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 教学设计第5课 应对自然灾害课题 第二节 防御自然灾害 单元 2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6学习 目标 1.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 2.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掌握自护自救的知识和能力。 3.学会科学防灾、依法防灾。重点 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掌握自护自救的知识和能力。难点 学会科学防灾、依法防灾。课前准备 1.收集常见的防御自然灾害的正确应急行为。 2.准备一张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平面图。 3.收集自己所见所闻的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工程。 4.收集防御自然灾害的一些技术、发明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防控冠状病毒肺炎宣传片》。2.看视频,谈感悟:在全民携手抗击“非冠疫情”时,你是怎么做的? 教师归纳:在全民携手抗击“非冠疫情”时,我们采取了居家不外出;每天在室内或阳台进行30分钟的慢跑或跳绳锻炼;每天用酒精、消毒液对家内进行消毒;实在有事出门必戴口罩等方法。政府采取了广播宣传、电视媒体宣传、封村封路等方法,才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可见,在任何灾难来临时,我们都必须要有防控措施。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新的话题:防御自然灾害。 观看视频,思考交流问题,谈话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后,联系全民携手抗击“非冠疫情”时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思考交流问题,谈话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环节一 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1.阅读书本P39活动园,教师出示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激行为请大家辨析,然后交流。①雷雨天气在大树下避雨。 ②山区山洪、泥石流高发期,在山区露营选择在山谷扎营。 ③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④在地震发生时乱跑乱窜。 反馈预设:①不对,容易遭雷击或电击。应就近找一个安全的地方避雨。②不对,山谷地势低洼,最容易被淹没或被冲走。③对。这样做可以避开泥石流,避免危险的发生。④不对。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2.拓展:学生或教师出示几组常见自然灾害,各小组辨析交流:什么样的应急行为才是正确的? 反馈预设:⑴暴雨、洪涝。应急行为:①密切关注政府、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洪涝信息,做好防范准备。②危旧房屋或者地势低洼处的居民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③备足食品、饮用水,准备药品和通信设备等。④撤离前关闭燃气阀门、电源总开关和门窗。⑵冰雹。应急行为:①遇到冰雹,要及时躲避到建筑物内或坚固的遮挡物下。②注意防御风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③如果驾车行驶途中突遇冰雹,应降低车速,尽快找合适的地方停车躲避,切不可加速逃离。⑶雷电。应急行为:①当遇到雷电威胁时,应该留在室内,关好门窗,拔掉电器的电源线。②远离树木和桅杆,切勿站立于山顶,屋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③在空旷的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等扛在肩上。④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不能使用手机。⑷滑坡、泥石流。应急行为:①房屋不要建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②下雨天,不要贸然进入深山。③留意远处山谷打雷般的声响,这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④如发现险情,要通过广播,电话,锣鼓等方式通知危险区的群众迅速转移。⑤大风。应急行为:①大风天气应尽量减少外出。②机动车应减速慢行,骑车人应下车靠路边推行。③远离高层建筑、工地、广告牌、树木等,以免砸伤。④出行时遇到雷雨大风冰雹天气,要及时躲避到建筑物内或者坚固的遮挡物下。⑹地震。应急行为:①不要听信地震谣言,在我国只有政府有权发布地震预报。②平时要检查和加固房屋,对老旧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拆除。③家具物品摆放要“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固定,防止地震时掉下来伤人。④熟悉你家周边的避难场所与逃生路线。⑺寒潮、暴雪。应急行为:①防滑:冰雪天气造成路面湿滑,因此,应注意出行安全,防止意外跌倒。②防摔:建议平常骑电动车和自行车的人们,要选择步行或者公共交通谨慎出行。③防砸:另外由于部分地区降雪较大,树木存在被压倒的危险,行人应该尽量远离树木等高处建筑谨防因坍塌被砸伤。④防撞:行人要远离机动车,以防车轮打滑,造成人员伤亡;驾驶员也要谨慎驾驶,避免交通事故。⑤防冻:低温天气,从事户外工作的人们容易出现冻伤,因此,户外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保暖。3.小结:培养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积极掌握一些应对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的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给大家带来的损失。进而,我们也应该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从源头上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环节二 防灾避险预警系统工程1.模拟书本P40活动园,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画一张《校园逃生图》。 步骤:①先找来校园平面图,作为参考。