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性的会晤----陈云林访问台湾湖南省嘉禾县一中教研室 罗石文 424500(邮)jhyzlsw@(邮箱) 402671464(QQ)一、热点背景:2008年11月3日-7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七十四人的代表团访问了台湾,广受世界瞩目的历史性会晤----“陈江会”于11月4日胜利举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4日下午在台北签署四项协议,内容涉及两岸空运、海运、邮件与两岸食品安全,这意味着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将正式实现,使两岸同胞渴望了30年之久的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通航变为现实,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开辟便捷的路径,从而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带动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的里程。陈云林与海基会会长江丙坤共同出席了两岸互赠珍稀动植物记者会,大陆赠送的是除了大熊猫“团团”、“圆圆”外,还有珙桐树,而台湾方面赠送的是长鬃山羊和梅花鹿。不断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次两会在台北举行会谈,成为了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协商进程的持续、成果的累积,将扩大两岸交往,增进双方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入新的境界。二、知识链接:A、政治学科:(一)结合哲学常识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固有的领土,这是历史与现实都不能改变的。台湾与大陆在经济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少数“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企图阻碍两岸正常交流和发展,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违背规律就要受惩罚。“一国两制”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确立的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少数“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企图阻碍两岸正常交流和发展,违背社会规律,必然要失败。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尽管少数“台独”势力对两岸关系发展设置重重障碍,但两岸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仍在扩大。两岸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任何力量不能阻挡的。(二)结合政治常识1.“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也必将促进台湾问题的根本解决,保持台湾的繁荣和稳定。2.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三)结合经济常识(1)两岸和平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台湾与大陆在经济上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实现两岸“三通”,有利于发挥两岸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当今世界,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日趋加深,台湾经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大陆。(3) 两岸签署两岸包机去弯走直、货运包机开通、海运直航的多项协议,有利于两岸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必将促进两岸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加强经贸合作,使两岸经济实现共同繁荣发展。B、历史学科: 1、基本史实 ①1292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台湾。②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侵占达38年之久。③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④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派刘铭传任第一任巡抚。⑤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让给日本。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达50年。台湾人民展开了反割台斗争(刘永福、徐骧等)。⑥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收复台湾。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分离状态至今。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出现一股和缓松动的暖风,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不过,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言论,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2、台湾问题的由来 ①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②蒋介石在内战结束后,败退台湾,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③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美国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陈水扁上台以后,延续李登辉的分裂路线。3、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1)、国内法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②《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2)、国际法 ①《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北东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②《波茨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③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④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 从国际法角度可以看出,在1945年后,台湾业已归还中国,不复存在主权问题,目前存在于海峡两岸之间的统一问题,在性质上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内政问题,而不是国际问题。同时,国际社会公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早被确认了的,具有国际法的效力,任何要将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的做法和主张都是违反国际法的。4、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核不扩散问题、导弹防御问题、贸易问题等。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受台湾问题的制约。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中国的内政,但其形成的背景及以后的发展都与美国相关。(1)、从历史上看: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的反共反华基地,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末,美国支持台湾与中国对抗,甚至直接对该地区武力介入,阻止中国武力解放台湾;② 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从现实看,美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将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鉴于美国在对台湾问题上认识的变化,中美达成三个联合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美国认为中国对其构成挑战和威胁,因此台湾问题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总之,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其霸权利益的需要,美国在不断地调整其对中国和台湾地区的政策。5、台湾回归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有利因素:海峡两岸人民同祖同宗、血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8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的坚冰已经被打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渴望台湾回归、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不利因素: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发展与猖獗;C 、地理学科:1、熟悉台湾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组成,并分析说明其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2、分析说明20世界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原因。3、分析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与大陆间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发展状况及其重要意义。4、台湾岛地质历史上与大陆相连,在台湾海峡发现古河道。5、台湾岛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分布热带季风气候。6、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7、台湾盛产水稻、甘蔗和热带、亚热带水果。8、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9、 台湾居民中以汉族为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是高山族。10、目前台湾与祖国大陆海峡两岸同胞都有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三、创新练习:(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8年11月4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第二次“陈江会谈”。陈云林在致辞时说,我们愿尽最大努力满足台湾民众的需求,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签署协议。这表明A.和平发展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目标B.和平统一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最佳方式C.我国致力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D.祖国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008年10月29日,在大陆海协会长陈云林即将来访前夕,台湾当局宣布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将出任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济领袖会议的领袖代表。据此回答2~3题。2.有人说,让为两岸关系做出“破冰之旅”和“融冰之旅”贡献的连战将出任APEC,表明A.国际组织是若干国家为特定目的建立起来的团体B.国际组织是协调国际政治关系的主要力量C.两岸和解的气氛将延伸到国际场合D.“台独”受到所有国家的反对3.尽管“台独”势力妄图阻挠两岸和平发展,但陈云林说:“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有不同意见,但他坚信两会为两岸同胞提供方便,创造福祉,总有一天,这些民众会认同这样做是对的”。这说明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B.错误的价值观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C.错误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D.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2008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胡锦涛同志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台联、台盟委员时强调:我们期待,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据此回答4~5题。4.在处理两岸关系时,之所以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是因为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②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③“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④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5.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原因在于A.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符合台湾人民的利益B.两岸人民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C.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符合当代世界的潮流D.和平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尊严这次两会在台北举行会谈,成为了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协商进程的持续、成果的累积,将扩大两岸交往,增进双方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入新的境界。据此回答6~7题。6.上述材料表明A.中国政府以最大诚意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B.两岸和平发展是人心所向,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C.反对“台独”是全人类的共同行动D.必须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7.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问前夕,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访问了台湾,遭遇“台独”分子暴力袭击,这使全球华人感到愤怒,表示要积极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全球华侨华人之所以为促进祖国统一不懈奋斗,是因为①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民族尊严⑧“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④实现两岸统一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海两岸人民在内的全世界华人的共同愿望。