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社会法治中考一轮】专题九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课件+3年中考2年模拟精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社会法治中考一轮】专题九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课件+3年中考2年模拟精练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专题九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二)
中考一轮复习 浙江专版
思维导图
课程标准 3-3-2 列举实例,表明人口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指出当前中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以及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知识梳理
1.世界人口增长概况
(1)总趋势在不断增长。
(2)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増长的特点是有差异的。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尤其是“二战”结東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迅猛増长,使世界人口总量急剧增加。
2.有关人口的统计指标
(1)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就目前看,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发展中国家则普遍较高。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知识梳理
2.有关人口的统计指标
(2)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数/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1)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迁移。
4.世界人口问题
(1)总体状况: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状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有差异的,因而各自遇到的人口问题也不完全相同。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知识梳理
4.世界人口问题
(2)表现
①印度(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
②日本(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缓甚至负增长,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出现。
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认识: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増长速度,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知识梳理
1.我国的人口现状及其影响
二、我国的人口与发展
人口现状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应对措施
①人口总量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增长势头明显减弱(数量角度) 人口数量大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②人口素质大幅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上升空间(质量角度) 人口素质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人口负担,造应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就业难度,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有
劳动适龄人口总数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年龄结构角度) 增加医疗、卫生,养老,社会保障事业的支出,会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根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把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在满足老年人口需求的同时,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知识梳理
2.我国人口政策
(1)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国推行。)
(2)实行该国策的意义:40多年来,我国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素质大幅提高。
(3)“全面二孩”政策:
①背景: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总量増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适人口总数开始减少,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②目的:为顺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人口均发展。
③实施: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
二、我国的人口与发展
考点精讲
(2017·绍兴)阅读下图,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②计划生育取得成效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④老龄化同题日益严重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考点】人口问题及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中国人口总量的变化,所以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考点:人口问题及对策
思维导图
课程标准 3-3-3 运用图表、数据,展现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列举实例,说明主要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的主要途径;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知识梳理
1.自然资源的分类
(1)可再生资源:指那些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2)非可再生资源:指那些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如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2.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

一、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知识梳理
3.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发展,如波斯湾地区石油储量丰富,波斯湾沿岸国家通过开采和出口石油成为富裕国家。
(2)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大。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很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急剧上升,是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大国,对世界能源的消耗负有重要责任。
一、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知识梳理
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1.“开源”
①増加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扩展自然资源的开发范围;
③研制自然资源的替代品。
2.“节流”
①开发节能产品,降低生产与生活对资源的消耗
②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3.科技在资源利用中的作用:在“开源”与“节流”过程中,科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和种类,増加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的主要途径
知识梳理
1.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1)分布特点: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平衡的
(2)影响
增加了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难度,对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导致资源区域性短缺。
(3)我国煤炭、油气资源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三、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煤炭 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等
油气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北方地区,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等
主要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宁沪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等
知识梳理
2.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解决资源问题的对策
三、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开发利用情况 具体说明
实施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跨区域调配的作用:缓解资源区域性短缺。
依靠科技,“开源”“节流” “开源” 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 的前提 下稳步发展核能。
“节流” 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 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本身按照资源状况统筹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这样,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的差别,会促使各地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特色。
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把对资源的保护纳入法治的轨道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人均意识和节约意识等
“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把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调往能源相对短缺的东部地区
意义: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知识梳理
3.从资源角度看“嫦娥探月”工程的意义:
(1)有利于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发想新资源
(2)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4.在资源问题上,情少年应做到:
(1)宣传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树立人均观念和节约观念,珍惜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2)遵守有关资源的法律法规,依法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3)做到节水、节电,低碳出行,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等。
三、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思维导图
课程标准 3-3-4 列举实例,说明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特点;描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知识梳理
1.区域性特点
工业革命以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所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有发生。
2.全球性特点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各种大规模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士地荒漠化、森林锐减、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危及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正确态度
很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而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某个国家和地区很难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各国在密切关注本国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予以充分重视。
一、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知识梳理
1、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过度开垦或过度放牧,我国西北部分草场退化严重,形成大面积荒漠化土地。
(2)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些河流,流域内未达标的工业污水、城乡居民生活废水及沿岸农田中的剩余化肥、农药进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
2、环境问题的危害
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它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知识梳理
1、解决途径和效果
近年来,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中国揭开新的篇章。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途径 具体措施
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塞罕坝建设:1962年至2016年年底,塞罕坝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艰苦奋斗、拼搏奉献,成功营造了全国面积量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被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投予“地球卫士奖”。塞罕坝的森林覆率从18%提高别80%,恢复了森林、草原、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
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 1998年,滇池水质为劣五类,蓝藻频繁爆发。国家高度重视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十二五”期间,共投入资金420亿元,并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各种技木手进行治理。近年,滇池污染持减轻,水质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
知识梳理
2.从国家和公民角度概述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1)国家角度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
②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把对环境的保护纳入法治轨道。
③依靠科技,加大环保投入,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④加强宣传教育,树立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⑤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知识梳理
2.从国家和公民角度概述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2)公民角度
①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近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
②积极宣传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③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④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如:做到爱护花木,植树种草:拒绝在街头和露天烧烤;不焚烧废弃物:不乱扔垃圾:少坐私家车,提倡骑自行车、公交出行或步行;选购无磷洗衣粉、无氟冰箱等环保商品等。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知识梳理
3.加快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原因
(1)生态环境重要性角度: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2)环境现状及危害角度: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3)意义角度: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有利于保障公众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考点精讲
(2017·丽水)浙江省深入实施“五水共治",以河长制为抓手……到2017年底,全省要剿灭劣V类水,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这说明(? )
? ①河长制有利于实现水环境治理???
②我省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
? ③我省对生态环境实行精准治理???
④剿灭劣V类水行动是我省中心工作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材料里没有体现我省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所以②错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④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考点精讲
(2019·台州)下图为小西同学针对环境问题梳理的知识框架,“……”处内容应该是( ???)

