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文科综合考试复习策略研究与热点分析 [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8年文科综合考试复习策略研究与热点分析 [人教版]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朱 可
中心内容:
一、审题的基本规范
二、解题的基本技巧
三、复习的基本理念
四、阅读的基本思路
五、热点的基本追踪
一、审题的基本规范
(一)学会阅读
  前提:试题是文字的高度概括,每一个词语都有其深刻含义,必须加以深刻领会。
  典型案例:(1997年高考试题)唐朝前期用人制度对唐朝繁荣的影响(唐前期——唐以前)
  注意:克服猜题压宝现象——高考试卷中如果碰到似曾相似的题目,更要引起注意,不能按照思维定势随意发挥。
  典型案例:2001年文综“反腐倡廉”问题
关键:对图表的解读——图表是信息时代传递信息最简洁的途径,是文综考试的主要呈现方式。
错误举例:
*中东——巴尔干;美国三大产业的发展变化趋势
*地理学科的识图、辩图、画图能力——不会画地理画剖面图。
(二)理清概念: 前提:概念不清,势必造成答题不明
典型案例:(1)黄宗羲反封建专制思想超越康有为、孙中山(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资本主义萌芽与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2)07年高考第12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清康熙帝”。涉及谥号、庙号、尊号、年号等概念。
(三)能够迁移解题的思路与答题的方向
基本方向:(1)学科之间的迁移:如欧盟问题;2005年北京春秋高考卷由明代北京城市图导入一直延伸到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迁移性非常强。
(2)历史与现实、社会的迁移,强调应用如2007年高考第15题关于美国大使馆的所在地。这是对历史史实的运用——1944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陪都。 如果没有这个史实支撑,很难得出正确结论。
(四)明确方向
无法确定题目对学科知识的要求——看到题目不晓得用什么学科知识去回答。尤其是政治与历史。
典型案例:(2005年文科综合卷)有人认为全球化是积极的,也有人认为全球化是消极的,试分析全球化的两重性。
(五)科学踩点
回答问题机械呆板,空洞乏物,缺少对题目的把握。
典型案例:2005年37题第(2)问“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学生回答: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帝国主义的三对矛盾等内容,显得空泛。
要避免:思维程式化:如美国人施兰对大生产运动的评价
答题无条理、段落和层次,语言表达前后矛盾或史实不清。
二、解题基本要领
1.切实领会情境,把握试题主旨
命题思路: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方式,通过情境的设置,问题的阐发,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心社会
试题举例: 2007年文科综合试卷第13题:“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命题主旨:考查社会革命的概念
解题思路:重用酷吏——维护自己的统治——使朝政混乱,忠臣钳口,不可能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
      任用女官——涉及面不广,不具备有社会影响力
      移风易俗,推崇佛教——并不明显。
      扶植庶族,抑制士族——是武则天统治的亮点之一,它扩大了统治基础,也是武则天统治虽然非议很多,但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原因之一,
2.准确判断导向,明确试题思路
试题举例(2007年高考第40题)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大金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
  3、4问考查燕京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及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6问考查迁都一方的主张所体现的合理思想及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
命题思路:
  试题概括性、综合性强,涵盖面广,内容丰富。没有明确试题导向,就不可能找准解题思路,更不可能有效答题。
设计理念:
  共有六问,它以历史情境导入、地理问题拓展、政治观点辨析,把三科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科跨度大,内容迁移到位,情境创设合理,较好地体现了综合的思路。
解题思路:
  (1)明确迁都的原因:在我国古代,迁都是比较普遍的行为,或因战乱如晋、宋南迁,或因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等,很明显该题的迁都是属于后者,它既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又必然会进一步促进民族融合的发展。
  (2)概括关于迁都的不同观点。(略)并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去阐释。
3.科学理解题干,确定解题方向
题干是试题灵魂,它通常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的语句指出解题的方向。
(1)找准试题迁移的方向。
试题举例:2006年文科综合试卷第37题第(1)问:“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制》记载,光武帝称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迁移方向: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各行其是——逐步同化——总结出由分到合的变化趋势。而试题的后半部分则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结论:试题由简单的提炼、概括——分析、思考,超越材料信息,需要梳理有关春秋时期的民族关系的知识,了解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以及巩固统一措施对民族融合的积极作用——试题的迁移方向。
(2)明确试题的关键词。
前提:关键词是试题的核心,对关键词的把握影响着解题的成败。
