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新世纪版生物学教材介绍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新世纪版生物学教材介绍

资源简介

课件63张PPT。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2005年暑期新课程与教材培训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新世纪版生物学教材介绍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一、为什么《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确定为10大主题?(一)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二)《标准》强调联系社会,贴近学生生活(三)《标准》突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二、为什么《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要按照“人与生物圈”构建课程新体系?(一)构建“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构建“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构建“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能使初中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四)构建“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0大主题简介1.“科学探究”主题《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一个主题,目的是强调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不仅应让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动,也应该注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0大主题简介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标准》强调,理解有关细胞的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学好本主题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学会显微观察的方法和技能,激发探究的兴趣。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0大主题简介3.“生物与环境”主题通过本主题的学习能够理解:在生物圈中的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该主题包括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与其它生物的共同家园等三个二级主题。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0大主题简介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和过去《大纲》中的植物学内容明显不同的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不再是过去的学科化的“植物学”,而是把“植物”放在生物圈中考虑,因而侧重点不再是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知识。《标准》希望学生通过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了解有关植物一生的简要过程和必备知识、技能等。本主题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功能,理解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0大主题简介5.“生物圈中的人”主题和过去《大纲》中规定的“人体生理卫生”课程内容不同,《标准》不仅重视有关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卫生保健等内容,这对学生了解自身、学会健康生存很重要,还非常重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0大主题简介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标准》强调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注意引导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去观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0大主题简介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标准》特别重视人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内容,表现在:由于中学生性发育的提前,人的生殖发育内容在编写教科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提前;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则侧重介绍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的生殖和发育内容;植物的生殖内容也仅涉及植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主要以人的遗传和变异内容为主。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0大主题简介8.“生物的多样性”主题《标准》改变了《大纲》处理生物分类内容的惯用做法,把生物分类的内容提高到生物多样性的高度加以审视。《标准》明确建议通过开展收集和交流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规、收集和交流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等活动,“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0大主题简介9.“生物技术”主题《标准》认为,认识和理解有关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建议教师应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着手,通过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感性认识;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生物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为学生参与有关的社会决策打下一定的基础。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0大主题简介10.“健康地生活” 主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也可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课题开展学习活动,如通过调查研究或实验,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损自身或他人的健康,以及吸毒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危害;通过关注癌症包括青少年发病率比较高的白血病、关注老年易患的心血管病以及流行趋势加快的艾滋病、学习基本的医药常识等,形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及自珍自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一)四册教材主要内容第一册以学生能够感知的“形形色色的生物”开篇,将学生引入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中,然后以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介绍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再重点讲述生物体从细胞、组织到器官、系统等的结构层次和生物圈中的绿色开花植物。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一)四册教材主要内容第二册以生物圈中的人和健康生活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索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认识人体的结构和主要的生理功能。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本册教材不是过去生理卫生教材的翻版,关注的是在生物圈中的人。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一)四册教材主要内容第三册简要介绍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包括了动物的运动、动物行为及动物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然后,讲述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进化等生命延续的基本特征。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一)四册教材主要内容第四册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使学生获得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一些必要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并简要介绍传统的和现代的生物技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2章 探索生命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3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第3节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附录1 绘图方法和要求 附录2 认识实验用具
第4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1节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第2节 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2节 呼吸作用
第3节 吸收作用
第4节 蒸腾作用
第5节 运输作用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第3节 生殖器官的生长
第7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第1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2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
第3节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七年级下册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3节 合理膳食
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1节 血液
第2节 血液循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 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第11章 人体废物的排出
第1节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
第3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3节 激素调节
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第1节 健康及其条件
第2节 预防传染病
第3节 人体免疫
第4节 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第14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2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八年级上册
第5单元 生命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
第3节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第6单元 生命的延续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1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2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3节 其他生物的生殖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第2节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
第4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
第5节 遗传与环境
第6节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八年级下册
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1节 生命的起源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第1节 生物的分类
第2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4节 细菌、真菌和病毒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概述
第2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24章 人与环境
第1节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
第3节 关注城市环境
第4节 家居环境与健康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附录:全套教材的目录第9单元 生物技术
第25章 生物技术
第1节 发酵技术
第2节 现代生物技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1.知识体系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2.能力体系 (1)实验活动形式分类:
活动:演示活动:建议活动: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2.能力体系 (2)技能体系分类
操作技能
探究技能
综合技能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3.教学体系 (1)主要以问题串的形式导入各个章、节(或单元)的标题
(2)以活动或演示作为引导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的主要形式