据此回答8~9题。8.台湾在历史上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主要依据是 ( )①三国时期台湾与内地的交往已十分密切②元朝时台湾属澎湖巡检司管辖③清朝先后在台湾设府与省行政机构④台海两岸都是炎黄子孙,同宗同文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9.香港、澳门回归祖国①洗刷了近代以来的百年国耻②说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③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④为解决当代历史遗留问题引起的国际争端提供了唯一正确的途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大陆。回答10~11题。10.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11.台湾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①台湾地价较高 ②大陆服务业发达③大陆工资水平较低 ④台湾人口数量剧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海峡两岸同胞的交往,有其地理和历史渊源。读下图,回答12~13题。12.图中水果“分布主导因素——销售主导因素”的正确组合是 ( )A.气温、降水、城市一技术、资金B.光照、地形、水源一冷藏设备、劳动力C.降水、热量、地形一市场、交通运输D.气温、土壤、城市一交通运输、信息13.据图分析,港澳台地区共同的工业部门是 ( )A.电子、纺织 B.造船、化工 C.玩具、钢铁 D.机械、食品下图下部为台湾岛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上部是该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台湾岛生产、生活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A.寒潮、洪涝 B.地震、洪涝C.台风、地震 D.干旱、台风15.①②两条曲线可能代表的分别是A.光照、降水 B.降水、光照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台湾与我闽疆一苇可通,其通中国也自隋,至今日千余年,即至明季郑氏之逐荷兰人亦已千有余年也。此千余年间我闽、广人民与斯地土著逐渐融合之陈迹,虽史缺有间,而用近一二百年间我侨民在南洋诸岛与土民融合之经历相比较,固不难想象以得。此后斯土虽随全国之后由清廷征服,而我民族同化之伟业固仍继续进行。清末,日本人窃据,以数十年之力即欲攫为己有。其施政也又徒暴力以压,迫切以求,四五十年中未尝念及土著之应有选举权与否。及迫于丧失,始思开放一小部分不平等之应得以为钩饵,所施极狭,所愿奇奢,多见其不知量也。---- 《台湾通史》第1节徐炳昶先生序(1)试举出中央政府对台湾实行行政管理和台湾人民哲死捍卫国家主权的事例。材料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于2008年11月3日率团抵达台湾,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海峡两岸自1949年隔海对峙以来近60年间祖国大陆授权访台的层级最高的官员,也是大陆海协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首度由会长率团访台。因此,陈云林会长此行被认为极具历史意义。(2)试述1949年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新形势下发展两岸、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2008年3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3)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1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决不允许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材料一:2008年3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新形势下发展两岸、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1)运用政治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同时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材料二:海峡两岸经贸论坛以两岸经贸交流和直接通航为主题,围绕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两岸经贸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两岸直航对产业发展策略、企业全球布局的影响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以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两岸经济发展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但由于没有实现“三通”,两岸贸易成本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产品在对方市场上的竞争力,限制了两岸经贸的进一步发展。(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正确性。材料三: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2008年上半年,两岸间接贸易保持大幅增长势头。2008年1至6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达680.1亿美元,同比增长23.0%。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130.8亿美元,增长18.9%;自台湾进口为549.3亿美元,增长24.0%。台湾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截至2008年6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6339个,实际使用台资467.6亿美元,台资在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5.7%,是大陆第四大外资来源地。(3)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A观点错误。BD与题干主旨无关。2.C。AB与题干无关。D表述错误。3.A。4.D。④不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因。5.A。两岸和平发展符合台湾人民的利益,当然受到台湾人民的拥护。6.B。AD与材料主旨无关。C表述错误。7.C。③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8.D。关键在于是否有效管辖台湾。9.A。“唯一正确的途径”绝对化。10.D。11.B。12.C。影响水果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果的类型首先由热量决定,其次,降水、地形对水果种植影响也很大;从销售因素来讲,市场是主导因素,交通运输对易腐烂变质的水果销售影响也很大。13.A。参考图例分析即可。14.C。台湾岛最主要灾害为台风、地震。15.A。台湾西部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强,东部为迎风坡,降水多。二、非选择题16、(l)行政管理:①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②清朝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③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④1945年10月国民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捍卫主权:①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收复台湾。②1874年,台湾人民顽强阻击日军进攻。③1884年,刘铭传击退法军进攻。④1895年,丘逢甲、徐骧领导反对日本割台的斗争。⑤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中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2 ) 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割据台湾,形成了台湾与大陆暂时分离状态,20世纪80年代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坚冰被打破,交流频繁。(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②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17.(1) (1)①实现国家的统一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武力方式。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实行“一国两制”,既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又照顾了台湾的特殊利益,是和平统一祖国的最佳选择;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我国的重要职能;③主权是的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主权,台湾作为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能分割国家主权;④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和捍卫者和执行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有利于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2)①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开放性的特征,客观上要求发展两岸经贸关系;②两岸经济具发展具有互补性,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可以降低成本,节约社会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④可以促进两岸经济的繁荣和发展。(3)实现两岸的和平、繁荣和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两岸的和平发展和祖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经贸发展和人员往来的增加,不仅促进两岸稳定、繁荣和发展,同时也可以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使两岸关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G8峰会湖南省嘉禾县一中教学研究室 罗石文 刘凌飞 424500(邮)Jhyzlsw@(邮箱)402671464(QQ)八国首脑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合影一、背景材料:2008年7月7日—9日,第34届八大工业国(G8)高峰会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召开。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元首、非洲七国元首,总计二十二国元首与会,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G8峰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这次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包括四个主要会议: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和日本八国首脑同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加纳、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南非、坦桑尼亚七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领导人举行的对话会;八国首脑独自举行的工作会议;八国首脑同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墨西哥五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以及主要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此次峰会重点讨论了气候问题、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世界经济和朝鲜问题等五大议题。此次会议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了一致,把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的目标作为“世界整体目标”,还对世界经济和世界食品安全等多项议题发表了声明。二、创新练习:1、八大工业国中日本是第2大经济强国。使日本开始走上强国之路的最主要因素是A.美国入侵 B.明治维新 C.一战后的机遇 D.美国的扶植2、八大工业国中历史上最早侵略我国的是A.日本倭寇 B.英国殖民者 C.法国殖民者 D.沙俄殖民者3、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D.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4、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5、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7月初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6、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和日本八国中,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两个国家和议会制共和制的两个国家分别是A. 英法和德意B. 英日和德意C. 英法和美德D. 英日和美德7、对于这次峰会的东道国日本的政党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有时是两党制有时是多党制 B、日本是两党制,但执政的只有一个政党 C、执政党的更迭必然改变国家的性质 D、多党制是日本的根本政治制度8、八国集团中既是多党制、议会共和制, 又是联邦制的国家是A、美国 B、意大利 C、德国 D、英国9、此次八国峰会,法国、英国和美国、日本在扩大成员国问题上有明显分歧:法国和英国主张“G8应该加入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美国和日本则表态称“对此(G8扩容)不予支持”。这表明:A、国家力量的强弱决定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 B、国家性质的不同决定国际关系和外交策C、国家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的根源 D、国家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会议第一天的主题是讨论非洲的开发问题。针对全球性的食粮、原油价格飙涨、开发中国家的贫穷问题等,G8元首及非洲七国的元首在会议上进行了意见交换。回答10-11题10、G8元首及非洲七国的元首对非洲的开发问题进行意见交换,这主要表明A. 八国首脑非常关心非洲的开发问题B.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C. 发达国家的国家利益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休戚相关D. 发达国家同情发展中国家的命运,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建立11、下列有利于解决非洲的开发问题的举措有:B(1)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对发中国家实施粮食援助 (3)加强南北对话 (4)促进朝鲜及伊朗的核武问题的解决A、(1)(2)(3)(4 ) B、(1)(2)(3) C、(1)(2)(4 ) D、(2)(3)(4)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这次再次应邀访问日本,出席此次八国峰会,使人们有理由期待,中日关系将春暖常在。