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治中考一轮】专题八(一)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课件+3年中考2年模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社会法治中考一轮】专题八(一)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课件+3年中考2年模拟)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专题八 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一)
中考一轮复习 浙江专版
思维导图
课程标准 3-2-1 讲述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史实,评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和艰辛探索
知识梳理
1.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准备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①时间:1949年3月
②地点:河北平山县
③主要内容:
A.党的工作重心:毛泽东指出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B.党的总任务: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④意义: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

一、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梳理
1.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准备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①时间:1949年9月
②地点:北平
③主要内容: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规定国家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等人为副主席,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意义:拉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

一、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梳理
1.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准备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①时间:1949年10月1日
②地点:北京
③主要内容:
国家领导人宣誓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等。

一、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梳理
2.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目下午,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一、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梳理
4.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最终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一、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梳理
1.抗美援朝(军事)
(1)背景 :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不顾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战火一直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
(2)交战双方:
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被巻为“最可爱的人”)VS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
二、巩固新生政权
知识梳理
1.抗美援朝(军事)
(3)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4)英雄人物:黄继光等
(5)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6)战争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7)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进一步巩国了新生政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巩固新生政权
知识梳理
2.土地改革(经济)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农民。这种状況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频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具体做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二、巩固新生政权
知识梳理
2.土地改革(经济)
(4)结果:
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房屋等,农民再也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实现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5)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业生产活动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巩固新生政权
知识梳理
1.“一五”计划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缺乏大机器制造业和现代技术装备
(2)时间:1953~1957年
(3)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知识梳理
1.“一五”计划
(4)成就:
“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① 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 “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兴建,并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②交通方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修建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
(5)取得成就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创造新生活的热情。
意义: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知识梳理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1954年9月
(2)地点:北京
(3)内容: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知识梳理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内容:
②选举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朱德等人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4)影响: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知识梳理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农民普遍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般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②方式:主要是把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原则:自愿互利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知识梳理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过程:开始时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起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⑤结果:1956年全国地大多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⑥土地制度: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制)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公有制)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知识梳理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方式:1954年,国家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进入社会主义的时间:是1956年,不是1949年。)
(5)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知识梳理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方式:1954年,国家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进入社会主义的时间:是1956年,不是1949年。)
(5)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知识梳理
1.政治领域——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内容:宣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
(3)意义:八大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为探索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良好的开端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
知识梳理
2.经济科技领域
(1)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①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②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国、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建设起来。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③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④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⑤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⑥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⑦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⑧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
知识梳理
2.经济科技领域
(1)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影响: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文化大革命时期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②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明确: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
知识梳理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
(1)基本情况
五、失误与挫折
“大跃进”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时间 1958年开始
领域 经济
背景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撤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失误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危害 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调整 为扭转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知识梳理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
(2)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通常被称为“七千人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作会议,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会议对待缺点和错误比较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发扬民主和自我批评的精神,给全党以鼓舞,增强了全党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信心。这次大会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3)教训/启示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正确认识基本国情,要立足国情,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路线。
③要维护好群众利益,坚持改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等
五、失误与挫折
知识梳理
2.“文化大革命”(政治)
(1)时间:
1966~1976年10月(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发生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实际指挥部:
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
五、失误与挫折
知识梳理
2.“文化大革命”(政治)
(4)重大事件
①九一三事件
1971年9月13日,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②四五运动
1976年4月5日,周恩来逝世后,上百万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五、失误与挫折
知识梳理
2.“文化大革命”(政治)
(4)重大事件
③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毛泽东逝世后,江青反革命集团(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等)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五、失误与挫折
知识梳理
2.“文化大革命”(政治)
(5)危害: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①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老一辈革命家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周恩来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②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他们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五、失误与挫折
知识梳理
(6)评价: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人世间没有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7)教训(启示)
①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
②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
③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路线。
④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等。
五、失误与挫折
考点精讲
(2019?温州)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大跃进”运动掀起 D.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答案】 A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从1953到1956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的变化可知,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时期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阶段,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
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7年之后,“大跃进”运动发生在1958年至1960年,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发生在1961年至1965年,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的识记。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考点精讲
(2019?杭州)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①③② D. ④②①③
【答案】 C
【考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从1934年-1936年;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渡江战役”,时间是1949年;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反映的是“秋收起义”,时间是1927年9月;因此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④①③②。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依据毛泽东的诗词判断出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考点精讲
(2019年台州市玉环市模拟)《剑桥中国史》中描述了“1949—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努力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挫折。”下列史实与“描述”吻合的是(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②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观点
④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动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 A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①②③符合题意;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发区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的识记。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感谢欣赏

