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25张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25张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坚持依宪治国 导学案

课型设置:【自研·互动·表现40分钟】
课时: 1.5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
2、能力目标: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3、知识目标: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难点:宪法与具体法律的关系。
三、【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一)自研自探环节(课前自主完成,限时10分钟)
阅读感知、自主学习——闪自主之光
【导学1】——阅读教材P18-24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2-1 坚持依宪治国
1、我国宪法的构成?(是什么)P18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2、我国宪法的内容?(是什么)P19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 、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3、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什么)P20
(1)必要性: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 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2)要求: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 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4、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为什么)P20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 的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 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 。党及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5、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P2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 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什么)P22-23
(1)区别
A.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 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 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B.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C.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 。严格的控制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2)联系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导学2】——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展延伸
请你进一步研读教材,把你的疑惑写在下面,向同学展示质疑,使我们共同提高。

(二)合作探究环节(课中合作完成)
研讨质疑、交流提升——闪协作之光
【探究1】宪法知多少
(提前观看视频:《我与宪法》)
? 观看视频,作为中国公民,说说你对我国宪法的了解。(请写下来)




【探究2】对宪法草案的全民大讨论(探究与分享 P19)
? 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修改?(请写下来)
(补充:宪法序言的相关内容(相关链接 P19))




【探究3】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提前观看视频:《农民工百万工资被拖欠,劳保局维权竟被告知签了无效合同》)
? 从该案例中,我们能否维权?该如何维权?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下来)




【探究4】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提前观看视频:《宪法故事》)
?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吗?(请写下来)



【探究5】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提前观看视频:《宪法的地位》)
? 观看视频,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请写下来)



【探究6】规定的内容不同(探究与分享 P22)
? 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请写下来)



【探究7】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提前观看视频:《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
?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被废除的原因。(请写下来)




【探究8】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特定程序(探究与分享 P23)
?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请写下来)



【探究9】为什么要制定其他法律
? 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请写下来)



(三)检测反馈环节(课后巩固提升, 限时15分钟)
成功体验、过关检测——闪智慧之光
★【基础闯关全练】
1.宪法的核心内容是( )
A.总纲 B.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国家机构 D.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2.我国宪法是 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 )
A.国家意志 B.党的意志 C.党和人民意志 D.社会意志
★★【能力提升全练】
3. 宪法的修改是举国关注的大事。宪法修改前民众对修改内容关心程度的调查显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占 83%,增设国家监察委员会,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占 77%,修改我国百年奋斗目标占 64%……在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 不作大改的原则下,宪法最终修改结果与上述民众的期待内容高度吻合。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 )
①民众关心宪法中我国百年奋斗目标的修改,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修改内容与民众期待高度吻合,说明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修改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原则,说明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④民众普遍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说明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举措,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确定了该制度。 2018 年当选的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向宪法庄严宣誓,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国家领导人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行宪法宣誓。这表明( )
①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②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③国家权力必须限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核心素养全练】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请回答:你对宪法的这一规定是如何认识的?


















四、学生收获·每课一思
1、参与讨论了吗?
2、提出了哪些问题?
3、学到了什么?
4、有哪些感悟?






答案:
【自研自探】导学1
1、国家机构 2、根本法 最根本 3、至高无上 宪法 4、根本 依法治国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5、最高 6、根本性 一般性 法律效力 严格 基础
【检测反馈】
1、B 2、C 3、B 4、D
5、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坚持依宪治国 教案
课型:新授课
课时:1.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
2、能力目标: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3、知识目标: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难点:宪法与具体法律的关系。
三、【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齐读课引言P18,理清教材思路,把握关键词——根本活动准则、国家根本法)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初步理解课、框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关键词)
(二)讲授新课
【活动1】宪法知多少
(提前观看视频:《我与宪法》)
? 观看视频,作为中国公民,说说你对我国宪法的了解。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习兴趣,并自主思考,进一步理解宪法与我们的关系)
【活动2】对宪法草案的全民大讨论(探究与分享 P19)
? 观看视频,请分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
提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内容
(补充:宪法序言的相关内容(相关链接 P19))
(设计意图:结合回顾宪法的修改,明确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内容,为后面学习铺垫)
【活动3】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提前观看视频:《农民工百万工资被拖欠,劳保局维权竟被告知签了无效合同》)
? 从该案例中,我们能否维权?该如何维权?你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案例,进一步明白宪法是我们个人行动的根本活动准则)
【活动4】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提前观看视频:《宪法故事》)
?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吗?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明确宪法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活动5】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提前观看视频:《宪法的地位》)
? 观看视频,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基础)
【活动6】规定的内容不同(探究与分享 P22)
? 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资料,在自主学习中加深对宪法与其他法律关系的理解)
【活动7】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提前观看视频:《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
?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被废除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都不能与其相违背)
【活动8】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特定程序(探究与分享 P23)
?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与分享,知道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活动9】为什么要制定其他法律
? 有人认为:有了宪法,我国国家为什么还要制定其他法律?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资料,明白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的构成,是我国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活动准则,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权威和最高效力。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7张PPT)
人教统编版 八年级下册
2-1 坚持依宪治国
习近平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保障宪法实施。如果宪法得不到充分、有效实施,受到漠视、削弱甚至被破坏,那么,国家权力的行使将会违反法治的
要求,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不能真正实现。
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
宪法监督。我们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尊
重宪法、维护宪法的理念。那么,怎样
才能确保宪法最高的效力和地位?我们
如何形成尊重宪法、崇尚法治的理念呢?
2-1 坚持依宪治国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自学目标 P18~24
1、我国宪法的构成是怎样的?
2、我国宪法的内容是什么?
3、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5、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要求:带着下列问题快速阅读课本
宪法知多少
观看视频,作为中国公民,说说你对我国宪法的了解。
对宪法草案的全民大讨论(探究与分享 P19)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
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
,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
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
,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
民大讨论,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
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
意见。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
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
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
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与1982年12月4日(八二宪法、国家宪法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此后,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修改?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1、我国宪法的构成?P18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是什么
2、我国宪法的内容?P19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内容
是什么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宪法序言的相关内容(相关链接 P19)
我国宪法明确指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宪法》序言 第七段)
从该案例中,我们能否维权?该如何维权?你有什么启发?
我们是否要维权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3、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
根本活动准则”?P20
(1)必要性: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是什么
(2)要求: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根本的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吗?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4、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以宪法为根本的
活动准则?P20
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党及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牛刀小试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
A.依宪治国
B.以德治国
C.科学立法
D.完善法律体系
解析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B、 C、 D 三项不符合题意。课本知识告诉我们,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故选 A。
宪法的法律地位
观看视频,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5、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P22
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规定的内容不同(探究与分享 P22)
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选举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种族、民族、性别、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
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P22-23
是什么
(1)区别
A.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被废除的原因。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P22-23
是什么
(1)区别
A.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B.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特定程序(探究与分享 P23)
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一般程序,有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P22-23
是什么
(1)区别
A.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B.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C.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控制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既然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同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有人认为:有了宪法,我国国家为什么还要制定其他法律?
为什么要制定其他法律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P22-23
是什么
(1)区别
A.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B.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C.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控制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2)联系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牛刀小试
关于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可以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④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宪法与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①认识正确;宪法与其他法律具有的法律效力不同,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②认识正确,③认识不正确;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存在内在联系,④认识正确。 故选 C。
2-1 坚持依宪治国
根本的
活动准则
最高的法律地位/权威/效力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和联系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坚持依宪治国
最高的
法律效力
构成、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