①建设人工林场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
③大力发展旅游业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B
【考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非洲环境治理的有关知识。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图中所示的是非洲的环境问题,其治理措施是合理控制人口、建设人工林场、合理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等,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非洲环境治理的理解。
考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感谢欣赏

专题九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

选择题
1.(2019·台州)下图为小西同学针对环境问题梳理的知识框架,“……”处内容应该是( )

①建设人工林场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
③大力发展旅游业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19·绍兴)绍兴发展依托于绿水青山。2018年绍兴市共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48家,关停热电企业7家,推广新能源汽车5026辆,打响了蓝天保卫战。这样做( )
①是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②表明解决环境问题是绍兴当前的工作中心
③体现了绍兴努力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④体现了绍兴着力追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9·金华)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治沙样本”。回答小题。

(1)读图,库布齐沙漠所处区域( )
A.位于黄土高原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处南方地区 D.在陕西和山西交界处
(2)库布齐沙漠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变告诉我们( )
A.荒漠化是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B.必须把治沙放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首位
C.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可以不要经济发展D.改善生态环境能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4.(2019·金华)回首过去,汲取奋进的力量;立足当下,坚定前行的脚步。回答小题。
(1)1949年5月起,金华各地陆续解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无数先辈前赴后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金佛庄于1926年12月被军阀孙传芳杀害。他牺牲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2019年5月6日起,浦江每日向义乌输送3万吨成品水。这一调水工程( )
A.缘于义乌因降水稀少而导致缺水 B.将水由灵江流域调往钱塘江流域
C.使浦江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D.缓解了义乌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
(3)金义都市区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统一规划部署的四大都市区之一。金华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促进金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积极优化都市区规划体系。结合图示信息,你认为该规划体系可能包括( )

①打造便捷交通,完善配套设施 ②做大民营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③依托各自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④加强区域合作,组团协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7·湖州)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让“冰火交融”从梦想变成现实。从应对资源问题的举措来看,这属于( )
A.开源 B.节流 C.保护 D.调配
6.(2017·丽水)浙江省深入实施“五水共治",以河长制为抓手……到2017年底,全省要剿灭劣V类水,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这说明( )
①河长制有利于实现水环境治理 ②我省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
③我省对生态环境实行精准治理 ④剿灭劣V类水行动是我省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7?金华)今年2月起,我省各地打响了全民参与的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各级政府有“制”也有“智”,如实行“河长制”、实施《水环境保护条例》、采用水质检测仪等。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实行河长责任制,人人参与 B.应发挥科技在治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C.须把水环境治理纳入法制轨道 D.可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彻底剿灭劣V类水
8.(2017·金华义乌)阅读如图,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②计划生育取得成效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2019·温州)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浙江省作为其中一员,将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1)长江注入________(海域名称),它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等诸多便利;位于其________游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城镇众多,将对一体化的推进起到重大作用。结合图5,列举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的四个自然条件。
(3)分析图6和图7的信息,说明浙江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2.(2018?衢州)“天下名醋在中国,四大名醋晋为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起,国家质检总局对其实施原产地域保护。近些年来,地下水部分断流,城市化需要带来的高粱种植减少,粗糙的酿醋方式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得不到有效处理等问题,对老陈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1)据图5描述山西老陈醋“原产地保护地域”的主要分布情况。
(2)根据材料,分析山西老陈醋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山西省应如何实现老陈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018?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矛盾、新目标、新思想……十九大报告“新意”盎然。
材料二:1962年,国家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建立河北塞罕坝林场,组织数百名务林人开始种植树木。经过三代塞罕坝人的努力,运用覆膜保水、人工林大径级材培育等方式,营造出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将森林覆盖率从12%提高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2017年12月5日,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一“地球卫士奖”。
(1)材料一中的“新矛盾”、“新目标”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塞罕坝创造绿色奇迹的原因,完成下面图示内容。
(3)塞罕坝创造绿色奇迹给我们实现“新目标”有哪些启示?并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