举例:2006年文科综合卷第39题第(2)问“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结论:关键词有两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双重影响”。凡是遇到需要结合所学知识的题目,肯定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教材和教师讲述的内容,对材料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不能就材料论材料。同时,问题要求考生回答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势必要求考生从正、反两方面组织答案,这样,回答问题就会完整。可见,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不清势必造成解题不明。
4.有效组织答案,完善答题规范
高考试题具有高度提升与概括性,每一个用词都赋予深刻的内涵。
(1)概括类试题,答题必须言简意赅,有所提升
概括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指将历史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如2006年文科综合试卷第37题4个小问中,多次出现“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等,说明概括类试题的重要性。
注意:概括≠罗列:罗列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展现,它缺乏提炼与归纳,所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概括。概括要求在认知基础上归纳共性。
培养策略:构建知识体系——把知识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形成一个知识整体,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
立足教材,夯实双基,在拓展深化教材的同时,要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归纳概括、准确表达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2)比较类试题,答题必须方向明确,史实充分
比较是归纳、概括、比较能力的综合体现,它的能力要求更高。 比较题的审题与构思在这一题型的解答过程中非常关键。
解题思路:首先,要正确选取比较项——考生根据题意,自己去开启思路,从事件的全过程和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去寻找可供比较的项目。比较项的误选或错选,都会影响答题的质量。
其次,要注重史实的支撑。比较题的解答是建立在考生史实清晰、观点明确的基础上的,缺乏扎实的史实基础,不可能有明确的解题思路。如(95年全国高考历史卷)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
该题设问有两层次,一是比较类似之处,考生只要细心审题即可答出;二是“类似之处”导致的不同结果,这是难点,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把两个历史人物放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然后结合具体的史实来说明论证,切忌空发议论。
(3)分析评价类试题,答题必须论点鲜明、条理清楚
分析评价属历史阐释能力,往往最直接、最集中地考查学生的历史理论水平和灵活运用理论的水平。学生在答题时首先要从历史事件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察原因、过程、结果、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不带主观意愿和偏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符合历史本来面貌。其次,要注意评价是分析的升华,是掌握判断历史事件优劣的标准。在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事件后,要进行评价。它是认识历史事件高层次的表现,从中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试题举例:如2006年文科综合试卷第37题第(3)问“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分析出契丹族与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的道理,这实际上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征服先进文明的地区,但最终他们也必然会被先进文明地区所征服”理论的最好阐释。这种分析评论能力是培养学生良好理论意识的最佳途径。
三、复习的基本理念
——现阶段高三历史复习的”五个到位”
1.专题的确立有没有到位
专题确定的基本取向:
(1)学科的主干知识
文科综合考试强调综合意识,因此,在考试时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考到的内容不一定是学科的主干知识如英国的宗教改革。
造成误区:盲目追逐热点,忽视学科主干
改进策略:梳理学科知识,凸显重点内容
重点专题举例:
国家统一与台湾问题;党的建设与自身发展(十七大)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
近代化历程与社会进步等
国际关系的新发展
(2)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
A、目前的热点
4月底、5月初的热点问题都应该关注
如:台湾问题(入联公投一意孤行使祖国统一问题更显突出)
党的建设与发展(十七大)
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
B、持续的热点
有些专题年年叫,但一直未考,不能松懈
如:近代化的发展
区域经济中的运河沿岸与环渤海经济圈
中部崛起等
(3)与新课程专题的契合点
高考趋向:考改与课改的结合——考试内容会适当地体现课程改革的重点。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专题设计思路体现了当今史学的新动态和教学改革的思路
复习思路:
(1)合理选用不同版本新教材中的一些材料。
(2)引进新专题的编排思路与设计形式
(3)吸纳新专题中的新观点与新理念
典型专题举例:
从人文精神到科学理性时代、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崛起等
专题复习必须注意的问题:
原则:选题适中,忌空泛与狭窄
趋向:学科为主,跨学科为辅——专题的确立既应该体现历史学科特性,又要结合教材内容,瞄准高考方向,更要考虑热点时效、正面引导。
典型专题举例:
台湾问题——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
