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一目 皇权强化(课件22张PPT+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一目 皇权强化(课件22张PPT+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一目皇权强化》导学案
【学教目标】
1.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明朝加强皇权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 用史料分析、问题思考、自主梳理线索、回顾历史、对比分析、角色扮演“神入”历史等教学方法;纵向对比历史事物的发展,认识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横向对比中西社会发展,感悟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今天中国与世界现状的影响。
3. 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统治者强化君主权力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高度集权的专制皇权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败。
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明朝强化君主集权所采取的措施
(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①权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特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
①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
②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内阁制度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4)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朱元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明朝皇帝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机构由____负责,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立“廷杖”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朝强化君主集权所采取的措施
(1)清朝初期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2)设立军机处:_______时期,军机处设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军机大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值班。军同大事全凭_____裁决,军机大臣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传达下去执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乾隆时正式撤销。
3.皇权膨胀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题探究
探究一: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明初一段时间曾沿袭元代行省制度,但元代行省统辖军民,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权力太大,不利于中央集权。
——《历史教学问题》
材料2:胡惟庸进左丞相。...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官员的升降),或不奏径行(直接执行)。
——《明史》
材料3:“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一》
明初面临怎样的政治形式,采取了哪些措施加以解决这些问题。






探究二:君权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练习巩固
1. 电影《锦衣卫》涉及到的史实发生在( )
A.秦朝 B.隋朝 C.明朝 D.清朝
2. 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定都应天府 B.废除丞相制度 C.设立“三司” D.成立东厂
3.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
A.专制统治的加强 B.特务统治的强化
C.经济控制的嘉庆 D.思想控制的加强
4. 《明太祖实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效率 B.造福子孙 C.加强皇权 D.限制大臣
5. 英清朝前期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 B.设立军机处 C.废除丞相制度 D.重视“以德化民”
6. 下列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中央集权弱化 B.地方权力加强 C.皇权高度膨胀 D.社会秩序动荡
7. 清朝皇帝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以下清朝皇帝在位时期,在中央开始设立军机处的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8.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 ? ②清政府政治统治腐败黑暗
③重农抑商扼杀经济活力????? ?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④
9. 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1 废丞相,权分六部
2 设内阁大学士
3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建立行省制度 C.设立军机处 D.设厂卫特务机构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文明: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朝 皇帝握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全国的权力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两級制,由皇帝任命行政、军事长官
汉朝 汉承秦制 实行“推恩令”,削弱渚侯国势力
唐朝 —— 合并州县
元朝 中书省 为管理广袤的土地,元朝逐漸形成一套行省制度
明朝 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変化 三司分治
清朝 军机处的设置,始于雍正年间 ——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指出秦朝中央政府的“监察官”是什么?


(2) 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产生了什么作用?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3) 明朝中央政权机构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4) 请概述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力演变的规律。