②然后,和同学组成小组一起去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图标,在图上做出标注。③最后,将合理的逃生路线标注在图上。提示:注意和学校沟通,本班设计的逃生路线应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基础上,在学校的预警系统内,选择最好的逃生路线,画好后应纳入学校的预警系统。 2.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立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阅读书本P40阅读角,了解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及预警信号颜色示意图,完成下列连线。 危害程度 颜色 一般 红色 较重 橙色 严重 蓝色 特别严重 黄色 2.举例说说你所见所闻的防御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及防范措施。 反馈预设:如⑴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举例:2019年6月17日,针对宜宾长宁的6.0级地震,各地的地震预警中心通过警报、手机短信等形式发出了预警,大大降低地震中的人员伤亡。⑵台风预警信号:①举例:预计2018年9月16-17日我市将受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严重影响,东莞市气象台于9月14日12时06分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请密切关注并提前做好防御。注意:台风白色预警信号,说明在48小时内可能受到热带气旋影响。市民防范措施:要注意收听、观看媒体发布的台风信息,及时了解台风动态,不到台风途径地区游玩或海滩游泳,不要驾船出海,提前做好防风各项准备工作。②2018年9月18日,东莞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注意: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说明在24小时内可能受到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7级,阵风8级。市民防范措施:要及时了解台风动态信息,不要到台风途径地区游玩或海滩游泳,不要驾船出海,及早做好防风各项准备工作。 3.说一说:为了防御自然灾害,我国建设的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有哪些? 反馈预设:如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④湖北丹江口水库;⑤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等。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如何做的? 反馈预设:①我接触过学校组织的防震、防火等紧急疏散演练,当警铃响起,我们都按照预定逃生方法和路线,有序跑向学校操场。②在家里,当听到警号响起,父母就会和我一起,按预定路线逃生。 4.小结:我国建设的防灾减灾的监测、预警系统和工程,为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节三 科学防护保家园1.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⑴出示“风云四号”图片,讲述其科学作用。 反馈预设:“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⑵出示防洪堤坝图片,了解其作用。 反馈预设: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 2.阅读书本P41活动园,探究:防御自然灾害的一些抗灾先进技术和科技发明。 反馈预设:①卫星云图及遥感技术的采用;②地震多发区安装弹簧减震器;③数据处理遥测水位等。 3.阅读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七条,谈感悟。 反馈预设: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4.小结:学习有关防灾减灾的科学方法、技术发明和法律知识,做到科学防灾、依法防灾。 阅读书本P39活动园,思考后抢答。 学生上台展示或教师出示几种常见自然灾害,各小组交流怎么做,才能有效避险。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出示的步骤,根据实地考察和所在学校的校园平面图,画出《校园逃生图》,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本班安全快捷的逃生路线。 学生依据课前收集资料,小组内举例说一说:防御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然后全班交流。 全班探究:为了防御自然灾害,我国建设的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有哪些? 各小组针对本地常见的接触过的监测、预警系统,展开讨论、相互补充: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如何做的? 学生相互补充讲解,教师归纳。 结合本地防洪堤坝的作用说一说其作用。 阅读相关连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谈感悟。 通过辨析交流意在掌握防御常见的自然灾害的正确方法,降低灾害发生时不必要的危险或灾难。 通过交流使学生关注到预警信号的存在,明确关注预警信号的重要性,知道我国建立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我们的国家为抗击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做的努力。也激起学生敢于进行科学探索的勇气,为保护人类家园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交流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掌握自护自救的知识和能力。学会科学防灾、依法防灾。 总结语中既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也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准备。板书设计 5.应对自然灾害防御自然灾害防灾自救知识库 防灾避险预警系统工程科学防灾、依法防灾 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系统掌握知识,总结提升。课堂练习 一.我知道1.