一、选择题
1.(2019年台州市天台县模拟)我县石梁镇全方位发动群众,群策其力,加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同时坚持治水与建景同步。该镇在镇入口建造“石梁飞瀑”意向景观,将再生水用于镇区绿化灌溉。这表明:( )
①该镇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②该镇注重满足该镇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每个人都应积极承担关爱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
④只要资源、环境协调,就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9年温州市六校联考三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须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B.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C.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D.要将保护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3.(2019年台州市台初学院模拟五)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首届进口博览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规模达到空前的强大。这说明( )
A.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之一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中国积极与各世界贸易大国结盟 D.中国领导全球经济发展
(2)世博会上环保“C位出道”,所有的展位所有的材料要么就是模块化的,可拆分和扩展连结,按需要重复使用,要么就是环保材料可以循环回收利用。这有利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杜绝资源浪费 ④促进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19年湖州市吴兴区一模)湖州市教育局组织编写的《湖州——“两山”重要思想的实践样本》地方教材,现已纳入初中学校课程计划。下列做法被该教材推崇的有( )
①整治污染企业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④推广垃圾分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9年湖州市南浔区一模)安吉余村的“美丽蜕变”(下图)启示我们( )

①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②环境污染作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发展
③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可行之路
④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9年杭州市模拟)水资源压力指数为用水总量与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比值。下图示意1997—2015年中国平均水资源压力指数分布。读图,完成小题。

(1)我国水资源压力的地区差异表现为( )
A.东部地区小于西部地区 B.北方地区大于南方地区
C.第一级阶梯大于第二级阶梯 D.西北地区水资源压力最大
(2)可有效减轻甲省水资源压力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提高水价 B.开采地下水 C.南水北调 D.人工增雨
7.(2019年宁波市北仑区模拟)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首届进口博览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规模达到空前的强大。这说明( )
A.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之一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中国积极与各世界贸易大国结盟 D.中国领导全球经济发展
(2)进博会上环保“C位出道”,所有的展位所有的材料要么就是模块化的,可拆分和扩展连结,按需要重复使用,要么就是环保材料可以循环回收利用。这有利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杜绝资源浪费 ④促进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19年杭州市萧山区一模)计划生育是我回的基本国家,从1958年实施“独生子女”到2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和2015年12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计划生育政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适时调整。阅读1990年至2017年“西安市人口抚养比变化统计表”,完成小题。

(1)关于西安市1990年至2017年人口抚养比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抚养比持续降低
B.少年儿童抚养比持续升高
C.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升高
D.以2010年为界,总抚养比与少年儿童抚养比先降低后升高
(2)关于西安市人口抚养比变化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
①2010年之前总抚养比快速减少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②2014年后少年抚养比升高是因为国家开始实施“二孩”政策
③老年人口抚养比升高说明老龄化程度加深,会加重社会负担
④近几年人口抚养比的升高说明西安市总人口开始减少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9.(2018年温州市六校联考一模)2018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发布《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邀请社会各界围绕不同领域塑料制品的管理要求,提出意见、建议。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②会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能够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④体现了国家重视环境治理工作
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2018年嘉兴市南湖区一模)南湖区某校学生利用寒假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们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参与垃圾的分类与整理。这有利于( )
①可回收垃圾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解决全国环境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18年温州市六校联考一模)我国西部能源基地与东部长三角电能消费的集中地区相聚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加大宣传力度 B.跨区域调配 C.开源与节流 D.加强能源立法
二、非选择题
1.(2019年温金华市六校联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

