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兰小草”王珏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王珏的行为有哪些细节值得你感动?导学:时政导入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二框青春有格自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懂得如何把握青春。能力目标: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认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格 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对汉字书写起到规范、引导的作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言有物而行有格也。”——《礼记·缁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中华传统文化有关“格”的不同说法研学:问题探究格标准、规格品格、格调“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青春要张扬,张扬要有度;青春要自由,自由也要引领和约束。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一、行己有耻不能恃强凌弱不能沾染不良行为不能沉迷网络,要文明上网“行己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1.行己有耻的内涵。(一)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孔子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熹“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行己有耻”。1.行己有耻的内涵。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讲述了出生以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自己生活中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他忏悔了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羞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行己有耻的内涵。中西方思想家的言行无形中相互印证了“行己有耻”的思想,这给我们什么警示? 1.“行己有耻”是我们要遵守的基本底线。内涵是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呢?(二)行己有耻的要求“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二)行己有耻的要求周处由一个为祸乡里的“三害之一”,发展成为一个造福乡里、了不起的清官,是什么“心”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请你谈谈对它的认识和理解。2.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如何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呢?羞恶之心。指做错事、坏事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周处的故事(二)行己有耻的要求 年少轻狂的周处凶暴强悍好争斗,为祸乡里,乡邻恨之、避之,欲除之而后快;改过自新的周处,却得到了乡邻的谅解、认同,成了受人拥戴的清官,让后人钦佩。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行为和后果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关系: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启发: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二)行己有耻的要求人们应该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1)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换句话说,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敢于直面自己,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和过失。 3.“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要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2)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疑问什么是底线?道德的底线是什么?触碰了底线会怎样?所谓“底线”,原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现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中对于某种事态心理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的下限,或某项活动进行前设定的期望目标的最低要求或最起码保证。(二)行己有耻的要求什么是底线? 可以追求财富,不能挥霍无度可以不做君子,不能去做小人可以没有学位,不能没有品位可以不说感谢,不能不懂感恩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就是说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的底线是什么?(二)行己有耻的要求触碰了底线会怎样?(二)行己有耻的要求4.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触碰了底线会怎样? 会害人害己,危害国家和社会,轻则受到道德谴责、制度的处罚,重则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刑罚的处罚。(二)行己有耻的要求2017年2月15日,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二百万元。(二)行己有耻的要求出身贫寒、从小痛恨贪官的周本顺,最后自己却成了贪官,他堕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意志不坚定,经受不住不良诱惑,自控力不强。 5.“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我们应该怎样增强自控力呢?Step1增强”我不要”的力量Step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Step3加强自我监控增强自控力的方法(二)行己有耻的要求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一)止于至善的内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二、止于至善(二)止于至善的要求虽然王珏走了,但他的善行却感动着温州,他“星雨星愿”的种子随风播撒,落进千家万户,“兰小草”爱心宣传日、“兰小草”爱心驿站、“兰小草”志愿者服务队也先后设立,许多人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公益慈善事业。这说明了什么呢?1.“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兰小草”虽然传播的是小善,但成就的是社会的大爱,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至善”。为社会做公益,是积善、积德性,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向往美好、永不言弃,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享受这种精神追求的过程。(二)止于至善的要求2.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榜样的力量:(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二)止于至善的要求“四知太守”杨震却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要继承他身上哪种道德修养的方式或境界?做人要诚实自律,不自欺。不能因为别人没有看见就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要自觉,也不能贪财。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二)止于至善的要求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探究与分享:“止于至善”是先“独善其身”还是先“兼济天下”?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二)止于至善的要求观点一观点二 《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平天下齐家治国格物正心致知诚意核心基础修身的方法修身的功用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三、青春最好的证明《恰同学少年》片段:毛泽东与同学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材料一:“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从古至今无不例外。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以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耻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耻的形象跃然纸上。材料二:电影《焦裕禄》中有这样的镜头:焦裕禄一到兰考,正值无数灾民“大逃亡”。此情此景,使这位新上任的县委书记百感交集,他对县委一班人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这位有着“知耻”之心的县委书记,抱病带领全县干群奋力拼搏,终于征服了风沙、盐碱和洪涝这三大灾害。真可谓“知耻者,近乎勇。”为官知羞,惠及于民。 (1)青春的我们需要“行己有耻”吗?为什么? (2)羞恶之心对青春的我们有哪些作用呢? (3)“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青春的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行己有耻”的人?参考答案: (1)需要。①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②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①“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②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3)①需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固学:在线测试有感于老年人享受不到信息科技带来的便捷,2011年,还在上大三的张佳鑫成立了公益服务团队——“夕阳再晨”,为老人量身定制了丰富多样的个性化学习计划:电脑、数码相机的使用,网上预约挂号、缴纳水电费、查询健康养生急救知识……在张佳鑫团队的耐心帮助下,许多老人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上网技术,下载资料、QQ聊天等。有老人这样评价自己的变化,“太有意思了,脑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这回可找到新的乐趣了!”6年来,张佳鑫带领他的公益团队开展上千场活动,直接服务1万余名老人,间接影响100万老人,让他们与世界联网,把属于90后的青春气息注入到白发苍苍的老年群体中,给他们的生活染上鲜活瑰丽的色彩。(1)作为00后的我们,怎样向90后张佳鑫学习,“止于至善”?(2)你认为“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至少3点)参考答案: (1)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④以修身为本,培养兼济天下的胸怀等。 (2)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善良、勇敢、坚强;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等。行己有耻止于至善要求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青春有格内涵课堂小结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要求内涵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以修身为本,培养兼济天下的胸怀展学:拓展践行每晚睡觉之前,回忆一天的所作所为: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完成?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得更好?哪一本该读的书没有读?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抵御了哪些不良诱惑?在品行方面获得了哪些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青春有格.pptx “兰小草”的故事-.mp4 周处问老乡.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