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课件(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课件(38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38张PPT。本课结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 大革命法国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君主立宪
制政体共和 政体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6.3.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1689年)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唐宁街10号白金汉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女皇是英国真正的统治者吗?
“君主立宪制”
这种制度是如何在英国确立的呢?(1)观察英国地图,说一说英国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有哪些改变?英国占据了何种优势?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以西欧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英国成为国际贸易的要道,英国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英国议会的源起13世纪时,势力强大的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限制王权,迫使国王成立了议会,参加者有贵族、教士、骑士和市民代表。议会有决定征税、颁布法律等权利。找一找:
1.英国议会成立于什么时候?
2.成立议会的目的是什么?
3.议会的组成人员有哪些?
4.议会有哪些权利? 13世纪末,英国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英国议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上议院又称贵族院,议员不由选举产生,部分是世袭贵族。下议院又称平民院或众议院,主要职权是立法、监督财政和政府。议员由每个郡从年满21岁、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男子中选举产生,任期5年。17世纪,很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成为下议院的议员。 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会英国上议院英国下议院伦敦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早期议会查理一世1600年-1649年1625年,查理一世继位,他轻浮而又自以为是,是个王权无限论者。为解决财政危机,查理一世召集议会讨论征税,协调无效后,愤怒的查理一世于1629年下令解散议会,从此,英国进入长达11年的无议会时期。结果:查理一世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查理一世大量出售专卖权,把肥皂、盐、酒、煤、铁、麻布甚至针和钮扣等许多生活必需品都列入专卖范围。把专卖权出售给他的亲信和大商人,一般工商业主因为没有获得专卖权而被逼迫停业,造成生产混乱,工商业萧条,许多工人失业,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既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又引起广大城乡人民的不满。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英国下议院查理一世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革命的根本原因: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我会归纳自主阅读书本P45内容,尝试填写下表。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革命过程革命过程阅读书本P45整理出正确顺序:
( )查理二世复辟,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
( )1688年光荣革命。
( )克伦威尔独揽大权,议会一度被解散。
( )1649年查理一世处死被,英国成立共和国。
(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 )内战中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军打败王军取得内战
(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 )1642年,查理一世带兵进入议会,挑起内战。
12345678开始 1640年,查理一世把专制统治推行到苏格兰,引起苏格兰人民愤怒,苏格兰贵族和资产阶级发动战争,攻入英格兰北部。查理一世为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会上,议员抨击国王的专横统治,要求限制王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开始。人苏格兰民起义初步胜利查理一世想以合法的形式筹集经费。但议员首先要求限制王权,查理一世不甘心“和平”地走下历史舞台。最终矛盾不可调和,1642年,查理一世带兵进入议会,企图逮捕议会领袖,挑起了内战。世查理一起挑内战1644年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取得胜利。1645年又指挥由农民组成的“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初步胜利  战败的查理一世成为阶下囚。内战结束后,就如何处置查理一世,资产阶级、新贵族同旧势力展开了复杂了斗争。直到1649年1月,下院才通过审判国王的决议。世查理一审的判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和军队组成最高法庭,判决查理一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的敌人。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在白厅(王宫)广场被处决。
世查理一死处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欧洲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君主。 处死查理一世,不仅仅是查理一世生命的结束,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它标志着近千年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议会正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和自由的国家,由民族的最高主权管辖之”
然而,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共和国成立后,谁掌握了权力呢?
