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77张PPT。南亚第四课世界分区地理(1)——南亚中亚西亚北非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大 西 洋太 平 洋太 平 洋北 冰 洋印度洋南亚南 亚 在 世 界 上 的 位 置南亚 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直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横亘于南亚的北部,使南亚与亚洲腹地相隔离,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所以又把南亚大陆总称为“南亚次大陆”。一地理位置在大部分位于10°N—30°N°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濒临印度洋共有七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大致位于60°E—100°E之间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 度 洋印 度 半 岛德 干 高 原恒 河 平 原1、地形二、自然条件1、南亚地形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北部山地,是地势很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一部分。山地北高南低,山势由海拔7000米陡降至300米,山地的垂直变化明显。高山上冰雪覆盖,山脚下河谷一带为片热带风光。居民的农事活动多集中在暖湿的河谷平原一带。 中部平原,主要是由印度河、恒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平原西起阿拉伯海沿岸,略成弧形向东延伸,直到孟加拉湾沿岸。平原面积广阔,是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的主要农业区。 南部高原,主要是印度半岛中南部的德干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在高原的东西两侧分布有低矮的山脉,沿海一带有狭窄的平原。高原上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棉花。高原上还有丰富的煤、铁、锰、铝土和云母等矿产资源。2、两大河流印度河恒 河西藏自治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河:源地--西藏自治区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源地--喜马拉雅山流经--印度、 巴基斯坦注入--孟加拉湾喜马拉雅山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北坡,流经干旱地区,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注入阿拉伯海。 恒河发源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向东南流经恒河平原,大部分在印度境风,下游流经孟加拉国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注入孟加拉湾。 3、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全年高温,有旱雨季之分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由于南亚北部有高大的山脉屏障,气温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高。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迎风坡降水丰富;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可达1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南亚西北部降水稀少,气候炎热干燥,有大片沙漠分布。14710(月)-30-20-1001020300100200300400500600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气温(0C)降水量(毫米)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月亚洲大陆:气温低、气压高印度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东北季风高压区 低压区 一月 亚 洲北回归线赤道印 度 洋南 亚 一 月 风 向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风从———吹向 ———,为旱季。 陆地海洋南 亚 的 旱 季七月亚 洲北回归线赤道印 度 洋南 亚 七 月 风 向每年六月到九月盛行西南季风,风从———吹向 ———为雨季。 海洋陆地南 亚 雨 季 景 观 图 之 一南 亚 雨 季 景 观 图 之 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的年份西南季风来得晚,或去得早或风力太弱,雨水就不足,容易造成( )灾。 有的年份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 )灾。 为抗御水旱灾害南亚人民修筑了许多水利工程。旱水 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地区一般都多( ) 灾害水旱二、居民和宗教1、南亚的人口 南亚有13亿多人口,平均每平方千米约有230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2、南亚的宗教 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宗教影响着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印度、尼泊尔等国的居民多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斯里兰卡的居民信奉佛教。悠久的历史1.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2. 从十六世纪起,葡萄牙、英、法 等国殖民主义者入侵,绝大部分 地方成为英国的殖民地3. 大量矿产品、棉花、黄麻被掠夺4. 英语为南亚一些国家的第二语言 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在印度河流域一带,在几千年之前就形成了城市。 印度的国旗人口约11亿面积约297.5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七位)世界文明古国位于新德里东南的阿格拉 —泰姬·玛哈尔泰姬陵的主人公印度农作物分布图甘蔗黄麻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德干高原西北部东北部恒河三角洲 水稻需较多的水,上述地区是平原且降水充足。小麦、棉花耐旱能力较强,棉花生长后期需晴朗的天气。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平缓、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雨水充足,有排水良好的低山坡。地势低平,气候湿热。印度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黄麻、茶“绿色革命”前后印度粮食产量与人均耕地比较图 所谓“绿色革命”指的是印度20世纪60年代推行以推广高产良种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改良。所涉及的范围基本上是几种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尤其是小麦和稻谷,经过若干年的实践,虽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总的看来,“绿色革命”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产良种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 2)灌溉面积显著扩大。1950年全国总灌溉面积为2085万公顷。到1989年增至4304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也由15.8%上升到25.5%。 (3)化肥施用量大幅度提高。(4)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一定进展。 “绿色革命”对印度的粮食生产发挥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它也带来了不少新问题,对此应有全面的认识 。(1)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里是全国最早形成的工业区,近几十年略有衰退。现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0。麻纺和机械是本区的两大工业部门。(2)以孟买—浦那为中心的工业区。工业产值占全国1/6,已显著领先于其他工业区。棉纺工业长期居优势地位,占全国30%。此外,机械、化工、炼油等部门在国内均有突出地位,已成为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以艾哈迈达巴德(阿默达巴德)为中心的工业区。