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七课时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课件24张PPT+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七课时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课件24张PPT+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七课时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导学案
【学教目标】
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绵纺织技术发展的情况。
2.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史事》,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状况;探究文中《材料研读》,黄道婆对中国棉纺业的贡献。
3.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宋元科技对世界发蔚展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自主学习
1. 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时 发明了 。元代 发明 。
2.: 时,人们发现磁石具有指极的特性,制成了“ ”。北宋时我国发明了 ,并开始用于航海,开创了 的新纪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业的国家。12世纪,经 人将指南针传到 。
传入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3.炼丹家在炼丹发明了 。, 火药开始用于 。 时期,火器应用已很广泛。火器广泛用于军事后,战争进入 时代。
4.造纸术、 、指南针和 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5. 时, 从海南学得棉纺织技术,促进棉纺业的发展。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英)著名学者 培根





探究二:阅读材料分析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交往角度分析)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各民族之间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种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三、练习巩固
1.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是指 (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2.《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
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
3.唐宋之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只要原因是 ( )
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术的革新
4.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 )
A.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中国航海家
5.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此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C.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创造了条件 D.火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6. 历史文物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列文物对我们了解宋元海外贸易兴盛有帮助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甲骨文 C.唐三彩 D.持罗盘陶俑
7. 浙江温州的王超辉先生,一直坚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木活字印刷术。长方形小木框里,密密麻麻排列着一厘米见方的小棠梨木块。每个小木块上,都刻着一个反写的老宋体汉字,曲线柔美、古雅动人。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8. 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
①造纸术②活字印刷术③雕版印刷术④转轮排字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的中国。”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四、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
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四: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下册
(1)我国最早在何时制造了指南仪器?

(2)材料一中两种指南仪器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3)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4)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参考答案:
1、 自主学习
1.唐朝 北宋 毕升 活字印刷术 王祯 转盘印刷 2. 战国 司南 指南针 航海 阿拉伯 欧洲3.火药 唐朝末年 军事 宋元 热兵器 4. 印刷术 火药 5.元朝 黄道婆
二、合作探究
1.印刷术: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普及,推动了知识的传播。指南针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 ①经济:宋元时期经济的继续发展,
②政治: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元朝的统一,社会相对安定
③民族关系:民族交融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对外交往:对外交往吸收了外国的先进科技
三、练习巩固
1.A 2.B 3. D 4. C 5.A 6.D 7.C 8. B 9.B
四、(1)战国时期。
(2)司南、罗盘针。
(3)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別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突出的变化是在辨別方向的理论上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加精确了人们对时空的认识。
(4)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欧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6张PPT)
新知导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王安石
这首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了中国古代哪一项科技发明?
火药
新知讲解
猜猜以下火器名称?其中哪支是枪支的始祖?
这些火器的出现都何哪种发明有关?它之后经什么人传播到欧洲?
火箭
突火枪
火铳
火药
阿拉伯人
三眼火铳
新知讲解
根据视频谈谈火药发明的认识?
新知讲解
我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发明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广泛应用于战争
发明了突火枪
发明了火铳
[chòng ]
火药的演变史
唐朝
宋元时期
南宋
元朝
新知讲解
我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为什么宋元时期,火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中,并由此发明了突火枪、火铳等枪炮武器?


火药除了应用于军事外,还应用于哪些领域?
火药的发明有什么重大的历史影响?
促进了世界经济和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推动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13~14世纪
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新知讲解
我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打印机彰显了我国古代哪一科技成就?隋唐时期该技术最初叫什么?宋代又有何创新?创新者是谁?
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毕昇(shēng)
活字印刷术的印刷过程是怎样的呢?它与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何优点呢?
新知讲解
我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认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印刷术的演变史
雕版印刷术
活字(泥)印刷术
转轮排字法

隋 唐
北 宋
元 代
新知讲解
我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活字印刷术的过程
胶泥
刻字
烧制
字模
排字
固版
印刷
拆版
新知讲解
我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以上材料暴露了雕版印刷术的什么缺点?
费时、费料、不易修改,效率低
相关史事:宋太祖时,由官府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省时、省料、易修改,效率高
新知讲解
我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印刷术 13世纪


印刷术
印刷术传播路线
你能简述绘制的印刷术传播路线吗?在古代科技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什么人?
新知讲解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做用。
新知讲解
我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指南针的别称是什么?为何这样称呼?北宋时期,开始用于哪一领域? 除指南针能辨别方向外,大家帮我看看以下两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哪个是指南针的始祖呢?
指南车
司南
战国时期
黄帝时期
将磁性钢针安置在有刻度的盘中,用于指向的工具
罗盘针
航海领域
新知讲解
我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指南针的应用历程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指南针发明之前古人主要依靠观察什么来辨别方向?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然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辨别方向。
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观察太阳和星星的位置
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知讲解
我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印刷术影响:


指南针影响:


火药影响: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英)著名学者 培根
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普及,推动了知识的传播。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新知讲解
黄道婆 元朝劳动妇女
松江乌泥泾人,早年流放到海南,跟黎族人学会了棉纺织技术,并改革制成一套工具(如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纺纱效率,又把崖州被的织造方法传给镇上妇女,织出有名的“乌泥泾被”,使乌泥泾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赢得了“衣被天下”的声誉。为了纪念她,乌泥泾人建祠并祭奠不辍。
1、对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的技术革新;
2、毫无保留地传递先进技术;
贡献
3、织制有名的“乌泥泾被”,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4、棉布被民众普遍使用,改善了人民生活。
新知讲解
对比13世纪末黄道婆改造而成的三锭棉纺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从图4-66可以看出,中国元代的木制棉纺车可以同时纺出三根线,这说明,黄道婆改进的棉纺技术先进,领先了欧洲大约四百年。 (比珍妮纺纱机早了400年多)
三锭棉纺车
马克思说:“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前,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能够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
●棉纺技术的出现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合适的衣料(棉布),提高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新知讲解
宋元时期
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在什么时期?
17世纪前中国与西方科技成果图
新知讲解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交往角度分析)
①经济:宋元时期经济的继续发展,
②政治: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元朝的统一,社会相对安定
③民族关系:民族交融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对外交往:对外交往吸收了外国的先进科技
新知讲解
四大发明西传,东西方运用差异
推动社会变革,发明先进武器
封建愚昧
中 国 西 方
新知讲解
启示
板书设计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发明及改进
应用
发明及改进
传播及影响
传播及影响
发明
应用
传播及影响
当堂训练
B
B
1. 11世纪中期,北宋毕昇发明了 (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2.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最早是在 ( )
A.唐末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当堂训练
3.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B
D
4.宋朝是一个“前所来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的时代”。这种创新和繁荣的表现是( )
A.发明雕版印刷术 B.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C.改进造纸术 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