复习主线:综观古今中外历史,国家完成统一需要具备哪些共同的历史条件?——国家统一会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现在影响我国国家统一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与台湾问题有关的地理、政治知识有哪一些?——台湾问题的解决是历史的必然(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2.基础知识有没有到位
(1)基本的历史阶段特征:
概念:阶段特征是某一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存在,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可以说不同的历史时期,必然会反映出带有其深刻时代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思想领域的表现,这就是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了这些特征我们就能够思考:
为什么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如此残暴?为什么现在的资本家会给人以温情脉脉的感觉?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退步?等
典型阶段举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不可抗拒(封建君主的改革)——资产阶级尚处童年(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复杂、封建势力仍占上风)——对外殖民野蛮残暴(需要原始积累)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资本主义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贩卖黑奴等野蛮行为逐步消除,对外殖民以商品输出为主。
(2)基本的历史规律:
概念:历史发展中的一些共性的认识和基本的常规
例1: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的手段
例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的规律性认识(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各有侧重如行省制度的认识)
例3:重大的社会变革之前一般有思想启蒙运动——辛亥革命为什么会缺乏群众基础,五四运动为什么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基本的历史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严复与伊藤博文、《海国图志》
(4)基本的概念与常识、图表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主义
*资本与资金 *革命与改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巩固基础的基本策略:
宏观定位:每个历史时期的基本阶段特征和基本规律。如:社会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共性;
微观梳理:把每个具体的事件、人物、概念纳入到宏观的历史阶段中,使其有所立足。
典型事例:秦、隋、元三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都开展了制度创新,开创了一些影响深远的新制度;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如修长城、造运河等;都承上启下,为后世强盛王朝的出现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这些王朝为什么都会短命夭亡呢?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引申:国家的长治久安应该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当封建王朝更替,国家百废待兴之时,任何违背人民意愿,不顾国家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穷兵黩武的行为和为封建统治者的一己之利,劳民伤财的过激举动都会引起民怨沸腾,加速统治的覆亡。
3.教材的挖掘有没有到位
教材的知识是平面的,需要串线与整合.
如:构建和谐社会—— 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是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和社会腐败和完善社会治安、解决贫富问题的有利武器。
*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人们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诚信友爱: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安定有序: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如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等)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例:(上海历史试卷第36题)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
“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
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字家……各有讨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选题2分,观点12分,史实12分,文字4分)
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中外史实的详略以说明观点为理。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该题不仅情境设计具有人文性,考查内容也具有人文性,它不仅了解考生高级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还从开放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体现人文精神的内涵:人类文明是前后继承、创造、发展的;人类文明是互相补充、交融、促进的;人类发明发展的道路、方式是多样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这种试题比较符合人文学科的特点和高中教育改革的趋势,值得借鉴。
