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专题八 走进社会生活(20张幻灯片+教案+演练卷+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专题八 走进社会生活(20张幻灯片+教案+演练卷+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轮复习教案
课题 专题复习八:走进社会生活
考点分析 “走进社会生活”专题考查点涉及内容不多,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参与 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形为,第往往和“承担社会责任”专题知识结合进行考查。“认识网络,利用网络”,这一考点为近几年中考的新增考点。随着网络强国建设的提出和网络的发展,信息化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分享经济、大数据等新词热司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也与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专题复习目标 1、学生通过梳理本专题知识,理清知识脉络,理清中考考点,夯实基础。 2、通过做2019年各省市中考题,明确中考考什么,怎么考,总结方法规律,提升做题能力。 3、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养成亲社会行为;感受网络丰富日常生活,合理利用网络等。
教学重点 养成亲社会行为,网络的利弊,合理使用网络。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2分钟) 1、 视频导入:《5G逐步商用 高速网络改变生活》 2、出示课题 3、出示复习目标 学生看视频,齐读复习目标 从视频导入,切入《走进社会生活》这一专题。
课标引领 明确方向(1分钟) 出示课标要求 齐读课标要求 让学生明确本专题要复习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知识梳理 建构体系 (15分钟) 请同学们用15分钟的时间,梳理本专题的知识点,并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自读课本,梳理知识,绘制知识结构图。 学生做的知识网络图,自荐上台展示介绍。师生进行纠错、质疑、点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间相互联系的认知与构建。 重在培养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的认识。
理清考点 重点记忆 (2分钟)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2.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4.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5.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坚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的网络生活基本准则。 6.我们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重点记忆、背诵。 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
真题演练 直面中考 (15分钟) 后附真题演练卷 学生闭卷做题自我检测 通过做题,发现问题,师生共同探究。
分析预测 中考原创(10分钟) ‘走进社会生活”,这一专题,往往结合“承担社会责任”的知识 进行考查,命题人通常选择202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及重大会议表彰人物(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及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人与相关事迹,引导和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公民。 “认识网络,利用网络’,这一考点为近几年中考的新增考点。随着网络强国建设的提出和网络的发展,信息化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分享经济、大数据等新词热司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也与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本部分内容为2020年中考的热点,学生在复习时可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网络的利弊,以及学会如何利用网络,如何增强安全意识。选材方面,可以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也可以选取生活中不遵守网络规则的事例,还可以是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题型形式,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等多种题型。设问类型可以是评析类、启示类、认识类、做法类等。 2019年6月17日晚,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发生6.0级地震。为了博取眼球,筠连县的陈某全珙县的张某伟、叙州区的肖菜搞思作剧,故意在网上徽市“宜宾将在6月18日凌展发生更大地震,预计达7.6级”等谣言。相关部门发现后,立即通过新闻媒体等多个平台辟谣。经公安网监侦查,依法查获陈某全、张某伟、肖某三名网民的违法行为并对他们作出治安拘留的处罚。针对网上谣传“宜宾地震暴发泥石流惊现120米巨龙”的谣言,宜宾公安也第一时间发声:“经核实,该信息为谣言。谣言止于智者,请大家勿传谣信谣!” (1)发布网络信息的底线是什么? (2分) (2)此案例对我们使用网络有什么警示?(4分) 学生倾听思考。并完成中考原创题。 通过理性分析,实践,进一步熟练专题内容。
课堂小结 谈谈收获(5分钟) 请同学们结合本专题的核心词,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谈谈你的收获。 学生根据核心词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说出相关的知识点。回顾在能力与情感方面的提高。 让学生从知识、能力与觉悟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八 走进社会生活 真题演练卷
1.[2019湖南怀化]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生活在人类的各种群体中,小到家庭、班级、学校,大到故乡、民族、国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群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属于人类社会的一员
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各种群体
③我们学生只属于班级群体说法过于绝对
④我们属于多种群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 [2019山东潍坊]小杰被评为某校“最美少年”。他阳光开朗,朝气蓬勃:他乐学好问,成绩优秀,关爱同学;他兴趣广泛,热衷马拉松运动和围棋;他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小杰成为“最美少年”,使我们认识到( )
①要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②评选为“最美少年”必须文化课成绩优秀
③专心学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④应该培养公民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3. [2019四川自贡]2019年五一节 期间,小明与父母到西安旅游,坐什么车次好呢,想到了网络,查到了合适的车次,又把西安的旅游景点浏览了一遍,还查询了交通食宿方面注意的问题,小明的西安之行比较顺利。这说明( )
①网络游戏、网络文学有害无益
②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③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好的方式
④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实用的信息和知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2019福建]
女儿:网络生活真精彩,学习购物很方便。
妈妈:网络生活很无奈,虚假信息真烦人。
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对话的是( )
A.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B.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C.网络是把双刃剑
D.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5. [2019广东广州]在知乎、丁香医生等网络平台,一些专业人士以渊博的科学知识和耐心细致的解答满足了人们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吸引了众多粉丝.被称为“知识网红”。这一现象( )
①塑造了健康多元的网络文化生态
②能引导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③会抵消影视娱乐大众网红的消极影响
④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 [2019江苏淮安]下列选项与下面漫画《“网”》的寓意不一一致的是( )

