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课件20张PPT+视频+同步训练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课件20张PPT+视频+同步训练 )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新知导入
国家为什么把12.4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一切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大部分法律的母法。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一目 组织国家机构
三分钟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宪法如何使国家权力稳定运行?

1

2

3
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宪法如何使国家权力稳定运行?
新知讲解
P10运用你的经验
思 考: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2.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通过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的。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设立人民代表大会,使之成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2.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选举代表组成

产生

监督

对其负责

人民政府
监察委员会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
监察机关
审判机关
监察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宪法如何使国家权力稳定运行?
宪法如何使国家权力稳定运行?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原则
主要体现在
第二目 规范权力运行
三分钟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4

5
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P13探究与分享
(1)跟同学交流一下你对下边漫画寓意的理解。
公章表示:
笼子表示:
阳光表示: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
(2)漫画寓意:
权 力
制 度
【提示】权力的行使要受制度约束,并接受监督。

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为国为民
以权谋私

权力是把双刃剑!

运用得好


可以造福于民

被滥用


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专家说法: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王某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其行为构成受贿罪;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P14探究与分享
思考: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怎样行使职权?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请谈谈你对这一案例的看法?
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如果你是小康,你会怎么回答?
P15探究与分享
null
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法定职责必须为)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null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组织国家机构

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

规范权力运行


课堂总结
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宪法如何使国家权力稳定运行?
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课堂练习
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在我国,保障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人民政府      B.人民代表大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人民法院
B
2.由中国政府网发起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活动,共收到网民建议7.9万条。工作人员摘选了其中1426条有代表性的建议报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46条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以体现。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 )

①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②广泛汇聚民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国家机构贯策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发扬人民民主,让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同步训练
一、 选择题 ?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善于运用民主的办法汇集意见、科学决策,善于通过协商的方式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同时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这说明( )
①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协商是唯一有效的民主方式
③集中民智能促进科学决策
④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表现为( )
A.国家权力来自人民,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B.遵循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C.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D.中央服从地方,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如图表明(? ? ? ? )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③各级人大与人民政府相互监督
④人民政府必须向人大报告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5. 下列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C.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D.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6.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正式通过并予以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说明国家主席( )
①拥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权力
②拥有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的权力
③仅仅具有签署主席令,公布法律的权力
④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区域发展格局,作出精准安排:“制定西部开发开放新的政策措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补齐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短板”……这些精准安排( )
①是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②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表明我国现在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说明我国当前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当日下午,各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审议权
②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全国人大在行使国家监察职能
④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对其负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 材料分析题
9. 材料一: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1)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哪些“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应坚持哪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



材料二:2018 年12月4日,我国迎来了第18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同时也迎来第一个“宪法宣传周”,这次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3)请你谈谈对材料二中“两个首先”的理解?





(4)作为国家未来的小主人,我们应怎样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做贡献?


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同步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选择题
1.C 2.B 3.C 4.B 5.D 6.D 7.A 8.D
二、 材料分析题
9.(1)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历史证明,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使国家和社会在法律的范围内正常有序运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确保了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④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2)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⑥一切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要自觉遵守法律,切活动都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⑦建立健全严格的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总章程;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⑤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4)①正确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②自觉守法,依照法律规定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监督权等。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参与能力。④要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养成自觉守法的好习惯。⑤我们应尽力学好本领、提高素质,逐步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