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第15课 大中堂集字练习(一)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第15课 大中堂集字练习(一)教案

资源简介

第1 5课 大中堂集字练习(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15课《大中堂集字练习》,共有“出处和释义”、“设计幅式”、‘‘我知道了”三个模块,其中“出处和释义”、“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_设计幅式”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书法与文学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
【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
【教学准备】
学生:白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人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的基础知识,大家一定想再来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 教师出示吴昌硕的大中堂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今天我们就来练习集字作品的创作,我们就来学习第1 5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一)》,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三、学习设计幅式
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
①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2:1的白纸,设计出整幅样式,包括正文的字距、落款的位置和内容。 ②把这20个字单钩到白纸上设计好的位置。
单钩提示
①此诗“日”“黄”“入”“欲”“千”“目”“更“一”“層”(层)取自《三门记》,其他字分别取自《胆巴碑》和《妙严寺》等赵体字贴,单钩时注意彼此之间的差异,以便书写时统一风格。
②与小中堂的写法相同,设计为3行,每行8个字。最后一行留4个字的位
置用来落款。
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我知道了”
1、按照惯例,每节课我们都要了解一些书法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书法以及大量文物的存放地点?博物馆,今天来了解故宫博物馆。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识。
二、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
三七、布置作业:练习本课集字练习的几个字。
【板书设计】
第1 5课 大中堂集字练习
登鹳雀楼
2:1统一风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