克伦威尔专权统治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克伦威尔在内战中崛起,共和国成立后掌权,1653年底宣布为“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1658年病死后政局混乱。克伦威尔驱散议会1599年-1658年威尔伦克自组军队弑君立国自任护国主2004年,克伦威尔入选BBC评选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第10名
1.远征爱尔兰、征服苏格兰;
2.驱散议会,旧任“护国主”。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思考讨论:怎样正确评价克伦威尔的历史功绩?内战期间:指挥马斯顿荒原战役,组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败王军主力。
独裁期间:远征爱尔兰;征服苏格兰。
结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杰出领导人。
克伦威尔专权统治 克伦威尔逝世后,国家权利落入一些相互争权的军官手中,不甘心失败的王党分子也开始活动,新的内战一触即发。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恢复君主制的势力采取了妥协——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二世理查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1630年-1685年1660年,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回到伦敦即位。即位之初他与强势的议会妥协,谨慎地行使其有限王权。1681年后查理掌握主动,打败政敌并大幅提升王权,重建了其父的绝对君主制(专制王权)。 他以弑君的罪名逮捕了大批曾参加过革命的军官、民众,轻则收监,重则斩首。对曾签署查理一世死刑的人一个不赦,没来得及逃走的28人全部逮捕,其中13人处以绞刑,15人终身监禁。把克伦威尔等人的尸体从坟墓中掘出,施以绞刑,枭首示众。士二姆詹世詹姆士二世是个天主教徒,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33年-1701年詹姆斯二世是查理二世弟弟,是一个更加顽固的君主,他继续推行前任定下的各种政策,英国人民的愤恨越积越多。16世纪,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分离出来。原教会称为“旧教”或“天主教”,改革后的教会称为“基督新教”。新教分为许多教派。在宗教改革中,英国也建立起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教会,属于基督新教的一支。
教革改宗光荣革命二世丽玛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1688年11月,威廉率军在英国登陆,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由于这次改朝换代没有经过流血,以最小的牺牲完成了政权的更替,被称为光荣革命。
廉三威和世威廉在英国登陆女婿登基,丈人逃亡资料 面对英国可能会出现天主教的全面复辟的严峻局面,议会里的资产阶级、新贵族联合封建贵族决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武装干涉英国。1688年6月,议会两党(托利党与辉格党)和一名主教联名发出邀请,声称英国人民极不满足于目前的政府,盼望他前来保护他们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观点 1688年的事件是一场由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阶级联合发动的成功的宫廷政变,因它是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获得成功的,其保守性和非革命性相当明显。(1)根据上述资料,“光荣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保护人民的宗教、自由和财产免受詹姆士二世的侵害。(2)根据上述观点,“光荣革命”是一场保守的革命,甚至不能称其为革命。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 “光荣革命”的革命性、进步性不应低估。从形式上看,这是一场由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阶级联合发动的成功的宫廷政变。实际上这是英国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以最小的代价,渐进式地实现社会变革。从1689年到18世纪初,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使英国顺利实现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光荣革命建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高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里转交到一批贵族手里。光荣革命改变了英国的政体,这就是光荣革命的意义。《权利法案》时间机构1689年议会玛丽和威廉接受《权利法案》法案利权①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②国王不经议会许可: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权利法案》议会定期召开、
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
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随意征收捐税;
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限制财政权 限制立法权限制军事权 内容《权利法案》影响①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立宪主君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权利法案》影响②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张新宁:《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研读料材依据材料概括《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政体有何变化?
比一比革命前 国王(实权) 封建君主制
    议会(虚设)

革命后 国王(虚设) 君主立宪制
    议会(实权)“光荣革命”留下了一条长长的封建主义尾巴,被后人讥笑为即不“光荣”又不“革命”,英国至今仍实行君主立宪制。
这是现任英国女皇
伊丽莎白二世 比较一下,根据《权利法案》的规定,革命后英国国王和过去专制君主的权限有哪些不同。议会 王权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封建势力1640 1649 1642 1660 1688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世二世) 查理一世召开议会,革命爆发 光荣革命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建立共和国内战爆发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实行独裁统治产英国资阶命级革《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 漫长曲折不彻底
政治是根本性制度。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
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乘旦《英国通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2.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
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640-1689年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人物克伦威尔)1.1640年召开议会
2.1642年内战开始
3.1649年处死国王,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4.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独裁统治
5. 封建王朝复辟
6.1688年光荣革命
7.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1.推翻了君主专制
2.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总结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