参考答案:
1、 自主学习
1. (1)布政使司掌管民政财政,按察使司掌管司法,都指挥使司掌管军务;三司彼此互不统辖、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的手中(3)设立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4)保护皇帝的军队锦衣卫负责监视,侦查臣民的言行。陆续建立了专站的特务机构;宦官;厂卫。
2.(1) 政权机构设置仿效明朝制度,在中央设立内阁、置六部,同时还保留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2)雍正;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皇帝;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3.这使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二、1. 地方官员手握重权;元朝以来,丞相专权,威胁皇权;在地方:① 废除行中书省,分设三司,分散权力;② 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 积极: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②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消极:①过度专制易造成腐化,导致政治制度的落后 。②制约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思想专制,扼杀人才发展,造成文化的落后。
三、练习巩固
1.C 2. D 3.A 4.C 5.B 6. C 7. C 8.B 9.D
四、. (1)御史大夫(2)作用: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4)皇权不断强化,丞相权力逐步削弱,直全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弱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4张PPT)
耕地到雍正三年达890万顷。 ——《清实录》
明朝洪熙年间,为416万余顷。——《明史·食货志》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9页
18世纪中叶,清王朝完成对边疆地区统一时,美国还没有诞生
1764年,欧洲输入中国的商品总值为白银191万两,中国输入欧洲的商品总值达白银364万两,出超173万两。
——戴逸:《简明清史》第2册
据估算,1700——183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共计5 亿元左右。
——全汉升:《中国经济史论丛》第2册
这样的盛世是由哪些皇帝开创的?面对如此庞大的帝国,它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对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治的?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明朝疆域图(1433年) P67
明初一段时间曾沿袭元代行省制度,但元代行省统辖军民,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权力太大,不利于中央集权。
——《历史教学问题》
明初面临怎样的政治形式?
地方官员手握重权
新知讲解
在地方:
① 废除行中书省,分设三司,分散权力;
② 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三司的长官都由中央任命,
直接听命于朝廷。
民政财政
司法
军务
彼此互不统辖、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新知讲解
材料一:胡惟庸进左丞相。...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官员的升降),或不奏径行(直接执行)。
——《明史》
材料二:“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一》
明初又面临怎样的政治形式?
元朝以来,丞相专权,威胁皇权。
新知讲解
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新知讲解
背景材料: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累死朕了,哪位爱卿能为我想个办法减轻我的负担?
逐渐形成了内阁制度
新知讲解
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只有统兵权
只有调兵权
彼此互不统辖、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新知讲解
朱元璋通过采取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有一天,明朝官员宋讷在家生闷气,监视他的人认为有可能是对皇上不满,就偷偷地把他生气的样子画下来并且交给了朱元璋。结果第二天宋讷上朝,朱元璋问他昨晚为何不悦,宋讷大惊,慌忙解释说是因为下属打坏了茶具。明太祖把画像递给他看,宋讷一时间毛骨悚然。
新知讲解
①明太祖为了监视官民,设立锦衣卫,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正式的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俗称“诏狱”。
锦衣卫腰牌
设立特务机构,实行恐怖统治
②明成祖设立东厂。
东厂腰牌
由宦官负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穿着飞鱼服
的锦衣卫
“厂卫”
皇帝的耳目与爪牙
新知讲解
官员如果违背了皇帝的意旨,就会在殿廷上挨板子。
廷杖制度使明朝君臣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使君臣关系完全变成了主仆关系!
设立“廷杖”制度
新知讲解
一年工作364天
的雍正皇帝
雍正帝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巩固权力?
紫禁城里,靠近雍正帝的寝宫养心殿有一排简陋的平房。与金碧辉煌的宫殿相比,它颇显寒酸,游客们也大多会忽略它。然而,它却是大清帝国180余年的中枢权力机关——
新知讲解
一年工作364天
的雍正皇帝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军机大臣的工作状态如何?
速度与激情
上午5点,上班。
军机大臣“承旨”(跪受笔录),
皇帝“述旨”,
大臣“拟旨”,
皇帝批准。

要求:所有公文,当天必须处理完毕。
新知讲解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yán]曝[pù]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shàn]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你认为军机大臣的职责是什么?
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想一想
我的意思是不能做任何改动,必须依葫芦画瓢!
新知讲解
思考:军机处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设立的?
×
满洲贵族组成,决定军国大事。
草拟谕旨,处理奏章。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新知讲解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确立
两汉
巩固
隋唐
完善

加强

发展
明清
顶峰
知识回顾: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
新知讲解
对于强化皇权的历史影响,要结合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用辩证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既看到皇权建立初期和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在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随着君权的高度强化,它在妨碍社会进步方面的消极作用。
君权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②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消极:
①过度专制易造成腐化,导致政治制度的落后 。
②制约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思想专制,扼杀人才发展,造成文化的落后。
板书设计
标志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建立
汉到元
发展

废丞相,设内阁
空前强化

设军机处
达到顶峰
中国古代封建君专制发展过程
当堂训练
A
D
1. “明成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D.内阁
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当堂训练
3.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军机处
D
D
4.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专制集权的强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