回答12-14题12、关于中国国家主席,以下说法中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是: (1)国家主席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选举产生 (2)国家主席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3)国家主席拥有最高决定权 (4)国家主席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A、(1)(2)(3)(4 ) B、(2)(3)(4) C、(1)(2)(4 ) D、(1)(3)(4) 13、1972年中日关系恢复正常化的原因有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③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两国人民的要求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中日关系历经波折,如今人们有理由期待,中日关系将春暖常在。这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统一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事物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对立和统一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15、此次会议八国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了一致,把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的目标作为“世界整体目标”。主要是因为八国A.有共同的国家利益 B.国家力量发生了变化C.国家性质和国家政策相同 D.对待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看法相同16、材料一、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市场经济化”、“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三大潮流。材料二、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奕忻虽曾力驳士大夫们把“师法夷人”说成是国耻,大呼“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但他要驳到的不只是几个守旧官僚,而是整个士大夫阶级。--------弈忻《统筹全局折》材料三、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不渝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胡锦涛出席G8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前经济全球化为什么会由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晚清政府和今天中国政府,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两种不同态度的认识。(3)材料三中,胡锦涛主席表示“积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4)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与西方八国等国家的经贸合作?参考答案:1、B 2、A 3、D 4、B 5、C 6、B 7、D 8、C 9、C 10、C11、B 12、C 13、D 14、B 15、A16、(1)当前经济全球化是由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这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上占据主导和领先地位。(2)晚清时期,政府内有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但只是学习西方的“器物”,甚至绝大多数的官僚是排斥向西方学习的,这种态度导致中国长期落后于世界,落后挨打;今天,我们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态度积极,这种态度使我们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这说明:接受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根据本国国情、制度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3)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的对外职能。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4)①我国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②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美国金融危机相关学科链接湖南省嘉禾县一中教研室 罗石文 424500(邮)jhyzlsw@(邮箱) 402671464(QQ)一、背景材料:2008年9月15日,曾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声称将申请破产保护。作为华尔街巨无霸之一,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冲击了世界整个金融市场。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一场“金融海啸”:美元和美国股指期货齐声下跌、纽约股市大跌、欧元的比价下跌、印度等亚洲国家股市大跌。雷曼兄弟破产风波在中国也有蔓延的危险。美国、日本、欧洲、中国等国政府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为避免华尔街金融危机持续恶化,美国政府部署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救市措施---8500亿美元救市。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出现的新情况,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6年来首度降息。9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调整为单边征税。二、创新练习:2008年9月15日,曾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声称将申请破产保护。作为华尔街巨无霸之一,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冲击了世界整个金融市场。据此回答1-2题:1、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冲击了世界整个金融市场,引发了一场“金融海啸”。这体现了A.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是捉摸不定的B.世界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联系C.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因果联系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美国、日本、欧洲、中国等国家和地区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了A.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着积极作用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是巨大的D.任何现象都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出现的新情况,中国政府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据此回答3-5题:3、2008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6年来首度降息。这体现的辨证法道理是:A.任何事物中都包含着对立统一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D.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历史统一4、2008年9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调整为单边征税。这体现了中国政府①积极行使经济职能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积极依法执政 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5、我国对股票市场的印花税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①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 ②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 ④可以合理调节消费行为A、②④ B、③④ C、 ①② D、①③货币和金融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映。回答6-8题:6、下图不能反映的历史信息应该是A、秦朝统一了文字,采用了标准字体小篆 B、秦朝统一了货币的形制C、圆形方孔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D、秦朝统一了文字,采用了标准字体隶书7、历史上的下列政策或事件与货币直接有关的是①募役法 ②摊丁入亩 ③一条鞭法 ④新航路的开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8、价格革命对世界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商品价值下降,物价飞涨,货币购买力降低 B、货币取代土地成为了社会的主要财富C、封建主阶级衰落,资产阶级壮大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9、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调空、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凯恩斯主义的体现B 与里根政府的措施完全相同C 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D 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相结合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起源于国际贸易。回答10-12题:10、下列各大洲中,占世界国际贸易额比重最高的是A.亚洲 B.欧洲C.非洲 D.北美洲11、纽约、伦敦、苏黎世等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形成商业贸易中心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A.要有最大的河流流经 B.地势低平或开阔C.周围要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D.要有温暖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12、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最大的贸易中心分别是A.武汉和西安 B.郑州和兰州C.重庆和乌鲁木齐 D.西安和长沙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国外贸出口商品构成变化示意图(1)该国属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判断依据是什么?(2)该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处于劣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马歇尔计划提出的大致背景是: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西欧是美国粮食和工业品的传统市场,西欧经济的困顿影响了美国的出口,以至引起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材料三:“……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3)联系材料二、三,请你说出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直接目的是什么?(4)美国把欧洲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作为自己的任务,其主要目的是什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四、我国某市居民收入主要来源及其增长情况表收入项目 2007年(元) 2008年1-8月(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家庭总收入 19954 17364 12.9一、工资性收入 13016 11238 11.6二、经营性收入 2544 2302 17.4三、财产性收入 517 486 18.7四、其他收入 3877 3338 13.8注:1、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股票、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2、今年1-8月,本市居民有价证券收入及其它投资性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70.1%,是同期金融机构现金收入项目中增长最快的项目。(5)请归纳描述材料四反映的经济信息。材料五: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出现的新情况,股市问题已得到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008年9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调整为单边征税。同时还会出台减税、降息等系列举措,这些都构成了对当前股市的一个实质性的支撑,而且上述举措具有延续性,后续还会有具体的动作出台。(6)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股市问题?三、参考答案:1、C2、C3、B4、B5、A6、D7、A8、D9、D10、B11、C12、A13、(1)发展中国家 虽然外贸出口商品构成有了很大变化,但仍以原料、燃料等初级产品为主(2)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低,但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价格高,在贸易中处于劣势 。(3)复兴欧洲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发展本国经济等。(4)以经济手段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5)该市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来源多样化;工薪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大,仍是收入增长的主要部分;财产性收入特别是有价证券收入及其它投资性收入增长最快,但所占比重较小。(6)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决定的,关注关注股市问题是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③党和政府关注股市问题对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④关注股市问题有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坚定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⑤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调整为单边征税,能有效地刺激市场交投活跃程度持续放大,有利于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 提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麻生访华《日中和平友好条约》30周年文综思考湖 南 罗 石 文热点背景:材料一:2008年10月24日电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出席招待会并致辞。胡锦涛在致辞中指出,30年前,邓小平同志和福田赳夫先生等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战略决断,推动两国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这是继1972年两国政府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历史文件。