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 )程度、( )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 )。( )等方面。 2.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索( )、( )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二.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画“√”或画“×”) 1.橙色预警信号表示特别严重。( ) 2.弹簧减震器可以用来减缓地震对房屋的破坏。 ( ) 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 第二节学习目标1.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2.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掌握自护自救的知识和能力。3.学会科学防灾、依法防灾。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防控冠状病毒肺炎宣传片》。谈感悟:在全民携手抗击“非冠疫情”时,你是怎么做的?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防控冠状病毒肺炎宣传片》。谈感悟:在全民携手抗击“非冠疫情”时,你是怎么做的?提示归纳,导入新课:在全民携手抗击“非冠疫情”时,我们采取了居家不外出;每天在室内或阳台进行30分钟的慢跑或跳绳锻炼;每天用酒精、消毒液对家内进行消毒;实在有事出门必戴口罩等方法。政府采取了广播宣传、电视媒体宣传、封村封路等方法,才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可见,在任何灾难来临时,我们都必须要有防控措施。今天我们来探讨新的话题:防御自然灾害。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辨析与探究: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激行为对吗?请大家辨析,然后探究交流。①雷雨天气在大树下避雨。提示:不对,容易遭雷击或电击。应就近找一个安全的地方避雨。活动园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辨析与探究: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激行为对吗?请大家辨析,然后探究交流。②山区山洪、泥石流高发期,在山区露营选择在山谷扎营。提示:不对,山谷地势低洼,最容易被淹没或被冲走。活动园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辨析与探究: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激行为对吗?请大家辨析,然后探究交流。③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提示:对。这样做可以避开泥石流,避免危险的发生。活动园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辨析与探究: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激行为对吗?请大家辨析,然后探究交流。④在地震发生时乱跑乱窜。提示:不对。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出示常见自然灾害,各小组辨析交流:当暴雨、洪涝灾害出现时,什么样的应急行为才是正确的?提示:应急行为:①密切关注政府、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洪涝信息,做好防范准备。②危旧房屋或者地势低洼处的居民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③备足食品、饮用水,准备药品和通信设备等。④撤离前关闭燃气阀门、电源总开关和门窗。拓展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出示常见自然灾害,各小组辨析交流:当冰雹灾害出现时,什么样的应急行为才是正确的?提示:应急行为:①遇到冰雹,要及时躲避到建筑物内或坚固的遮挡物下。②注意防御风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③如果驾车行驶途中突遇冰雹,应降低车速,尽快找合适的地方停车躲避,切不可加速逃离。冰雹——天上飞来的“炸弹”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出示常见自然灾害,各小组辨析交流:当雷电灾害出现时,什么样的应急行为才是正确的?提示:应急行为:①当遇到雷电威胁时,应该留在室内,关好门窗,拔掉电器的电源线。②远离树木和桅杆,切勿站立于山顶,屋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③在空旷的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等扛在肩上。④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不能使用手机。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出示常见自然灾害,各小组辨析交流:当滑坡、泥石流灾害出现时,什么样的应急行为才是正确的?提示:①房屋不要建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②下雨天,不要贸然进入深山。③留意远处山谷打雷般的声响,这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④如发现险情,要通过广播,电话,锣鼓等方式通知危险区的群众迅速转移。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出示常见自然灾害,各小组辨析交流:当大风灾害出现时,什么样的应急行为才是正确的?提示:应急行为:①大风天气应尽量减少外出。②机动车应减速慢行,骑车人应下车靠路边推行。③远离高层建筑、工地、广告牌、树木等,以免砸伤。④出行时遇到雷雨大风冰雹天气,要及时躲避到建筑物内或者坚固的遮挡物下。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出示常见自然灾害,各小组辨析交流:当地震灾害出现时,什么样的应急行为才是正确的?提示:应急行为:①不要听信地震谣言,在我国只有政府有权发布地震预报。②平时要检查和加固房屋,对老旧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拆除。③家具物品摆放要“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固定,防止地震时掉下来伤人。④熟悉你家周边的避难场所与逃生路线。