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 虚实相生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虚实相生的特点。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种类型的字。教学重难点:会虚实相生这种类型的字教学准备:笔、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虚实相生”。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新授1.讲解虚实相生的写法。安排字的结构时,笔画多、空白少的部分称“实”, 笔画少、空白多的部分称“虚”。虚实结合,结构才合理。2.要领图解。(1)什么叫虚实相生?让学生回答。(2)出示例字,教师讲解。“以”字左部分紧实,作实处理;左右两部分之间空白较大,作虚处理。虚实变化,相得益彰。“荷”字结构上紧下松,上部分空白较小,下部分室白较大,虚实对比明显。(3)学生观察分析虚实相生字的写法。(4)临习指导虚实变化存在于所有结构的字中,它比疏密包含的范围更为广泛。(5)出示范字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盛”字上部分字内空白相对较大,“皿”收紧上移,上虚下实。“河”字左右两部分紧靠,竖钩斜撑,左上实,中下虚。“畚”字中间虚。“動(动)”字左边空白较少,右边空白较大,呈左实右虚。“窮 (穷)”字下部分“身”笔画多,“弓”笔画少,左实右虚。“脱”字左部分笔画雄健壮实,右部分线条瘦硬清虚。(6)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三、单钩比对。用钢笔单钩下面例字,并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处理虚实关系的。四、拓展延伸。1.拓展思考说一说,下列字中有怎样的虚实关系。2.知识链接:唐宋书法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六、教学反思板书:虚实相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