专题八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一)
选择题
1.(2019?温州)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掀起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2.(2019?湖州)新闻报刊见证时代变迁。刊登下列内容的四张报纸按发行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3.(2019?杭州)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4.(2019?金华)70年奋进的脚步,70年光辉的历程。以下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8?衢州)诗词蕴含历史。图3中毛泽东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③①
6.(2017?衢州)促使下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

图21952年与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钢”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7·台州)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其反映的主题是( )


A.巩固新生政权 B.新中国的建设 C.“一五”计划成就 D.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8.(2017·嘉兴)嘉兴有处老建筑——三塔。它位于京杭古运河畔,始建于贞观年间,1971年被夷为平地,1999年在原址按原貌重建。三塔可能见证了( )
①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②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开创
③“一五”计划的实施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2017·绍兴)“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土地改革热火朝天 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二、非选择题
1.(2019?嘉兴)回首历程,探索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用当今流行的话说是一个历史“拐点”……从那以后,党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金冲及《对遵义会议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贵州解放后,中共贵州省委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在广大农村开展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大变革。1952年“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现实,全省80%左右的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和农具等。全省粮食产量,1951年比1950年增长6.42%。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材料三: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安新区。
冷却散热、高消耗电能是大数据中心建设重要条件。因环境优势,贵安新区吸引多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数据中心基地。新区东部“大学城”内高校集聚。


安顺 平均气温(℃)
1月 4.3
2月 15.0
3月 22.0
4月 15.0

(1)从思想角度看,材料一中的“历史拐点”是指什么?
(2)分析材料二中贵州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贵安新区成为大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条件。
(4)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要走怎样的道路?
2.(2018?衢州)习近平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间卷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中师分历史时期或节点

注:C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一一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1)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B时期的主要任务。
(2)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请分别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材料分析,党的奋斗历程对新时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有哪些启迪?
3.(2018?舟山)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还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86.7%。
一一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1)毛泽东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发表上述议论的?
(2)据材料二,指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及我党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2017·丽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看图说史

活动二:读文析史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活动三:史论结合
史实 结论
例:1927年,毛泽东率部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① 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

(1)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任选其中的两个事件阐述其重要意义。
(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
(3)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
(4)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一、选择题
1.(2019年台州市天台县模拟二)下列年代尺中属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是( )

