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微课系列一经济专题(课件13张PPT+教案+试卷+素材+微课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微课系列一经济专题(课件13张PPT+教案+试卷+素材+微课视频)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轮复习微课教案
课题
综合复习一
经济专题
教学目标
1.构建关于经济发展的知识体系,体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加强记忆。2.强化解题能力,掌握应试的方法与技巧,形成自己的答题模式。3.培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改革创新精神、树立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
教学重点
构建关于经济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教学难点
通过做相关的中考题,分析总结做题方法规律,形成自己的答题模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时政导入明确目标
1、
视频导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中国跃居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2、出示专题题目3、出示复习目标
从视频导入,切入经济这一专题。
幻灯片1--4张,时长4分钟
知识梳理,建构体系
理清知识间相互联系、构建知识体系、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幻灯片5-6页,时长3分钟
时政链接
中考预测
2019年中考可能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考查7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启示等;可以结合“扶贫”工作,考查我国发展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对策、目的、取得的成果、认识(党的宗旨)等;结合“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考查科技创新的作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中国第二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考查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了解与本专题有关的时政新闻热点,结合课标,合理推测命题方向与角度。
第7张幻灯片,时长1分钟。
应用训练能力提升
后附应用训练卷
通过典题分析,总结体会方法规律。
第8-12张幻灯片,时长13分钟。
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从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总结,达到提升的目的。
第13张幻灯片,时长1分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应用训练卷
1.(2019河北5)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978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仅5.2万公里,到2018年底已经发展到13.1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了解这一事实,有助于(

①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认同我国的世界强国地位③增强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信心④分享实现全面小康的喜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019河北6)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京张高铁、京雄城际智能高铁建设中,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定位、下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正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高铁智能建设、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这表明(

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②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③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
④我国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18河北7)五十多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林场几
代人持续造林护林100多万亩,将原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山秃岭修复成“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华北绿肺”。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塞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②人类要主动改善生态环境
③人类善待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④自然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018年1月首届中国际进口博宽会在中国上海举办。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从发达国家到最不发达国家,从世界500强到新锐公司,从智能制造到农产品五洲四海宾明纷至香来,全球产品汇聚一堂。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②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④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
2015河北30(2)(3)(4)改编,(10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小亮以“中国的发展”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请运用资料展开探究。
资料一: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
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摘自1858年马克思的《鸦片贸易史》
资料二:1980年,
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1988年,我国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资料三:
①中国企业在印度承建地铁工程
②中国技术人员在尼日利亚指导当地工人使用机床
③辽宁营口港开通直达莫斯科集装箱班列
资料四:今天,纽约股市的小小波动就可能冲击到印度的很多家庭:上海自贸区的一个订单也可能影响北美某个工厂的全年产量
(2)资料二反映出我国实行了什么国策
(2分)依据所学,指出坚持这一国策对我国的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
(3)资料三共同反映了当前我国实行上述国策的哪一做法
(2分)要想论证我国这样做的必要性,请从资料四中提炼出一个论据。(2分)
(4)通过以上探究,概括指出当代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4:
A
C
B
D
(2)答:国策
对外开放。
作用:加快了我国的发展步伐。
(3)答:做法
走出去。论据:对外开放。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4)
答: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3张PPT)
二轮综合复习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
新闻导入
明确目标
视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中国跃居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综合复习一
经济专题
复习目标
1.构建关于经济发展的知识体系,体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加强记忆。
2.关注国家和世界的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方法与技巧。
3.培养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改革创新精神、树立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
综合复习一
八下第五课
九下第一、二、三、四课
经济专题
时代主题
改革开放
九上第一、二、八课
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全球化
中国的影响
知识梳理
构建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梦
携手共发展
经济发展
保障
制度保障、法律保障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趋势
经济全球化
机遇和挑战
国内: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
国际:(九下第四课)
发展思想、理念、道路、国策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可持续道路;和平发展道路;
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奋斗目标
建党一百年、建国一百年、
目的
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
发展成就
国家、社会、人民、
影响
国际:动力源、引擎、稳定器(地位)
经济专题内容归纳
时政链接
中考预测
2020年中考可能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考查7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启示等;可以结合“扶贫”工作,考查我国发展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对策、目的、取得的成果、认识(党的宗旨)等;结合“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考查科技创新的作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中国第二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考查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1.(2019河北5)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978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仅5.2万公里,到2018年底已经发展到13.1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了解这一事实,有助于(