材料二:新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跨越、要征服。如:目前全国还有近1/4的村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每万元GDP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东中西部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人习惯于西方流行文化的洗礼,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1)党中央为加快经济发展在B阶段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2)在A与C阶段我国经济都曾面临极大的困难,结合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度过难关使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的?
(3)依据材料我们该如何跨越新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
2.(2019年宁波镇海区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3月26日,黔西南州党政代表团来甬考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与代表团行座谈交流扶贫协作和对口合作工作。
材料一:贵州省是全国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数量最多、贫困问题最复杂的省份之一。下图为贵州省略图。

材料二:贵州由于长期的滥垦乱伐,再加上石灰岩地区土层薄,植被根系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裸露,从而呈现石漠化现象。
材料三:郑栅洁对黔西南州党政代表团说:”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复制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做法和制度规范,培育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示范村,推动黔西南州走在贵州乡村振兴的前列。”链接:近年来,宁波人民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打造出了一张张美丽乡村的特色名片。
(1)请列举我国历史上加强对贵州少数民族管理和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请从我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格局角度分析宁波与贵州分属哪一地区?并从自然、人文的角度比较两地的差异。
(3)结合材料二、三从区域经济发展和战略角度为贵州省脱贫提金点子。
18

专题九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

选择题
1.(2019·台州)下图为小西同学针对环境问题梳理的知识框架,“……”处内容应该是( )

①建设人工林场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
③大力发展旅游业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考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非洲环境治理的有关知识。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图中所示的是非洲的环境问题,其治理措施是合理控制人口、建设人工林场、合理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等,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 B。
2.(2019·绍兴)绍兴发展依托于绿水青山。2018年绍兴市共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48家,关停热电企业7家,推广新能源汽车5026辆,打响了蓝天保卫战。这样做( )
①是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②表明解决环境问题是绍兴当前的工作中心
③体现了绍兴努力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④体现了绍兴着力追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
【解析】根据所学,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 绍兴发展依托于绿水青山,打响了蓝天保卫战,体现了绍兴努力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这是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②观点错误,绍兴当前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为中心。故答案为:C。
3.(2019·金华)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治沙样本”。回答小题。

(1)读图,库布齐沙漠所处区域( )
A.位于黄土高原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处南方地区 D.在陕西和山西交界处
(2)库布齐沙漠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变告诉我们( )
A.荒漠化是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B.必须把治沙放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首位
C.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可以不要经济发展D.改善生态环境能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答案】 (1)B (2)D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 (1)读图可知,库布齐沙漠所处区域是黄土高原以北。库布齐沙漠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有的人称为河套沙漠),其北是黄河,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属于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地处北方地区,在内蒙古自治区内。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
(2)上世纪80年代以来,库布其沙区各族干部群众,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大力推进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沙漠治理总面积达到6460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大漠变绿洲的奇迹,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的中国特色沙漠综合治理之路。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
4.(2019·金华)回首过去,汲取奋进的力量;立足当下,坚定前行的脚步。回答小题。
(1)1949年5月起,金华各地陆续解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无数先辈前赴后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金佛庄于1926年12月被军阀孙传芳杀害。他牺牲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2019年5月6日起,浦江每日向义乌输送3万吨成品水。这一调水工程( )
A.缘于义乌因降水稀少而导致缺水 B.将水由灵江流域调往钱塘江流域
C.使浦江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D.缓解了义乌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
(3)金义都市区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统一规划部署的四大都市区之一。金华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促进金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积极优化都市区规划体系。结合图示信息,你认为该规划体系可能包括( )