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为中日这两个一衣带水的近邻确立了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提出的各项重要原则,为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胡锦涛表示,中日关系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面临着新的重要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愿同日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扩大友好交流,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持续健康深入向前发展。 麻生太郎在致辞中表示,日中两国在广泛领域里不断展开交流与合作。今天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归功于为日中友好付出辛勤努力的人们。日中两国是永恒的邻居,日中关系是一种互不可缺的伙伴关系,两国应该继续开展各层次对话和交流,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加强磋商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致力于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繁荣。材料二:2008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并共同参加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三十周年活动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麻生太郎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并共同参加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三十周年活动,体现了对亚欧合作与中日关系的高度重视。麻生表示,日本和中国互为永恒邻居,双方是共赢的关系。B、知识链接:一、政治学科(一)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1.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中日双方都强调中日双方共同致力于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这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中日邦交正常化大大促进了双方和平、稳定与繁荣,充分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二)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1.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发展。30年来,中日两国人民坚持中日友好政策,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我们要重视这种精神的作用,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迈上新台阶。2.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彼此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中日都是亚洲和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不仅是东亚地缘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开放性国际合作的典范。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中日双方强调要加强合作、构筑“战略互惠关系”,这是为推动两国关系“以历史为鉴、面向未来”而采取的重大步骤,会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关系迈上新台阶。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当前中日关系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影响双方关系的一些错误社会意识,如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教科书问题等,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全面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任重而道远。(三)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1.国家职能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坚持中日友好政策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又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2.国际关系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日友好和互利合作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发展和利益,也关系到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5.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是地缘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开放性国际合作的典范,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完善。6.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日中联合声明》、《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及温总理在贺电中肯定的中日交往成果都充分说明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二、历史学科:1、友好交往:(汉朝至宋元时期)(1)两汉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政治交往: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与汉”;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帝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后来,日本又“谴使奉献”。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2)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全方位的交往:互谴使节;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学;贸易往来;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高僧鉴真。(3)宋元时期与日本的往来: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2、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4)明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①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沿海奸商形成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英勇抗倭;②1592和1597年,日本丰臣秀吉两次派兵攻打朝鲜,中国明朝先后派李如松和邓子龙入朝抗击日本侵略军;③明朝中期,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后期,因倭寇的骚扰,明政府实行海禁,影响了中日贸易的正常发展;(5)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3、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中心店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成为亚洲的强国;(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①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 ②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 ③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 ④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即南满铁路); ⑤1915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⑥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⑦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又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⑧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4、23年的冷战对立:(1949年~1972年)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5、30多年友好和平交往:(1972年至今)(1)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1972年~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 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确立,日本要求在政治、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三、地理学科:1、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属于亚洲,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2、面积和地区划分 包括北方四岛(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现已被俄占)在内,日本国土总面积377800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俄罗斯的1/45,中国和美国的1/25。 日本的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6848个小岛组成,东西宽300公里,南北长3500公里。 日本的国土习惯上自北向南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等8个地区,不是行政上的划分。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俄方名为“南千岛群岛”)领土争端,与韩国存在竹岛(韩方名为“独岛”)领土争端,与我国存在的钓鱼岛领土争端(现由日方控制)。3、地形、地势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活动频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因此才有火山地震之邦之说.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在火山分布地区,景色优美,温泉资源丰富,成为著名的观光疗养地。 4、河流、平原、湖泊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5、海岸线和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近年,导致海水升温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对日本产生影响,主要是梅雨持续时间延长,容易形成冷夏和暖冬。 6、地貌地质 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由于平原较少,日本很多山上都种植农作物,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近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新潟县中越地震都是芮氏地震规模6级以上的强震,受到世界各国关注。日本的温泉很多,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旅游景点。 由于日本的岛屿呈北东向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有许多种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大部分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的九州岛、四国、琉球群岛(归属存在争议)有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的岛屿夏天温暖,冬天则十分漫长、寒冷,还时常有大量降雪。而中西部地区则冬天比较干燥,很少下雪,夏天潮湿。 日本是岛国,又深受黑潮影响,海洋性气候显着,樱花很美。三、创新练习:1. 麻生表示“日中两国是永恒的邻居,日中关系是一种互不可缺的伙伴关系”,这一观点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与质变的观点C.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历史上,两国之间既有长期的和睦相处,也有血腥的兵戎相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题:2、下列有关两汉与日本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兴起了大规模移民日本的浪潮 B.铁器、铜器与丝帛传入日本C.汉武帝与光武帝先后赐予日本使者金印 D.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有深刻的了解3、早在元、明时期,我国就开始受到外国侵略。最早侵略我国的是A.日本倭寇 B.葡萄牙殖民者 C.荷兰殖民者 D.沙俄殖民者4、日本是近代给中国造成最大伤害的国家,主要依据是A.制造旅顺、南京大屠杀 B.曾割占我国宝岛台湾50年C.1 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强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5、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占领区掠夺的方式有①强占耕地 ②低价收购农产品 ③对“统制事业”实行专营 ④滥发纸币 ⑤商业专卖 ⑥工业垄断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6、1972年中日关系恢复正常化的原因有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③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两国人民的要求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在古代,中日关系处于友好交往时期,友好往来是中日关系的主流。据此回答7-8题:7.1784年,在日本福冈市志贺岛出土了右上图的金印。这枚金印是何时授予日本国王的?A.西汉汉武帝时期 B.东汉光武帝时期C.东汉汉献帝时期 D.三国刘蜀政权时期回8.隋炀帝给日本国书称“皇帝问倭王”,日本对隋的国书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表明A.日本对隋朝无礼 B.日本坚持对等礼节C.日本接受了中国文化 D.日本对隋朝称臣9.宋代海上往来大多是三、四月间从日本驶往中国的江浙沿海,五、六月间从江浙沿海驶向日本。这样选择航行时间主要是为了A.避开倭寇的活动B.遵守朝廷有关海禁的规定C.利用海洋回流D.利用季风10. 中日关系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变化,这主要决定于A.当今时代的主题 B.两国的国家利益C.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D.两国的社会制度11. 前几年日本曾经对中国蔺草席、大蒜的进口作出限制,而今天,中日两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上达成了很多对外贸易的一致。这些事实说明A.日本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改变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C.日本对外政策因国内外形势改变而发生改变D.