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导学案(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导学案(33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33张PPT。思考: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开始开发的?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an熟悉)。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白居易《忆江南》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一、东晋南朝政局1.东晋的建立东晋南朝的士族生活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资料:帝之始镇江东也,敦与从弟导同心翼戴,帝亦推心托之,敦总征讨,导专机政,群从子弟布列显要,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指普通的中小地主 阅读书本第78页阅读卡,思考士族衰落的原因 腐朽,不思进取,奢侈,身体素质差。士族的衰落 南朝后期,士族实力逐渐衰弱,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2、前秦政权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
前秦皇帝苻坚重视人才,励精图治,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3.淝水之战淝 水 之 战公元383年前秦和东晋以少胜多东晋胜利对南方:使江南地区免遭战争摧残,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对北方: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想一想:淝水之战与在此之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争非常相似?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420年,东晋被其大将刘裕建立的宋取代。此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4、南朝政权的更替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南北朝对峙________鼎立,______来统一;
______十六国,________对峙。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南方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偏安江南。北方严重战乱:先后建立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其中氐族人建立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势力强大起来,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企图吞并南方。阶段小结 1、江南的经济生活1、结合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的江南“地广人稀”,老百姓以鱼米为食。那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放火烧荒,耕种水田,百姓“无积聚而多贫”。
材料二:成书于6世纪的《宋书》记载:南朝前期的江南“地广野丰”,繁荣昌盛,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个大郡获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这一地区“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江南经济水平低,发展落后江南富饶,经济得到发展。2、说一说:导致江南地区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中国在魏晋之际正处于一个寒冷时期,气候变冷、过度开垦和战争的破坏,使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相比之下,江南气候酷热的状况有所缓解,尚待开发的资源极其丰富。
材料二:2、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导致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参考:从自然环境、历史原因、政治因素等角度分析)江南地区气侯适宜,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稳定。当地民众与移民的辛勤劳动①②③④⑤☆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观察图片,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观察与分析3、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农业方面:龙骨翻车水 碓(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
(丝织品产量激增)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手工业方面:找一找南方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5、影响:1.长江中下游一带迅速发展;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2.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
4、区域:想一想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知识链接:“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 区别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一般来讲首都在哪儿,就在哪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统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分裂时期,则可能有多个中心。“经济重心”则是指经济最发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从魏晋开始南移,唐朝后期继续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1、三国以前: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南宋:北南北南北南经济重心南北“经济重心”不能写成“经济中心” 。“经济重心” 指经济最发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魏西
晋蜀 十六国 北 朝淝


战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前秦东 晋 吴(原因、表现、影响)课堂小结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分裂混战
这次战役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仔细阅读,回答问题:材料:前秦皇帝符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 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以少胜多材料一: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材料二: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让晋军渡过淝水河再决战。苻坚认为可以 。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加上晋军的先遣部队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 思考与分析:为什么东晋会取得胜利?从前秦方面看:a、民族矛盾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b、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C、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材料一: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材料二: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让晋军渡过淝水河再决战。苻坚认为可以 。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加上晋军的先遣部队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 思考与分析:为什么东晋会取得胜利?从东晋方面看:a、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b、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内迁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五胡内迁杂居汉汉汉汉汉汉汉汉汉匈奴鲜卑羯羌氐鲜卑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P78)曹魏: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琅琊王氏士族:大地主VS 庶族:中小地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是盛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苻坚:“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秦汉时期:北方地区是政治、经济中心材料一:百姓“无积聚而多贫”。——《史记》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也逐渐发展起来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东晋南朝的政局
2、初步了解我国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重点】了解东晋南朝的政局
【学习难点】初步了解我国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使用说明】
1、翻阅课本P77-79,圈画重点。
2、完成导学案。
【自主学习】
翻开书看看,这里的知识好精彩呀!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完成以下任务。
结合课本内容及提供的历史地图,说说西晋灭亡后南北方政权的更迭情况。


图1 图2
图3

【合作探究】
淝水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实力对比
结果
影响
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东晋能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
材料一: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材料二: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让晋军渡过淝水河再决战。苻坚认为可以 。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加上晋军的先遣部队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
江南开发: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的江南“地广人稀”,老百姓以鱼米为食。那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放火烧荒,耕种水田,百姓“无积聚而多贫”。
材料二:成书于6世纪的《宋书》记载:南朝前期的江南“地广野丰”,繁荣昌盛,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个郡获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这一地区“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结合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一说: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阅读课文,找一找相关的成果表现?
结合材料分析导致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参考:从自然环境、历史原因、政治因素等角度分析)
材料一:中国在魏晋之际正处于一个寒冷时期,气候变冷、过度开垦和战争的破坏,使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相比之下,江南气候酷热的状况有所缓解,尚待开发的资源极其丰富。
材料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