①打造便捷交通,完善配套设施 ②做大民营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③依托各自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④加强区域合作,组团协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1)A (2)D (3)C
【考点】社会调查,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1)A项北伐战争时期指1926年7月9日-1928年12月29日,金佛庄于1926年12月被军阀孙传芳杀害,1926年12月属于北伐战争时期,符合题意;B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指1927年8月—1937年,不符合题意;C项抗日战争时期是指1931年——1945年,不符合题意;D项解放战争时期是指1946年6月——1949年4月,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义乌没有纵深的山垄,建不了大水库。又因近几年常住人口增加,用水量大,缺水就成了较为严重的问题。浦江每日向义乌输送3万吨水,这一调水工程有效缓解了义乌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故答案为:D.
(3)金义都市区位于金华市东区与义乌市结合部,政府打造便捷交通,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区域合作。依托各自优势,致力于打造高新产业集聚、金融商务繁荣、科教文卫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化现代城区。①③④都有涉及。②项民营经济未涉及。故答案为C
5.(2017·湖州)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让“冰火交融”从梦想变成现实。从应对资源问题的举措来看,这属于( )
A.开源 B.节流 C.保护 D.调配
【答案】 A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开采可燃冰成功是发现新的能源,是开源。故本题答案为A。
6.(2017·丽水)浙江省深入实施“五水共治",以河长制为抓手……到2017年底,全省要剿灭劣V类水,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这说明( )
①河长制有利于实现水环境治理 ②我省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
③我省对生态环境实行精准治理 ④剿灭劣V类水行动是我省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材料里没有体现我省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所以②错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④错误。故选择B。
7.(2017?金华)今年2月起,我省各地打响了全民参与的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各级政府有“制”也有“智”,如实行“河长制”、实施《水环境保护条例》、采用水质检测仪等。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实行河长责任制,人人参与 B.应发挥科技在治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C.须把水环境治理纳入法制轨道 D.可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彻底剿灭劣V类水
【答案】 D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只能对环境污染起到缓解作用,并不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源,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择D。
8.(2017·金华义乌)阅读如图,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②计划生育取得成效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考点】人口问题及对策
【解析】读图可知,自1982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缓慢,说明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65岁以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说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2019·温州)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浙江省作为其中一员,将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1)长江注入________(海域名称),它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等诸多便利;位于其________游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城镇众多,将对一体化的推进起到重大作用。结合图5,列举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的四个自然条件。
(3)分析图6和图7的信息,说明浙江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答案】 (1)东海;下
(2)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
(3)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扩张(建设用地增加)虽然促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但侵占了过多未利用地,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恶化。因此,要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长江、黄河,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人口问题及对策,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长江和上海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注入东海,它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等诸多便利;位于其下游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三角地区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
(3)本题考查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关知识。分析图6和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扩张(建设用地增加)虽然促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但侵占了过多未利用地,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恶化。因此,要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2018?衢州)“天下名醋在中国,四大名醋晋为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起,国家质检总局对其实施原产地域保护。近些年来,地下水部分断流,城市化需要带来的高粱种植减少,粗糙的酿醋方式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得不到有效处理等问题,对老陈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1)据图5描述山西老陈醋“原产地保护地域”的主要分布情况。
(2)根据材料,分析山西老陈醋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山西省应如何实现老陈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位于太原盆地内;沿河分布;位于112°E-113°E,37°N一38°N之间等
(2)①汾河水系的地下水富含微量元素、水质优,有利于增加老醋的营养价值;②太原盆地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是山西老陈醋“夏伏晒、冬捞冰”陈酿工艺的必备条件。
(3)①针对地下水断流间题: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②针对高梁种植减少问题:依靠科技提高高粱产量;对现有的高粱种植用进行保护;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开发荒山坡地。③针对“三废”得不到有效处理问题;加大环保投入,增添环保设备;发展清洁生产。
【考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山西老陈醋产地位于太原盆地内;沿河分布;位于112°E-113°E,37°N一38°N之间等。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山西老陈醋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有:汾河水系的地下水富含微量元素、水质优,有利于增加老醋的营养价值;太原盆地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是山西老陈醋“夏伏晒、冬捞冰”陈酿工艺的必备条件。
(3)本题考查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地下水断流间题,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针对高梁种植减少问题,我们要依靠科技提高高粱产量,同时对现有的高粱种植用进行保护,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开发荒山坡地;针对“三废”得不到有效处理问题,我们加大环保投入,增添环保设备发展清洁生产。
3.(2018?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矛盾、新目标、新思想……十九大报告“新意”盎然。
材料二:1962年,国家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建立河北塞罕坝林场,组织数百名务林人开始种植树木。经过三代塞罕坝人的努力,运用覆膜保水、人工林大径级材培育等方式,营造出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将森林覆盖率从12%提高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2017年12月5日,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一“地球卫士奖”。
(1)材料一中的“新矛盾”、“新目标”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塞罕坝创造绿色奇迹的原因,完成下面图示内容。
(3)塞罕坝创造绿色奇迹给我们实现“新目标”有哪些启示?并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案】(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国家的组织与支持;科学的论证与规划;三代人的艰苦创业;林业新科技的运用等。
(3)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用现代科技,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增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考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矛盾”、“新目标”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新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塞罕坝创造绿色奇迹的原因有:国家的组织与支持;科学的论证与规划;三代人的艰苦创业;林业新科技的运用等。
(3)本题考查的是PRED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用现代科技,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增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选择题
1.(2019年台州市天台县模拟)我县石梁镇全方位发动群众,群策其力,加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同时坚持治水与建景同步。该镇在镇入口建造“石梁飞瀑”意向景观,将再生水用于镇区绿化灌溉。这表明:( )
①该镇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②该镇注重满足该镇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每个人都应积极承担关爱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
④只要资源、环境协调,就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石梁镇的作为可知,该镇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满足该镇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都应积极承担关爱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只有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④表述错误。故选A。
2.(2019年温州市六校联考三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须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B.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C.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D.要将保护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答案】 C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说明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故C正确;保护生态环境不是要禁止开发自然资源,故A错误;经济发展不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故B错误;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故D错误。故选C。
3.(2019年台州市台初学院模拟五)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首届进口博览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规模达到空前的强大。这说明( )
A.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之一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中国积极与各世界贸易大国结盟 D.中国领导全球经济发展
(2)世博会上环保“C位出道”,所有的展位所有的材料要么就是模块化的,可拆分和扩展连结,按需要重复使用,要么就是环保材料可以循环回收利用。这有利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杜绝资源浪费 ④促进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A (2)C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盛大开幕,说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之一,所以A符合题意;当今世界的格局是一超多强,呈现多极化趋势,所以B表示错误;C与题意无关;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A。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世博会上环保“C位出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杜绝资源浪费”太过绝对,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4.(2019年湖州市吴兴区一模)湖州市教育局组织编写的《湖州——“两山”重要思想的实践样本》地方教材,现已纳入初中学校课程计划。下列做法被该教材推崇的有( )
①整治污染企业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④推广垃圾分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山”重要思想是湖州市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践行,教材展示全市各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引导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范本,①整治污染企业、④推广垃圾分类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所以①④符合题意。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大力开发矿产资源都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例子,所以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5.(2019年湖州市南浔区一模)安吉余村的“美丽蜕变”(下图)启示我们( )