日本与中国有着一致的经济利益12.运用历史、地理和政治学科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分歧和共同战略利益。参考答案1、A2、B3、A4、C5、A6、D7、B8、B9、D10、B 11、C12、(1)对中日关系而言、历史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日本国内少数人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行愈演愈烈,使历史问题在6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影响着中日两国在战略利益和战略关系上的判断与选择。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铁证如山,任何一个稍有理智、不怀偏见的人都不会无视那段惨痛的历史。因此,历史问题实际上是如何正确认识历史的问题。(2)由于日本极少数人妄图篡改历史的企图,才使得很长时间两国之间产生不信任感,并对对方的战略意图与发展方向,对双方战略利益的判断选择产生了无可否认的负面影响。(3)中日两国之间共同利益是:第一,是地缘战略利益。中日两国毗邻而居,同处在一个政治空间之内。这就使双方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双赢与互利应该成为两国关系战略思考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第二,是地区战略利益。中日同居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列,理应加强合作,为构建公平、公正、合理、平等的地区政治秩序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第三,是发展战略利益。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的资金与技术;日本进一步发展经济,同样离不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的合作。第四,是安全战略利益。冷战以后,亚太地区出现了不安定因素扩散化、不确定化和双边安全同盟扩大化的现象,这显然不符合地区内各国寻求多边安全机制以维护和平与稳定的趋势。无论是今天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还是维护地区安全、解决跨国界的环境、走私等国际性问题,都需要包括中日两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合作。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 提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多角度思考湖南省嘉禾县一中教研室 罗石文 雷震 424500(邮)jhyzlsw@(邮箱)一、热点背景:2008年8月8日晚8时,承载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百年梦想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揭开了她那神秘的盖头,恢弘壮观的气势,博大精深的文化,奇妙独特的构想,多彩艳丽的场景,震撼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讲述了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故事轻曼地演绎,中国五千年的梦想就是一篇恢宏的史诗,“飞天”、“长卷”、“烟花脚印”、“梦幻五环”、“太极”、“点燃圣火”等创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巨幅中国画卷,是承载5000年灿烂文化的最佳载体。展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沟通心灵、加深了解、增强友谊、跨越分歧的最好方式。突出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无论是对于我们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对于中国的发展进步,还是对于世界的和平、合作、友谊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给了我们16天,我们给了世界5000年!千年古都北京此次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文特点。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在北京交流和发展。此外,奥运会影响到交通、电信、服装加工、邮政保险、食品和医疗等多方面,在北京涉及到了几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规模修建公路、铁路和机场,满足了奥运会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需要,奥运会后的北京年客运量可达到17.4亿人次。 二 、教材链接:(一)从生活与哲学角度1.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幕式展示中华文化价值观念的盛大场面和精妙构思创造性地向世界展现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是正确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充分体现。“长卷”、“梦幻五环”、“太极”、“飞天”等创意体现了人文奥运理念,是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丰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内涵。开幕式展现出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包括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在内)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属于正确的思想意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文化基因,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开幕式向世界传递了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2.创新发展。辨证否定观要求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与以往奥运会开幕式相比,无论是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涵上看,都有进一步的创新,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开幕式最具创新发展的构思是:这幅长卷从始至终贯穿下来,所有运动员入场的脚步,都踩在上面,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大地,从而构成了一幅由现场艺术家和全世界上万名运动员共同完成的作品,超越了绘画,超越了体育,成为盛大感人的行为艺术,创造性的表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生生不息、包容兼蓄、和谐共生的理念。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一事物总是和同类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88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是中华文化精髓的凝练,中华文化倡导的和谐理念,就是要引导人们用“和而不同”的准则处世行事,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从而形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局面。这种设计,把奥林匹克普遍精神和中国特色文化结合起来,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4.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巨幅中国画卷,是承载5000年灿烂文化的最佳载体。开幕式设计把“巨幅中国画卷”作为主题,体现了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体现。中国画卷中所体现的意境和艺术的情趣,代表了中国文明的高级形态,又具有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特质,可以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华、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以及万紫千红的色彩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5.坚持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开幕式上,人在画中舞,画在舞中现,舞者变成了墨,随着美妙的现代舞姿,在四大发明之一的纸上画出了山水、太阳,画出了“孔子周游列国”的诵读情境、“活字印刷版”的文化意象、“丝绸之路”的大漠风情、“郑和下西洋”的壮丽景观、中华礼乐的盛大气象、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以及造纸、飞天、长城、昆曲、和平鸽、鸟巢、太极拳、瓷器等一幅幅魅力无穷的中国元素,画出了5000年来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等,无不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中国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一巨幅中国大画卷。(二)从经济生活角度1.开幕式的成功标志者北京奥运会成功了一半,举行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对于我们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对于中国的发展进步,还是对于世界的和平、合作、友谊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成功举办奥运会有利于改善北京等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基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在画中舞,画在舞中现”、“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88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等创造性设计和表演,体现了较高的科技含量。鸟巢体育场和晶莹剔透、无懈可击的灯光设计、美轮美奂的文艺表演等都是“科技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3.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开幕式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提高了“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4.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消费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消费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形成的需要,对生产调整和升级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新消费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奥运经济的开发和文体事业的发展背后的商业价值将备受关注必将带动中国旅游交通,餐饮发展,提高相关行业经济效益拉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5.财政的分类和巨大作用: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奥运场馆建设从分类将属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从作用将国家财政支持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的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国家财政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北京奥运会全部31个比赛场馆的建设总投资为130亿元人民币,其资金来源50%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投入,是财政作用的体现。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提出“绿色奥运”的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三)从政治生活角度1.政府积极履行国家职能。政府积极履行了经济职能,用市场的眼光开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府积极履行了文化职能,国务院、北京市政府有力组织奥运会开幕式是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事业的表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政府积极履行好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使开幕式胜利举行。2.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公民要增强民族自豪感,以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而自豪;要增强民族自尊心,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要增强民族自信心,积极为奥运会作出自己的贡献。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论语》名句体现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在清雅、悠远的古琴声中,手持竹简的士子们,齐声朗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体现我国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我国尊重他国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德不孤,必有邻”体现中华民族重视德行的优良传统,奉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周边外交方针和“安邻、睦邻和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礼之用,和为贵”体现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我国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外交主张。4.国际组织分类。国际奥林匹克委会属于按成员性质非政府间国家组织按地理范围:全球性国际组织按职能范围:专门性国际组织。5.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国办奥运会不讲排场,在奥运工程建设中要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把节能和环保落实到每一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四)文化生活角度1、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具有多样性,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中国通过举办奥运会,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一步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扩大交流与合作,是上述道理的体现。 2、充分发挥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依靠全国人民,凝聚人心,激发民众参与热情,大力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弘扬团结、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和交流作出贡献。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植根于自己民族文化土壤,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这些都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在全国进一步掀起“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热潮。 