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总复习之文综非选择题解题技巧课件[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高考总复习之文综非选择题解题技巧课件[下学期]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非选择题解答技巧
解题技巧教学过程
解题策略技巧
图 表 题
文字材料题
综合实例分析
退出
1、仔细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2、认真构思,理清解题思路
3、规范答题,合理组织答案
解题策略与技巧
策略
技巧
1.找切入点的技巧: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2.组织答案的技巧:分清政经哲、回答原理内
容、要求及意义并结合材料适当分析。
3.能得高分的技巧:看分作答、分高多答、要
点要全、观点要对、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熟悉知识、多做训练
掌握方法、熟能生巧
三看:一看图表标题,二看图表内容,看时
要有“两比较” —“横向比较”.“纵
向比较”;三看图表的图例、注释
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
知图表所云,
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一
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
三忌审题不严,要点不全,观点不准
四忌词多意少,言语罗嗦。
五忌字迹潦草,概念出错。
图表题解题方法
举例说明
三看:
五忌:
图表题实例分析
例:(2005江苏)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初下发了1号文件;2005年初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1号文件。
问:上述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注: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起因于粮食供需缺口较大,10月份秋粮上市,粮价随之回落。
图表题实例分析
答:图说明,2004年1-9月居民消费价格走势节节攀升,从10月秋粮上市后,粮价回落,物价总水平也随之走低。
注: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起因于粮食供需缺口较大,10月份秋粮上市,粮价随之回落。
看标题
看内容
看注释
图表题实例分析
材料一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较表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
其中:8个产粮省份*
1997-2003年 4% 2.73% 8%
*系1999-2003年为数据
练习:(2004湖南)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又称 “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
问题作为贯 彻科学发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问: 联系“一号文件”,分析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图表题实例分析
材料一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较表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
其中:
8个产粮省份*
1997-2003年 4% 2.73% 8%
*系1999-2003年为数据
答:说明近7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其中产粮区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尤其缓慢。
看内容
看标题
看注释(表格内)
从近几年高考分析,根据问法与答法不同,设问主要有四种题型:
设问类型
“是什么”型
“为什么”型
“怎么办”型
“认识”型
“启示”型
“是什么”(5次)
1.03年39题(1)试分析“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8分
2. 41题(1)③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国历史上的人口
迁移现象。(6分)
3.04年38题(1)联系“一号文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
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11分)
4.05年38题(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
5.39题(7)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是什么 6分
近三年试题(湖南)
组织答案
“是什么”题型
此题型大部分都是简答题,只要求考生准确地指出材料所体现的政、经、哲原理即可。(前面所讲图表说明题也可归入此类题型)
举例说明
第一,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第二,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第三,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第四,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实例分析
“是什么”举例
例:05年39题(7)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是什么 (6分)
答:
“为什么”(7次)
1.02年39题(5)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
之本”?(9分)
2.03年41题(3)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
济发展的意义。(9分)
3.04年38题(2)运用国家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
“一号文件”的必要性。(10分)
4. 38题(3)试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一号文件
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策依据。(11分)
5.05年38题(3)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
法权益的理由。(10分)
6. 38题(4)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12分)
7. 39题(8)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
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
济发展产生的影响。(10分)
近三年试题(湖南)
组织答案
“为什么”题型
  但并非所有“为什么”题型都需要答此四部分,依题目所给材料决定。 答好此题型的前提是,恰当运用原理。
1、类似设问关键词主要有:
为什么、原因、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用、 影响、依据或理由等。
2、答案组织:
依据

影响
理论依据
现实依据
积极或有利
消极或不利
实例分析
“为什么”举例
例:05年38题(3) 农民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人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
“为什么”题型的答案构建
例: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
答: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
②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③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论依据(基本原理)
现实依据(联系材料)
积极影响(联系时政)
教材语言
试题语言
时政语言
答案构建
“怎么办”(5次)
1.03年38题(1)根据所学政治常识,分析目前应如何加
强党的作风建设?(8分)
2. 41题(4)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
治国的。(10分)
3.04年39题(6)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发
展电力工业的措施。(10分)
4. 39题(7)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
电力短缺的问题。(10分)
5.05年38题(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
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
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
近三年试题(湖南)
组织答案
“怎样做”题型
1、类似设问关键词主要有:
怎么办、怎样、怎样做、如何、措施等。
2、答案组织:
此题型属开放型题型,要求考生在结合材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地解决办法及措施。要求考生思维要扩展。
“怎样做”题型的实例分析
例:04年39题(6) 电力曾经被誉为国民经济的 “先行官”。针对近些年来由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发的电力紧张现象, 国家决定 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在确保 国有电力企业 健康发展的同时,鼓励 其他经济成份 投资兴建电力企业。一些地方还通过试行电力供应 “分时定价” 的方式,缓解高峰时期的供电紧张局面.
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发展电力工业的措施。10分
答:
②发展电力工业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并发挥多种经济成份的积极性。
实例分析
①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政府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保证电力工业适应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电力也是商品,一些地方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用电是缓解电力紧张的一个重要举措。
先行官
国家决定
国有电力企业
其他经济成份
分时定价
措施
“评析现象”(3次)
1.03年38题(2)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
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应提倡的精神。应如何
看待这种观点 9分
2.03年39题(2)试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
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9分)
3.01年高考39题(3)从哲学角度说明如何认识当
前的反腐败斗争?(10分)
近三年试题(湖南)
组织答案
1、类似设问关键词主要有:
如何看待某问题、如何认识某现象、分析某一现象、评析或评价某观点等。
2、答案组织:
此题型要求针对材料所体现的原理(是什么)、必要性或重要性(为什么)以及措施即可行性办法或考生意见(怎么样)进行全面地分析作答。
“评析某一现象”
  但并非所有“评析”题型都需要答此三部分,第三部分依题目所给材料决定。 答好此题型的前提是,恰当运用原理。
答案构成:原理+为什么(原因和影响)+怎样做
“评析”题型的实例分析
例:03年第39题(2) 气象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德尔菲定律”揭示了气象行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在气象行业投资1元钱,可以获得98元的经济回报。我国某省气象部门一年可为本省带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专业的气象经纪人和气象服务企业,气象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试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
答:
①气象信息也是一种经济资源,企业有效利用气象信息可以减少损失,创造效益。
实例分析
分析:
该题的知识范围有明确限制,提问的指向(分析)应该包括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三个层次。即这一现象属于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出现后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答案构成:是什么+为什么(主要是影响)
②气象服务业是新兴的第三产业,它的兴起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气象服务企业和经纪人的出现,有利于充分利用气象信息的经济价值。
退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