①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②环境污染作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发展
③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可行之路
④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考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题文中安吉余村的“美丽蜕变”,体现了发展方式的变化,这启示我们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可行之路,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①③④符合题意;环境污染作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发展,②说法正确,但题文材料没有体现。故选C。
6.(2019年杭州市模拟)水资源压力指数为用水总量与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比值。下图示意1997—2015年中国平均水资源压力指数分布。读图,完成小题。

(1)我国水资源压力的地区差异表现为( )
A.东部地区小于西部地区 B.北方地区大于南方地区
C.第一级阶梯大于第二级阶梯 D.西北地区水资源压力最大
(2)可有效减轻甲省水资源压力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提高水价 B.开采地下水 C.南水北调 D.人工增雨
【答案】 (1)B (2)C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1)根据图中的信息来看,我国水资源压力指数较大的地区主要在东部地区,尤其北方地区大于南方地区,最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地区,也就是图中的甲地。其他说法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
(2)、为了缓解水资源压力,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开采地下水,使用阶梯水价等。针对甲省,有效减轻水资源压力的合理措施是南水北调。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
7.(2019年宁波市北仑区模拟)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首届进口博览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规模达到空前的强大。这说明( )
A.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之一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中国积极与各世界贸易大国结盟 D.中国领导全球经济发展
(2)进博会上环保“C位出道”,所有的展位所有的材料要么就是模块化的,可拆分和扩展连结,按需要重复使用,要么就是环保材料可以循环回收利用。这有利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杜绝资源浪费 ④促进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A (2)C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和平与发展的有关知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旨在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发展,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反映出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之一,故A正确;多极化仍只是趋势,而不是稳定的格局,故排除B;中国新时期奉行的是不结盟,故C错误;“领导”的表述不符合我国的外交政策,故排除D。故选A。
(2)本题考查的是科技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依据材料“所有的展位所有的材料要么就是模块化的,可拆分和扩展连结,按需要重复使用,要么就是环保材料可以循环回收利用”分析可知,环保材料循环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所以①②④正确。“杜绝”的表述过于绝对,故③排除。故选C。
8.(2019年杭州市萧山区一模)计划生育是我回的基本国家,从1958年实施“独生子女”到2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和2015年12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计划生育政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适时调整。阅读1990年至2017年“西安市人口抚养比变化统计表”,完成小题。