5、“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首都文明从我做起”、“排队推动日”、“文明北京行”、“微笑北京、志愿奥运、共创和谐”等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响应,广大市民在参与活动中贡献力量,在贡献力量的同时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6、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如此之多,港澳台侨同胞捐资建设水立方奥运场馆充分体现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说明爱国主义精神要贯穿于实际行动中。三、创新练习:2008年8月8日晚8时,承载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百年梦想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揭开了她那神秘的盖头,恢弘壮观的气势,博大精深的文化,奇妙独特的构想,多彩艳丽的场景,震撼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回答1-5题。1.奥运会开幕式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讲述了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是一场既宏伟又节俭的开幕式。之所以要勤俭办奥运,是因为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有志者的精神境界, ②勤俭节约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勤俭节约的精神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④勤俭节约的精神是国家抑制消费的需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 “节俭办奥运”的观念真正落实到了整个筹办和举办过程中,从哲学上看是因为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③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④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 在举办奥运的过程中,政府做到了①履行国家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 ④直接参与经济活动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 在美国金融危机的恶劣经济环境下,“奥运经济”成为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创造出了上百万个就业机会。这表明①第三产业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②奥运会可以直接创造物质财富③第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④第三产业可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文化的价值潜力以后将得到进一步挖掘。挖掘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文化的价值潜力有利于:①产业结构的提升②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③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④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民众展示出了良好的文明风貌,这是在履行公民: A.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当家作主的权力 C.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为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人民银行面向全球发行了一整套奥运纪念币,纪念币上市以来,由于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受到许多奥运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积极追捧,收藏价格几度上涨。据此回答7-8题。7.对中国人民银行来说,发行奥运纪念币:①实现了其价值 ②实现了其使用价值 ③出让了其价值 ④出让了其使用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该纪念币共有金、银币各两种,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套纪念币在本质上是: A.商品 B.纸币 C.铸币 D.一般等价物2008年,北京奉献给了世界一届“无与伦比“的体育盛会,奉献出了一届独具东方神韵的文化盛会.在这个美丽的夏天,“人文奥运”,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奥运理念,绽放出了夺目的光彩……“人文奥运”是北京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是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生成力的理念。回答9-10题。9.对材料中的价值的理解正确的是A.事物对人的经济价值B.事物对人的审美价值C.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D.人与事物的内在联系10.从根本上看,“人文奥运”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生成力是因为它A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B.对客观事物发展有决定作用C.能够克服错误意识的影响D.是北京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11、2008年8月8日,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带动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赛场馆建设、节能减排、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高清晰的赛事转播、绚丽梦幻的开幕式、复杂的赛事积分系统等等使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在奥运会中得到展示,如同菲尔普斯在鸟巢夺下奥运八金的奇迹,北京奥运会每天都在上演惊奇。它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也是一场科技的盛宴。她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了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精密结合,推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实现。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国家的角度说明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理由 (2)从政党的角度分析共产党提高科技创新的意义 (3)依据政治常识说明我国公民应如何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12、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的大舞台,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讲述了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故事轻曼地演绎,中国五千年的梦想就是一篇恢宏的史诗,“长卷”、“梦幻五环”、“太极”、“点燃圣火”、“飞天”等创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体现出了丰富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传达着勤劳自强的中华民族迈向世界的豪情和自信。(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举办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2)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舞台?(3)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在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应如何展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参考答案:1、A2、D3、A4、A5、D6、C7、B8、D9、C10、A11、(1) 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重视科技创新是国家履行文化职能和经济职能的表现。重视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②我国国家机关是人民意志的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科技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人民利益的充分实现。(2) 提高科技创新这是有党的性质决定,科学执政的要求,也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3)①增强民族自豪感,以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而自豪。 ②增强民族自尊心,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 ③增强民族自信心,相信在党的领导下能够成功举办奥运会,并积极为奥运会作出自己的贡献。12、(1)①改善北京等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②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增加劳动力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③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提高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中国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①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舞台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将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中华文化也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和发展,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舞台展现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这是传播和繁荣民族文化的需要。(3)政府要积极履行经济职能,用市场的眼光开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府要积极履行了文化职能,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事业的表现,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政府要积极履行好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指导大众了解掌握祖先创造的遗存和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民间文化,自觉地利用奥运会这个舞台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 提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湖南省嘉禾县一中教研室 罗石文 李刚杰 424500(邮)jhyzlsw@(邮箱) 402671464(QQ)一、热点背景:美国总统选举于2008年11月4日落幕。奥巴马赢得338张选举人票,远远超过当选所需的270张。麦凯恩仅获163张。奥巴马赢得6200多万张选民选票,总数过半,麦凯恩获5500多万张选票。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以巨大优势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历史性地当选美国首名非洲裔总统,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将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奥巴马随后在芝加哥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承诺与共和党合作,为美国带来变革。二、知识链接:A、历史学科:1.对《独立宣言》的认识:《独立宣言》提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否定封建等级制和君主制,否定英国对殖民地统治的合法性,极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和纲领性文件。同时,《独立宣言》也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的蓝本,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2.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要点:① 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上,带来长期稳定,利于发展;② 是欧洲启蒙思想的成功实践,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示范作用。美国率先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利,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民主共和制”把主权在民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三权分立”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③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其本质所在,故有一定局限性和保守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利等。3.美国内战(1861-1865年)内战爆发的原因、战争经过、战争性质和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4.经济上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帝国主义过渡。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作用:新政的实质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曾经说过新政是“是旧民主主义秩序的新应用”。所谓“新”,即是以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取代了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新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6.二战后到今(20世纪40年代中——21世纪初):美国的霸权主义时代。7.美国外交政治状况: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及“冷战政策”、美苏争霸及与中国的关系、世界格局多极化。B、政治学科:(1)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和利弊(2)美国政党的特征(3)美国两党制的实质: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4)、两党竞选的实质:①在选举中,两党为争夺民众,不得不竞相提出符合选民利益的政策主张,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民意,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但实质上,两党制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在施政过程中,由于有在野党的监督和制约,执政党一般不敢过分滥用权力。