①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认同我国的世界强国地位③增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④分享实现全面小康的喜悦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A
应用训练
能力提升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改革开放。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铁路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说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有利于增强国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
,①③正确;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不是世界强国,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国的发展目标之一,②④均不符合我国国情,排除。
核心素养培养
题目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为材料,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增强我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旨在引导学生积极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贡献力量。
2.(2019河北6)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京张高铁、京雄城际智能高铁建设中,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定位、下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正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高铁智能建设、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这表明(

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②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③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
④我国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C
解题思路:本题运用的知识有科技创新
、互联网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定位等高科技在智能高铁建设中的广泛应用,表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①③正确;这些高科技在高铁建设中的应用,让人们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说明科技创新改变生活②符合题意;我国还没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④不符合我国国情且与题意无关,排除。
核心素养培养
题目以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定位等高科技在我国智能高铁建设中的应用为材料,让学生理解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感受我国科技日新月异和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旨在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做创新型人才。
3.(2018河北7)五十多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林场几
代人持续造林护林100多万亩,将原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山秃岭修复成“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华北绿肺”。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塞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②人类要主动改善生态环境③人类善待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④自然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生态文明建设
。从问题来看,“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塞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迪”,①不是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说的,所以排除;④是错的,人类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自然不会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②③则是正确
的启迪。
核心素养培养
题目以社会热点为材料,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感受我国在保护生态方面的成就,侧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养,旨在引导学生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4.2018年1月首届中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办。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从发达国家到最不发达国家,从世界500强到新锐公司,从智能制造到农产品,五洲四海宾朋纷至沓来,全球产品汇聚一堂。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②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④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经济全球化、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从问题来看,以新闻为题材设置问题,知道当今世界是一个整体,国与国之间相互离不开,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对外实行开放战略,奉行互利共赢的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①②③④
都是正确的。
核心素养培养
题目以时政新闻为材料,让学生理解世界是一个整体,感受经济全球化,理解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必要性、必然性。侧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素养,旨在引导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
5.
2015河北30(2)(3)(4)改编,(10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小亮以“中国的发展”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请运用资料展开探究。
资料一: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摘自1858年马克思的《鸦片贸易史》
资料二:1980年,
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88年,我国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资料三:
①中国企业在印度承建地铁工程②中国技术人员在尼日利亚指导当地工人使用机床
③辽宁营口港开通直达莫斯科集装箱班列
资料四:今天,纽约股市的小小波动就可能冲击到印度的很多家庭:上海自贸区的一个订单也可能影响北美某个工厂的全年产量。
(2)资料二反映出我国实行了什么国策
(2分)依据所学,指出坚持这一国策对我国的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
(3)资料三共同反映了当前我国实行上述国策的哪一做法
(2分)要想论证我国这样做的必要性,请从资料四中提炼出一个论据。(2分)
(4)通过以上探究,概括指出当代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2分)
答: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答:国策
对外开放。作用:加快了我国的发展步伐。
答:做法
走出去。论据: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解题思路:(2)资料二中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等都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体现。据此归纳这一国策对我国发展的作用。
核心素养培养
本题考查的知识有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此为依托,增强学生对我国政治的认同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侧重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素养。
解题思路:(3)资料三反映了中国企业、中国技术人员、中国班列在其他国家的作为,这属于对外开放中“走出去”的做法。论证我国坚持“走出去”的必要性,结合资料四中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表现,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回答即可。
解题思路:(4)为关系类设问。既要回答中国发展对世界的作用,
也要回答世界对中国发展的作用。
课堂小结
回扣目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