一、了解罪与罚


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一、了解罪与罚
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一、了解罪与罚
严重社会危害性
(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
(法律标志)
刑罚处罚
(法律后果)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含义及其特征
以案学法
小法官的诞生
各位同学,请迎接你的第四个任务。
依据相关法律条文,完成小法官法治精神宣讲。
04
温馨提示:国家出于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钻法律的空子,相反我们应该珍惜法律对我们的保护。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三关
小法官法治精神宣讲
二、加强自我防范
李伟民的哪些行为导致他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结合他的行为,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犯罪?
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
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携带管制刀具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收听、观看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当不良行为经常犯,屡教不改时,就会发展成为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多次偷窃
吸食注射毒品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1
3
2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
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避免沾染不良习惯,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1.下列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①上七年级的小丽认为抽烟很潇洒,于是开始抽烟 
②小恒放学后经常堵住低年级的同学索要钱物 
③小聪经常到迪厅去K歌,为了唱歌跳舞时更带劲,就吃“摇头丸”
④小新放学后经常到牌桌上赌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达标检测
2.
2018年1月36日,谢某正在邵阳县环境监测站力公室上班,谢某的两名同事在办公室玩枪,未料,枪支走火击中谢某,谢某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两名同事的行为(

①触犯了刑法
②扰乱了社会秩序
③应受刑罚处罚
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C

达标检测
3.
2017年12月14日,江苏省穿城中学九年级(2)班学生李某用本班同学宋某某的喝水杯焐手,宋某某发现后与李某发生争执,回到宿舍后,李某动手打了宋某某一耳光。李某的行为(

①是一种不良行为
②是严重不良行为
③体现了犯罪的法律标志
④具有社会危害性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A

达标检测
4.
2017年7月9日,男子陈某在合肥市包公园站候车时,用随身携带的雨伞无故戳击站台上行线尾端紧急制动按钮,造成列车无法进站晚点1分6秒。陈某因扰乱公共交通秩序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陈某的行为(

A.受到了最严厉的法律制裁
B.受到了审判机关作出的惩罚
C.没有触犯刑法,不是犯罪行为
D.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行政制裁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