4.思维的活动有没有到位
思维活动的精髓——问题意识的产生
问题意识的培养
(1)回归教材:以教材为中心,理解教材的框架结构,建立立体的知识之树。
(2)学会发问: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怎么产生问题值得关注。
(3)自己设计题目: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题目,从选择题到材料题、问答题,精心设计答案。
5.精练讲评有没有到位
(1)认真对待练习:练习题应该精选,不能以多取胜,也不能以掌握答案为目的,应该对每一个答案说出所以然。
(2)学会变式
6.活用意识有没有到位
*学以致用——不拘泥于学科知识体系,有广阔的知识面和较为丰富社会经历,善于创设情境,进行知识迁移,完成知识应用。如对我国人口数、GDP、铁路长度表的解读,对于圆明园建筑风格的判断,对于公路交通流量的调查和对美国劳动力、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表的理解,无一不渗透学以致用的观点。
活用意识的内涵:
*思维的宽泛性(汴河的解题思路、都江堰)
*知识的辐射性(欧盟)
*运用的灵活性(春季高考卷北京申奥、欧元的投资)
*结合的合理性(岳阳楼记到洞庭湖的经济发展)
例:(2004年上海历史高考卷第28题)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如图)。
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问题: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6分)
(附参考答案:)
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开放的思维建基于开放的视野,完成于开放的意识。同样是关于全球化的题目。
例2:2000年保送生试卷:某历史考察团准备乘火车考察宋明两朝都城的变迁。
*请依照定都先后的顺序,写出这些都城在地图上的标号。(1、北京2、太原3、济南4、合肥5、西安6、洛阳7、开封8、徐州9、南京10、上海11、杭州12、武汉)
*写出考察必经的铁路线。(略)
*分别说明宋明都城所在地变迁的主要原因。
四、阅读的基本思路
 梁晓声评价易中天:“易中天的火是阅读的悲哀”
——社会的急功近利使阅读缺少了心情、时间与环境——正餐与快餐。
看书≠阅读。会看书更≠会阅读
理论阐释:学生在明确阅读目的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参与、动机激发——通过阅读者与信息载体之间的对话、交流、验证,达到预期阅读效果的过程,它包括确立学习目标、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对深化教材,理解教材的隐性知识非常有帮助。
  实践论证:阅读不是简单的浏览,更不是漫无目的的扫视,它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方法的互动。
确定主题
梳理主线
深化知识
整理归纳
延伸拓展
实例举证:
  ——我的阅读方法
确定主题——把握阅读的基本方向
在自我阅读时先要明确我今天要学的是什么内容。
思考:
1.本课的主题明确吗?
2.我们能否对这一主题进行自己的再创造?
梳理主线——明确阅读的基本框架
注意:教材的条目是平面的,缺乏系统与条理,要重新梳理。
方法:整合条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例:“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巩固统一的措施(1)北击匈奴,修“直道”,形成有效的国防体系;(2)南伐越族及西南夷,开凿灵渠与“五尺道”,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控制;(3)在地方上设郡县制,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势力;(4)在中央确立“三公九卿”制,形成较为完善的官僚制度,作为“皇帝”制度的补充;(5)通过“焚书令”和“挟书律”加强思想专制。
深化知识——领会阅读重点内容
(一)及时捕捉课文辅助材料之信息
  (1)领会“知识链接”,明确概念特征
  由于教材简明扼要的叙事特点,不可能把许多概念都展开表述,“知识链接”(或资料卡片)就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应很好领会。
  例:必修1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资料卡片:“干王的见闻较之其他诸王和领导人广阔些,甚至超过了洪秀全。他很了解英国及欧洲列强所以强盛的奥秘……但是他是孤立的,没有人支持他来付诸实施。”
  上述资料卡片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思考:洪仁玕为什么能提出《资政新篇》?是否具有广泛性?他们能否获得成功?
(2)提取图表信息,丰富学习方法
  图表是传递信息最简洁的途径,但同学们在阅读时往往关注文字,忽视图表。
  《红楼梦》阅读的关键是诗文   《史记》阅读的难点在表、志等内容
  例1:必修1P36中日军力与国力的对比简表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中国的军队数量大,但由于国力弱,军力不强,要速胜难。但由于国土大,人口多,日军要迅速灭亡中国也难,可见,持久战的分析是正确的。
  例2: 《时局图》的分析与理解比机械记忆文字内容要有效得多。
(3)运用“课后思考”,反思阅读漏洞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课文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设立了“学习思考”栏目,帮助大家拓展思路。
  例:P45“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试谈谈你对太平天国领导人治国方针的理解。
  首先:两者内容放在一起比较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全貌。
  其次,前者强调绝对平均主义,明显地具有滞后倾向;后者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前提出这样的设想,明显带有超前的意味。滞后与超前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提不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纲领,注定要失败。
(二)随时反问营造问题情境
(1)问题意识是阅读的关键
  要随时产生问题,随时产生阅读的乐趣。
  例:必修1P99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可以反问: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意义?