A.中学生应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
B.中学生要自我约束,合法参与网络生活
C.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中学生应该坚决远离网络
D.法律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违反法律可能失去自由
7.[2019广东]今年春节期间,小张同学被朋友拉进一个微信群,他发现群里时不时会有人发些谣言诈骗、传销等信息。对此,他应该( )
①知法守法远离网络生活
②及时举报,检举不法行为
③增强法制观念,少发不良信息
①提高辨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2019山东泰安]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散布传播网络谣言就会构成犯罪,要受刑事制裁
②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③正确行使权利,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遵守网络规则,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9. [2019重庆]下列对下边漫画《地铁一瞥》认识正确的是(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无法取舍
②点赞转发“好文”,传播网络正能量
③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提升自我素养
④针对网络无聊信息,要学会主动过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2019湖北荆门]下面漫画《我爱网络》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提高网络技能,用网络改变世界
②沉迷虚拟世界,影响健康生活
③网络虽然精彩,亦要用之有度
④积极参与网络,创造多彩生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1.(2019.江苏连云港)(节选)
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媒介的帮助,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媒介。小旭假日游玩途中发现一辆政府公务车违法停车,便拍照上传至举报平台,获得无数点赞。小旭认为这是在履行公民的基本权利。小华也开始效仿,随手拍照上传,他认为,提高媒介素养就是善于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提高媒介素养就是善于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请对这个观点加以评析。(7分)


参考答案

1-5 : C B C C D
6—10 C C A C B
11.
答:评价
小华认识到提高媒介素养要学会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全面。
分析:提高媒介素养,还要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工作、娱乐和交往。还须培养媒介批评能力,提高解读、鉴别信息的能力,从而作出明智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还须增强法治意识,树立道德观念。在利用媒介传播信息、表达观点时要自我约束、理性表达、合法参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0张PPT)
专题复习八
走进社会生活
时政导入 明确目标
视频:《5G逐步商用 高速网络改变生活》
专题复习目标
1、学生通过梳理本专题知识,理清知识脉络,理清中考考点,夯实基础。
2、通过做2019年各省市中考题,明确中考考什么,怎么考,总结方法规律,提升做题能力。
3、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养成亲社会行为;感受网络丰富日常生活,合理利用网络等。
时政导入 明确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社会生活绚丽多彩。(识记)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
3.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理解)
4.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意义及养成。(评价)
5.网络是把双刃剑。(评价)
6.合理利用网络。(探究)
课标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依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2.增进关心社会的感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解、关心、 融入、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养成亲社会行为。
3.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不沉迷于网络,也不回避网络生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4.树立遵守网络规则、 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养成利用网络为我服务的意识。
5.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知识梳理 构建体系




第一课
我与社会
在社会中成长
感受社会生活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丰富多彩
社会关系多样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
丰富的社会生活
离不开社会
意义
如何
养成




第二课
网络改变世界
合理利用网络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网络传播正能量
网络推动社会发展
学会信息节食
科技文化
网络生活新空间
信息传递、交流
提高媒介素养
人际
交往
休闲娱乐等
经济
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民主政治
网络是把双刃剑
弊端
不良信息
侵犯隐私
沉迷网络
辨析网络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传播正能量
知识梳理 构建体系
理清考点 重点记忆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2.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4.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5.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坚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的网络生活基本准则。
6.我们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1.[2019湖南怀化]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生活在人类的各种群体中,小到家庭、班级、学校,大到故乡、民族、国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群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属于人类社会的一员
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各种群体
③我们学生只属于班级群体说法过于绝对
④我们属于多种群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C
真题演练 直面中考
2. [2019山东潍坊]小杰被评为某校“最美少年”。他阳光开朗,朝气蓬勃:他乐学好问,成绩优秀,关爱同学;他兴趣广泛,热衷马拉松运动和围棋;他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小杰成为“最美少年”,使我们认识到( )
①要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②评选为“最美少年”必须文化课成绩优秀
③专心学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④应该培养公民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B
3. [2019四川自贡]2019年五一节 期间,小明与父母到西安旅游,坐什么车次好呢,想到了网络,查到了合适的车次,又把西安的旅游景点浏览了一遍,还查询了交通食宿方面注意的问题,小明的西安之行比较顺利。这说明( )
①网络游戏、网络文学有害无益
②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③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好的方式
④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实用的信息和知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C
4.[2019福建]
女儿:网络生活真精彩,学习购物很方便。
妈妈:网络生活很无奈,虚假信息真烦人。
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对话的是( )
A.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B.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C.网络是把双刃剑
D.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C
5. [2019广东广州]在知乎、丁香医生等网络平台,一些专业人士以渊博的科学知识和耐心细致的解答满足了人们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吸引了众多粉丝.被称为“知识网红”。这一现象( )
①塑造了健康多元的网络文化生态
②能引导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③会抵消影视娱乐大众网红的消极影响
④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6. [2019江苏淮安]下列选项与下面漫画《“网”》的寓意不一一致的是( )