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③“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制定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2.(2019年温州外国语学校三模)纪录片《国家相册》以相片的形式记录了近现代中国充满艰辛和曲折的发展历程。以下相片能体现1972年中国的场景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9年金华市六校联考模拟)2019年3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关于历史上的人大和政协叙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B.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刑法》、《民法通则》
4.(2019年温州第二十三中学二模)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相声、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此举旨在( )
A.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B.庆祝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C.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造舆论氛围 D.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选举
5.(2019年绍兴市杨汛桥镇中学模拟)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领域的改革成功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19年台州市玉环市模拟)《剑桥中国史》中描述了“1949—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努力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挫折。”下列史实与“描述”吻合的是(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②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观点
④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动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9年温州外国语学校二模)读下图,对我国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时我国粮食产量下降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密切相关
B.国家基本上完成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D.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粮食、油料等大丰收
8.(2019年湖州市吴兴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二模)作家莫言在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该场景体现的历史时期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9.(2019年台州市台初学院附中模拟五)为了解我国某时期农村居民结构状况,某学习小组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绘制成如下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王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1)本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实地考察法 B.访问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文献调查法
(2)导致王庄农户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人民公社化的大规模推广
C.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0. (2019年绍兴市嵊州市模拟)一曲“东方红”,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中国的航天时代开启于( )
A.1965年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1973年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11.(2019年杭州市桐庐县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系列重大举措。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②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2.(2019年宁波市海曙区模拟)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小明对“新中国成立意义”进行了如下梳理,不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2018年金华市六校联考一模)《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提出:“从1953~1956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对全社会各种行业的国有化或称作集体化运动,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这里的“国有化”或“集体化运动”是指()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4.(2018年绍兴市初中联谊学校模拟)歌曲、口号往往反映特定的年代和历史事件。下列歌曲或口号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③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④稻谷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空吸袋烟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D .②③①④
15.(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十二中三模)周恩来曾说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与第二个天安门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成立
16.(2018年湖州市南浔区二模)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2019年温州市六校联考三模)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要不懈地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坚定道路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既然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则建立民国就必然成为另一时代主题。问题是建立哪一种模式的民国呢?以孙文为理论骨干的革命党人,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当时的“美国模式”……不幸的是,这个生吞活剥的美国模式在中国实行起来却完全走了样。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由于缺乏经验,一开始采取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设方式…“浮夸风”严重泛滥。
——摘编自张维《中国道路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四: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078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
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重大成果,是我国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国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1)材料一中的“美国模式”指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浮夸风’严重泛滥”的原因。
(3)请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材料中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
(4)“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结合材料一至材料四,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2.(2019年金华市六校联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

材料二:新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跨越、要征服。如:目前全国还有近1/4的村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每万元GDP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东中西部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人习惯于西方流行文化的洗礼,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1)党中央为加快经济发展在B阶段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2)在A与C阶段我国经济都曾面临极大的困难,结合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度过难关使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的?
(3)依据材料我们该如何跨越新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
3.(2018年丽水市实验学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
材料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丽水带来了深度红利:“农业+旅游”让丽水乡村成为了创富的“聚宝盆”,住“丽水山居”、喝“丽水乡茶”、品“丽水山耕”成为丽水旅游的新标签。2017年“丽水山耕”的销售额就超过21.8亿元;全市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点)3881家,从业人员4.5万人,接待游客2787.8万,实现营业;总收入31.2亿元,增长34.0%;丽水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72元,同比增长9.8%,增幅继续领跑全省第一。
(1)材料一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我国当前怎样的基本国情?
(2)“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请运用“国情教育”的相关知识,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3)简要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析材料三中丽水农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的实践经验。
4.(2019年湖州市南浔区一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两次失败、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扭转局势,奋力打开新的局面。
材料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

(1)根据材料一,选择其中一例,运用相关史实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扭转局势的。
(2)请运用相关史实,分析材料二中A,B两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差异的原因。
(3)以上材料对我国早日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12

专题八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一)
选择题
1.(2019?温州)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掀起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答案】A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从1953到1956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的变化可知,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时期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阶段,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7年之后,“大跃进”运动发生在1958年至1960年,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发生在1961年至1965年,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2019?湖州)新闻报刊见证时代变迁。刊登下列内容的四张报纸按发行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答案】A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一五计划期间,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该项提案以压倒多数票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按发行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④②③。故答案为A。
3.(2019?杭州)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答案】C
【考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从1934年-1936年;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渡江战役”,时间是1949年;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反映的是“秋收起义”,时间是1927年9月;因此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④①③②。故答案为C。
4.(2019?金华)70年奋进的脚步,70年光辉的历程。以下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①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②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不正确;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指中国由站起来到了富起来,④正确。故答案为B。
5.(2018?衢州)诗词蕴含历史。图3中毛泽东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③①
【答案】D
【考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重大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指的是1956年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②指的是1927年爆发的秋收起义;③指的是1945年渡江战役;④指的是1934年开始的长征。故选D。
6.(2017?衢州)促使下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

图21952年与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钢”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根据图2和所学可知,经过三年的恢复期,我国的工业基础仍然很薄弱,尤其重工业发展落后;为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的进行国民经济建设,我国在1953年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所以主要工业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有关;同时,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高涨,而且在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得到了苏联的援助。工业生产“以钢为钢”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社会现象,与题干不符;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7.(2017·台州)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其反映的主题是( )