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出示常见自然灾害,各小组辨析交流:当寒潮、暴雪灾害出现时,什么样的应急行为才是正确的?提示:应急行为:①防滑:冰雪天气造成路面湿滑,因此,应注意出行安全,防止意外跌倒。②防摔:建议平常骑电动车和自行车的人们,要选择步行或者公共交通谨慎出行。③防砸:另外由于部分地区降雪较大,树木存在被压倒的危险,行人应该尽量远离树木等高处建筑谨防因坍塌被砸伤。④防撞:行人要远离机动车,以防车轮打滑,造成人员伤亡;驾驶员也要谨慎驾驶,避免交通事故。⑤防冻:低温天气,从事户外工作的人们容易出现冻伤,因此,户外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保暖。2防灾避险预警系统工程 模拟书本P40活动园,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画一张《校园逃生图》。步骤:①先找来校园平面图,作为参考。②然后,和同学组成小组一起去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图标,在图上做出标注。③最后,将合理的逃生路线标注在图上。提示:注意和学校沟通,本班设计的逃生路线应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基础上,在学校的预警系统内,选择最好的逃生路线,画好后应纳入学校的预警系统。1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阅读书本P40阅读角,了解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及预警信号颜色示意图,完成连线。危害程度 颜色一般 红色较重 橙色严重 蓝色特别严重 黄色2防灾避险预警系统工程 举例说说你所见所闻的防御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及防范措施。提示:如⑴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举例:2019年6月17日,针对宜宾长宁的6.0级地震,各地的地震预警中心通过警报、手机短信等形式发出了预警,大大降低地震中的人员伤亡。2防灾避险预警系统工程 举例说说你所见所闻的防御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及防范措施。提示:台风预警信号:①举例:预计2018年9月16-17日我市将受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严重影响,东莞市气象台于9月14日12时06分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请密切关注并提前做好防御。注意:台风白色预警信号,说明在48小时内可能受到热带气旋影响。市民防范措施:要注意收听、观看媒体发布的台风信息,及时了解台风动态,不到台风途径地区游玩或海滩游泳,不要驾船出海,提前做好防风各项准备工作。②2018年9月18日,东莞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注意: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说明在24小时内可能受到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7级,阵风8级。市民防范措施:要及时了解台风动态信息,不要到台风途径地区游玩或海滩游泳,不要驾船出海,及早做好防风各项准备工作。2防灾避险预警系统工程 说一说:为了防御自然灾害,我国建设的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有哪些?提示:如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④湖北丹江口水库;⑤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等。2防灾避险预警系统工程 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如何做的?提示:①我接触过学校组织的防震、防火等紧急疏散演练,当警铃响起,我们都按照预定逃生方法和路线,有序跑向学校操场。②在家里,当听到警号响起,父母就会和我一起,按预定路线逃生。3科学防护保家园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请看“风云四号”图片,请你说说它有什么科学作用?提示:“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3科学防护保家园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 请看防洪堤坝图片,了解其作用。提示: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3科学防护保家园 阅读书本P41活动园,探究:防御自然灾害的一些抗灾先进技术和科技发明。提示:①卫星云图及遥感技术的采用;②地震多发区安装弹簧减震器;③数据处理遥测水位等。卫星云图及遥感技术3科学防护保家园 阅读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七条,谈感悟。提示: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损毁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七条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交流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掌握自护自救的知识和能力。学会科学防灾、依法防灾。板书设计 5.应对自然灾害 防御自然灾害防灾自救知识库防灾避险预警系统工程科学防灾、依法防灾课堂练习 一.我知道1.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 )程度、( )程度和( )态势一般划分为( )。2.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索( )、( )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二.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画“√”或画“×”) 1.橙色预警信号表示特别严重。( )2.弹簧减震器可以用来减缓地震对房屋的破坏。( ) 危害紧急发展四级科学有效×√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节.doc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节.ppt 防控冠状病毒肺炎记录.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