周围是印度主要棉花和油料产地。以传统工业为主,棉纺织业和油脂工业在国内居首位,水泥、化工两部门地位突出。印度的工业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储量丰富。工业部分有纺织、电力、钢铁、机械,核能、电子、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一定规模。(4)以马德拉斯—班加罗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是发展最快的工业区,规模已接近于加尔各答区。区内集中了电力、飞机制造、造船、炼油等工业部门,以及航空、电子、电机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5)以那格浦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区,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它接近主要煤炭产地,煤和钢铁产量均占全国的3/4,电力、重型机械、化工、非金属产品等地位也很突出,是内地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印度主要城市 首都新德里:位于德里西南,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全国铁路交通的中心。?????? 人间建筑奇迹----泰姬陵位于新德里东南200多千米处的阿格拉附近,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 孟买:印度西海岸大城市,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它濒临阿拉伯海,是个天然良港,被称为印度“西部的门户”,已成为印度西部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国际商港和金融中心。工业发达,尤以棉纺业闻名于世,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孟买已超过加尔各答成为印度第一大城市。 加尔各答:印度第二大城市,是印度著名的商业名城,也是印度东部最大的港口和铁路、航空枢纽。它在印度商业、金融、工业、交通和文化等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尔各答是旅印华人最集中的城市,但近几十年大量外流,目前仅有两三万人。班加罗尔:是一座新兴的科学城市,高科技及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素有“科技之都”和”、“南亚硅谷” 、“印度硅谷”之称,是印度新兴工业的中心。 1、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孟加拉国 B、印度 C、巴基斯坦 D、斯里兰卡2、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 B、尼泊尔 C、印度 D、印度尼西亚3、对南亚次大陆的说法对的有A.就是指南亚地区 B.在喜马拉雅山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陆地C.斯里兰卡是南亚次大陆的国家D.尼泊尔不是南亚次大陆的国家4、位于恒河三角洲上的国家是A、斯里兰卡 B、 印度 C、尼泊尔 D、 孟加拉国5、南亚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A、北部有高山屏障 B、 西南季风降水不稳定C、东北季风强盛 D、地面缺少植被保护6、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是A.新德里 B.孟买 C.加尔各答 D.卡拉奇7、关于印度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世界上第二个人口最多的国家;B.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C.耕地面积占世界首位D.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玉米、棉花、黄麻和茶练习题BCBDBBA8、印度人均粮食少的主要原因A.耕地面积小 B.劳动力资源不足C.耕作方法很落后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9、印度新兴工业区的中心是A.新德里 B.孟买 C.班加罗尔 D. 加尔各达10、 加尔各达成为纺织工业中心的条件是A.位于全国铁路交通中心 B.接近黄麻产地C.历史悠久 D.地处新兴工业区,技术水平高11、下列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国家有A.印度尼西亚 B. 哈萨克斯坦 C.中国 D. 新加坡DCBC中亚地区一、位置、范围1、位置:古有丝绸之路今有第二亚欧大陆桥2、范围中亚主要在40°N——50°N50°E——80°E 深居大陆的内部铁路: 连云港-鹿特丹是亚欧第二大陆桥二、中亚地形平原、丘陵为主东:天山中:丘陵西、北:平原 中亚深居亚洲大陆内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其东南部同中国接界处,有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北部为哈萨克丘陵,中西部是广阔的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南部有著名的卡拉库姆沙漠。三、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干旱气候类型深居内陆 中亚地处北温带,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于距离海洋较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图兰平原南部沙漠广布。四、河流、湖泊:多内流河、内陆湖(咸水湖)亚洲中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大内陆淡水湖巴尔喀什湖 中亚深居内陆,境内多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和内流湖(里海、咸海);主要的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中亚有许多引水灌溉渠道,如著名的卡拉库姆运河。阿姆河水输送到土库曼的境内,成为重要的灌溉水源。 土库曼斯坦、乌兹别斯坦,灌溉农业发达,广泛种植棉花,是中亚重要的产棉区,但是,由于灌溉用水多和蒸发等原因,流入咸海的阿姆河等河流的水量日益减少,使咸海面积不断缩小,并有消失的可能。五、居民和经济1、多民族地区2、宗教:伊斯兰教棉花3、农业生产中亚西部、北部畜牧业矿产资源石油:里海沿岸煤、有色金属资源丰富5、主要城市4、工业1.中亚地区缺乏的主要物资有:A.石油和天然气 B.煤和有色金属C.木材和轻工业品 D.军事工业产品2.下列国家中属世界最大内陆国的是:A.俄罗斯 B.加拿大 C.蒙古 D.哈萨克斯坦3.中亚因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美称的国家是A.塔吉克斯坦 B.哈萨克斯坦 C.土库曼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4.哈萨克斯坦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占多数的民族是A.哈萨克族、蒙古族 B.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C.哈萨克族、俄罗斯族 D.塔吉克族、俄罗斯族 CDDC课堂练习 5.中亚占世界第三位的农畜产品:( ) A.棉花 B.小麦和水稻 C.木材和毛皮 D.羊毛和杂粮 6.中亚西临里海的国家是:( ) A.吉尔吉斯斯坦 B.土库曼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7.中亚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塔吉克斯坦 B.哈萨克斯坦 C.土库曼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8.中亚各国海陆位置的共同特点是:( ) A.内陆国 B.临海国 C.岛国 D.群岛国 9.中亚居民信仰的主要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ABBAC西亚和北非位置与范围地理位置:读图, 判断西亚与北非大致的与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200N——400N经度位置:200W——800E海陆位置:大致位于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一、重要的地理位置1、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一条东西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2、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两洋:印度洋、大西洋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现在,这一带已有铁路、公路和国际航空连接亚欧非三大洲,从海上沟通了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海上交通。