A.巩固新生政权 B.新中国的建设 C.“一五”计划成就 D.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答案】B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建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长江大桥、农业生产合作社发生在一五计划时期,当时新生政权早已巩固,所以A不符合题意;1950年土地改革是为巩固新生政权所采取的措施,所以C不符合题意;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D不符合题意。1950年土地改革、武汉长江大桥、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是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
8.(2017·嘉兴)嘉兴有处老建筑——三塔。它位于京杭古运河畔,始建于贞观年间,1971年被夷为平地,1999年在原址按原貌重建。三塔可能见证了( )
①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②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开创
③“一五”计划的实施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考点】王朝更替的时序,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史实年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开凿于隋朝,早于唐朝贞观年间,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召开,而三塔在1971年被夷为平地,1999年才在原址按原貌重建,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9.(2017·绍兴)“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土地改革热火朝天 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答案】B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指的是解放汽车的建成出厂的情景。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新中国生产出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是一五计划的成果。故选择B。
二、非选择题
1.(2019?嘉兴)回首历程,探索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用当今流行的话说是一个历史“拐点”……从那以后,党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金冲及《对遵义会议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贵州解放后,中共贵州省委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在广大农村开展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大变革。1952年“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现实,全省80%左右的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和农具等。全省粮食产量,1951年比1950年增长6.42%。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材料三: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安新区。
冷却散热、高消耗电能是大数据中心建设重要条件。因环境优势,贵安新区吸引多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数据中心基地。新区东部“大学城”内高校集聚。


安顺 平均气温(℃)
1月 4.3
2月 15.0
3月 22.0
4月 15.0

(1)从思想角度看,材料一中的“历史拐点”是指什么?
(2)分析材料二中贵州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贵安新区成为大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条件。
(4)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要走怎样的道路?
【答案】(1)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贵州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增长,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3)国家政策支持;气候凉爽、水电资源丰富;临近贵阳、安顺交通便捷;“大学城”提供技术、人才。
(4)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道路。
【考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1)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出处中的“《对遵义会议的历史考察》”,联系所学知识,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2)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二中的时间“1952年”等可知,指的是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仍然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70%到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到30%的土地,他们整天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本题考查贵安新区成为大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条件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三中“……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安新区……”说明贵安新区成为大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条件之一是国家政策支持。材料三中“……新区东部“大学城”内高校集聚”说明贵安新区成为大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条件之二是“大学城”提供技术、人才。材料三中“贵安新区示意图”说明贵安新区成为大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条件之三是水电资源丰富;临近贵阳、安顺交通便捷。材料三中的表格说明贵安新区成为大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条件之四是气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道路。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2.(2018?衢州)习近平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间卷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中师分历史时期或节点

注:C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一一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1)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B时期的主要任务。
(2)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请分别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材料分析,党的奋斗历程对新时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有哪些启迪?
【答案】(1)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B:巩固新生政权。
(2)①第一个重大关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②第二个重大关头:1992年,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迈上了新征程。
(3)要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要遵循发展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考点】抗日战争,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和巩固新生政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B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
(2)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第一个重大关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第二个重大关头:1992年,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迈上了新征程。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要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要遵循发展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3.(2018?舟山)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还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86.7%。
一一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1)毛泽东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发表上述议论的?
(2)据材料二,指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及我党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1)西安事变
(2)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人民痛恶的内战基本结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考点】抗日战争,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后经中国共产党的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还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为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和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人民痛恶的内战基本结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2017·丽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看图说史

活动二:读文析史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活动三:史论结合
史实 结论
例:1927年,毛泽东率部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① 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

(1)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任选其中的两个事件阐述其重要意义。
(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
(3)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
(4)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1)顺序:④③①②
意义: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②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④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实行全民族抗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3)①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
【考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开国大典发生于1949年,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共一大于1921年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这些事件的按时间排序是④③①②。
(2)本题考查的是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七七事变的爆发,开始全面侵华。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发动,该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3)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4)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

一、选择题
1.(2019年台州市天台县模拟二)下列年代尺中属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是( )

