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30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30张PPT。第6课 北宋的政治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并局部统一中原及南方地区。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1、背景:2、措施: 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1)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
影响到政局的稳定。
(2)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
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3)宋建国时分裂割据的现状(1)收精兵
(2)削实权
(3)制钱谷
(4)发展科举制976年997年1021年1048年人数(单位:万)北宋禁军激增1、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上: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控制调兵权;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1、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上: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控制调兵权;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军队驻防地军队驻防地军队驻防地将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不止一人),并设副宰相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中央:①文臣任州县长官(即知州),
三年一换、频繁调动;
②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
1、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地方: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①文臣任州县长官(即知州),
三年一换、频繁调动;
②设通判;
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中央掌控税收;
④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1、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地方: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君臣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积极: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消极: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大量官职的设立,官员的不断扩充,也使得北宋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影响: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1.目的: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
2.内容:
?宋太祖重用文臣
掌握军政大权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三、重文轻武的政策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权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行政权?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三、重文轻武的政策宋人科举考试图科举制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北宋的科举宋朝太祖时进士科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到太宗时的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真宗时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
武举每3年一次,每次最多30人。后来逐渐增额,以至于3取1。1110年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10人。《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神童诗》
——汪洙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知识链接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代的预设阵图作战法?重文轻武的弊端重文轻武的弊端北宋年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见P32知识拓展三、重文轻武的政策3、影响:积极: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武将过于受限制,影响到战场上的临阵指挥,导致北宋对战争屡败。
重用文官导致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下降,增加朝廷的财政支出。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
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军事上:收回兵权
在中央:分化相权
在地方:设知州,通判,转运使;
控制行政权、财权、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抬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事业本课小结: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定都开封
采用“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苻坚 C.李世民 D.赵匡胤D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D3.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掌管军政事务的官员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