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微课系列五法律专题(课件14张PPT+教案+素材+微课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微课系列五法律专题(课件14张PPT+教案+素材+微课视频)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复习五
法律专题
1.(2019山东济宁)2019年3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体现了(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外商投资法的具体内容由宪法规定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2.(2019重庆)2019年5月,x校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下列是同学们对一些试题的解答,其中错误的是(

A.李某系原扶贫站站长,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工程承包商贿赂,被以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李某必须依法行使国家授予的权力,滥用职权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B.2019年5月,《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消除一切就业歧视,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
2019年4月,x镇司法分局在全镇中小学开展“我与宪法同行”演讲比赛、“晨读宪法”、宪法教育精品课、宪法宣誓等活动——此举能增强学生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感
D.
2019年1月,《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规定: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给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该条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是该省实际
3.[2019湖北黄冈]下列生活情景的做法和“四大保护”的要求对应一
致的是(

选项
四道防线
生活情景

家庭保护
公安机关对伤害女儿的刘某开出了一张《反家庭暴力告诫书》

学校保护
某中学开展“抵制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普法宣传活动

社会保护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要求严查儿童“邪教"视频源头

司法保护
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019山东青岛]2018年9月,周某某乘坐高铁强占他人座位.且一直不听工作人员劝阻。有关部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规定,对周某某作出罚款200元180天内禁止购买火车票的处罚。周某某的行为(

①扰乱了公共秩序
②属于犯罪行为
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④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19泸州4)右侧漫画《“我不知道”》所反映的道理是(

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具有强
制性的特征
②依法纳税,人人有责,公民不能只享有权
利而不承担义务
③公民应增强义务意识,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④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
(2019
河北4)“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
①崇尚自由
②崇尚法治
③权利重于义务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
[2019河北25(3)(4)]走进法治生活。
近年来,北京市数量庞大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如脱缰野马,成为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社会各界要求对电动自行车加强管理的呼声日益强烈。经充分调研论证,凝聚共识,2018年9月28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需登记挂牌才可上路,凡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能上路行驶。《条例》的出台不仅让车主有了合法身份,也让政府的交管部门摆脱了“无法可依”的尴尬。
(3)要发挥《条例》的作用,广大市民和交管部门应该怎样做
(2分)
(4)由(条例)的制定、实施看政府权力的获得、行使、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3分)
参考答案
1-6:
D
D
C
C
C
D
7.
(3)
答:作法①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条例》。
②交管部门严格按《条例》执法。
(4)答:认识
①政府权力由法律授予。(或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②政府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或政府应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4张PPT)
时政导入
明确目标
视频:《云南恶霸孙小果被执行死刑》
综合复习五
法律专题
专题复习目标
1.构建关于法律的知识体系,体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加强记忆。
2.关注中国的法治建设,能够用学习的法律知识解释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
3.了解法律的有关知识,增强权利观念,正确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
综合复习五
八下
第一、二、四单元
法律专题
九上第二单元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知识梳理
构建体系
坚持宪法至上
理解权利义务
崇尚法治精神
七下第四单元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八上第二单元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原则
内容
宪法
法治
原因
作用
地位
保护未成年人
全面依法治国
厉行法治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宪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增强宪法意识,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树立依法维权意识。
定义
犯罪
法律
违法
作用
基础知识
定义
类型
责任
特征
刑罚
法律
措施
家庭
学校
社会
司法
自我保护
树立尊法守法意识,依法自律,自觉守法
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社会要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形成法治思维。
目标
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含义
原因
做法
特征
产生
定义
种类
用法
依法维权
意义
要求
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公民
监督
权利
义务
联系时政
中考预测
法律专题,常以日常生活中的违法案例作为素材,例如
2020年中考可能结合“孙小果案”、
“孙文斌案”、
对战“疫”期间,制售假冒伪劣口罩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等考查公民权利、法律的作用、特征、违法犯罪、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
1.(2019山东济宁)2019年3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体现了(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外商投资法的具体内容由宪法规定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D
应用训练
能力提升
解题思路:本题考点有法律的特征、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这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所以①是正确的。“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依据,②是正确的。但二者在内容上是不同的。③原话对,但题中没有体现。所以本题选A。
2.(2019重庆)2019年5月,x校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下列是同学们对一些试题的解答,其中错误的是(

