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思考:宪法是怎样一部法律?它有什么样的地位?这种做法有何意义? 第一课 维护宪 权威 重点: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快速阅读课本P2—10,标画下列思考题的答案,6分钟后找同学回答。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宪法如何保障公民权利?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4、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有哪些?5、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6、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请你找出这三个地方的共同之处?答: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都悬挂了国徽,且它们的名字里都有“人民”二字。2.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答:如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答: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具体是如何确保的?(表现)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一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1)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第二条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宪法》第六条 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我国国家性质人民的地位情感目标0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产生组成属于行使代表人民行使直接代表人民行使间接直接我国国家性质人民的地位情感目标03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4)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5)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具体是如何确保的?(表现)国家的性质01经济制度02政治制度03公民的基本权利04武装力量归属05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想一想:国家为新型肺炎患者买单体现了什么?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二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主体、内容范围(P6-7)我国公民外国人个人群体人权的主体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人权的内容思考: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和自由。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执政,简政放权。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123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5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法治推动力: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维护司法公正 我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以“你不是人民”的名义拒绝办事民众拓展知识 1月16日,周旭被进行停职调查。1月19日,经当地镇党委研究,决定免去周旭天王社区党总支书记职务。1、为什么该社区书记被勒令停职查办,最终撤销职务处理? 没有明确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并且属于人民。其权力行使没有做到服务人民的利益,属于失职行为,故撤职处理。 办事的群众属于我国人民一员,同时也具备公民身份,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履行规定的义务。2、办事的群众是人民吗?人民与公民相同吗? 明晰“公民与人民” 具有某国国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和人民的敌人)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法律概念政治性概念,与敌人相对。知识拓展练一练: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明留学中国的外国学生退休在家的司机老王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监狱服刑的张某 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权力政治概念,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如国家执法部门的强制力权利法律概念,是法律赋予的利益,如公民的受教育权等 明晰“权力与权利”权力≠权利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我国覆盖全民的基本医保制度已全面建立党和政府大力开展扶贫工作改善措施1.请你说一说:国家做了哪些措施改善公民生存和发展状况?2.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拓展提高课堂总结单项选择题课堂练习1.下列对我国国家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是人民主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工人 ③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农民 ④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B2.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警察,人民政府……很多国家机关、单位名称之所以冠以“人民”,原因是( )A.人民人数最多,力量最大B.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C.人民直接管理国家政权D.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B3. 2004 年人权入宪、2007年物权法通过和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2018年修宪,我国人权保障逐步落实。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②我国加强人权法治保障③我国公民的权利日益得到充分实现④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C4.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着权利的纸。”之所以说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书,是因为( )①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范围都来自宪法的规定 ②宪法中确认的国家基本制度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 ③宪法规定公民有广泛的基本权利和保障措施 ④宪法只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B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课题 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单元 第亿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下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认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知道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相关内容,知道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做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 能力目标:增强宪法意识和人权意识,提高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宪法原则、人权概念等的理解、辨别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让学生牢固树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重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难点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信阳市中心医院宪法公益广告宣传片 宣传宪法我有责 思考问题:宪法是怎样一部法律? 它有什么样的地位? 这种做法有何意义? 教师引导,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通过探究活动为宪法的相关内容做铺垫。讲授新课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快速阅读课本P2—10,标画下列思考题的答案, 6分钟后找同学回答。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4、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有哪些? 5、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6、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观察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学生回答交流,教师引导并归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播放视频:认识宪法 思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具体是如何确保的?(表现) 教师讲解:探究一:翻阅宪法文本 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探究二:解读宪法第六条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探究三:参与政治生活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探究四: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总结: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播放视频 思考: 想一想:国家为新型肺炎患者买单体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并归纳:什么是人权?了解人权 播放视频 从定义、内容和实质、特点、广泛性等方面进行了解 思考: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展示多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的部分情况,思考: 各种法律的制定与修改都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课本第8页探究与分享,阅读材料,思考: 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 结论: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课本第8页探究与分享,阅读材料,思考: 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展示宣传宪法的图片组,引出: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归纳总结: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展示材料:我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拓展知识 播放视频:以“你不是人民”的名义拒绝办事民众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为什么该社区书记被勒令停职查办,最终撤销职务处理? 2、办事的群众是人民吗?人民与公民相同吗? 明晰权利与权力两组概念 明晰公民与人民两组概念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问题提示,看课本,标疑难点学生看书思考问题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学生交流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谈论问题,分享答案 结合案例小组讨论总结得出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权的含义、实质分别是什么? 明确本课目标,增强自主学习主动性。 过探究活动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宪法的相关内容做铺垫。 让学生通过具体情景体验、体会宪法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引导学生感受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努力及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宪法的宪法原则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引导学生树立了主人翁意识,更好地体会国家在充分的尊重和保障人权。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ppt 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doc 信阳市中心医院宪法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宪法我有责_标清.mp4 国家医保局:对确诊为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采取特殊报销政策_标清.mp4 宪法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宪法赋予公民“人权”.wmv 宪法知识普法动画_标清.mp4 法治推动力: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维护司法公正141104_标清.mp4 群众反映饮水问题被怼“你不是人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