(3)为学生拓展或引申知识提供必要空间和材料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考查的主要内容有细胞的结构、功能和重要的生理活动;组织和器官的概念;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以及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方法和技能。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关注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和过程,芽的发育、根的生长过程;开花、结果的过程;可以考查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②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关注蒸腾作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③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注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突出考查对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原料、产物的探究过程;突出考查学生对呼吸作用原理的理解及其应用。不提倡单纯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概念的记忆。
④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作用:关注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学意义及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以及水循环中的作用。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圈中的人:
①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关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注意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膳食;关注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突出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关注食品卫生安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圈中的人:
②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关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血液循环过程、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气体交换的过程。不提倡单纯考查概念的记忆。突出对循环、呼吸、气体交换模式图的理解和识别,能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和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可考查验证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方法。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圈中的人:
③人体代谢物的排出:关注泌尿系统的组成;突出对尿液形成过程的考查。不提倡纯粹考查肾的结构名称。
④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注意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关注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关注人体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关注人体激素调节的事例说明;近视的成因及预防。不提倡只考查相关器官的结构名称。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圈中的人:
⑤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注意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本观点;提倡结合实际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与行动计划。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与环境
①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注意生物受水、温度、空气、光等环境条件的影响;注意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对常见动物生活环境的探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与环境
②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关注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判断;对实际生态问题的分析;关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意义和限度;注意有害物质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积累的特点。不提倡单纯考查相关的具体概念。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与环境
③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关注运用生态知识和观点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保护生态系统的有利举措及意义。不提倡简单考查学生对生物圈概念的记忆。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①动物的运动:关注动物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不提倡考查动物运动的具体形式。
②动物的行为:注意动物行为的种类及区别;关注探究动物的行为。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①人的生殖和发育:关注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的主要特点。不提倡简单考查生殖系统的组成、具体结构的名称。
②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注意昆虫、两栖动物、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突出考查它们主要的特点。
③植物的生殖:注意植物无性生殖的种类;突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提倡考查相关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关注DNA的概念及其与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注意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关注对人的性别决定的解释和优生优育的认同;注意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判断;突出考查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不提倡单纯考查遗传、变异的定义。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的多样性
①生物的多样性:关注生物分类的特征;病毒、细菌、真菌、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②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注意生命起源的过程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突出考查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生物技术
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关注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突出考查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提倡考查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运用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②现代生物技术:注意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健康地生活
①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关注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注意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②传染病和免疫:关注常见的寄生虫病、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人体免疫功能;注意区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提倡考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关注对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计划免疫意义的考查。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1)相关主题评价建议健康地生活
③现实生活中某些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关注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危害;不提倡考查具体有哪些危害,应关注预防这些疾病的措施。
④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注意酗酒、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关注不酗酒、不吸烟、拒绝毒品的意义。
⑤医药常识:突出安全用药的常识;关注常用的急救方法。不提倡考查药物的具体名称和作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四、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生物学》教材介绍(二)教材体系分析4.评价体系(2)教材中与评价有关的栏目设置和配套材料的使用
章小结、思考与练习、《实验报告册》、《伴你学生物》(形成性测试)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1.微生物是自然发生的吗?
在十八世纪,显微镜已经被广泛应用。科学家借助显微镜,发现许多液体中都有微小的生物体存在,他们称这些生物为微生物。有些人猜想生物可以自然发生,因为他们观察到微生物好像能够由液体和无生命物质产生。
但是,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斯帕兰扎尼(Spallanzani),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指出,经过杀菌消毒后密封的液体里,并没有为生物自然发生,因此微生物并不是自然发生的。
为了验证他的假说,斯帕兰扎尼利用液体培养基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液体培养基是一种含有大量营养成分的液体,适合微生物生长。实验如下图所示: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烧瓶中的培养基开始实验时,为什么都要进行高温煮沸?
(2)两个烧瓶在冷却静置时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同?
(3)根据斯帕兰扎尼的假说,你认为哪个烧瓶中可能有微生物出现?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有微生物出现的?
(4)请你推测出现微生物的烧瓶,微生物是怎样来的?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2.请阅读以下材料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9世纪,疟疾很猖獗。人们根据疟疾分布的情况得出:低洼多水、气温较高的地带容易使人患疟疾。为什么这样的地带容易发生疟疾呢?人们假设,很可能是污水使人得疟疾。如果这个假设是对的,那么清理污水就可以减少疟疾的发病率。于是人们开始清理污水,结果疟疾大大减少了。从而证明了污水能够使人得疟疾。
有了这个结论后,人们不禁进一步要问,污水是怎样引起疟疾的呢?后来人们经过无数的实验,终于得出了“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这一结论。
(1)“低洼多水、气温较高的地带容易使人患疟疾”是一个科学结论还是一个常识经验?
(2)人们假设很可能是污水使人得疟疾,其依据是什么?
(3)要想得出“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这个结论,你认为还需要什么证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3.植物体和人体一样,各个器官的表面也有保护组织覆盖,对内部的各种组织起到保护作用。苹果的果皮就属于保护组织,它不仅能够减少苹果内水分的散失,还能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防止苹果腐烂。有位同学为了验证果皮的保护作用,特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1)准备四只可以封口的透明塑料袋,分别标上1、2、3和4号。
(2)准备四个新鲜的苹果,用流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的餐巾纸将苹果外面的水擦干,把其中一个放到1号塑料袋中,封好袋口。其余三个待用。
(3)用牙签的尖端插进一个腐烂的苹果里然后拔出,用牙签的尖端轻轻地在第二个苹果的果皮上涂抹,注意千万不要划破苹果皮。在果皮的不同部位重复三次。然后将这个苹果装入2号塑料袋中,封好袋口。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4)用牙签的尖端再次插进一个腐烂的苹果里然后拔出,用这支牙签的尖端在第三个苹果的不同部位划出三条狭长的刮痕,注意一定要刺破苹果的果皮。重复三次。然后将这个苹果装入3号塑料袋中,封好袋口。
(5)重复步骤(4),在第四个苹果上划出三条刮痕,但是装入塑料袋之前用棉签蘸一点外用酒精,涂在刮痕上,然后装袋封好。
(6)将四只塑料袋放在同一个温暖、黑暗的地方。
(7)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一周。利用下表填写观察记录。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与新世纪版生物教材请根据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预测四个苹果在第七天观察时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苹果的果皮有什么作用?
(2)在这个实验中,腐烂的苹果起到什么作用?
(3)在这个实验中,第一个苹果起到什么作用?
(4)在这个实验开始时,为什么将四个苹果都要洗干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