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南京市梅园中学 卞姗姗【概念阐释】中国近代史阶段划分1.整体时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0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1901——1919)184019191949旧民主革命新民主革命政治史考试说明1840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1842中英《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851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政治史考点梳理政治史考点梳理一、侵略时间 根源 结果 影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40——18421856——1860工业革命促使打开中国市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南京条约》 及其附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认识:战争的爆发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必然需求导致,而中国的战败说明腐朽的封建主义必然失败于新兴的资本主义政治史考点梳理二、抗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葛云飞等爱国将领(定海)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政治史考点梳理三、革命——太平天国1.建立政权:2.纲领:3.失败:1853年定都天京时间 内容 主要意义 局限《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1864年天京陷落18531859绝对平等平均分配政治,经济,文教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不具备实现的社会条件史论共享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它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破天荒地提出了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课堂练习(2007年山东)“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在有关该现象的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A课堂练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的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B虎门销烟浮雕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课堂练习下面两幅图是与太平天国领导者相关的两处景观,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洪秀全( )A. 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的利益B. 一直保持着农民的革命本色C. 作为农民阶级领袖的局限性D. 保持崇高信仰,高举反清大旗C洪秀全故居天王府内的石舫经济史考试说明1840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1842中英《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1851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洋务近代企业及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经济史考点梳理概况自然经济 开始解体,以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为标志洋务派近代工业 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等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等影响:培养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的侵略;促进自然经济的瓦解民族资本主义 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布:东南沿海地区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等社会生活变迁 服饰:西装 饮食:西餐馆,面包房交通:轮船 报刊: 《昭文新报》经济史考点梳理思考与探究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选集》根据材料联系中国近代历史分析19世纪西方殖民侵略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史论共享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破坏,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期间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课堂练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 A. 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 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D课堂练习(2007年北京卷)实业强国是近代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B课堂练习(2007年广东卷)“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B文化史考试说明1840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1842中英《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1851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洋务近代企业及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魏源与《海国图志》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文化史考点梳理文化史考点梳理新思想的萌发1. 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 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派人将外文资料编译成 《 各国律例 》 和《 》 ,仿制西方战舰。 2.魏源在此基础上编成 《 》,系统介绍西方史地和 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提出“ ”,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 作用。鸦片战争林则徐四洲志海国图志科技知识师夷长技以制夷启迪思考与探究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793年,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的信材料二 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 ……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 1842年5月道光帝(1)材料一反映了乾隆怎样的“华夷”观 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观念:天朝上国 影响:中国发展落后,导致鸦片战争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与探究材料三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魏源《海国图志》(2)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变化:由“鄙夷”到“师夷” 影响: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工艺科技,探索救国之路课堂练习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目的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政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D课堂练习(2007年上海卷)下面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十九世纪中期成为畅销书的是( )本店售书目录 ①《共产党宣言》②《庶民的胜利》③《列国陆军制》④《儒门医学》 ⑤ 《汽机新制》……开明书店1921年12月20日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③C知识点归纳政治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建都、纲领、失败)经济 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创办及影响(军事民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背景、概况)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穿、吃、行等)文化 新思想的萌发(魏源、林则徐)考试说明1840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1842中英《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1851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洋务近代企业及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魏源与《海国图志》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横向比较思维拓展 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与世界西方 中国特征政治经济文化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并逐步加深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清政府自救运动和人民革命斗争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形成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族资本产生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理性主义推动欧洲近代化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