(1)关于西安市1990年至2017年人口抚养比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抚养比持续降低
B.少年儿童抚养比持续升高
C.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升高
D.以2010年为界,总抚养比与少年儿童抚养比先降低后升高
(2)关于西安市人口抚养比变化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
①2010年之前总抚养比快速减少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②2014年后少年抚养比升高是因为国家开始实施“二孩”政策
③老年人口抚养比升高说明老龄化程度加深,会加重社会负担
④近几年人口抚养比的升高说明西安市总人口开始减少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1)C (2)A
【考点】人口问题及对策
【解析】(1)关于西安市1990年至2017年人口抚养比变化的特点是: 少年抚养比先下降后维持较低水平;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人口总抚养比先下降后维持较高水平略有上升;以 2010年为界,少年儿童抚养比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先快后慢。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
(2)2010年之前总抚养比快速减少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2014年后少年抚养比升高是因为国家开始实施“二孩”政策 ; 老年人口抚养比升高说明老龄化程度加深,会加重社会负担 ; 近几年人口抚养比的升高说明西安市社会负担加重,但不能看出西安市总人口开始减少,应该是增多。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
9.(2018年温州市六校联考一模)2018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发布《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邀请社会各界围绕不同领域塑料制品的管理要求,提出意见、建议。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②会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能够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④体现了国家重视环境治理工作
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环保工作。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采纳民众的合理化建议,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有利于环境保护。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保护环境并不会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说法错误,过于绝对。故选B。
10.(2018年嘉兴市南湖区一模)南湖区某校学生利用寒假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们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参与垃圾的分类与整理。这有利于( )
①可回收垃圾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解决全国环境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校学生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参与垃圾的分类与整理,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无关,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2018年温州市六校联考一模)我国西部能源基地与东部长三角电能消费的集中地区相聚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加大宣传力度 B.跨区域调配 C.开源与节流 D.加强能源立法
【答案】 B
【考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部能源基地和电能消费地空间分布不均匀,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跨区域调配。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2019年温金华市六校联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

材料二:新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跨越、要征服。如:目前全国还有近1/4的村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每万元GDP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东中西部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人习惯于西方流行文化的洗礼,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1)党中央为加快经济发展在B阶段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2)在A与C阶段我国经济都曾面临极大的困难,结合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度过难关使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的?
(3)依据材料我们该如何跨越新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
【答案】 (1)把党和国家的经济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A阶段:调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C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同年召开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推进了改革开放。
(3)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依靠科技进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考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和国家的经济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曲折和改革开放。 由于1958年“大跃进”的错误,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转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面对这种局面,1961年-1965年,中国政府调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同年召开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推进了改革开放。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要跨越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必须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依靠科技进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2019年宁波镇海区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3月26日,黔西南州党政代表团来甬考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与代表团行座谈交流扶贫协作和对口合作工作。
材料一:贵州省是全国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数量最多、贫困问题最复杂的省份之一。下图为贵州省略图。

材料二:贵州由于长期的滥垦乱伐,再加上石灰岩地区土层薄,植被根系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裸露,从而呈现石漠化现象。
材料三:郑栅洁对黔西南州党政代表团说:”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复制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做法和制度规范,培育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示范村,推动黔西南州走在贵州乡村振兴的前列。”链接:近年来,宁波人民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打造出了一张张美丽乡村的特色名片。
(1)请列举我国历史上加强对贵州少数民族管理和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请从我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格局角度分析宁波与贵州分属哪一地区?并从自然、人文的角度比较两地的差异。
(3)结合材料二、三从区域经济发展和战略角度为贵州省脱贫提金点子。
【答案】 (1)汉武帝派官员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明清时期“改土归流”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宁波: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交通便利、科技教育水平高等;贵州: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自然资源丰富;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民族文化等。
(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充分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发展区域经济(或利用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和独特文化等发展旅游业);加强与宁波合作,将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鼓励农户发展个体农家乐、经营摊点,让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封山育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等。
【考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汉武帝派官员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现代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本题考查的是东西部差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宁波位于东部地区,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交通便利、科技教育水平高等。贵州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自然资源丰富;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民族文化等。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充分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发展区域经济(或利用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和独特文化等发展旅游业);加强与宁波合作,将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鼓励农户发展个体农家乐、经营摊点,让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封山育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等。

18

专题九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二)

课程标准 3-3-2 列举实例,表明人口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指出当前中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以及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世界人口增长概况
(1)总趋势在不断增长。
(2)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増长的特点是有差异的。 之前,世界人口缓慢增长;
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尤其是“二战”结東后,大多数 的人口迅猛増长,使世界人口总量急剧增加。
2.有关人口的统计指标
(1)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通常用 来表示。就目前看,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发展中国家则普遍较高。
(2)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总人口;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数/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1)人口的自然增长
(2) 。
4.世界人口问题
(1)总体状况: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状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有差异的,因而各自遇到的人口问题也不完全相同。
(2)表现
①印度(发展中国家): 。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
②日本(发达国家): 甚至负增长,以及 的出现。
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认识: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増长速度,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我国的人口与发展
1.我国的人口现状及其影响