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③“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制定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A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建立了农民私有土地制度,就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①符合题意;1967年,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所以②不符合题意;“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以后,所以③不符合题意;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制定,所以④符合题意。故选A。
2.(2019年温州外国语学校三模)纪录片《国家相册》以相片的形式记录了近现代中国充满艰辛和曲折的发展历程。以下相片能体现1972年中国的场景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①指的是1964年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指的是1958年-1960年发生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指的是发生于1966-1967年的文化大革命,④指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所以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
3.(2019年金华市六校联考模拟)2019年3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关于历史上的人大和政协叙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B.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刑法》、《民法通则》
【答案】B
【考点】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大和政协的有关知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并决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各项事项,所以A表述错误;B表述正确;1984年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以C表述错误;制定《刑法》、《民法通则》的是全国人人大,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B。
4.(2019年温州第二十三中学二模)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相声、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此举旨在( )
A.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B.庆祝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C.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造舆论氛围 D.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选举
【答案】D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2019年绍兴市杨汛桥镇中学模拟)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领域的改革成功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的农业改革。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是成功的,①符合题意;1950—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成功的,②正确;1958年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平二调"、"共产风"盛行起来,结果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引起农民的恐慌和不满,是失败的,③不符合题意;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后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成功的,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6.(2019年台州市玉环市模拟)《剑桥中国史》中描述了“1949—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努力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挫折。”下列史实与“描述”吻合的是(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②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观点
④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动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①②③符合题意;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7.(2019年温州外国语学校二模)读下图,对我国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时我国粮食产量下降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密切相关
B.国家基本上完成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D.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粮食、油料等大丰收
【答案】C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所示,1958年—1961年粮食产量和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急剧下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是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急于求成,违背了粮食的自然生产规律。C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8.(2019年湖州市吴兴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二模)作家莫言在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该场景体现的历史时期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答案】D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语录歌”、“造反有理”等都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文革中,造反派冲击政府机关,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使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ABC三项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D项文化大革命是题干场景体现的历史时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9.(2019年台州市台初学院附中模拟五)为了解我国某时期农村居民结构状况,某学习小组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绘制成如下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王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1)本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实地考察法 B.访问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文献调查法
(2)导致王庄农户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人民公社化的大规模推广
C.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1)D (2)A
【考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2)本题考查的是调查方法。分析材料可知,某学习小组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绘制成图表,这说明该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文献调查法。故选D。
(2)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所以A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三大改造1953年才刚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所以BCD与题意无关。故选A。
10. (2019年绍兴市嵊州市模拟)一曲“东方红”,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中国的航天时代开启于( )
A.1965年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1973年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答案】C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有关知识。中国的航天时代开启于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故选C。
11.(2019年杭州市桐庐县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系列重大举措。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②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答案】C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巩固新生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关知识。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建立了农民私有土地制度,就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所以②①④③符合题意。故选C。
12.(2019年宁波市海曙区模拟)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小明对“新中国成立意义”进行了如下梳理,不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考点】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①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②③④都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符合题意。故选A。
13.(2018年金华市六校联考一模)《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提出:“从1953~1956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对全社会各种行业的国有化或称作集体化运动,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这里的“国有化”或“集体化运动”是指()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答案】B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据“从1953~1956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对全社会各种行业的国有化或称作集体化运动,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国有化”或“集体化运动”是指三大改造。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B。
14.(2018年绍兴市初中联谊学校模拟)歌曲、口号往往反映特定的年代和历史事件。下列歌曲或口号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③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④稻谷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空吸袋烟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D .②③①④
【答案】D
【考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是指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还我山东,还我青岛”是指1919年的五四运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指1946年爆发的解放战争,“稻谷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空吸袋烟”是指1958年爆发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选D。
15.(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十二中三模)周恩来曾说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与第二个天安门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成立
【答案】D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国大典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干中前一个“天安门”是指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的爆发,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后一个“天安门”指的是开国大典。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后,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故选D。
16.(2018年湖州市南浔区二模)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答案】D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农业合作化运动,1956年;②“在公社食堂就餐”——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③“拔掉地主立的界碑”——土地改革,1950年至1953年;④“小岗村分田到户”,1978年。按时间先后顺序③①②④,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2019年温州市六校联考三模)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要不懈地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坚定道路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既然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则建立民国就必然成为另一时代主题。问题是建立哪一种模式的民国呢?以孙文为理论骨干的革命党人,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当时的“美国模式”……不幸的是,这个生吞活剥的美国模式在中国实行起来却完全走了样。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由于缺乏经验,一开始采取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设方式…“浮夸风”严重泛滥。
——摘编自张维《中国道路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四: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078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
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重大成果,是我国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国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1)材料一中的“美国模式”指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浮夸风’严重泛滥”的原因。
(3)请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材料中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
(4)“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结合材料一至材料四,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答案】(1)共和政体(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2)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不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3)①第一个重大关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②第二个重大关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4)①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制国家,但并没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说明“美国模式”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此后的探索中,又深受“苏联模式”影响,“左倾”思潮泛滥,出现了大跃进等失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巨大损失,这说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不符合中国国情。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④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人民历史和现实的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考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的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美国模式”指的是共和政体(民主共和制或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2)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曲折。20世纪50年代“‘浮夸风’严重泛滥”,以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的原因有: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等。
(3)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重大关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第二个重大关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同年召开的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4)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三大改造、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关知识。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制国家,但并没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说明“美国模式”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此后的探索中,又深受“苏联模式”影响,“左倾”思潮泛滥,出现了大跃进等失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巨大损失,这说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不符合中国国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人民历史和现实的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2019年金华市六校联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

