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课件30张PPT+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课件30张PPT+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导学案
【学教目标】
1.知道工业化国家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具体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
2.了解由于工业革命,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也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3.认识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工业革命前, 是英国的主要生产部门。工业革命后, 超过了农业,占据主要地位。
2.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发生重在改变,城市成为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称为“ ”。
3. 城市化在带来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出现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如 、 等。
二、活动探究
探究一: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

(1)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2)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探究二:资料1:1835年,托克维尔这样描述曼彻斯特:“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资料2:19世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这样刻画当时的社会状况:金钱对法律、政治、风俗的控制“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金钱成为“现代人的上帝”。
资料3:《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


三、练习巩固
1.右图是英国约哈?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竖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下列选项中践行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是( )
A.预防贪污腐败 B.惩处网络犯罪 C.治理工业污染 D.打击恐怖主义
3. 2019年6月5口,省委书记杜家豪、省长许达哲指出:近年来湖南以“一湖四水”系统联治为重点,扎实推进长江岸线整治和洞庭湖下塞湖矮围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反应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类社会面临的( )
A.人口问题 B.恐怖主义问题 C.网络犯罪问题 D.生态环境问题
4. 《寂静的春天》的章节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书中警示的是( )
A.人口问题 B.环境问题 C.毒品问题 D.战争问题
5.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以下属于工业革命负面影响的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B.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C.人们出行更加快捷、便利 D.工业污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6. 右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

A.社会进步 B.社会矛盾 C.社会变化 D.政治制度
7. 观察下图,该图可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 )

A.人口增长 B.城市发展 C.贫富分化 D.环境污染
8. 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9.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10.阅读右边图表,回答问题。
(1)从1800年到1900年,近代城市人口变迁的总体趋势是什么?观察右图,导致人口的这种变迁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这种趋势的发展,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至少列出三条)



(3)请你找出图中纽约、伦敦与东京、上海人口变化的不同,并简要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农业 工业
2.城市化
3.空气污染 交通堵塞 住房拥挤
二、1. (1)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2)有利: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教育的普及;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不利: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
2.(1)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一定的弊端,会带来污染与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
(2)我们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顺应其发展。
(3)同时我们还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美化城市,改善生活。
三、练习巩固
1.A 2. C 3.D 4. B 5.D 6.C 7. B 8. D 9.D
10. (1)总体趋势: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工业化的作用。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促使农业人口流向工业,乡村人口流向城市,从而促进了城市化。
(2)负面影响:人口高度集中造成环境污染;交通、住房拥挤;失业率上升;犯罪率升高等。
(3)纽约、伦敦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比东京、上海快。这是因为19世纪工业革命首先在欧美完成,亚洲则相对落后。



近代科学的创始人

现代科学之父

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2张PPT)
新知导入
伦敦在1800年约有100万居民,一个世纪后增加到了600多万。一位作家这样描述18世纪30年代的伦敦,“厚厚的烟雾弥漫在她数不清的街道和广场上,把150万人笼罩在迷蒙的水汽里。”他为此感到震惊。1913年,伦敦人烧了1500万吨煤,人均两吨。其他城市同样如此。曼彻斯特的人口在20世纪伊始不到伦敦的十分之一,每年使用的煤炭却接近于伦敦的一半。
---彼得·索尔谢姆《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
新知讲解
第一篇章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新知讲解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工业化的含义:
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工业化一般理解为产业化,即各个产业不断从传统经济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新知讲解
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乡村小镇
工业化兴起的英国城市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工业化除了城市化还有哪些表现?
工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变化;农业发生了巨大变革;生产方式等
第一篇章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新知讲解
第一篇章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概念: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阅读“教材”和图片,说说你的建议。
新知讲解
英国《都铎·华特报告》(1918),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公营住宅建设
第一篇章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新知讲解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
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共性:这些城市人口都经历了一个大幅度增长的过程,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探究: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
第一篇章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新知讲解
第一篇章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1.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2.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
有利: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教育的普及;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不利: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
新知讲解
第一篇章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新知讲解