 (2)尽可能营造问题的情境与意味
  有人认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在不合作,败在非暴力,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两重性(软弱性);有人则认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在不合作,巧在非暴力,是一种巧妙的斗争策略。你同意哪一种观点?是否还有其他的观点,请用史实来说明。
整合归纳——梳理阅读的核心内容(表格是整合归纳的最好方式)
国名 背景 领导人 经过与结果 影响
朝鲜三一运动 (1)一战期间日本加紧殖民统治(2)十月革命的影响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 (1)李熙暴死,群情激愤
(2)汉城集会,《独立宣言》
(3)武装起义,中国声援 沉重打击日本殖民者;
中朝人民更紧密地团结
埃及华夫脱运动 (1)一战爆发后,英国加紧对埃及的控制(2)十月革命的影响 华夫脱党扎格鲁尔
(1)提出独立要求被拒
(2)学生反英示威
(3)埃及人民反英大起义
(4)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取得一定程度的独立。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一战爆发后,英国加紧对印度的控制(2)十月革命的影响 国大党
甘地 (1)导火线:阿姆利则惨案
(2)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3)突破非暴力的范畴,转入低潮 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土耳其凯末尔领导的革命 (1)战败的
土耳其深受宰
割(2)十月
革命的影响 大国民议会
凯末尔 (1)《色佛尔条约》,沦为殖民地
(2)《洛桑条约》,赢得独立
(3)建立共和国,标志胜利
(4)实行改革,迈向现代化 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开始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综合归纳:
根据上表,你能否归纳出四个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
背景基本相同;
领导者基本相同
影响同样深远
从上表中,你能否比较出这个时期印度和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点?
斗争对象不同
斗争方式不同
斗争的结果不同
延伸拓展——搭建阅读的知识桥梁
前后延伸:
必修3《新文化运动》的学习与必修1中的辛亥革命有关系吗?它与后面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应该如何衔接?
中外延伸:
探究:
(3)人们都把凯末尔比做是土耳其的孙中山,他们都有“国父”之称。但有人却认为凯末尔的“国父”是名副其实的,而孙中山的“国父“却有些名不副实。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围绕这个思路,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字数在600字左右,要求:有理有据,史实清晰。
五、2008年文科综合热点基本追踪
前提:文科综合考试必须以热点支撑
原则:不缺漏、不盲从——对热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表现:热点问题中未定性的、有争议的一般不会出现;
持续的热点问题要关注如亚欧大陆桥
热点问题很少正面切入,一般采用提供情境、迂回引入的方式。
学科内的热点问题是关键
1.可持续发展问题
专题分析:
实质:可持续发展战略。
内容: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当前与未来。
史实背景:
中国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现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中国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与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与发展、人类对资源、能源的利用,人口问题
现实分析:
<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发达国家的排放水平降到1990年的水平);台风、飓风等
注意:对灾难性天气体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如“罗莎”
(2)党的建设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解释:
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内容。
史实背景:
*历史上腐败亡国教训,认识剥削阶级是腐败的根源
*党的思想路线建设、传统优良作风、方针政策 *“七一讲话、《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十七大召开的启示。
*从现在的党中央的反腐败斗争认识
复习建议:
1、根据背景提示,回忆教材有关内容,构建党的建设史的知识结构。
2、按下列提示,多角度重新整个本专题知识:党的指导思想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三次转折、左倾错误的危害、正确方针指导下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的革命贡献等。
3、三农问题
专题解释:
三农主要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化步伐。
农业史实: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与政府行为间的关系; 世界各国促进农业发展的举措,如英国圈地运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农业政策,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内战等;民主革命时期各个派别采取的有关农业的措施,如《天朝田亩制度》、民生主义、土地改革等;建国后的农业措施等。
农民史实:收人问题包括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改革(黄宗羲定律)、近现代农民生产和革命积极性的调动等。
农村史实:小城镇建设包括世界历史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原因、影响;我国城市发展特征;改革开放后农村小城镇建设。
    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区域经济的发展
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去年已经考过珠三角(2004年春季高考卷与2004年东三省卷)东北工业基地(2004年浙江卷)长三角(2003年全国卷)今年的几个重点区域值得关注。
(1)西南地区与东南亚经济发展的比较
(2)中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等)
(3)运河沿岸
(4)环渤海经济圈
(5)长三角(经济发展、世博会等)
(6)中国与东盟等区域集团的关系
(7)亚洲地区的问题:朝韩问题,日本教科书问题,印巴问题,亚洲经济发展等,其中尤其要关注中日、中印关系
(5)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
* 2001年; 2002年; 2004年文综高考有所涉及。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也作为一个课题
*涉及许多史实背景:
如中国古代的科技;
新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国家科技奖、神舟五号、六号飞船)