A.李某系原扶贫站站长,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工程承包商贿赂,被以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李某必须依法行使国家授予的权力,滥用职权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B.2019年5月,《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消除一切就业歧视,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
2019年4月,x镇司法分局在全镇中小学开展“我与宪法同行”演讲比赛、“晨读宪法”、宪法教育精品课、宪法宣誓等活动——此举能增强学生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感
D.
2019年1月,《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规定: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给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该条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是该省实际
D
解题思路:本题的考点有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尊重和保障人权、增强宪法意识、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本题以案例分析形式考查,旨在帮助学生对社会生活现象作出正确判断,树立宪法和法律意识,自觉尊法守法。
3.[2019湖北黄冈]下列生活情景的做法和“四大保护”的要求对应一
致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选项
四道防线
生活情景

家庭保护
公安机关对伤害女儿的刘某开出了一张《反家庭暴力告诫书》

学校保护
某中学开展“抵制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普法宣传活动

社会保护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要求严查儿童“邪教"视频源头

司法保护
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
解题思路:本题的考点是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本题以案例分析形式考查,旨在帮助学生对社会生活现象作出正确判断,明确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内涵。青少年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2019山东青岛]2018年9月,周某某乘坐高铁强占他人座位.且一直不听工作人员劝阻。有关部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相关规定,对周某某作出罚款200元180天内禁止购买火车票的处罚。周某某的行为(

①扰乱了公共秩序
②属于犯罪行为
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④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C
解题思路:本题的考点有违法行为的类别。根据违犯法律的类别与对社会危害程度,对违法行为有两类分法。要学会根据关键词判断是哪种违法行为。
5.(2019泸州4)右侧漫画《“我不知道”》所反映的道理是(

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具有强
制性的特征
②依法纳税,人人有责,公民不能只享有权
利而不承担义务
③公民应增强义务意识,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④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解题思路:本题考点有依法纳税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让学生在分析漫画的过程中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义务观念。
6.
(2019
河北4)“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
①崇尚自由
②崇尚法治
③权利重于义务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有: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中“法治社会”“法治轨道”“法律底线”“法律制裁”等都表达了崇尚法治的理念,②正确;“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④正确;自由在材料中未体现,①排除;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③说法错误,排除。
7.
[2019河北25(3)(4)]走进法治生活。
近年来,北京市数量庞大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如脱缰野马,成为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社会各界要求对电动自行车加强管理的呼声日益强烈。经充分调研论证,凝聚共识,2018年9月28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需登记挂牌才可上路,凡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能上路行驶。《条例》的出台不仅让车主有了合法身份,也让政府的交管部门摆脱了“无法可依”的尴尬。
(3)要发挥《条例》的作用,广大市民和交管部门应该怎样做
(2分)
(4)由(条例)的制定、实施看政府权力的获得、行使、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3分)
答:作法①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条例》。
②交管部门严格按《条例》执法。
答:认识
①政府权力由法律授予。(或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②政府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或政府应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中考考什么?
1.
了解有关的事实,理解有关概念和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依法治国)
2.以知识为依托,以社会生活现象或事实为载体,考查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度及多角度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适当设置具有探究性的开放题,以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3.价值引领。(法治观念)
课堂小结
回扣目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你有什么收获?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轮复习教案
课题
综合复习五
法律专题
教学目标
1.构建关于法律的知识体系,体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加强记忆。2.关注中国的法治建设,能够用学习的法律知识解释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3.了解法律的有关知识,增强权利观念,正确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
教学重点
构建关于法律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教学难点
用学习的法律知识解释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时政导入明确目标
1、
视频导入:《云南恶霸孙小果被执行死刑》2、出示专题题目3、出示复习目标
从视频导入,切入法律这一专题。
幻灯片1--3张,时长2分钟
知识梳理建构体系
通过梳理知识,绘制知识结构图,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幻灯片4-5张,时长约约5分钟
联系时政
中考预测
法律专题,常以日常生活中的违法案例作为素材,例如
2020年中考可能结合“孙小果案”、
“孙文斌案”、
对战“疫”期间,制售假冒伪劣口罩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等考查公民权利、法律的作用、特征、违法犯罪、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
了解与本专题有关的时政新闻热点,结合课标,合理推测命题方向与角度。
第6张幻灯片,时长约1分钟。
应用训练能力提升
后附应用训练卷
通过典题分析,总结体会方法规律。
第7-13张幻灯片,时长约16分钟。
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从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总结,达到提升的目的。
第14张幻灯片,时长约0.5分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