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生物课的有效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如何加强生物课的有效教学

资源简介

如何加强生物课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那么,该如何提高生物课的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只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第一,如何才能让学生感觉生物就在身边?
第二,生物比较抽象,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认识?
第三,如何才能让每个学生在生物课上都有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三个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感觉生物就在我们身边。
⑴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乐在其中。七年级学生刚步入生物的学习,对生物这个名词还很陌生,《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还记得我带领他们穿梭在学校花园中,他们发现了一只乱蹦的蛐蛐时的兴奋,发现了了一颗伞状的小蘑菇时的惊喜,发现了一朵柔嫩小花时的怜惜……我们一边寻找一边学习,还没回到教室同学们就已经清楚地认识了生物,拉近了我们和生物的距离。这节课很轻松,很快乐,很成功。
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体会生物的有用性。课本上很多知识,学生不理解;生活中许多现象,学生不明白。但是如果把它们结合在一起,问题就简单多了 。比如在学习《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时,学生就想到了我们身边的“空心老树”,不明白他内部已经空了,没有了导管,只是依靠树皮为何还是郁郁葱葱?还有的学生提到为什么果树进行环割后结的果子又大又甜?这些现象,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进行讲解,学生理解到位。由此,学生能感觉到生物与生活的联系 ,从它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体会到它的有用性。
其次,要让学生轻松理解生物知识。
我们的学生平常就见的比较少,所以很多东西,如果能用丰富的图片增加视觉效果,让他们自己观察,从中体味、感悟、交流。不仅增加了他们的见识,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在“水分影响植物的分布”教学中,我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现多张不同地区、不同植被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交流,效果很好。而“细胞分裂”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难点,不利于学生理解,但如果做成动画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能清楚的看到细胞核分裂为两个,细胞质分为两份,每份各包含一个细胞核,最后中间还长出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了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的过程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很快就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交流,很轻松的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最后,要让每个学生在生物课堂上都有发展,都有进步。
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增多,成功的自豪。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坐过去的老路子,把一个知识点费力的挖深、拓宽,加重学生理解上的负担。我们要做的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不强求、不压制,倡导探究性学习,发挥每个学生都是学习主人翁精神,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毫无压力,毫无负担,能够轻松的获取知识获得成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自豪,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争取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一定的进步。
其实,以上三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割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融会贯通,灵活执教,给学生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长此以往,还愁生物课不能实现有效教学吗?
陵前镇中 赵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