②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5)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美国选择三权分立的政体,是其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美国选择三权分立的政体,也是由其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三权分立原则的地位与核心内容:(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三权分立(央政权机构由彼此平等而又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机关组成,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国会负责立法,总统负责实施法律,法院负责审查法律)。权力的制衡。C、地理学科:(一)、自然环境1、位置与范围:跨寒、温、热三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2、领土组成:(1)本土部分;(2)两个海外洲:一个是临北冰洋、太平洋,北极圈穿过,跨北美洲和大洋州的阿拉斯加州;另一个是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的夏威夷州。(美国面积93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3、地形区分布:(1)西部高山区: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海岸山脉(2)中部平原区:中央平原、大平原、墨西哥沿岸平原、大西洋沿岸平原(美国首都华盛顿就在这里)(美国平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地形以平原为主)(3)东部山区:阿巴拉契亚山脉4、气候:西部:沿海狭长的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出现高原山地气候;中部: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美国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5、河流与湖泊:(1)大西洋水系:注入大西洋的河流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全长6020km,为世界第四长河。(世界第一二三长河分别为非洲尼罗河、南美洲亚马逊河和中国的长江);(2)太平洋水系:注入太平洋的河流主要有科罗拉多河和哥伦比亚河;(3)东北部淡水湖群:包括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密歇根湖属美国,其余四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苏必利尔湖为世界最大淡水湖。6、资源:(1)矿产、森林、草原丰富。(2)资源消耗量大,原因是:工业生产需求量大,再就是人们的高消费。后果:①消耗全球大量能源,不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②污染全球环境(二)、人文环境:1、居民:人口2.78亿,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移民的白人、黑人和亚洲的黄种人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2、农业:(1)地位: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程度较高。(2)农业特点:机械化和专业化。(3)主要农业带划分的依据:自然条件、市场需要;划分的农业带如图;好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4)农业发展的优势:①平原面积广大,耕地多,约占世界耕地面积10% 。②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灌溉水源。3、工业:(1)地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2) 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作用:①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②增加就业机会)。(3)3大工业区:工业区名称 发展条件 主要城市 其它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区) 资源:煤、铁资源丰富;交通:①大西洋沿岸多优良港口,②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地形:平原肥沃; 芝加哥、纽约(最大城市)、华盛顿(首都)、底特律(汽车城)、波士顿 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南部工业区 墨西哥湾西北是美国主要石油产地; 休斯顿西部工业区(新兴工业区) 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环境好 旧金山(新兴电子工业中心)、洛杉矶三、创新练习:奥巴马以巨大优势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恩,历史性地当选美国首名非洲裔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有人说:“奥巴马当选,如同美国政治一场非暴力革命,表明美国的人权得到显著提升。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英国的《权利法案》B美国的《独立宣言》C法国的《人权宣言》D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上因为它A最早阐明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C是争取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D与法国《人权宣言》目标一致3、美国1787年制宪原则起源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A孟德斯鸠 B伏尔泰C卢梭 D狄德罗美国总统选举在50个州同时举行,50个州在不同历史时期都经历了历史的变革。回答4-8题。4、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C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5、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6、林肯在竞选中主张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却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将军撤职。1862年他又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的这种策略变化表明他在此期间的最高宗旨是A拯救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统一B团结黑人奴隶,战胜南方叛军C放弃废奴主张,向奴隶主妥协D保护白人利益,坚持种族歧视 7、美国内战前夕,南方种植园经济实质是A英国完全控制的殖民地经济B欧洲移民发展起来的奴隶制经济C种植园主经营的奴隶制经济D使用奴隶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 8、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重要原因是①进行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②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发展迅速③大量吸收外来移民④内战后工业、农业得到较协调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奥巴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罗斯福总统就职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都很严峻,奥巴马多次承诺要与共和党合作,为美国带来变革。据此回答9-11题: 9、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10、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是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动摇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1、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高速度、低通胀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C、信息化和全球化 D、高速度、低失业率近来美国金融业风云变幻,纽约华尔街发生动摇全球金融体系的地震,美国四大投资银行中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华尔街5大著名投行跨塌3个,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暴露问题。各国政府纷纷联手救市。 回答12-14题:12、雷曼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投资公司,其资产遍布世界各地,我国有7家上市银行持有雷曼相关资产,合计数量约为7.2164亿美元。这说明了: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技术全球化13、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爆发,并向全球金融机构深度蔓延,致使许多国家的金融业遭受严重损失,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一事件告诉我们:①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发展 ②要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③要放慢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步伐 ④应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世界。2008年9月29日纽约、伦敦油价单日暴跌超过10美元。这说明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③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④我国必须重视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15、美国某民意测验机构在中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一位在本国早期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总统。结果,下列总统得票相近。问题:(1)这三种选择,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 为什么 (2)另外两种选择是否也有可理解之处 请简要说明理由。16、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名称分别是D________ _,E_________ ,F ,G⑵影响A农业带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影响A农业带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⑶B分布在美国_________部和_________部,前者种植_________,后者种植_________,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⑷C所产的粮食大部分作为________。此外这里也是美国_________的主要产区。⑸D带的灌溉水源主要是_________河⑹美国农业地理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 ,主要好处是___17、近几年,因为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东盟等传统市场,所以引发了诸多的贸易摩擦。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企业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此外,同期我国还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我国在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后,2007年又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2008年,美国等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也经常见于报端。结合材料回答中国企业应该怎样与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进一步发展贸易关系?四、参考答案:1、B2、A3、A4、D5、B6、A7、D8、B9、D10、D11、C12、C13、B14、C15、华盛顿: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杰斐逊: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如答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 脱离英国而独立也给分)。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的统一。16、⑴D棉花带 E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F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G小麦和林牧业区⑵夏季气温低,生长期短,不利于谷物成熟 A区城市较多,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⑶北部 中部 春小麦 冬小麦 北部冬季较长气温较低,南部气温较高⑷饲料 大豆⑸密西西比⑹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 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技术17、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②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③企业要逐步增强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规范自身的竞争行为。④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提高国际竞争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神州”七号发射成功一、热点材料: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34分,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16时41分,随着翟志刚进入太空,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正式开始。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在其出舱期间飞船正以7.8公里/秒的速度在距地球约343公里的太空高速运动,翟志刚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9月28日17时37分许,在太空遨游了68小时27分钟的“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18时23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成功出舱,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尝试。它彰显了中国在研制高度可靠而强大的运载火箭以及航天员在太空中生存所必需的系统方面的成功。对于中国和世界上的许多人来讲,该计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成功和技术实力的有力象征。外电认为,此次太空飞行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风险最大的一次。我国毫不掩饰自己在宇宙开发方面的雄心。专家们指出未来中国将实施航天器对接,创建太空实验室,进而建立自己的轨道空间站。二、知识链接:(一)、.