是什么--城市化的含义
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怎么样--城市化的表现(P82最后一段)
农业机械化使劳动力出现富余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逐渐上升;
城市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形式
城市成为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第一篇章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新知讲解
第二篇章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 沃尔特·惠特曼
诗中体现了诗人对城市化怎样的态度?
新知讲解
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曾描绘了城市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被分解为一系列的同心圆,各个圆环代表着不同特征的居住区域。最中间的圆环代表着以商业贸易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中心商业区;相邻的圆环代表着脏乱拥挤的贫民窟;再向外则是中产阶层的郊区住宅带。
第二篇章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新知讲解
著名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第二篇章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新知讲解
第二篇章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新知讲解
今日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城区三分之一面积都被花园、公共绿地和森林覆盖,拥有100个社区花园、14个城市农场、80公里长的运河和50多个长满各种花草的自然保护区。
第二篇章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时间 法令(节选)
1863年 英国议会通过第一个《工业发展环境法》
1874年 第二个《工业发展环境法》
1906年 《制碱法》
1926年 《公共卫生(烟害防治)法》
1930年 《道路交通法》
“清洁空气法”和“制碱等工业法”
1956年 《清洁空气法案》、《制碱等工厂法》、
1974年 《污染防止法》
1990年 《环境保护条例》
1995年 《环境法》
2008.11.26 《气候变化法》
新知讲解
第二篇章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资料1:1835年,托克维尔这样描述曼彻斯特:“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资料2:19世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这样刻画当时的社会状况:金钱对法律、政治、风俗的控制“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金钱成为“现代人的上帝”。
资料3:《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新知讲解
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
提示:
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一定的弊端,会带来污染与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
我们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顺应其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美化城市,改善生活。
第二篇章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新知讲解
合理的饮食结构
讨论: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什么?
平均寿命延长
生活质量的提高
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国民文化素质提高
大众传媒的普及
服饰和休闲娱乐活动改变
第三篇章辩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新知讲解
第三篇章辩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新知讲解
阅读材料和P84-85,说说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的变化。
1、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2、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工业革命前,由于商业、国际贸易、原生型工业的繁荣,首先促使了以伦敦为首的大都市急剧扩张,这一时期英国增加的人口有近一半涌入了伦敦。城市人口规模上去了,食物需求与其他消费需求更加旺盛,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高收入的诱惑会像抽水机一样吸纳农村人口。 --【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恩格斯曾经提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这只有依靠现代大工业才能办到”。因为在工业革命前,家庭与经济是合为一体的,工业革命瓦解了家庭经济,将以前从未离开过家庭的妇女解脱了出来,从而使她们能够以自由、独立的身份进入到劳动力市场。
--孙祁祥《经济社会变迁与女性价值》
第三篇章辩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新知讲解
平民阶层妇女走向工厂,参与工业生产,在资本发展与剥削下,她们的自我觉醒和自主意识提高,开始了自我解放的历程。中产阶级妇女走出家庭,面向社会,参与文化事业,是其自我解放和自我个性展示的重要契机。而上层妇女以其优渥的生活,组织大量的文化性沙龙,团结和聚集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她们互相交流思想,研讨学术、哲学、生活和艺术,这就成为了一个思想文化的交流中心,直接促使了她们思想的解放解放,提升了自身之地位。
新知讲解
第三篇章辩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1858年,新的《婚姻和离婚法》终于通过。新法中有4条都直接来自卡洛琳的经历。比如,第21条,被丈夫抛弃的妻子,她的收入不受丈夫的任何追索;第24条,法院可以直接向妻子或其受托人支付单独的赡养费(不用分给丈夫);第25条,妻子能像其他单身妇女一样继承财产;第26条,与丈夫分居的妻子有权订立合同,并在任何民事诉讼中提出起诉。
第一所专收女生的医学院
新知讲解
第三篇章辩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A . 缓和社会矛盾 B . 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 . 促进社会发展 D . 推动城市化发展
新知讲解
第三篇章辩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得强迫其履行义务。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
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在19世纪70年代后实行义务教育。
“教育服务于国民。”
--普鲁士政府的政策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新知讲解
在生活用品方面:
在生活方式方面:
在生活趣味方面:
在生活习惯方面:
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洗衣机、电风扇的使用等。
坐火车、轮船、飞机外出旅游等。
阅读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参加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活动等。
追求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讲究生活质量等。
  观察我们身边的生活,收集有关资料,看看有哪些生活内容是19世纪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出现的,并把它们列举出来。
第三篇章辩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新知讲解
第三篇章辩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反思
有益的变化: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教育的普及;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有害的变化: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
结合课文和所学,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这对现在的中国有哪些启示?
板书设计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1.回望
3.文明的追求
(1)工业化
(2)城市化
(1)积极 作用
(2)弊端
(1)社会生活
(3)精神生活
(3)作用
(2)政治生活
环境污染
贫富分化加剧
2.利弊分析
当堂训练
A
A
1.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双城记》)下列表述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②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有了提高 ③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和人口膨胀等问题 ④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把双刃剑,矛盾不可调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831年,英国的一本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出现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当堂训练
3.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该客轮的背景资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置电脑 
③采用蒸汽机组作为动力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D
4 .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器轰鸣,铁路速度 ②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③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