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二课第四课时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课件25张PPT+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第二课第四课时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课件25张PPT+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第二课第四课时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导学案
【学教目标】
1. 要求学生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通过想象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 学生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学会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想象唐人的生活情况,体会盛唐时代生机勃发的活力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从唐朝气度恢弘的隆盛风采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元开放的社会风尚;光耀千古的诗坛
难点:“胡风盛行”的原因;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大约在 世纪,中国人发明了 。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是《 》
2. 末年 开始应用于军事上。
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影响最大的诗人是李白,号称 杜甫号称 。
4.唐代的社会习俗风尚表现出的特点为 和 。

二、问题探究
探究一. 自主学习,完成下表

诗人 生活的年代 作品特点 美称
李白
杜甫

探究二:唐朝诗歌为何如此繁荣?


探究三: 元稹有诗说“胡音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结合本目图片,你能从中感受到唐朝的什么社会风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风尚?

三、练习巩固
1.右图所示为一种印刷工具,它的名称叫作“版”。
“版”最早应出现于我国的(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右图目录战线的内容主旨是( )
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
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

3.“断崖如削瓜,岚光破崖绿。天河从中来,白云涨川谷。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读。摄身凌青霄,松风拂我足。”根据这首诗的风格,判断其作者最有可能是( )
A.杜甫 B.李白 C.贾岛 D.陆游
4.“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 ( )
A.屈原 B.杜甫 C.李白 D.白居
5. 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屈原 B.杜甫 C.辛弃疾 D.关汉卿
6.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调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主要表明( )
A.唐朝采取开明民族政策 B.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
C.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衰落 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7.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A.经济的繁荣 B.政治的清明 C.文学艺术的兴盛 D.社会风气的开放
8.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9. 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调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主要表明( )
A.唐朝采取开明民族政策 B.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
C.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衰落 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四、阅诗材料
材料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材料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位诗人之口?
?
(2)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们的诗歌特色吗?

(3)为什么他们的诗歌会出现不同的风格?




参考答案:
1、 自主学习
7 雕版印刷术 金钢经 唐 火药 唐代 诗仙 诗史 中西互通 和多民族交融
二、1. 盛唐 想象丰富,激昂奔放,浪漫主义诗仙 盛唐转衰 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
感情真挚动人 诗圣诗史
2. 经济:唐朝经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政治安定,国家统一。
文化:文化政策比较开放。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及与少数民族交流频繁。
其他:科举制的影响和统治者的喜好。
3. 多元开放,兼收并蓄 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交流频繁。
三、
1.C 2.C 3.B 4.B 5.B 6.D 7.D 8.A 9.D
四、1杜甫 李白2. 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既想象丰富,又激昂奔放;杜甫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练细腻,
感情真挚动人3.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经济的繁荣达到顶点,士大夫满怀希望,情绪乐观;杜甫生活在盛唐转衰时期,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7张PPT)
新知导入




唐朝
政治经济:
民族交往:
中外交流: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天可汗”
文成公主入藏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社会与文化:
新知讲解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
受古代印章和拓石的启发,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新知讲解
根据右图讲述雕版印刷制作的过程。
新知讲解
《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金纲经》雕印于868年。卷首是图册,接着是经文,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墨色均匀清晰,印刷技术已很纯熟。《金纲经》发现于敦煌石窟,近代被外国殖民者掠走。
《金刚经》(局部)
新知讲解
炼丹引爆图
火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
什么时期开始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朝中期
“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即硫磺、雄黄和雌黄)等烧,立见祸事” 。
——中唐 ·《真元妙道要略》
注:硫磺、雄黄和雌黄都是含硫的化合物
新知讲解
火药的最初使用并非在军事上,而是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收神奇迷离之效。
什么时期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唐朝末年
唐末哀帝时,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宋代路振《九国志》
新知讲解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诗歌创作空前繁荣,流传至今的唐诗有近5万首。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新知讲解
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
你能说出下列生活在唐朝时期的诗人的名字吗?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1、分组竞赛,看哪组能够背诵出最多的唐诗(三位诗人为主)。
2、每组派一代表,说出你最喜欢诗人的诗歌风格与喜欢的理由。
新知讲解
①诗歌内容、特点:主要歌颂国家的强盛、河山的壮美,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充满奇特的想象,体现了盛唐高扬的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②代表作:《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③尊称:“诗仙”。
新知讲解
①诗歌内容、特点: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诗歌沉郁雄浑、语言锤炼,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②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等。
③尊称:“诗圣”。
新知讲解
盛唐
盛唐转衰
想象丰富,激昂奔放,
浪漫主义
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
感情真挚动人
诗仙
诗圣
诗史
诗人 生活的年代 作品特点 美称
李白
杜甫
新知讲解
唐诗总体特点:唐诗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唐朝诗歌为何如此繁荣?
经济:唐朝经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政治安定,国家统一。
文化:文化政策比较开放。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及与少数民族交流频繁。
其他:科举制的影响和统治者的喜好。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唐代文化__________,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________”的景象。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移民:在唐代,大量来自中亚、西亚的移民进入中原地区,许多外来宗教也随之传播。

宗教:大多数唐朝统治者推行______的宗教政策,允许信徒建寺传教,使唐代的宗教文化呈现______的特点,也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新知讲解
从西域引进的以胡桃仁、芝麻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在长安有专门经营这些食品的店铺,民间有互赠胡饼的习俗
戴帷帽女佣
帷帽本是胡羌民族的服式,因西北多风沙,故用幕离来遮蔽风沙侵袭.传到内地,变成当时女子的一种喜好。
新知讲解
元稹有诗说“胡音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结合本目图片,你能从中感受到唐朝的什么社会风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风尚?
新知讲解
唐朝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
1、 政治、经济基础:国家统一强盛,经济发达,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最主要原因)
2.政策:唐朝的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3.国内外交往: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中外交流频繁,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
4.前代基础:唐朝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 民族汇聚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
祖冲之与圆周率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书法绘画艺术
佛教石窟艺术
秦汉文化
影响
承上
启下
隋唐文化
当堂训练
A
C
1.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 ( )
A.唐朝 B.隋朝
C.汉朝 D.北魏
2.火药什么时候开始应用于军事上? ( )
A.隋朝末年 B.唐朝早期 C.唐朝末期 D.北宋
当堂训练
C
C
3.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那时,诗人辈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苏轼
4.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 (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