材料二:新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跨越、要征服。如:目前全国还有近1/4的村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每万元GDP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东中西部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人习惯于西方流行文化的洗礼,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1)党中央为加快经济发展在B阶段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2)在A与C阶段我国经济都曾面临极大的困难,结合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度过难关使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的?
(3)依据材料我们该如何跨越新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
【答案】(1)把党和国家的经济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A阶段:调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C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同年召开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推进了改革开放。

(3)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依靠科技进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和国家的经济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曲折和改革开放。由于1958年“大跃进”的错误,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转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面对这种局面,1961年-1965年,中国政府调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同年召开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推进了改革开放。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要跨越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必须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依靠科技进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3.(2018年丽水市实验学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
材料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丽水带来了深度红利:“农业+旅游”让丽水乡村成为了创富的“聚宝盆”,住“丽水山居”、喝“丽水乡茶”、品“丽水山耕”成为丽水旅游的新标签。2017年“丽水山耕”的销售额就超过21.8亿元;全市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点)3881家,从业人员4.5万人,接待游客2787.8万,实现营业;总收入31.2亿元,增长34.0%;丽水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72元,同比增长9.8%,增幅继续领跑全省第一。
(1)材料一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我国当前怎样的基本国情?
(2)“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请运用“国情教育”的相关知识,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3)简要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析材料三中丽水农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的实践经验。
【答案】(1)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基本国情: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各地发展不平衡的。
(2)略
(3)建国初期,土地改革;1956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来,农村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托当地的资源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分析材料一漫画可知,漫画反映了我城乡收入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说明了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各地发展不平衡的。
(2)本题考查的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等。
(3)本题考查的是农村经济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土地改革;1956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来,农村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农业+旅游”体现了依托当地的资源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农家乐民宿经营户体现了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2019年湖州市南浔区一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两次失败、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扭转局势,奋力打开新的局面。
材料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

(1)根据材料一,选择其中一例,运用相关史实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扭转局势的。
(2)请运用相关史实,分析材料二中A,B两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差异的原因。
(3)以上材料对我国早日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答案】(1)1927年8月7日,召开了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了的”重要诊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或找到了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或者:190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A阶段:1958年全国就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或:导致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
B阶段: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或者: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

(3)启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考点】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分析:依据材料“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两次失败、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1927年8月7日,召开了八七会议。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了的”重要诊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或找到了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或者:依据材料“一次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扭转局势,奋力打开新的局面”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遵义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A阶段:依据材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1959——1961年”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或:导致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B阶段:依据材料“1992——1994年”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或者: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
(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梦”的相关知识。依据命题要求,结合以上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8

