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热点: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背景资料: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中方希望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旨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表面上是各国就温室气体排放额度讨价还价,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各国关于能源创新和经济发展空间的博弈,进而影响长期的国际权势转移。暗战主要是三大阵营:首先是欧盟;其次是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77个发展中国家。阻碍哥本哈根大会达成全面气候协定的因素有两个,即发达国家的中期减排目标问题和资金问题。对中期减排目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较大。知识精析:政治学科:1、政治生活:有关国际组织的知识、对联合国改革的认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2、经济生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经济发展方式、财政作用、经济全球化、坚持对外开放等。3、生活与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正确的价值观。历史学科: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及成立初期的情况;第三世界的崛起;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巴西、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大国的有关历史知识;联合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重大作用;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事例、政策和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体现了可持续的发展观点;我国历史上许多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消极影响。地理学科: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等大国的相关地理知识;可持续发展;气候要素;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类型的形成和特点;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创新精练:1.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从哲学上来说:A.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规律和周围环境的认识B.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改造世界方面不能摆脱大自然的束缚C.人与气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D.在人类善待大自然同时,大自然也应该善待人类2.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这启示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有利于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京都议定书》应该成为与会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来经济发展要共同遵守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表明:A.意识有时具有决定性意义B.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它能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发挥重要作用C.只要坚持《京都议定书》,就能战胜困难,夺取胜利D. 减排目标的理念和精神是各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4.2009年10月24日,联合国走过了64年的风雨。你认为下列属于联合国62年来成就的有①联合国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加强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 ②南北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③联合国致力于和平与发展,为全球安全作出了贡献 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享有和平与安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5.漫画《呵护共同的家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合作性原则6.全球变暖、化石能源日渐消耗……引发了人们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深刻思考。中国等国正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的影响有①缓解石油紧缺矛盾,实现能源多元化战略 ②为我国生物寻找深加工出路 ③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④造成生物资源短缺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警告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忘记候变化对经济与生活的影响。从哲学上讲说明:A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 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D. 规律是客观的,能被人们改变8.20世纪后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是A.《联合国宪章》 B.《阿拉木图宣言》C.《里约热内卢宣言》 D.《马斯特里赫条约》9.在本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三大阵营(欧盟、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包括中国在内的77个发展中国家)之间激烈交锋,争论和妥协成为这次大会的显著特征。在对待全球气候问题上的态度形成如此鲜明的反差表明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立场不同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C.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时是有条件的,有时是无条件的D.各国的国体、政体不同10.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改善新中国的建设环境、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 ①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④以“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亚非会议顺利举行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11.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其共同国际背景是A.经济的全球化 B.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C.知识经济的兴起 D.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12.有的学者把海洋文明、大河文明、草原文明分别称为蓝色文明、黄色文明、绿色文明。其着眼点是三大文明的 A.审美观念不同 B.政治制度不同 C.地理环境不同 D.技术发展不同出席气候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指出,哥本哈根的会议结果不能偏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基本原则是国际社会展开气候变化合作的基础。另外,会议成果应该“锁定”有关各方已经取得的进展和共识。回答13-14题:13.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节能减排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表明我国政府履行了①政治统治职能 ②经济职能 ③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④文化职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4.中国主张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应负更多责任,这说明A.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的变化B.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了C.中国政府借气候问题打压发达国家D.中国政府已经承担了更高的减排目标15.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质时期的气候是由最初的冰期逐渐升温至间冰期的②距今约1万年的人类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③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人为的因素已经起决定性作用,自然因素已经不再起作用④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6.材料一: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示意图》(1)③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有何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别列举一例②阶段与④阶段的主导产业,并比较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何不同?材料二: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人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立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联合国宪章·序言》(3)材料二所主张的基本信念是什么 材料三: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4)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世界各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问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A. B、C、D说法都不科学。2、A. 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做法与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无直接联系,排除④。3、B. A、C、D说法都太绝对了。4、A. ②“南北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与事实不符合,排除。5、C.“呵护共同的家园”很明显体现的是共同性原则。6、B. “造成生物资源短缺”说法错误,排除④。其它选项与提干联系密切。7、C. D说法不科学。A、B没有体现。8、C. 1992年6月3-14日 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称地球会议,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9、B. C说法不科学。A、D材料没有体现材料主旨。10、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6月15日,排除①11、D.注意关键词语“可持续发展”。12、C.学者的划分依据很明显是地理环境。13、B.材料直接表明的是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14、A. B没有体现。C、D说法不符合实际。15、B.①④说法错误16、(1)变化: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水平逐步下降,环境质量稳步提高;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由观念走向实践;增加环保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工业技术进步。(2)②阶段: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建立在区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3)人权、平等、正义、和平与安全、发展。(意思相近即可)(4)①发挥各国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②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扭转高消耗、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③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④协调好适应气候变暖消极后果的行动,建立和完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广泛使用有利气候技术的方法,对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进行资助。第5页 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