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隋的兴亡(课件18张PPT+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隋的兴亡(课件18张PPT+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第二课隋的兴亡》导学案
【学教目标】
1. 了解匈奴的兴起,知道秦汉统治者为抵御匈奴侵扰所采取的措施;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历程影响;了解西汉政府对南方的经营;了解汉朝与朝鲜、日本的来往。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初步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感悟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明确民族友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匈关系的转变
难点:分析西汉对匈奴政策变化的原因,感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
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建立: (隋文帝)于 年建立隋朝,定都大兴(今陕西西安)。
2.统一: 年,隋朝灭掉,结束南北分裂局面,中国重归统一。
3.开凿: 年大运河动工开凿。以 为中心,东南到 东北通 ,从北到南分为永济渠、 、邗沟和 四段,联通海河、黄河、 、长江和 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的建成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联系的加强。
5. 年春,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二、问题探究
探究一
材料一: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隋文帝初一统天下,就实现了两汉初年高、惠、文、景三代四帝六十年休养生息才达到的目标,文帝的遗产则足够以后五六十年的政务开支。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说明了什么?形成“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探究二: 唐代·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汴河通汴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代·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结合这两首诗,谈一谈你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看法。




三、练习巩固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孝文帝
2.隋文帝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内史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A.尚书省裁决 B.决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3.历史上称隋文帝统治时期为“开皇之治”。“开皇之治”的表现不包括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
C.开凿了大运河 D.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4.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下面哪一种制度与这“人生四喜”有关
A,三省六部制 B.八股取士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5.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汉武帝时 D.唐太宗时
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赞颂
A.郑国渠 B.白渠 C.都江堰 D.隋朝大运河
7.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时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运输 C.泄洪 D.饮水
8.某班历史小组对隋朝的历史进行研究后,针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下列结论中最准确的是
A.隋炀帝的暴政 B.大运河的开通
C.农民起义的爆发 D.灾荒连年
9.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隋朝建立 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 ②隋朝建立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四、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裂和统一是历 史发展的两种普遍现象,但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 统一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短暂统一,辉煌一时】
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所示人物分别是隋朝的开创者和终结者, 请说出他们是谁,并说说他们各自的功绩。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工程建设,巩固统一】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錦 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 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2)你知道材料二、材料三都提及的是我国古代的哪 个水利工程吗?我们应该怎样全面评价这个水利工程?

【制度创新,加强统一】
材料四:英国大百科全书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3)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科举制度给当时乃 至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自主学习
589 589 605 洛阳 余杭 涿郡 通济渠 江南河 淮河 618
二、1.隋朝的强盛 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
2. ①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由于征发劳役过重,给百姓带来了灾难,加速了隋的灭亡。
三、练习巩固
1.A 2.B 3.C 4.C 5.B 6.D 7.B 8.A 9.A
四、(1)杨坚(隋文帝)和杨广(隋炀帝)。杨坚:建立隋朝, 重新统一中国,下令“分科举人”,建立三省六部制,开创了“开皇之治”的局面。杨广:开凿大运河,开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2)大运河。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联系的加强。但是修筑大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隋炀帝暴 政的表现,成为隋朝灭亡的一个原因。
(3)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从以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 以考试为主;一些门第不高、有真才实学的人进人 各级政权担任官职;这一制度沿用1300年之久, 影响深远。西方文官制度采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 与中国科举考试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 举制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第 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 举制度的延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0张PPT)
新知导入
中国历史发展有怎样特点?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怎要重位?
新知讲解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7年,隋灭后梁。
征高丽之战,隋炀帝共征发兵卒、役夫达三四百万人之多。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新知讲解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
隋文帝初一统天下,就实现了两汉初年高、惠、文、景三代四帝六十年休养生息才达到的目标,文帝的遗产则足够以后五六十年的政务开支。
——钱穆《国史大纲》
新知讲解
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阅读P87阅读卡勾画出开皇之治原因?
发展农业
减轻赋税徭役
倡导节俭
隋成为“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原因
新知讲解
——据《通典?食货典》记载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新知讲解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瓦岗军讨伐隋炀帝檄文
千百年来,隋炀帝都是作为暴君、昏君的典型代表受到人们人口诛笔伐,这样的评判对他来说是否公平?真实的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人?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新知讲解
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2、概况:
时间:
人物:
起中止三地点:
四个组成部分:
连接五河流:
流经六省区:
认真阅读P87,勾画要点完成问题。
新知讲解







目的
作用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地位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新知讲解
涿郡(今北京)
余杭(今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江都
洛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三点
四段
五河
民 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新知讲解
评价:
唐代·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汴河通汴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代·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结合这两首诗,谈一谈你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看法。
①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由于征发劳役过重,给百姓带来了灾难,加速了隋的灭亡。
功在千秋,错在当时!
新知讲解
隋炀帝在位十七年,曾经三下扬州,北巡突厥,西巡河右,经略西南,招抚琉球。他真正住在长安不足两年,住在东都洛阳不足四年,其他时间都在各地巡游。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每出游幸,羽仪填街溢路,亘二十余里。
大业元年8月,隋炀帝第一次巡游江都,所征民夫仅“挽船士”就用了8万余人。
——《资治通鉴》
征高丽之战,隋炀帝共征发兵卒、役夫达三四百万人之多。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新知讲解
据不完全统计,隋末农民起义前后共爆发一百二十余次之多。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据不完全统计,隋末地主起兵约六十起左右。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延伸拓展
试比较秦朝和隋朝的异同点。
(1)秦、隋都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结束了战国时期割据混战 的局面,在公元前221年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隋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公元589年重新统一中国。 (2)秦、隋都是因暴政而导致了农民战争,成为短命王朝。由于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秦朝历经11年。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导致了隋末农 民起义,隋朝历经37年。 (3)秦、隋都有一个闻名于世的宏伟工程。秦朝人民修筑了一条长达5000多公里的万里长城;隋朝劳动人民开凿了全长四五千里的大运河。
板书设计




繁盛
衰亡
国家统一 589
经济繁荣
大运河的开凿
暴政: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当堂训练
D
B
1隋朝的建立者是: (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中心是: (  )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当堂训练
3.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洛阳,依次要经过的是( ) 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
④白渠??⑤江南河??
A.②③⑤   B.④③②   
C.③④⑤   D.⑤③②

D
A
4.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A.隋文帝灭掉陈朝 B.隋朝创立科举制 C.隋朝统一度量衡 D.隋朝开通大运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