专题八 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一)

课程标准 3-2-1 讲述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史实,评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和艰辛探索
一、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准备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①时间:
②地点:
③主要内容:
A.党的工作重心:毛泽东指出乡村包围城市 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 的时期。
B.党的总任务: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 转变为 ,由 社会转变为 社会
④意义: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 、 的准备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①时间:
②地点:
③主要内容: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 》),规定国家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性质是 领导的、以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 ,采用公元纪年。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等人为副主席,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意义: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①时间:
②地点:
③主要内容:
国家领导人宣誓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告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 》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 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等。
2.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目下午,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 合法政府。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 、 和 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 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实现了 和 的历史任务,标志着 的胜利。
(3)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 和 的力量。
4.西藏和平解放: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最终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巩固新生政权
1.抗美援朝(军事)
(1)背景 : ,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不顾中国的警告,越过“ ”,战火一直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
(2)交战双方: 、 (被巻为“最可爱的人”)VS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
(3)著名战役:
(4)英雄人物:黄继光等
(5)结果: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6)战争性质:
(7)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 ,进一步巩国了新生政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
2.土地改革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 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农民。这种状況严重阻碍 和 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 ,获得土地。
(2)法律依据:《 》(1950年频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
(3)具体做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4)结果:到 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房屋等,农民再也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实现了孙中山的“ ”主义)。
(5)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 所有制,消灭了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 .农业生产活动迅速 ,为国家的
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一五”计划
(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缺乏 和
(2)时间:
(3)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4)成就:“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① 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 兴建,并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②交通方面: 建成通车;修建了 、 、 公路
③取得成就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创造新生活的热情。
(5)意义:从此,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①通过了《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②选举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朱德等人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4)影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农民普遍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般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 ,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到 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
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②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走 和
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原则:
④过程:开始时实行 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年,全国起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⑤结果: 年全国地大多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⑥土地制度:农民土地所有制( )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
(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方式:1954年,国家通过 的方式,逐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 向社会主义 的转变,社会主义 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 。(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进入社会主义的时间:是1956年,不是1949年。)
(5)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着 、 、 等缺点。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
1.政治领域——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内容:宣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 ;确定了 的政治路线
(3)意义:八大确定的 的政治路线为探索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良好的开端
2.经济科技领域
(1)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①1957年底, 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② 和 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国、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建设起来。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③ 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④新兴的 、 、 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⑤交通方面,修建了 、 、包兰等铁路;
⑥ 设取得很大成绩
⑦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 ,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⑧ 取得了巨大进展
影响: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和 ,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
(2)文化大革命时期
① ,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② ,成功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 ,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五、失误与挫折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
(1)基本情况
“大跃进”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时间
领域 经济
背景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撤起了“ ”的高潮和
失误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 ,忽视了客观的 。
危害 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 发生严重困难。
调整 为扭转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 、 、 、 ”的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 ,呈现出 、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2)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通常被称为“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作会议,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 。会议对待缺点和错误比较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发扬民主和自我批评的精神,给全党以鼓舞,增强了全党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信心。这次大会对推动国民经济 起到了积极作用
(3)教训/启示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 , ,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正确认识 ,要 ,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路线。
③要维护好群众利益,坚持改革,调动农民 等。
2.“文化大革命”(政治)
(1)时间:1966~1976年10月(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发生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实际指挥部: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
(4)重大事件
①九一三事件
1971年9月13日,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 集团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②四五运动
1976年4月5日, 逝世后,上百万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悼念 ,声讨“四人帮”。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③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 逝世后, 反革命集团(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等)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 ”。
(5)危害: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 ,是新中国成立后 的挫折。
①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 和 :
国家主席 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老一辈革命家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周恩来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② 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他们趁机煽动“ 、 ”,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6)评价: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 或 ,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 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 。它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 。人世间没有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7)教训(启示)
①要坚持党的 ,防止 。
②要发展社会主义 ,推进 。
③要从 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路线。
④要以 ,大力发展生产力等。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