历史学科 :中国古代火药制造与外传的史实;中国现代发射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的史实,二战后人类在航天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卫星、宇宙飞船、成功登月及航天飞机等),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二)、政治学科:A.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科技水平的提高表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的进步可以使生产工具得到改善和更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对象的利用水平得到提高,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部门和导致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进步,进而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科技进步的经济学意义)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航天事业和其他科技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体现了在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3.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从神六到神七,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所以在发展航天事业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也得益于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4.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国家用于航天事业的经费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支出,体现了国家财政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作用。5、航天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太空鞋”的问世,走下神坛的数码相机,从航天食品到方便面蔬菜,人造心脏的技术取自航天飞机的燃料泵技术,汽车导航,红外线温度计等。试用生产和消费的相互关系说明这一现象: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对经济具有促进生产和动力功能,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神七成功发射,可以带动教育投资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B.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1.从人生价值的角度来看,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属于社会价值;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他们的荣誉称号属于自我价值。2.“神舟七号”属于实践中的科学实验形式。(作用补充)3.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着眼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在进过了对实际的调查和充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基础上果断作出的,是对客观实际的如实反映,是完全正确的。——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要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成败系于毫发,质量高于一切。广大航天科技人员严格按照“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七字方针,发挥航天精神,把质量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生命,使每次发射试验都真正做到了设施设备零故障、技术操作零差错、组织指挥零失误,确保了神舟飞船一次次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规律是客观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5.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七大系统涉及学科领域广泛、技术含量密集,全国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名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着眼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寻求最优目标,同时,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能得到最大发挥。6.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继承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既积极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又大胆探索和创新,攻克了一项又一项系统级关键技术难题,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不仅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还锻炼和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7.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国航天人在遇到挫折时,处变不惊,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坚信光明的前途,不悲观,不动摇,满怀信心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既定的正确目标迈进。——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这个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成功。8.航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从神一到神七,从无人到载人,从单人到多人,一次次的突破和胜利都源于中国航天人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实现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量的积累。9.参与神七巡天工程的所有研究人员、宇航员、指挥人员和其他人员,“特别能奉献”,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来保卫集体利益。——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10.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我们对航天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航天技术成果被用于生产生活中,对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不断深化发展;科学理论对于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11.胡锦涛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C.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党必须重视科技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正是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实施对国家和社会政治领导的体现。发展载人航天事业,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中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温家宝总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飞船发射,并发表重要讲话,以及相关国家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等,都体现了国家履行经济和文化的职能。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各国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以便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立足于世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4.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完全出于和平目的,也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三)、地理学科:我国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卫星发射基础的地理特征及其气候特点,甘肃、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有关地理知识。考的需要。三、创新试题:“神七”的成功,体现了许多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道理。据此回答1~6题:1.中华民族探索太空是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载人航天的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神六”和“神七”上实现,这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结合C.理想能够转化为现实 D.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2.神七在遨游太空三后,成功返回预定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被认识利用的B.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使人类摆脱自然规律约束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人们可以发现、创造规律3.科技工作者以及参与这项事业的干部职工,励精图治,仅用11年时间就突破了多道难关,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为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体现的哲理是:①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②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 ③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结合 ④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所建树,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②④4.从“神一”到“神七”,短短几年时间里,“神舟”连续7次发射均取得圆满成功。这说明:A.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只要人们能够幻想到的事物都能够实现5.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这是国家行使:A.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B.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职能C.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 D.直接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6.载人航天本身具有极大的科技经济价值,美国的一项测算表明,在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可以带来9元钱的收益。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谈谈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经济和政治意义。7.“‘神七’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2009年到2012年,我国将完成发射目标飞行器,同时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段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四、参考答案:1、A2、A3、A4、B5、B6、经济意义:①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神舟”七号飞天成功,意味着我们国家在航天技术工程上的重大突破,意味着在开发外层空间方面迈出了具有实质性的一步。②航天科技的发展能有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国民经济增长。③空间科学实验的发展,能开发新的农产品,有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④有利于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神舟”七号飞天成功表明我国的发射技术的准确性,会使中国商用卫星发射市场扩大,从而带来巨大的商机。⑤航天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新材料、新加工技术的发展及通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装备。政治意义:①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载人航天的成功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国防力。从而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③有利于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④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研究,完全是出于和平目的,是对人类科学事业与和平事业的贡献。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7、 ①说明了世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人类具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无限世界。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③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够提高人们行动的预见性,有了对航天发展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我国航天事业的具体行动,促使中国航天向我们所期望的结果发展。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看待我国航天事业,既要看到当前的成就,还要预测它的光明的未来。⑤我国航天事业有步骤、分阶段、一个一个实现目标,体现了在重视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促成航天事业的质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09年高考综合科“神州”七号发射成功.doc 2009年高考综合科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多角度思考.doc 2009年高考综合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G8峰会.doc 2009年高考综合科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doc 2009年高考综合科美国金融危机相关学科链接.doc 2009年高考综合科陈云林访问台湾复习.doc 2009年高考综合科麻生访华《日中和平友好条约》30周年文综思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