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少年当自强【22张PP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少年当自强【22张PP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少年当自强 导学案

课型设置:【自研·互动·表现40分钟】
课时: 1.5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少年强则国强,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2、能力目标:结合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提高个人与祖国共成长的参与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青少年具有国际视野和情怀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明确少年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2、难点:青少年如何培养自己的情怀。
三、【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一)自研自探环节(课前自主完成,限时10分钟)
阅读感知、自主学习——闪自主之光
【导学1】——阅读教材P60-65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5-2 少年当自强
1、为什么说“少年强 中国强”?(为什么)P60-61
(1)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 ,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 。
(2)青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3)青少年在新时代所应承担的重任: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必将肩负起实现“ ”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2、为什么说青少年需要承担时代重任?(为什么)P62
(1)青少年的责任具有历史性
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 。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续奋斗,我们必将站到时代的潮头。
(2)对承担时代重任的青少年提出的具体要求
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的人生。
3、为什么青少年要具备情怀与抱负?(为什么)P63
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 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4、对走向世界的青少年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什么)P63-65
(1)培养情怀(立足国内)
我们要传承、弘扬 ,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2)付诸行动(立足国际)
A.从提高个人素养方面: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同时,要有 、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B.从行为方面: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我们做起。我们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导学2】——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展延伸
请你进一步研读教材,把你的疑惑写在下面,向同学展示质疑,使我们共同提高。

(二)合作探究环节(课中合作完成)
研讨质疑、交流提升——闪协作之光
【探究1】邓稼先的事迹
(提前观看视频:《致敬邓稼先,死前因辐射全身出血,疼痛难忍,临终遗言让人泪目》)
? 从邓稼先的身上,你能看到哪些优秀品质?
? 这些品质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请写下来)




【探究2】毛泽东、邓小平关于青年的论述(探究与分享一 P61)
? 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写下来)
(补充视频:《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探究3】少年的立志与实践(探究与分享二 P61)
? 查阅相关资料,说明他们的人生道路有哪些不同,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
? 青少年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理想呢?(请写下来)
(补充视频:1、《(人物动画)谭嗣同》2、《一分钟了解林觉民》3、《一分钟了解吴良镛》)




【探究4】科学家对青年人的寄语(探究与分享 P62)
? 以上寄语对走向世界的我们有什么启示??(请写下来)






【探究5】历代名人的情怀(探究与分享 P63)
? 你从以上名言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 请找一位具有这种情怀的当代代表人物,并作简要介绍与评价。
?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这种情怀是否发生了变化,变与不变的原因是什么。(请写下来)






【探究6】中国青年走向联合国
? 将来,如果让你和这些中国青年一样,有机会参加某国际大会并发挥作用,从现在做起,你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请写下来)
(补充视频:《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大会上的中国青年志愿者》)





【探究7】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探究与分享 P64)
?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它说明了什么?(请写下来)
(补充资料: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三)检测反馈环节(课后巩固提升, 限时15分钟)
成功体验、过关检测——闪智慧之光
★【基础闯关全练】
2019 年 7 月 16 日,在内蒙古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学,勉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要学好知识、 打好基础、 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据此回答 1—2 题。
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 ”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①国家强了个人才会更好
②青少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③青少年为国家发展作出了最大贡献
④青少年必须有理想、 有本领、 有担当,不断超越自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对习总书记的勉励,同学们纷纷发表感想。 以下同学的发言,你赞同的是( )
①每个青少年的成长都关联着民族的复兴 ②青少年还小,暂时不用承担社会责任
③青少年追逐梦想要立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 ④梦想的实现必须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④
★★【能力提升全练】
3.2019 年 12 月 13 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是“有
国才有家,国弱家不保” 的最好教材,这启示我们要( )
①增强爱国情感 ②尊重差异,理解不同③立志振兴中华 ④维护祖国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2019 年 4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研究当
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了解青年优势和弱点,引导广大青年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
实地统一起来,引导社会各方面关心青年、 服务青年,积极做好青年工作,为广大青年成长成
才、 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具体来说,当代青年要( )
①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意识
②在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才奉献自己
③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④勇于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重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核心素养全练】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 年 7 月 11 日,由共青团中央、 全国学联主办的 2018 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
星” 活动评比结果揭晓。该活动以“奔梦路上,自强不息” 为主题,旨在寻访为实现梦想自立
自强、 努力拼搏的当代大学生典型,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实现中国梦,树立一批可亲、 可敬、 可信、 可学的身边榜样。
(1)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寻访活动体现了其具有怎样的意义?
(2) 我们应怎样自强,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四、学生收获·每课一思
1、参与讨论了吗?
2、提出了哪些问题?
3、学到了什么?
4、有哪些感悟?





