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5张PPT。文化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任务一: ◆读P63引言,找关键词,说说引言中提到了秦汉文化的哪些方面的成就。 秦汉不仅统治强盛,文化也高度发达。造纸术产生、成熟于汉代。数学与医学也成就斐然。司马迁的《史记》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这一时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对后世中国文化与社会影响深远。经四百年的积淀,秦汉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读引言 知概要秦汉文化技术发明数学医学史学宗教…………昌盛的想一想秦汉文化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找一找秦汉文化昌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一、秦汉文化昌盛的具体表现技术发明数学医学史学宗教西汉发明纸放马滩纸,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蔡伦东汉改进造纸术西汉《周髀算经》东汉《九章算术》西汉《黄帝内经》张仲景“医圣”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华佗东汉末年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发明“五禽戏”。司马迁西汉《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汉明帝时建造白马寺,中国最早的寺庙。东汉道教在我国兴起。土生土长商周时期原始社会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不同时期古人所用的书写材料太笨重,不便于携带,且价格昂贵…… (一)技术发明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放马滩纸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这种纸薄而软,纸面平整光滑。(1)说明在西汉前期,我国已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2)特点:造价低廉,携带方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1、纸的发明思考:这说明了什么?纸有什么特点呢?同一时期,其他文明古国使用的书写材料植物纸草易发脆断裂、难保存羊皮太贵泥板笨重白树皮、树叶难保存②造纸的主要原料:作用:①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②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使纸的使用逐渐普及起来(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③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作用(影响)①时间: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合作与探究资料1:在大量使用纸书写以前,人们主要用毛笔在木简或竹简上书写,再将写好的单枚简编连成册。由于竹木简很笨重,书多了,就需要用车来运载资料2:有学者曾估算过《史记》的重量。如果每枚简可写38个字,《史记》共130篇,52.65万字,就要用简13855枚,重量达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鲜的的竹简,会重达58.33千克,体积则是现在纸本的225倍。学富五车(1)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中国造纸术的传播4世纪(朝鲜半岛)7世纪(日本)8世纪(西亚)12世纪(非洲)12世纪(欧洲)19世纪(大洋洲)16世纪(北美洲)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东汉·张衡地动仪世界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数学: 《周髀算经》【西汉】 提出了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500年。故折矩,以为勾广三, 股修四,径隅(yú)五。 既方之,外半其一矩, 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 -----《周髀算经》 (二)数学成就 数学: 《九章算术》【东汉】 这部书是古代实用数学的代表,确立了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方田》 今有田广十五步, 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答曰:一亩。 ------《九章算术》勾股定理——《周髀算经》(公元前1世纪——西汉) 秦代《数》简5秦汉文化·数学 《九章算术》(东汉) 西汉初年《算术书》简医学: 《黄帝内经》【西汉】 最早记述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论述养身基本原则,至今还是中医学经典。心主身之血脉, 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黄帝内经》 (三)秦汉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医学:《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被尊称为“医圣”。【东汉】《伤寒杂病论》系统的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处理方法,创造性确定了“六经分类”辩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论坛》 医学:华佗:针灸、外科手术 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医学史上的创举,发明了医疗体操“五禽戏”。【东汉】虎鹿熊猿鸟2.体例|地位:3.记载范围:4.史学价值:5.文学价值:首创纪传体,是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范例。爱憎分明,体例完善,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从黄帝—汉武帝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作者:西汉 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四)汉代史学成就——史记阅读卡P66不畏强权、爱憎分明、坚持真理、忍辱负重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 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洛阳 白马寺——中国最早的寺庙(东汉明帝)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五)佛教的传播东汉末年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残卷(北朝抄本)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兴起(六)道教的诞生佛教与道教比较简表古印度中国东汉时期兴起众生平等1世纪传入中原寺院道观修身养性得道成仙佛入道兴佛教: 讲忍耐顺从,刻苦修行,用来世的幸福安慰今生不幸的人们,迎合了统治者害怕人民反抗的心理,因此受到了大力扶植。 道教: 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也受到统治者的推崇。重来世重今生抢答:1人答2空。1. 张仲景的《 ________》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尊称“____”2._____前期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纸,105年,东汉____改进造纸术3.东汉《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本书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4.西汉编订的《__________》,最早记录人体解剖和血液循环情况5. 《________》记载了勾股定理的特例,比西方早 年。6.汉武帝时制定出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7.东汉张衡对月食的最早科学解释、制造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比欧洲最早的要早1700年8.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特点1: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伤寒杂病 论医圣 西汉蔡伦九章算术周髀算经黄帝内经二、秦汉文化的特点500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放马滩纸,西汉前期。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周髀算经》记载西周初的勾股定理。《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西汉《黄帝内经》,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东汉末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西汉司马迁《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编写史书的范例。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洛阳白马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其他兵马俑(雕塑),长城(建筑),小篆、隶书(书法)等二、秦汉文化的特点特点2:秦汉文化类型多样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特点3:?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和我国文化交流频繁。西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中有30多个和汉朝有来往。特点4:秦汉文化影响深远秦汉文化的特点:?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秦汉文化类型多样?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秦汉文化影响深远昌盛雕塑数学医学史学宗教文学科学秦汉文化昌盛的表现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秦汉文化类型多样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秦汉文化影响深远秦汉文化昌盛的特点??????????????????????????????????????????秦汉文化昌盛的原因(提示:结合本单元内容,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分析)要求:①学习小组合作完成;②小组长组织讨论;③探究时间:5分钟。秦汉文化昌盛的原因国家的统一经济发展繁荣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创造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加强中外交流频繁 史料一:“文景之治”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继续“与民休息”,重视农业生产,提倡节俭,社会经济逐渐发展。 史料二: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彊族于京师。--《史记·货殖列传》 秦汉文化足以与南亚的孔雀王朝文化、欧洲的罗马文化相媲美,成为亚欧大陆并峙的三大帝国文化……既可视为中国史前文化……的一个大总结、大整合,又可视为后来的帝国文化乃至中国本土文化奠定模式的独立阶段。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东汉时: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1、洗涤原料3、浸渍沤制和焚烧草木灰4、蒸煮5、舂捣6、搅拌成纸浆7、捞取纸浆8、晾晒9、码放2、切割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容易得到,十分便宜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昌盛的秦汉文化上课.ppt 秦汉文化歌-李女陈.mp4 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