3、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土耳其海峡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门户。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连通。 所以,西亚、北非成为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的战略要地,被称为“连通两洋、连接三洲、五海之地”,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西亚主要的国家有: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科威特、约旦、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北非主要国家有: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北非地区,大致是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地区。读图, 判读西亚与北非主要的地形与河流思考:1、本区地形特点怎样? 2、找出本区主要的半岛。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尼亚高原兴都库什山阿特拉斯山4、尼罗河三角洲5、美索不达米亚平原6、地中海沿岸平原2、幼发拉底河1、底格里斯河3、尼罗河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边有高山耸立,平原极少。二、地形(以高原为主)和河流 大部分为高原地形,如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尼亚高原等。在高原的边缘多为较高的山岭。平原面积狭小,主要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它们分别为古代巴比伦文化和埃及文化的摇篮。 此外,地中海沿岸有狭窄的平原。在巴斯坦与约旦交界处有一个地壳断裂陷落而形成的死海,死海湖面海拔约为-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大部分是高原,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以及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中海沿岸地带也有狭窄的平原。 另外,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还有一个由于断裂陷落而成的死海(死海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湖面海拔大约为—400米)。东非高原土耳其东部高地自南向北自西北向东南流地中海波斯湾尼罗河三角洲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河流比较三、炎热干燥的气候1、西亚阿拉伯半岛及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夏季气温多在30℃以上,冬季的气温也在20 ℃以上,几乎全年都是夏季。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气候炎热干燥,属热带沙漠气候。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但沙漠中有地下水出现的地方分布有小片的绿洲。2、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时受西风的影响,温和多雨;夏季时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炎热干燥,属地中海气候。(地中海风光)四、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1、西亚和北非石油资源的储量、产量、输出量均占世界第一。 西亚和北非的石油,一般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 在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有一条巨大的石油带,由东南向西北延伸,直到地中海沿岸。 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 西亚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所产石油绝大部分向国外输出。 90%以上是向西欧和美国、日本等国输出。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是北非主要产油国。2、石油输出输出方式有两种:输油管道和大油轮(海运)输出国家和地区: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输出路线:一是用输油管道输出,将波斯湾和北非的石油用管道输送到红海和地中海,再用油轮运出。二是由波斯湾直接装油轮输出,运输路线及地区为:说出图中西亚石油的三条从波斯湾输出的海上通道:1、东线: 从 湾经 海峡到 海,经 洋,过 海峡到中国的 海,再过 海峡到日本。2、南线:从 湾经 海峡到 海,经 洋,绕 角到 洋,到西欧和美国。3、西线: 从 湾经 海峡到 海,过 海峡,到 海,过 运河到 海,再过 海峡到 洋到西欧和美国。1、东线: 从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到阿拉伯海,经印度洋,过 马六甲海峡到中国的 南 海,再过巴土海峡到日本。2、南线:从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到阿拉伯海,经印度洋,绕好望角到大西洋,到西欧和美国。3、西线:从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到阿拉伯海,过曼德海峡,到红海,过苏伊士运河运河到地中海,再过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到西欧和美国。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和前景 石油的大量出口,使石油输出国成为世界上人均收很高的国家(人口少,收入多),但是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储量虽多,但总有开采完的时候,因此要及早另谋出路。如进一步发展农牧业,北非阿尔及利亚提出:“金子,要由黑色(石油)变绿色(农业)。”或及早建立一些其他工业,特别是加工工业等。想想,这对我们有何启发?本区绿州农业的代表植物枣椰树(2)灌溉农业:3、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1)比较发达的畜牧业土耳其:安卡拉羊 阿富汗:紫羔羊绿洲农业属于灌溉农业的一种。六、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教1、西亚和北非约主要是白种人。由于本区多数国家和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这片广大地区统称为“阿拉伯世界”2、西亚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但这里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以色列居民多信奉犹太教;黎巴嫩、亚美尼亚等国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这里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为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看作是“圣地”小结国家:埃及(地跨亚非两洲)1、苏伊士运河2、经济:农业:经济作物——长绒棉长绒棉生长的有利条件: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阳光充足。主要经济支柱 ——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埃及的重要经济支柱1、过去,埃及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便利,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适宜种植棉花和小麦。埃及的棉花纤维长,光泽好,而且坚韧结实,一直是埃及重要的出口商品。2、近年来,埃及的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业等,其收都超过了棉花,成为埃及的重要经济支柱。 埃及的石油开采及其加工工业、纺织工业、化肥工业、食品工业等,发展迅速。 埃及已成为非洲民族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运河名称 ;2、此运河勾通 海和 海。3、该国地中海沿岸有名的海港是 。4、图中所示国家最著名的农产品是 ;有名的古迹有 等。5、图中河流名称是 ,此河流发源于 ,向 注入 海,在该河修建有著名的 水库。6、图中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是 。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千米)。 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