答案:
【自研自探】导学1
1、息息相关 紧密相连 两个一百年 2、不同的责任 3、影响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忧患意识
【检测反馈】
1、C 2、C 3、C 4、B
5、(1)“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寻访活动体现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 有本领、 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2)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
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少年当自强 教案
课型:新授课
课时:1.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少年强则国强,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2、能力目标:结合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提高个人与祖国共成长的参与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青少年具有国际视野和情怀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明确少年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2、难点:青少年如何培养自己的情怀。
三、【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邓稼先的事迹
(提前观看视频:《致敬邓稼先,死前因辐射全身出血,疼痛难忍,临终遗言让人泪目》)
? 从邓稼先的身上,你能看到哪些优秀品质?
? 这些品质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先进人物事迹的探究,初步认识到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活动1】毛泽东、邓小平关于青年的论述(探究与分享一 P61)
? 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补充视频:《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毛泽东和邓小平论述的探究,明确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活动2】少年的立志与实践(探究与分享二 P61)
? 查阅相关资料,说明他们的人生道路有哪些不同,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
? 青少年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理想呢?
(补充视频:1、《(人物动画)谭嗣同》2、《一分钟了解林觉民》3、《一分钟了解吴良镛》)
(设计意图:结合不同时期人物立志与实践道路的资料,分析他们的“异同”,明确青少年的使命)
【活动3】科学家对青年人的寄语(探究与分享 P62)
? 以上寄语对走向世界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分析材料,知道青少年应该如何立志、如何承担起时代重任)
【活动4】历代名人的情怀(探究与分享 P63)
? 你从以上名言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 请找一位具有这种情怀的当代代表人物,并作简要介绍与评价。
?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这种情怀是否发生了变化,变与不变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示例:【当代】钱学森 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搜集资料,学生能够加深对该名言的理解,感悟培养情怀的重要性)
【活动5】中国青年走向联合国
? 你赞同哪种回答,或者你有不一样的回答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将来,如果让你和这些中国青年一样,有机会参加某国际大会并发挥作用,从现在做起,你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补充视频:《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大会上的中国青年志愿者》)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与分享,知道我们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活动6】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探究与分享 P64)
?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它说明了什么?
(补充资料: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与分享,知道我们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付诸行动,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少年的未来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走向世界的青少年还应具备家国天下的情怀的培养应有的抱负。
(四)布置作业——关心马拉维女孩受教育问题(拓展空间 P65)
? 六名中国女孩为什么关心马拉维女孩的受教育问题?
? 有人认为,最不发达国家的教育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应该由政府着手解决,个人的力量无疑是杯水车薪。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4张PPT)
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5-2 少年当自强
邓稼先的事迹
从邓稼先的身上,你能看到哪些优秀品质?
这些品质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5-2 少年当自强
自学目标 P60~65
1、为什么说“少年强 中国强”?
2、为什么说青少年需要承担时代重任?
3、为什么青少年要具备情怀与抱负?
4、对走向世界的青少年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要求:带着下列问题快速阅读课本
一、少年强 中国强
1、为什么说“少年强 中国强”?P60-61
为什么
(1)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青年的论述
(探究与分享一 P61)
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一、少年强 中国强
1、为什么说“少年强 中国强”?P60-61
为什么
(1)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2)青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3)青少年在新时代所应承担的重任: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必将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少年的立志与实践(探究与分享二 P61)
查阅相关资料,说明他们的人生道路有哪些不同,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
青少年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理想呢?
人物 少年立志 实践道路
谭嗣同 深受王夫之思想的影响,立志努力读书,做好经世济民的学问。 参与戊戌变法。变法运动失败后,他被捕入狱。“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挥笔写下这首绝命诗后,慷慨赴死,年仅33岁。
林觉民 接受先进革命思想,立志为民主自由平等献身。 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被俘,后从容就义,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吴良镛 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民族血泪,促使他很早就树立了“谋万人居”的理想。 1950年,在美国学成后,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投身建筑事业。2012年,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科学家对青年人的寄语(探究与分享 P62)