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潮、科学共产主义思潮、17~ 20世纪初科技文化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文化等史实。
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我国历史上错过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6.国际关系的新发展。
前提:每年必考。
  热点:2007年是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德、中英建交的35周年。
中非论坛(注意与非洲的关系)
注意英、德、日、俄(苏)、美、法的发展与世界格局的变化如法、德关系,从世仇到和解即而振兴欧洲,重新崛起,欧洲国际关系和政局的影响。
史实背景:
(1)上述各国在16~ 19世纪中期、 19世纪后期至一战、两次大战期间、二战后等阶段的发展变化;
(2)各国的殖民扩张及对外政策以及对中国的关系演变
(3)各国之间的关系史实以及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格局趋势演变等史实。
7、周年纪念的历史事件
(1)一般的周年纪念日
前138年张骞通西域;208年赤壁之战;618年唐朝建立;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1928年井冈山会师与张学良东北易帜;1938年台儿庄大捷;1948年三大战役;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2)重要的周年纪念日
1898年戊戌变法;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8.中国近代化(现代化)
*2000年2003年(新课程 );2003年(全国卷)涉及。
*现实背景:在人类文明史中,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注意:近代中国的民主宪政之路也可纳入这一专题。)
*史实背景:略
*复习思路及要点:
*解决一个基本问题:中国近代化与民族独立的关系。
*明确: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
*理清近代化的几个阶段:起步阶段(洋务运动);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20年代,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相结合) ;曲折发展阶段(20世纪30、40年代),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错的复杂环境中举步维艰,曲折发展: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9.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03年全国卷;2004年浙江卷;2004年广东卷: 2004年天津卷有所涉及
*2004年中央政治局最后一次集体学习锁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考察”这一课题
*史实背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探索;
C.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10.国家主权,民族独立
*文综高考每年涉及: 2000年的“巴以建国”、“巴拿马运河主权”;01年“非洲”题;02年的“旅顺、大连领土主权 ”;03年的“亚洲民族解放”;04年“中菲南海共同开发石油 ”的外交政策等 。
*史实背景:
中国古代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战以前的民族解放运动
10.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与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文综考试几乎年年涉及:2000年:宋代中日贸易 ;2002年: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003年:自古以来就有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友好往来;2004年:中俄关系
*现实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对外开放政策等。
*史实背景: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对外交往的史实、影响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
1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文科综合考试涉及的内容:2000年:三个体系 ;2002年:两次世界大战 ;2003年:第二战场 。
*现实背景:
“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
*史实背景 :
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性质、及大战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分析国际关系领域主要矛盾的演变;重大的国际会议;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组织;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几大因素
12.中国主流思想发展演变及欧洲历史上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涉及内容:2000年“就封建专制问题提出许多思想主张 ”;
2001年: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
*现实背景: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史实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 等;
1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全球一体化
*专题解释: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些先进国家占统治地位,并且少数资本主义强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列宁语)。
初步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包括两重含义:其一,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出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发展开来,
其二,是指亚、非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作为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史实背景: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全球性的国际关系等内容。分为:初步形成(14世纪~ 19世纪60、70年代)、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演变(20世纪以来)等三个阶段。
世界近代历史的两大推动力(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和三大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
对全球化的认识。观点:历史地来看,冷战后的“全球化”运动实际上是过去500年来西方扩张运动的一种继续。“全球化”绝非是一个纯经济性质的运动,她同时也是一个通过经济的扩张而推行西方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