人口现状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应对措施

①人口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增长势头 (数量角度) 人口数量大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 坚持 的基本国策实施“ ”政策
②人口素质大幅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上升空间(质量角度) 人口素质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人口负担,造应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就业难度,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有
劳动适龄人口总数开始减少, 程度不断加深(年龄结构角度) 增加医疗、卫生,养老,社会保障事业的支出,会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根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把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在满足老年人口需求的同时,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完善 体系

2.我国人口政策
(1)基本国策:实行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国推行。)
(2)实行该国策的意义:40多年来,我国的 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素质大幅提高。
(3)“全面二孩”政策:
①背景: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总量増长势头 ,劳动适人口总数开始减少,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 不断加深。
②目的:为顺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③实施:2016年我国开始 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
3-3-3 运用图表、数据,展现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列举实例,说明主要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的主要途径;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一、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自然资源的分类
(1) :指那些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2) :指那些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如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2.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 。
3.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 区域发展,如波斯湾地区石油储量丰富,波斯湾沿岸国家通过开采和出口石油成为富裕国家。
(2)一般来说, 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大。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很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急剧上升,是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大国,对世界能源的消耗负有重要责任。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的主要途径
“ ”与“ ”是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1.“ ”
①増加自然资源的 ;
②扩展自然资源的 ;
③研制自然资源的 。
(2)“ ”
①开发 ,降低生产与生活对资源的消耗
②重视废弃物的
(3)科技在资源利用中的作用:在“开源”与“节流”过程中,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和种类,増加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1)分布特点: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平衡的
(2)影响
增加了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难度,对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导致资源区域性短缺。2
(3)我国煤炭、油气资源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煤炭 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等
油气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北方地区,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等
主要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宁沪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等

2.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解决资源问题的对策
开发利用情况 具体说明
实施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跨区域调配的作用:缓解资源区域性短缺。
依靠科技,“开源”“节流” “开源” 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 的前提 下稳步发展核能。
“节流” 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 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按照资源状况统筹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这样,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的差别,会促使各地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特色。
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把对资源的保护纳入法治的轨道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人均意识和节约意识等

(注:“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把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调往能源相对短缺的东部地区。
意义: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3.从资源角度看“嫦娥探月”工程的意义:
(1)有利于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发想新资源
(2)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4.在资源问题上,情少年应做到:
(1)宣传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树立人均观念和节约观念,珍惜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2)遵守有关资源的法律法规,依法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3)做到节水、节电,低碳出行,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等。
3-3-4 列举实例,说明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特点;描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一、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1.区域性特点
工业革命以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所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有发生。
2.全球性特点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各种大规模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士地荒漠化、森林锐减、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危及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正确态度
很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而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某个国家和地区很难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各国在密切关注本国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予以充分重视。
二、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1、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
和 是我国主要的 。由于过度开垦或过度放牧,我国西北部分草场退化严重,形成大面积荒漠化土地。
(2)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生产中的 、 及 ,是我国主要的 。有些河流,流域内未达标的工业污水、城乡居民生活废水及沿岸农田中的剩余化肥、农药进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
2、环境问题的危害
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 ,它不仅危害人们的 ,还影响 ,成为威胁中华民族 的重大问题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1、解决途径和效果
近年来,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中国揭开新的篇章。
途径 具体措施
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塞罕坝建设:1962年至2016年年底,塞罕坝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艰苦奋斗、拼搏奉献,成功营造了全国面积量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被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投予“ ”。塞罕坝的森林覆率从18%提高别80%,恢复了森林、草原、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
加大环境 的力度 1998年,滇池水质为劣五类,蓝藻频繁爆发。国家高度重视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十二五”期间,共投入资金420亿元,并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各种技木手进行治理。近年,滇池污染持减轻,水质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

2.从国家和公民角度概述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1)国家角度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并把 列为基本国策。
②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把对环境的保护纳入 。
③依靠科技,加大环保投入,加大环境 力度, 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④加强宣传教育,树立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 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⑤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 建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 和 ,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2)公民角度
①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近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
②积极宣传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③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④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如:做到爱护花木,植树种草:拒绝在街头和露天烧烤;不焚烧废弃物:不乱扔垃圾:少坐私家车,提倡骑自行车、公交出行或步行;选购无磷洗衣粉、无氟冰箱等环保商品等。
3.加快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原因
(1)生态环境重要性角度:生态环境是 、 。
(2)环境现状及危害角度: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 ,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
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 成为威胁中华民族 的重大问题。
(3)意义角度: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有利于保障公众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 的需求;有利于推进生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建设 ,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