2015年12月22日,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9位青年女科学家获奖,她们的平均年龄为35.8岁。其中,既有硕果累累的知名科学家,也有异军突起的科技新锐。
以上寄语对走向世界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几位女科学家对青年人的寄语
做科研不能仅仅有“夏天”的激情,更要耐得住“冬天”的寂寞。
爬最高的山,走最高的路,看最美的风景,不忘初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执着前行,做更好的自己。
我们要坚持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一、少年强 中国强
2、为什么说青少年需要承担时代重任?P62
为什么
(1)青少年的责任具有历史性: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续奋斗,我们必将站到时代的潮头。
(2)对承担时代重任的青少年提出的具体要求: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的人生。
牛刀小试
厦门大学“果蔬卫士”创业项目负责人说:“只有当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实现‘共振’,个人才有真正的发展。”这主要告诉我们(  )
A.个人的命运完全取决与国家的命运
B.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C.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D.只有国家发展了,个人才能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理解。材料中的观点强调的是个人离不开国家,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B正确;A中“完全取决于”表达过于绝对,错误;C强调的是国家离不开个人,与题意不符;D中“才能”表述错误,排除。故选B。
历代名人的情怀(探究与分享 P63)
你从以上名言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请找一位具有这种情怀的当代代表人物,并作简要介绍与评价。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这种情怀是否发生了变化,变与不变的原因是什么。
【先秦】儒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国】诸葛亮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宋】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明】顾炎武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于有责焉耳矣。
【民国】蔡锷 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
【当代】钱学森 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
二、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3、为什么青少年要具备情怀与抱负?P63
为什么
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4、对走向世界的青少年提出的具体要求?P63-65
是什么
(1)培养情怀(立足国内)
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中国青年走向联合国
将来,如果让你和这些中国青年一样,有机会参加某国际大会并发挥作用,从现在做起,你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二、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4、对走向世界的青少年提出的具体要求?P63-65
是什么
(2)付诸行动(立足国际)
A.从提高个人素养方面: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同时,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探究与分享 P64)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近些年来,外国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长。
1872-1875年,在容闳(hóng)的倡导下,清政府先后组织4批中国少年赴美留学,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大规模留学浪潮。这些留学生日后大都成为中国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
20世纪初,赴日留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新型人才,推动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为了尽快恢复国内经济,中国向苏联派遣了大量留学生。他们学成归来,迅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它说明了什么?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探究与分享 P64)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近些年来,外国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长。
1978年,根据邓小平要成千上万地派留学回升的指示精神,大批留学生开始到欧美各国学习。
2017年,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人员总数为48.09万人。年度回国与出国人数不断上升。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攻读学历课程。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它说明了什么?
二、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4、对走向世界的青少年提出的具体要求?P63-65
是什么
(2)付诸行动(立足国际)
A.从提高个人素养方面: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同时,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B.从行为方面: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我们做起。我们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2017年5月14日,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引用,化用自《韩非子?说林上》,大意是说,国与国友好交往的关键,在于人民相亲相近,而人民相亲相近,重要的是民心相通。
资料卡片
牛刀小试
2019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广东某中学举行了“中国梦,少年行”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表感想。以下同学的发言,你赞同的是(  )
①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②青少年还小,暂时不用承担社会责任
③青少年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④青少年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青少年也要承担社会责任,②错误。①③④正确,故选C。
5-2 少年当自强
少年当自强
少年强
中国强
原因: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承担时代重任:历史性、具体要求
青少年的
情怀与抱负
原因:承载命运、影响发展
提出具体要求:培养情怀、付诸行动
关心马拉维女孩受教育问题(拓展空间 P65)
六名中国女孩为什么关心马拉维女孩的受教育问题?
有人认为,最不发达国家的教育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应该由政府着手解决,个人的力量无疑是杯水车薪。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