A.中学生应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
B.中学生要自我约束,合法参与网络生活
C.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中学生应该坚决远离
网络
D.法律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违反法律可能失
去自由
C
7.[2019广东]今年春节期间,小张同学被朋友拉进一个微信群,他发现群里时不时会有人发些谣言诈骗、传销等信息。对此,他应该( )
①知法守法远离网络生活
②及时举报,检举不法行为
③增强法制观念,少发不良信息
①提高辨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8.[2019山东泰安]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散布传播网络谣言就会构成犯罪,要受刑事制裁
②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③正确行使权利,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遵守网络规则,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A
9. [2019重庆]下列对下边漫画《地铁一瞥》认识正确的是(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无法取舍
②点赞转发“好文”,传播网络正能量
③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提升自我素养
④针对网络无聊信息,要学会主动过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C
10. [2019湖北荆门]下面漫画《我爱网络》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提高网络技能,用网络改变世界
②沉迷虚拟世界,影响健康生活
③网络虽然精彩,亦要用之有度
④积极参与网络,创造多彩生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B
11.(2019.江苏连云港)(节选)
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媒介的帮助,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媒介。小旭假日游玩途中发现一辆政府公务车违法停车,便拍照上传至举报平台,获得无数点赞。小旭认为这是在履行公民的基本权利。小华也开始效仿,随手拍照上传,他认为,提高媒介素养就是善于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提高媒介素养就是善于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请对这个观点加以评析。(7分)
答:评价
小华认识到提高媒介素养要学会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全面。
分析:提高媒介素养,还要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工作、娱乐和交往。还须培养媒介批评能力,提高解读、鉴别信息的能力,从而作出明智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还须增强法治意识,树立道德观念。在利用媒介传播信息、表达观点时要自我约束、理性表达、合法参与。
中考考什么
知识与能力层面:结合社会现象,考查提高媒介素养的做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通过材料与问题的设置,学生通过做答,使学生树立起“合理使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的思想意识。
‘走进社会生活”,这一专题,往往结合“承担社会责任”的知识 进行考查,命题人通常选择202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及重大会议表彰人物(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及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人与相关事迹,引导和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公民。
“认识网络,利用网络’,这一考点为近几年中考的新增考点。随着网络强国建设的提出和网络的发展,信息化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分享经济、大数据等新词热司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也与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本部分内容为2020年中考的热点,学生在复习时可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网络的利弊,以及学会如何利用网络,如何增强安全意识。选材方面,可以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也可以选取生活中不遵守网络规则的事例,还可以是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题型形式,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等多种题型。设问类型可以是评析类、启示类、认识类、做法类等。
分析预测 中考原创
2020中考分析预测
2019年6月17日晚,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发生6.0级地震。为了博取眼球,筠连县的陈某全珙县的张某伟、叙州区的肖菜搞思作剧,故意在网上徽市“宜宾将在6月18日凌展发生更大地震,预计达7.6级”等谣言。相关部门发现后,立即通过新闻媒体等多个平台辟谣。经公安网监侦查,依法查获陈某全、张某伟、肖某三名网民的违法行为并对他们作出治安拘留的处罚。针对网上谣传“宜宾地震暴发泥石流惊现120米巨龙”的谣言,宜宾公安也第一时间发声:“经核实,该信息为谣言。谣言止于智者,请大家勿传谣信谣!”



(1)发布网络信息的底线是什么? (2分)


(2)此案例对我们使用网络有什么警示?(4分)
相关链接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底线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答:警示
①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②遵守法律,不恶意制造传播谣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恶意攻击他人;。
③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分析预测 中考原创




课堂小结 谈谈收获
社会生活
网络生活
个人
社会
请同学们结合本专题的核心词,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谈谈你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