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春有格课件21张PPT+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青春有格课件21张PPT+试卷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导入新课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你如何理解句子中的“格”?
格是正确、形式、规矩的意思。
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有风格。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学习目标

1.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理解“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2.理解“止于至善”的含义,理解“止于至善”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第一目 行己有耻
三分钟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1.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2.“行己有耻”的要求(做法)
3.掌握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和技巧


行己有耻
新课探究
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们“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你的爷爷和奶奶你会有什么感受?
1.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勾践卧薪尝胆
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
春秋末期越国国君,公元前496年至前465年在位。前494年春,吴王夫差败越,勾践求和。夫差准和,将勾践夫妇作为人质留在吴国服苦役。
①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明白自己的过错才能最终到达“礼”的境界;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行己有耻”的要求(做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规则以外,我们还要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等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
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
点?为什么?
活动一:出谋划策
“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
不看,不管有没有老师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

抄还是不抄?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
不断增强自控力。
为什么?
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③加强自我监控。
方法与技能
3.掌握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目 止于至善
三分钟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4.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5. “止于至善”的要求(做法)。

感动中国2017十大人物:郭小平(红丝带学校创办人)感动中国
郭小平,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2014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  
4.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彰显美德,革除旧习,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是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
(2)谈谈你对材料的感悟,并说一说你以后打算如何做?
行善在于心,在于行动。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微尘”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至于至善”的路上,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是青少年的最好选择。
5.“止于至善”的要求(做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苟为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课堂小结
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行己有耻的含义
行己有耻的要求
止于至善的含义
止于至善的要求
随堂训练
1.2016年9月份开学后,发生了多起针对学生的诈骗案。古人云“行己有耻”,人应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羞耻之心,而在这些诈骗分子的眼里,受骗人的死活不会触动他们,良心和耻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行 己有耻”要求我们 (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
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C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
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
的精神状态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
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是说每个人都
能止于至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青春有格同步训练
一、 选择题 ?
1.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为此,我们应该(? ? ? ? )
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②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③活好当下,得过且过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在关于正确“追星”的课堂讨论中,小峰说:“我最喜欢和尊敬的明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历经上千次的实验失败,终于用丰硕的成果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好的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只有拥有显赫地位才是好的榜样
④向榜样学习,就要学习榜样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青春期是人的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在珍惜青春的同时,我们要去经历,去体验。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是(? ? ? ? )
①以修身为本 ②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③在学习中成长 ④在成长中收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一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游戏诱发脑梗险些丧命……这告诉我们(? ? ? ? )
A.玩网络游戏就会精神恍惚 B.应远离网络,不玩游戏
C.要学会自控,理性对待电子游戏 D.科技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5. 如图告诉我们(? ? ? ?
①需要我们通过“自省”和“慎独”来端正自己的行为
②一旦购买了座位票,乘客能够随意入座
③“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而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包容
④做人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知耻的能力,遵守乘车基本规则,不能违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6. 如图是某调查机构对“大学生对网红必须具备的素质”的调查统计,从该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
A.大学生对网红素质要求认识高度一致
B.多数大学生对网红缺少正确价值取向
C.多数大学生更加看重网红的内在素养
D.多数大学生对网红素养认识不够理智
?

7.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旨在使党员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做到行己有耻、自励于心、知行合一。中学生向党员学习,要做到行己有耻,需要( )
①能判断是非善恶 ②能明确自己行为选择的理由
③行动前审查愿望,行动中监督调节 ④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 2019年1月14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者钱七虎院士主动提出把获得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在江苏昆山成立助学基金,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有学上、上好学。他的善行( )
①积极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可以让每个人都达到“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
③有利于让更多的人“知善、行善、扬善、乐善”
④让我们杜绝假恶丑,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9. 对右图漫画中乞讨者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乞讨者缺乏明辨是非的标准
②抵制了金钱的诱惑
③没有做到行己有耻,知廉耻,懂荣辱
④乞讨者缺乏羞耻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辨析题
10. 龙华中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提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同学们议论纷纷,各自发表意见。




?三、材料分析题
11. 【珍惜青春时光 感受生命意义】
初中三年,我们走过四季冷暖,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用汗水写下难忘的故事;用泪水记录成长的悲欢;用创造见证生命的喜悦!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向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每个同学会生发感叹:生命如此可爱!青春多么美好!
(1)青春有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格”?

(2)情感行动:向你身边的人传递情感正能量,你将会怎么去做?


(3)生命思考:生命需要珍爱!请思考我们个人生命有哪些宝贵价值?


3.2青春有格同步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选择题
1.B 2.A 3.D 4.C 5.A 6.C 7.D 8.A 9.B
二、 辨析题
10.男同学观点片面,女同学观点正确.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值得尊重,一般人也值得尊重,每个人,无论熟悉还是陌生,我们都应当彼此尊重;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贡献大小等方面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三、材料分析题
11.(1)青春有格:①“格”是指:标准、规格、品格、规矩、规则等。②应遵守道德、法律、纪律、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等。
(2)情感行动:①不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改变、影响环境;②在与他人情感的交流中,多传递美好的情感;③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传递美好的情感体验;等。
(3)生命思考:①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不能重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不能复制,我们的生命既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朋友的、社会的,不可或缺。否则就会给家人、朋友和社会造成痛苦;③我们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这就是我们的价值;④我们能够为集体、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这就是我们的价值;⑤如果自残生命、放弃生命,那就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
或者:①生命有时尽,生命来之不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②生命是不可逆的,也是短暂的,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失而不得,无比珍贵。③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④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自愿承担自己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⑤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